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飞与戚继光

历史上有两支军队,都是以个人姓氏命名的,非常出名,都把侵略者打得落花流水,一支是岳家军,著名爱国将领岳飞率领,曾让金兵发出感叹:“撼山易,撼岳家军难。”另一支是戚家军,由抗倭名将戚继光统率,专为登陆抢劫的倭寇而组建,建成之后于十多年间横扫沿海地区,使倭寇闻风丧胆,最终绝迹神州大地。这两支部队都有许多相似之处,军纪严明,行动迅速,且都有完整的临战阵型训练,岳家军的步兵制骑阵,戚家军的鸳鸯阵和五行阵,再则,两位统率都熟读兵书,先谋后战,都是精忠报国的忠义之士,都能名垂青史留芳百世。并且,两位将军都是才高八斗的饱学之士。

且看《满江红》

怒发冲冠,凭栏处潇潇雨歇。抬望眼,仰天长啸,壮怀激烈。 三十功名尘与土, 八千里路云和月。 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

靖康耻,犹未雪; 臣子恨,何时灭! 驾长车踏破贺兰山缺。 壮志饥餐胡虏肉, 笑谈渴饮匈奴血。 待从头收拾旧山河,朝天阙。

再看《小重山》

昨夜寒蛩不住鸣,惊回千里梦,已三更。 起来独自绕阶行。 人悄悄,帘外月胧明。

白首为功名。 旧山松竹老,阻归程。 欲将心事付瑶琴。 知音少,弦断有谁听。

这是岳飞的诗词,仅凭“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就足以在中国文学史上占一席之地了吧?

来看戚继光的《凯歌》:

万人一心兮泰山可撼,惟忠与义兮气冲斗牛!

主将亲我兮胜如父母,干犯军法兮身不自由。

号令明兮赏罚信,赴水火兮敢迟留。

上报天子兮下救黔首,杀尽倭奴兮觅个封侯!

再看他的《马上作》

南北驱驰报主情,江花边月笑平生。

一年三百六十日,多是横戈马上行。

《稻钤深处》

小筑惭高枕,忧时旧有盟。

呼樽来揖客,挥鹿坐谈兵。

云护牙签满,星含宝剑横。

封侯非我意,但愿海波平。

这些诗,豪气干云,读来令人动容。戚继光一生留下两百多首诗。

并且,这两支军队在当时都受到百姓的热烈拥戴,所到之处,老百姓都是箪食壶浆,夹道相迎。然而,岳飞和戚继光的结局却大相径庭。岳飞逢金必胜,“直捣黄龙府,与诸君痛饮耳!”生平未曾遂意,却与儿子岳云双双惨死风波亭,留下令人扼腕长叹的伤心传奇。而戚继光,一生挥戈纵横驰骋,所立功业既为当世所容,亦为后世敬仰。两者差距如此之大?何也?其实两人所处之时世都差不多。中国历史上少有几个光明的时代。君贤臣能,天下大治的时节屈指可数。大多数时候,人性是一样的,时势也是差不多的。君王有这样那样的缺点,大臣中贪污受贿成风,也会有一些血性之士,以天下为已任,“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这样的人不会太多。于是,如何在这样的时代实现自己的理想与抱负?再有血性,也要遵守一定的潜规则,否则,悲剧是不可避免的。如戚继光,他生于岳飞时代,结局一定会和岳飞不一样。而岳飞,就算他逢上嘉靖,估计也是难逃一死。换言之,岳飞的青史留名,有很大的偶然性。而戚继光,则是必然的。岳飞遇到的如果不是宗泽,不是张所,他的才华根本无法施展,没有人会赏识他。他的性格,太孤直了。他太认死理。一门心思只想着收复河山,从不揣摩皇帝心思,大臣需要。甚至得罪了皇帝还浑然不知。他清正廉明,便要求全天下人都廉洁奉公,他不爱财不好色,便觉得皇帝应该理解他的雄心壮志。孰不知,皇帝正为此耿耿于怀,一个不要钱,不好色,特别会战斗的下属,他想要什么?莫非是整个天下?他从不给朝中权臣送礼,皇帝身边形形色色的大臣们,自然无一会帮他讲话。当皇帝猜忌他时,当局势需要一个人牺牲来换得安宁时,不是他,会是谁?而戚继光则完全不一样,当他清醒地分析局势之后,他明白,贪污是必须的,不是为自己,是为抗倭伟业。因为,他要请客,要送礼,要与方方面面的人来来往往,他要适应社会!只有适应社会的人,才有可能实现自己的抱负,否则,出师未捷身先死,谁去平倭灭寇,谁去救数万百姓于水深火热之中?他深深地明白,对于那些顺我者昌逆我者亡的权贵们来说,你是伸张正义还是谋取私利是不重要的,重要的是你很看得起我,你在我的利益链上。所以,内阁大臣们他一一打点,各部官员他屈意逢迎,宫内太监他敬如父母。于是,所有的人都觉得戚继光真是会做人,人情味真浓,逢年过节会送礼来,兄弟朋友去了他的地盘会好好招待,这样的人,听说还很会打仗哦,帮了他,自己脸上也有光嘛。所以,戚继光一路走下来,全是绿灯。皇帝从来不会猜疑他,大臣们都把他引为知已。他巨贪巨贿,却左右逢源,终于实现自己一平海波的心愿。然而,我们敬重他,因为在他死后,家中无金无银无良田,遗物唯书千卷而已。

历史发展到今天,我们其实一样是多么需要戚继光!食品安全,医疗改革,政治体制改革,方方面面,行行业业,我们渴望戚继光式的人物。岳飞式的人物,大约只能隔了几千年的历史去欣赏吧。生活中真存在了,也是逃不掉淘汰出局的命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