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章 顺帝末京都童谣①

顺帝末京都童谣①

直如弦,死道边!②

曲如钩,反封侯!③

——《后汉书·五行志》

【注释】

①顺帝——名刘保,公元126~144年在位,死时30岁。

②弦——弓弦。

③钩——钩子。

【赏析】

这首童谣背后有一个真实的历史故事:东汉顺帝时,皇后的哥哥梁冀在他的父亲梁商死后,就被封为大将军之职。梁冀本是一个貌丑心恶的花花公子。《后汉书》本传说他“为人鸢肩豺目,洞精眄,口吟舌言,才能书计。少为贵戚,逸游自恣。性嗜酒,能挽满、弹棋、格五、六博、蹴鞠、意钱之戏,又好臂鹰走狗,骋马斗鸡。”就是这样一个浮**子弟、却靠着世袭的特权青云直上,大权在握,并且利用手中的权势,无恶不作,连皇帝也不放在眼里。顺帝死后,他先害死了年幼的傀儡皇帝冲帝刘炳,立刘缵当皇帝(即质帝)。刘缵虽然年纪不大,却有点小聪明,看不惯梁冀的专横,有一次上朝对大臣们称梁冀为“跋扈将军”。梁冀听到之后,大为恼恨,当即派人在给皇帝吃的饼里面下了毒药。刘缵临死前,请来了太尉李固,透露了被毒害的消息。当时,梁冀也在场。他与李固本来就是对头,因为这件事,更把李固当作心腹之患。质帝死后,在议立谁做皇帝的问题上,双方发生了冲突。李固等人认为清河王刘蒜“明德着闻,又属最尊亲,宜为为嗣”;而梁冀却因为蠡吾侯刘志是他未来的妹夫,人又在京城,要立他为嗣。开始,太尉胡广、司徒赵戒都站在李固一边,但是,梁冀一发火,他们赶忙来了一个一百八十度的大转弯,说:“大将军要乍办就乍办。”结果,梁冀获胜,刘志被立为皇帝,就是恒帝。不久,梁冀就找借口先后逮捕和杀害了李固和大司农杜乔,并暴尸路边十多天不准收殓,刘蒜被贬到桂阳后自杀身死。而曲意逢迎的变节者胡广、赵戒和司空袁汤等人却因此而分别被封为安乡乐侯、厨亭侯和安国亭侯。

从上面的介绍可以看出,童谣对这段史实的反映是真实而准确的。它略去了事件发生的经过,而只是抓住两种不同人因相反的原因而得到相反的结果这一关键,给人留下很深的印象。在表现形式上,它用弦与钩这样人所熟知的东西来比喻人的思想品质,把抽象的内容表达得具体而鲜明;再把这两种截然相反的人的截然相反的结果放在一起,对比尤其鲜明,感染力和形象感也就更强烈。可以说,它是我国古代童谣中内容和形式结合得比较完美的篇章之一。

然而,它的意义和价值还不止此。要知道,在中国漫长的封建社会里,像童谣所反映的这种忠而见疑、奸而受宠,正直的遭残害、谄媚的得高升的现象,可以说是俯拾即是。比它早的《离骚》反映阐述的就是这么一个主题。比它晚的许多文艺作品也都表现了这个思想。所以,如果我们不把它局限于某件具体的历史事实,而把它看作是揭露封建社会官场黑暗的尖锐檄文,也是完全可以的。从这个意义说,它的深刻的典型意义将永放光芒。

【今译】

刚直不阿像弓弦一样的人,结果只落得惨遭杀害、暴尸路边!曲意逢迎、在权势面前弯腰如钩的人,反而升官发财,被封为王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