第06章 孺子歌
沧浪之水清兮,①
可以濯我缨。②
沧浪之水浊兮,
可以濯我足。
———《孟子·离娄上》
【注释】
①沧浪——过去一般解释为“青色”,但也有人认为是地名。似以后说为妥。否则,“青色之水清”,固然可勉强解释得通,而“青色之水浊”则未免有色彩不调和之嫌。
②濯——洗。缨——古时系帽子的带子,这里亦可解释为头部。
【赏析】
据说这是孔子经过楚国时听到一个小孩子(即“孺子”)所唱的歌,一般都认为这是一首道地的楚国民歌。它最早见于《孟子》,但同时代还有不少人记载和引用过它。如楚辞中的《渔父》所引完全与《孟子》同,不过唱的人是一个大人——渔父,而不是小孩。《文子》所载,字句略有不同:“混混之水浊,可以濯吾足乎;泠泠之水清,可以濯吾缨乎。”意思还是差不多的。也许这是一首老少咸宜的民歌,流传很广,所以连“孺子”也能信口唱它了。
孟子引用这首童谣,是要用它来为自己的政治宣传服务的。他说:“不仁者可与言哉!安其危而利其灾,乐其所以亡者。不仁而可与言则何亡国败家之有?有孺子歌曰:‘沧浪之水清兮,可以濯我缨。沧浪之水浊兮,可以濯我足。’孔子曰:‘小子听之:清斯濯缨,浊斯濯足矣,自取之也。’夫人必自侮然后人侮之,家必自毁而后人毁之,国必自伐而后人伐之。太甲曰:‘天作孽,犹可违;自作孽,不可活。’此之谓也。”很明显,孟子引用这一大段话是用来为他的仁政宣传作论据的。他认为:不仁的人与他们是没有什么好谈的,因为他们以危为安,以害为利,以亡为乐,完全颠倒了是非的标准,势必要弄到亡国败家的地步。而他与孔老先生的意见是一致的,就是要像小孩子所唱的那样,要善于自己来驾驭命运,恰当地利用外界环境来为自己服务:外界的“水”是要变化的,有时清,有时浊,但是,只要善于“自取”,人仍然可以掌握着主动权。水清时,就用来洗头;水浊时,就用来洗脚,使之“各得其所”,“各有所用”。这是孔孟积极入世的思想的一个具体的体现。
孟子引用的这首童谣实际上还批评了两种观点。一种就是上面孟子所说那种“不仁者”的观点。这种人是非颠倒,实际上是用清水洗脚而用浊水洗头,全用错了地方。还有一种是《渔父》中所写的屈原的观点。屈原被放逐时,“行吟泽畔,颜色憔悴,形容枯槁”。渔父看见了,问他何以如此。屈原说:“举世皆浊我独清,众人皆醉我独醒,所以被放逐了。”渔父劝他学习“圣人不疑滞于物而能与世推移”的精神,用混世的态度对待黑暗的社会:“举世皆浊,何不其泥而扬其波? 众人皆醉,何不铺其糟而其酾?”干脆一同把水搅浑,与众同醉。但屈原认为这样便是“同流合污”,宁愿自杀也不肯干。其实,屈原这种态度也是消极的,不可取的。
应该说,这首童谣能够引起中国两位圣人——孔、孟的重视,与它所包含的丰富的人生哲理是分不开的。客观环境总是有好有坏,一个人一生的遭遇也是如此,不大可能总是一帆风顺。应该如何对待这一切呢?总的来说,恐怕还是应该学习“孺子”的做法:采取积极的态度,让客观环境为自己服务,好条件、坏条件都可加以利用。这个思想在当时是很有进步意义的。因为个人面对的是强大的黑暗社会,只能在适应它的过程中加以改造,否则,就只能像屈原那样毁灭自己。当然,从今天的眼光看,以清对清,仍然值得发扬,但以浊对浊就有一定的问题了。对于后者所带来的消极影响,我们也要给以足够的重视,采取积极的态度加以消除。
【今译】
沧浪的水啊清又清,可以拿它来洗我的冠缨。沧浪的水啊混又浊,可以拿它来洗我的脏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