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子

近来读沈昌文《最后的晚餐》,不按编目顺序来,翻到那里读到那里,倒也畅快。只是余震恼人,亲朋好友短信关心,心里总要绷起珍惜生命的弦,不时有惜生的举动,以至于滑稽可笑,也许再过一段日子,就不得不去心理理疗了。此题外话,就此打住,还说沈公昌文先生的文字。

我读沈公后来的文字,总觉得有一种慷愤之气在里边,这种“气”,在另外一个人的文字里边也能感觉得到,就是钟叔河先生,不一定是要刻意地“慷愤”,是自然的流露。人在受了委屈以后,比如说志向得不到伸展啊什么的,就容易有这种气在言行中。他们两位,不就是不得不从总编辑的岗位上下来了么,许是爱之弥深,且后来的编辑走向不合己意,就不得不“慷愤”了。其实要我说来,管他去,爱怎么着怎么着,不在其位,不操其心,自己驾驭不了的局面,不须管它,也不生气。种瓜得瓜,种豆得豆,顺其自然的好。

《最后的晚餐》中的文字,大多谈交往,谈吃,谈交往就有很多书界眼熟的名字,费孝通、汪道涵、李慎之、柯灵、荒芜、吕叔湘、金克木、许国璋、陈翰伯、陈原、冯亦代等,都是和当年的《读书》有联系的文化老人,正是他们影响了一个时代。他们在沈公的文字里,大致还是真实的,沈公月旦人物,大致也还是公允的,因为他有一个最大的性格特点就是,坦诚。这些文化老人,一言一行,都是能影响后人的,沈公用他的笔记录下来,是为社会做了一大贡献。至于在饭桌上谈工作,那是一种办刊理念,工作习惯,他要用他有趣的笔墨让我们欣赏人间美妙的食事,那当然好,“吃喝玩乐、谈情说爱、贪污盗窃、出卖情报、坐以待币”,难怪《读书》当年风风火火,正是他这样的办刊理念,才团结了一批有影响的作者,才有了一期一期有分量的文章。

和当年《读书》有瓜葛的好多文化老人,都已不在人世了,沈公年迈,使劲在记忆的深处打捞往昔的影子,此心同我心,读着他的文字,真是心有慽慽焉,我们坐在中华文化的大船上,欣赏着两岸的风景,实在是很幸福的。说《最后的晚餐》有着《世说新语》的影子,当不为过,魏晋风流,就只剩下此情可待成追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