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章
买来俞晓群著《这一代的书香:三十年书业的人和事》,浙江大学出版社二〇一〇年七月出版,放在办公室,闲暇时看那么一半节,是很轻松的事。对他应该是很熟悉了,他执掌辽宁教育出版社时所编的那套“书趣文丛”,在读书界影响很大,我的读书的起步,即缘于它。后来买过他的一册《人书情未了》,读过多年,现在还记得其中的一些书人书事。其实他研究术数,出过几本这方面的著作,这是比较奇怪的事。
余生也晚,孤陋寡闻,前辈的出版家且不须说了,现时感觉亲近的也就陈原、范用、钟叔河、沈昌文、俞晓群、止庵诸位,真是中国之大,何其少也。好的是一种编辑理念,不唯上,不唯书,不唯利,只是在尽力挖掘几千年遗留下来的一缕书香。他们知道读书人真正需要什么,什么才能传承永久。三十年书业的人和事,俞晓群展身其中,记录了一桩桩新鲜的故事,大致勾画了出版业的生态图,而在细微的观察之中也有着强烈的反省意识。
许是去年前后,俞晓群忽然迷上网络,在天涯社区开了两、三个博客,更新也快,我是那里的常客,就经常能从他的文字中感受到浓浓的书香气息了。我现在也还看着《万象》,沈昌文、他、陆灏当年创办的这份杂志,办的真是太好,黄裳、舒芜、王蒙、夏志清、李欧梵、黄仁宇、董桥、林行止、王安忆、巴宇特、恺蒂、毛尖……看看这些作者的名字,就能让人万分欣喜。端庄中有些俏皮,华贵中有些小资,人性原来并不都是板着面孔的呆板,生命的内心世界往往跳动着活泛的火苗。
到旧屋去取来三个本子,《中国书法家全集·林散之卷》,河北教育出版社二〇〇三年五月出版;《最后的文化贵族·第一辑》,南方日报出版社二〇〇七年一月出版;邱振亮著《血脉的回响---中国画与中国文化》,山东美术出版社一九九八年十二月出版。这是今年冬天计划要认真反刍的书籍,想着在冬日的雪天里,窝在沙发上一叶一叶地翻过,人生的其它妄想也都不复存在了。新近购买的董桥的集子《墨影呈祥》,海豚出版社二〇一〇年八月出版,小三十二开精装胶印,雍容中夹杂些娇气,一如董桥收集的小品,清丽地在书页中躲闪,在夜的昏黄的灯光下,总要透露些故旧的气息。
前段时日购买的鲁迅的手迹本子《古小说钩沉》,放在单位不时翻看,昨天到图书馆忽然看到齐鲁书社出版的《鲁迅校录》,觉得参照着看兴许好,就借了回来;还借得一本刘绪源著《解读周作人》,上海书店的本子。出来时看图书馆的照壁上写着“读万卷书,行千里路”的句子,觉得道理很实在,但引用颇是滑稽,中国文字,引用还是有它的规矩,不管这句话是出自杜甫、董其昌还是钱泳,但都应该是“读万卷书,行万里路”,个人的新奇创造只能是贻笑大方;这句话要说成“读万卷书不如行千里路”也许感觉就对了。
2010、1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