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章 没有杀帝师宋濂
做了皇帝的朱元璋,事情太多,乐事、国事、家事,还有天下事,事事都让他忙。刘伯温终于让他给打发回了老家青田县,李善长与汤和又忙着给他建造新的京都、建造他朱元璋喜欢常住的新家,徐达在远远的北平为他守护着大明王朝的天下,皇后马秀英老了、贵妃郭丽也没有以前那么受用、爱妃茹兰又死了。
正感到有些孤独时,唯一能说说话的李善长又病了。
“你病休期间,谁替你暂理丞相的事情?”
李善长赶忙推荐胡惟庸,因为这是个对李善长很忠实的人。聪明一世的李善长,这一推荐倒让朱元璋警惕起来。
胡惟庸与朱元璋、李善长都是地道的老乡,在朱元璋起兵不久就跟随了,深受朱元璋的信任,如今已做到了太常太卿之职。但他跟李善长靠得大近,一旦任用,就意味着加强了李善长的势力,对自己的皇权会有威胁。经过再三斟酌,朱元璋想起了汪广洋,可又拿不准,想要问人时想到了刘伯温。
因李善长的排挤,朱元璋的不满,刘伯温己回到青田。不过这样倒也乐得逍遥自在,他每日里不是与人饮酒弈棋,就是同亲人团聚叙旧,别有一番人生乐趣。
刘伯温出生在一个书香世家,自幼就非常聪颖,天赋又极高,儒家经典、诸子百家,都非常精熟;天文地理、兵法术数,更能学以至用。十七岁时,他就是闻名江浙一带的大才子;元统元年,考取进士,由县丞做到元帅府都事。原想做官来实现自己的政治抱负,为国效力,没想到元未的朝廷那样黑暗,刘伯温失望之余,辞职回乡,而后,才有南京钟山灵谷寺朱元璋相邀一事。作为开国元勋,刘伯温被任命为御史中丞兼太史令己是委屈。可怎么也没想到,为杀一个贪官李彬,竟被迫归回故里。虽然更加委屈,但一接到朱元璋的圣旨,刘伯温又只能遵旨而行。
让刘伯温回乡后,朱元璋启用了杨宪,但很快就发觉,杨宪在代理刘伯温御史之职的半年中,罢免旧吏,任用亲信,专决省事,一意孤行,还经常来朱元璋面前告李善长的御状。
朱元璋这时终于明白,任何人都有他的弱点,你只要从他强的对面去寻找,就一定可以找得到:轻利的人,大多都好名;不好名的人,大多都重利;至于那些不怕马革裹尸的人,很多都是风流鬼……只要不过份,都可以委以重任。所谓过份,就是影响到皇帝的声誉和皇帝天下的安稳。除此之外,又算得了什么。对人材的评价、裁判与赏罚的权力,不都在皇帝的掌握之中,永远正确的皇帝,对一切事情,只须权衡利弊,明白其对皇权天下的损与补,就能知人善任,稳定天下。
譬如杨宪,他持宠持才,那又有什么。李善长的势力太大,有人制衡一下,是件好事。用杨宪的目的明确了,用他到什么时候,给他个什么样的结果,这才是最显朱元璋手段的地方。
刘伯温来时,对用人的事已经有了很成熟的想法的朱元璋,还是很真诚地征求他的意见,问能暂替李善长的人是谁。朱元璋本想刘伯温先说出几个人来,看是不是自己心中想的人选,刘伯温却说这种事是皇上的事,而且皇上对这种事又太有眼光,做臣子的不能乱说这种事。朱元璋无奈,只好再问杨宪怎么样?
刘伯温知道杨宪仰慕自己,可他的德却让刘伯温摇头,于是说:“杨宪有当丞相的才能,却缺乏当丞相的肚量,而这肚量又是做丞相最关键的素质。”
杨宪处处攻击李善长,护着刘伯温,而刘伯温并不就此为杨宪护短,这使得朱元璋更加欣赏刘伯温,可一想到刘伯温能如此知人、又这么正直、如此深得下属拥护,又很不是味。朱元璋知道,不说一些文臣,就是他最得力的将帅们,都很敬重刘伯温,这不能不让人担忧!
“胡惟庸怎么样?”朱元璋又问。
“胡惟庸精明过人,人品过于恶劣。”
“那么汪广洋呢?”
“汪广洋心胸狭窄,为相会添许多乱子。”
“这么看来,我大明朝中,能做丞相的,只能是先生。”
“我疾恶如仇,又怕繁锁的事,也不是做丞相的料。”
刘伯温一来又让朱元璋生气,他真想再赶走这个傲气的大臣,最后还是决定在用人的事上不理他,于是果断任命:杨宪为中书左丞,汪广洋为中书右丞,胡惟庸暂任中书省参知政事。
“这么安排,中书省里的几人互相牵制,这几个德性都不怎样的人就不可能合谋来对付朕,朱家的天下,就不会受到大臣们的威胁啦。”这么想着,朱元璋在心里偷着乐。
可是,刘伯温却连着好几日称病在家,懒得去上朝。朱元璋派太监张公公来问候,刘伯温对张公公说:“老臣身体越来越差,蹲下去站起来就头昏眼花,看样子真是老了。”
于是,刘伯温又被朱元璋打发归家。从此,刘伯温不问外事,不惹是非,只是与几友人弈棋饮酒,教子逗孙,就连青田县令来拜访,他也“称民谢客,终不与见。然而,朱元璋还在挂念着他,有了什么不解之事,还会派人前来向他咨询。
“朕现在想撤换李善长,你觉得怎么样?”朱元璋又一次请他来京谦虚地问。
在刘伯温看来,朱元璋就是撤换了朝中所有的臣子,也不会撤换李善长。不仅是因为李善长可以替他出谋划策,安排钱粮物质,更主要的是只有李善长才可以跟他说说话。正因为如此,朱元璋当了皇帝之后,把自己的女儿嫁给李善长的儿子,以维持相互间一种更为牢不可破的关系。在朱元璋大封功臣时,曾坦白地对众人说:“善长虽无汗马功劳,但跟随我很久,保证军粮供给,功劳很大,应该大加封赏。”
朱元璋不仅授李善长中书左丞相,封韩国公,岁绿四千石,子孙世袭,还给李善长免二死,他的儿子免一死的铁卷。而在当时一同受封的,就只有替朱元璋打了差不多全部江山的徐达、常遇春、李文忠、冯胜、邓愈共六人,而李善长竟然位居六人中第一。这些都说明,朱元璋对李善长的非常信任和喜欢。
“不知他犯了什么错吗?”
朱元璋摇摇头。
“没犯错最好不换。”
“你知道他讲过你多少坏话。”
“那是另一回事,他做丞相,还是很适合。”
朱元璋听了,心中一动,在心里说:
“刘老先生,你今后只要不给朕添什么乱,朕一定让你安享晚年。”
然而,世事总是多变,既由不得刘伯温,也由不得朱元璋,因为任何人的初衷都是可能改变的,皇上自然也不可能例外。对大明朝立下了不世功勋的刘伯温,最后终于还是不能安享晚年。
朱元璋要换李善长,主要是他的势力在朝中膨胀得太快,超出了朱元璋认可的权力范围。刘伯温一走,朱元璋就召来李善长,把杨宪等人告他的一叠状子拿给他看。李善长最懂朱元璋,心里虽然又气又恼,但还跪倒在地上,连声说:“微臣愿回乡下,微臣愿回乡下。”
朱元璋起身上前扶起李善长,友好地望着他的眼睛说:
“放心地回去,好好享受,朕要赐给你许多的土地、家仆、佃户,让你能够风风光光地安度晚年。”
李善长终于走了,在跟随了朱元璋三十多年以后,终于回老家去了。朱元璋果断地撤掉了李善长,也守信地履行自己的诺言,送给了李善长大量的土地、家仆和佃户。
可惜的是,这位最受朱元璋信任,与朱元璋情感颇深的老臣,到了老年,还是不能善终。
李善长走了,满朝文武大臣中唯一一个可以说说话的人走了,朱元璋想到宋濂,认为宋濂不能再留了,全部的原因是因为他把太子朱标教得太懦弱。朱元璋翻出一份不知是谁告宋濂谋反的状子,这是一份放了很久的状子。朱元璋知道,即使是整个朝庭的人都反了,宋濂也不可能反。尽管这样,他当时还是把状子留着,以备什么时侯要用。
现在果然用上了,朱元璋召来杨宪,把状子扔给他看。杨宪走了后,朱元璋开始想象着宋濂一家被斩的情形,儿子朱标可怜兮兮地来到他前面,他请求父亲放了老师。
“你知道宋濂犯的是什么罪?”
“知道,御使左丞说他是谋反。”
“谋反罪该怎么处理?”
“宋学士是我的老师,我清楚,他不会谋反,请父皇明察。”
看着可怜泪流满面的儿子,朱元璋不免有些心动,他心里也清楚,儿子说的是实话。而且,他也并不想杀宋濂,让自己背一个不容人的骂名,只不过想出口恶气,吓吓宋濂,然后赶走罢了。但是,这个好人他不想让儿子来做。朱元璋现在希望的,是想把儿子从宋濂这个老夫子的阴影中拉出来,学自己威猛的行事手段和集权的君临天下,因此他目光追逼着儿子问道:
“如果他真的谋反呢?”
“不会,他不会。”朱标慌乱地摇着头。
“我是问你,如果他真的谋反,你怎么办?”
“他是我的老师,不管他犯了什么罪,都饶他一次。”朱标虽然声音很低,却是一字一字说得很清楚。
“皇子犯法,当与庶民同罪,为何你的老师就不能杀?”
朱标听了,浑身冰凉,跪倒在地上。“父皇!”他哭泣着说:“求父皇饶我老师一命,杀了他,天下读书人会寒心的!”
“真没用!”朱元璋看着太监将朱标扶走,心里暗下杀机,非除了宋濂这老夫子不可。
然而,太子朱标却为此投进了宫中的积水池,所幸的是还没淹死就被宫人发现了。第二天,朱元璋派人专门调查了太子投水获救的详细情况,将所有入池救太子的人分成两类,按类分别给予赏罚。朱元璋下旨:
对于穿着衣裤鞋子入池救太子的,官升两级,各尝白银八百两;对于脱了衣裤鞋子入池救太子的,一律斩首。杨公公大为不解,趁闲时问朱元璋理由。
“人之将死,不去赶紧抢救,还要脱衣解鞋,如此惜物甚于惜太子之人,怎能不予斩首!”朱元璋大声地说。
太子终于平安无事,朱元璋独自坐在大殿里,心里暗暗发誓道:“罢罢罢!宋濂,就算看在儿子的份上,我也是不会再杀你了!”
可是,这人世间最靠不住的就是誓言,至于帝皇的誓言,就更加靠不住。因为他为了皇权可以不顾一切,更因为他没有任何制约,也就不会有任何顾及。
这一次,朱元璋没有杀宋濂,而是让他去主修《元史》。可是,到了1377年,宋濂己经辞官还乡后,却因长孙宋慎牵连“胡惟庸党案”,全家被流放到四川茂汶,途中病死在重庆奉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