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8章 率性而为的混混

约瑟·汤恩比说刘邦是“人类历史上最有远见、对后世影响最大的政治人物”,这评价让人喜欢。 约瑟因其对历史独到的眼光,成为英国著名的历史学家,他的十二册巨著《历史研究》,被誉为“现代学者最伟大的成就”。

尽管如此,在评价汉高祖刘邦时,这位著名的历史学家把握得还是不够准确。我们的汉高祖刘邦,确实称得上是“对后世影响最大的政治人物”,但他似乎从来就没有什么“远见”。

譬如说他皇帝征途上歪打正着的第一步:放徒役们于骊山中。

刘邦出生于丰县中阳里金刘寨村,打小就是特不能满足父母希望值的那种。家里并不宽裕,却还是勒紧裤腰带供他卢绾一起去马公书院读书,可他却玩劣过甚,就知道贪玩逃学。读书没多大兴趣,下地劳动也不喜欢。父亲骂他:“你这个懒虫,怎么就不能象你的俩哥哥,好好经营田土呢?我死了以后,你可怎么活啊!”

刘邦每次听了这话,都只是笑笑,直到他得到了天下之后,才与父亲开玩笑说:“老爸啊,你看我与俩哥哥相比,是谁的经营收益大?”

刘邦也有最喜欢的事,这就是云游四方,交朋接友。他生性豪放,讲究哥儿们义气。特别是那种“布袋子”的性格,看着有些愚,却愚得可亲,软乎乎地让人一览无余,好象骨子里面没什么自己的东西,很容易接受他人的观点和主张。后来的事实证明:正是这种性格,成就了刘邦。他就是这么个没什么东西的布袋子,自然而然地可以容纳许多东西,这反而比有长处的人更能成就自己。因为世上任何的长处,相对来说也总会有短处,而刘邦却容纳了这一切,兼容并收来成全自己。

于是刘邦象块磁石,身边总是聚集着许多各式各样的朋友。杀猪买菜的、贩牛打铁的、还有县里的大小官吏们,只要谁有那么一点儿缘由与刘邦见面,很可能就成了他的朋友。

朋友多了好办事,这话在刘邦身上应验了,三十岁时,搭帮朋友的推荐提携,他竟然做起官来,当上了泗水亭长。

这“亭”,是当时一个最基层的单位,主要负责十里辖地范围内的治安,有三个在编人员。亭长是一把手,主持全面工作,两个下属,一个求盗,负责治安;再一个亭父,负责“办公楼”的管理及清洁卫生等杂活。

一个乡下的混混般人物,能捞到这么个“活”干,显然是比穷秀才突然就中了状员还要更好的美差。

当官真好!就算是这么个没品没级的泗水亭长,只要有个“长”字在,就有听吆喝的手下,就可以就可以佩印着冠、披甲带剑,能够一手持竹简命令、一手持捆人的绳索,后面再跟两个绝对听从使唤的丁卒,哇!别提多神气了!!

于是乎,这世上但凡做了点官的人,都变得威风起来,不寻常起来,原本无论是怎样的一张脸,都成了个“肃”字,开始一本正经地办事,板起脸来做官。殊不知,官一旦如此来做的人,八成也就这样了。

刘邦却不然,他根本不为此得意、神气,或是正儿八经一些,更不会把面孔板起来待人处事。他晃晃悠悠地**去泗水赴任之后,还照原样地嘻皮笑脸,随随和和快快乐乐地与人相交。当然,由于秦朝律令过于森严,既已为官,还想象以前那样无拘无束游侠似东游西逛是没法子了。不过,酒还是可以喝,朋友还是可以交的,有什么可以亮亮相、展示展示风采的机会,还是要去露一露面。

就在刘邦当了亭长的第三年,他遇上了个一展风采的绝好机会,他立刻抓住了,并且临场发挥极佳,结果,竟让他赚回一个老婆、一个中国皇后史上有记载的第一位皇后和皇太后、一个中国皇帝史上第一个临朝称制、掌握汉朝政权长达十六年的女子。

这女子的父亲叫吕公,是秦朝单父县城东30里吕姑村人,一大家子人本来生活得好好的,突然就与一极强悍的人结了仇。为躲避仇家纠缠,吕公只好拖儿带女,一家子逃难到好友沛县县令的家里。县令家来客,算是给那么多一心想巴结县令的属下提供了个绝好的机遇,于是道贺的人蜂涌而至了。

县令既然是一县之长,县令的家事也就成了公事,这客人的接待工作,自然而然地落在了时任沛县主吏掾萧何的肩上。这主吏掾是县令的主要佐吏,实际上就是县令的助理。

萧何这个人是汉代建立的主要功臣之一,有汉初三杰之一的称谓。他出生于秦泗水郡丰邑县东护城河西岸,为丰邑大姓,有宗族数十家,是本地古来的旧族。萧何平时勤奋好学,思想机敏,对历代律令颇有研究。这对他日后辅佐刘邦,起到了很大的作用。

从某个方面来说,萧何与刘邦的性格也有非常贴近的方面,他性格非常随和,善与人结识交往,也结交了许多朋友,这其中就有刘邦,而且彼此都非常欣赏。

从官职来说,沛县的主吏掾萧何就是刘邦这个泗水亭长的顶头上司,可他们似乎没有这么按级别来相处,刘邦并不去讨好萧何;相反,刘邦经常要出现一些属于混混们常犯的违法乱纪事,虽不那么罪大恶极,但要进牢里去蹲那么十天半月还是很够格的。多亏交上了萧何,每次都滥用了一下手中的权力,替刘邦遮掩过去。

从另一方面来说,萧何与刘邦又是有着根本的区别。萧何是一个为人谨慎有法,办事干炼,长于管理行政的人,无论是县里内外,上上下下的关系事务,他都一五一十打点得井井有条。出仕为吏以后,萧何以善于文法吏事,深受上级主管的赏识。

然而就是这么个人,却非常欣赏刘邦的敢做敢为、敢于担当的个性,而且特别欣赏刘邦身上那种下能够仗气使人、上能够折节低首的独特魅力,不但对刘邦,就是对他那些三教九流的一帮铁杆哥们儿,也十分地照顾。

萧何最初欣赏刘邦,是一次偶然的同席交谈中,萧何见那刘邦表面上好象傲慢无礼,但是内里却透着智慧与肚量,哪怕酩酊大醉时、狂言妄语中,对智者在理的话,也总能心领神会,或默然静思、或陈谢请从,顿时换成了另外一个人。

正因为如此,从那以后,在众多的沛县吏民人物中,萧何对刘邦开始刮目相看,认准他是个不可忽视的一方人物。

只是这次操办县令家的道贺酒宴,萧何无意间忽视了刘邦。道贺是要带“礼”来的,礼多的人,接待稍微好一些是应该的。于是萧何对来客宣布规定:贺礼过千者居雅座,不足一千者一律在大堂就坐。

刘邦来了。这样的热闹,本县所有有头有脸的人都会来的场所,他当然不能错过,不能放弃这样好的与人相交的机会。可是他身上正巧没钱,这又有什么关系呢?刘邦拍了拍空****的钱袋,笑盈盈地走进宴客大厅。知道了萧何宣布的规定后,便大大咧咧地高声喊:“泗水亭长刘邦到,贺钱一万!”

萧何说的“贺礼过千”,刘邦说的“万”,都是指铜钱。在那时候,刘邦这样的基层小吏,月俸就只三百铜钱。刘邦现在开口“一万”,可是三年的薪俸,客人们听了,自然如雷而惊,目光齐唰唰地投落他身上,连正在雅座接待贵客的县令和吕公,都给这惊雷给震出来了。

众人的目光都盯在刘邦空****的钱袋上,很快大家都明白了,这家伙是在戏说,来混酒喝的。县令脸色由惊而怒了,吕公见了,忙对县令使一个眼神。

“我要好好地教训教训他!”县令气呼呼地说。

“别,别!”吕公目不转睛地盯住刘邦:“你看他,奇骨贯顶、河目海口,隆准而龙颜、美须髯,雄姿杰貌的……”

县令知道他的挚友吕公对面相颇有研究,看一眼刘邦问:“他是一幅什么相?”

“帝王之相啊!”吕公在心里喊着,却不敢说出来,半晌才吞吞吐吐地说:“高贵的相貌,我要把女儿嫁给他。”

吕公有俩儿俩女,他最喜欢的,是字娥妁名雉的长女。吕雉生就一张瓜子脸,一个细长的脖子,一双细长的眼睛,眼角尖小,眼珠圆大有光彩,相面的称为真光,也叫龙睛。眼尾却细长,收敛上翘,犹如凤凰的尾巴,整个眼睛形状就象凤凰的身子,管这叫风目。这龙睛风目配好了,再加上修长清秀、略为上竖的眉毛,就会显得格外地端庄威严,故此相书有言:龙睛风目的女子,必配君王,吕后正是这般长相。

为此吕公心里常常偷着乐,不止一次地对人说“雉女有大富大贵之相,日后富贵齐天。”沛县县令想让吕雉做他的儿媳妇,竟遭吕公婉言谢绝。如今,吕公执意要将女儿嫁给刘邦。

此时的刘邦,年过而立,虽不成婚,却已有情妇曹氏,还生下了儿子刘肥在家养着。高祖六年(前201年)刘肥被立为齐王,封地七十座城。可当时,他还只是个没娘的野孩子,直到刘邦娶了吕雉,小刘肥这才享受到了母爱。

吕雉在父亲排除众议、一意坚持嫁给刘邦后,数年中只能同所有的村妇一样,除了替夫家生儿育女,就是在田间劳作、辛勤操持家务。又因为她是跟了刘邦这样有混混特质的人,比起一般的村妇来,更多了些担惊受怕和灾难。所幸吕雉都挺过来了,不久为刘邦生下一儿一女。

公元前205年,刘邦被项羽打败,吕雉和刘邦的父母一同被俘,做了两年的人质,直到前203年秋,吕雉始得归汉,留守关中。刘邦称帝后,吕雉被立为皇后,她的一儿一女,儿子刘盈封为太子,后来做了汉惠帝;女儿封鲁元公主,后来嫁给张敖。

吕雉做了皇后方显谋略高人一筹,汉初时,她助刘邦杀韩信,彭城等异姓王,消灭分裂势力巩固统一的局面,为大汉的稳固做了很大的贡献。刘邦死后,尊为皇太后的吕雉因惠帝仁弱,实际掌控了朝政,十六年中,她遵守刘邦临终遗嘱,相继重用开国功臣,无为而治,从民所欲,从不劳民,为后来的“文景之治”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其统治才能,堪称中国历史上三大女性统治者——吕后、武则天、慈禧太后中的第一人。

然而,吕雉杀少帝,特别是毒死赵王如意,砍断戚夫人手足,挖眼熏耳,用药使之变哑,置于厕中,名曰“人彘”(人猪)……等等这些,也凸显她为人残忍。但早年的吕雉,却是非常勤劳善良的。对于刘肥,这个刘邦情妇生的孩子,她就待得一直很好;对自己的一对儿女和刘邦父母,她也总是尽心尽力地照料着。

而远在百里之外做亭长的刘邦,却一直是与朋友相聚的时间多,与妻儿相处的时间少。吕雉把家里打理得井井有条的,还生下了一对讨人喜欢的儿女,按说,40多岁的刘邦,该顾一顾这个小家,遇事得想一想这个小家!可事情并不是这样,遇到了什么事,刘邦还是按着自己的性子去做,根本不想想家里,当然也更不为自己的将来着想。

单从这点来看,刘邦无论如何称不上远见,只不过是天不怕、地不怕,到了中年做事还很少功利考虑,一切依了自已的本份、率性而为。

能这充分能证明这一点的事情,是他接下来闯下的、平生最大的祸,大的萧何无法再罩住他。丢了亭长的工作不说,刘邦还只能去沼泽深山之中流亡。

官兵要杀死他,整个秦国都在通缉他!

尽管,这次闯祸成了刘邦后来帝王事业的一个契机,或者说是一个条件,但不管怎么说,他在做这件事情的时候,根本就没有看到未来,甚至也不去想想自己的父母妻儿,这是绝对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