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章 处在与多个势力的对峙中
相对而言,汉人的统治者常常更容易满足于自已国家的领土,而大漠里成长起来的蒙古大汗,却非常喜欢无限地扩张自己的占领地,只要马蹄能踏到的地方,他们都想拥有。为了这么个嗜好,灭了南宋的忽必烈,要同时去征服的主要还有三方面的力量。
蒙古军队马踏宋都临安城,活捉了宋恭帝赵显,可他的俩弟弟赵昰与赵昺,却被大臣保护着逃出临安,然后在福州拥立赵昰即位,是为端宗,改元景炎(1276年)。熟话说“斩草不除根,风吹又发生。”忽必烈绝对不允许这样的事情发生,命为伐宋军最高统帅伯颜率大将张弘范领军紧追在后,彻底绝了南宋这最后的根苗。
伯颜是蒙古八邻部人,祖上从成吉思汗开始就替草原上的这一黄金家族当差。伯颜在西域长大,信奉也里可温教(基督教),他身材雄伟,说直爽,以深略善断著称,很得忽必烈欣赏。有他主持扫**南宋残余,忽必烈非常放心,开始考虑高丽与日本的问题。
忽必烈必为了提高他作为蒙古人和汉人世界统治者的权威性,自认为采取一种果断的、进取性的甚至进攻性的对外政策,这样最相适宜。他要让周围的国家都臣服并来朝贺,认为只有这样才有利于稳固他的统治。
在忽必烈继任大汗之前,高丽尽管已经由蒙古人驻守,但他们仍处于经常反叛的状况。高丽朝廷虽然已经撤退到与汉城遥遥相望的江华小岛上,但高丽皇帝仍在岛上指挥抵抗。1258年,高丽皇帝王瞮为蒙哥强力胁迫,无可奈何地儿子王典送到蒙哥宫廷为人质。忽必烈继任大汗后,不但没有为难这位年轻的王子,还把自己的女儿嫁给他,让他回国统治高丽。这样一来,新任的高丽皇帝成了忽必烈的女婿,也成了蒙古帝国顺从的属臣。
但日本却正好相反,总是一点都不肯表示顺从。当忽必烈要求日本表示效忠时,日本摄政王北条时宗一个劲地摇头表示拒绝。忽必烈不允许邻国拒绝,何况是小得这么可怜的日本。
1274年,忽必烈派出一支由150艘船只组成的舰队,载着远征军,向日本群岛进发,去让日本摄政王北条时宗也能像高丽国那样,对他只会点头。
蒙古军队在高丽东南海岸上船,夷平了对马岛和壹歧岛,在下关附近九州岛上的博多(吕崎)湾登陆。蒙古勇士从来是所向无敌的,这一回弃马改在大船上,茫茫的大海似乎不像茫茫的大草原那么方便驰骋,蒙古骑兵们的威力一时减去了许多,再加上需要多方用兵的忽必烈己经不可能为征服日本派出更多的蒙古勇士,只不过让他们构成这支征服大军的一个核心,军队的主体是由己经被忽必烈征服了的汉人、色目人和高丽人组成的,而这些人都因特别厌战特别不肯卖力。
这样的远征大军命运可想而知,隐蔽在麦诸基要塞附近九州的日本尽管在奋力抵抗之后,因为受远征军火炮的打击而有过短时的退却,但炮火一停他们又冲上阵地,最后还将这支远征军打回到他们船上去了。
胜败乃兵家常识,忽必烈当然不会因一次远征失手而放弃,1276年,灭了南宋的忽必烈重申要日本效忠的要求,北条时宗还是摇头拒绝。忽必烈经过一段为期很长的备,直到1281年6月,他派出了一支庞大的远征军船队进攻日本。这支部队由45,000蒙古人和120,000汉人、色目人和高丽人组成,他们分别是在九州博多(吕崎)湾及肥前省的鹰岛和平卢登陆。
这一次,尽管蒙古军因离开了他们习惯的环境减弱了战斗力,汉人、色目人和高丽人因为厌战不肯卖力,但由于势力太过强大,开始还是取得几次胜利。可能是上天要忽必烈收敛一些野心, 1281年8月15日,竞有一场可怕的飓风来临,它们毫无怜悯之心,一来就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驱散并摧毁了蒙古大军的舰队。
于是,一切都颠倒过来了。本来要扔给日本军人的灾难,在飓风的作用下掉过头来,狠狠地砸到蒙古远征军头上。这些可怜由蒙人、汉人、色目人,因为忽必烈的征服而欲弃马乘船,千里迢迢来让日本人点头服输,现在船没了,足下又不是青青的大草原,而是深深的大海洋,连立足的地方都没有,只能让愤怒的日本人轻松地抓去砍杀或者就在盐水中杀死。
十多万人的尸体让人看了很伤感、很痛心,日本人看着却很得意、很解气,对忽必烈来说,不过是有点恨与遗憾罢了。然而在这时,忽必烈还不能马上去解恨、去消除心中的遗憾,因为他同时在印度支那的军势进展,也在让他产生恨意和遗憾。
印度支那当时被分为四大国,即:安南国,占婆国,柬埔寨国,缅甸国。1277年,蒙古人在缅甸夺取了八莫,通往伊洛瓦底江流域的道路向蒙古人敞开了,蒙古的勇士们骑在缅甸的战象上似乎更加威武,只可惜能装载大量抢劫物资的大象不能从缅甸一直走到大漠。1283-1284年,蒙古的勇士再次入侵缅甸,缅甸统治者蒲甘王那罗梯河波帝只好弃都而逃。
忽必烈虽然在印度支那的缅甸得手,在其他地方却不尽如人意。1280年,忽必烈派出使者,威逼占婆国的摩诃罗阇(国 王)陀罗诺曼四世接受蒙古人的保护,结果国王是同意了,但他的臣民却拒绝自己的国家被划分成给大元的行政区,并组成游击军以示反抗。忽必烈便派出一小支军队前往古婆国镇压,却在平定附近被游击军击败,被迫退回到船上。
1285年,忽必烈再派儿子脱欢与大将速客秃各率一路大军,远征印度支那。脱欢由谅山过东京平原进入,首先攻打的是安南人,他在北件附近首战获胜,然后继续进军河内。不久在三角洲的异隆却被打败,只好退回大元国。速客秃企图在南方从后面攻东京,在占婆港登陆后,北上进罕义安和清化,去与脱欢会师。然而,他的部队刚到特基特湾,就遭到安南人的袭击,这位忽必烈手下赫赫有名的大将,十分倒霉地被杀死在他乡异国。忽必烈听到他的死讯,眼望苍天说了“可惜”两个字。
于1287年,忽必烈又派一支新的蒙古军队经东京平原,再次占领河内。不幸的是,忽必烈第一天刚接到胜利占领河内的消息,第二天又接到蒙古军败退撤离河内的消息。
对忽必烈来说,并不是仅在某支部队被打败时才会有恼恕,因为他的野心太大,或者说是统治欲望与统治能力太大,他的战线在他的整个后半生中都一直拉得很长,常常处在与多个势力集团的对峙中,就是在蒙古集团内部,反对他的除了阿里不哥、海都,还有蒙哥的第四子昔里吉、察合台后王笃哇、成吉思汗诸弟的后王乃颜,等等等等。
总之,在整个忽必烈的统治时期,从西北到东北,蒙古诸王的叛乱一直不断,直到忽必烈次子真金的次子答剌麻八剌的长子武宗时才大体平服。只是尽管平服了,蒙古宗王的反抗却并没有就此终止。正因为这样,对忽必烈来说,在同一时间里,这里胜了还没来得及高兴,那里又败了,这成了常有的事情。
1277年,当蒙古军队在缅甸取得胜利,一举夺取了缅甸的八莫时,昔里吉却在向哈拉和林进军,他要去抢夺这个蒙古帝国的首都。
哈拉和林位于蒙古帝国西北,由蒙古帝国的第二代大汗窝阔台所建,人口上百万,是当时世界最著名最繁盛的大都市。昔里吉想承父业,等了近20年之后终于大起胆来伸手去夺了。
忽必烈因为夺取汗位不合法遭到质疑,为此他一直在想方设法来证明自己的合法性,一方面是像他的前辈一样,坚持领土扩张的政策,把更多的版图纳入蒙古的政治控制之下,以显示他当之无愧的大汗能力;另方面当然就是平息蒙古帝国内部,黄金家族诸王的不服。可是,这事20年了,还是一直没有能够得到解决,不仅解决不了,蒙哥的儿子昔里吉又跳出来挑战了。
早在去年夏天,随从那木罕北征的诸王昔里吉、明理铁木儿、玉木忽儿(阿里不哥子)、脱黑帖木儿等就举行了集会,大家奉昔里吉为主,一举拘捕了忽必烈皇后姊姊的儿子安童及忽必烈的第四个儿子那木罕和,然后把他们押送到海都那里,希望一直反对忽必烈的海都与他们结盟。但海都却以“彼间水草丰美,可仍驻留”为辞,拒绝与昔里吉等合兵。
昔里吉等得不到海都的加盟,便单独地大干起来:他们接着劫持臣服忽必烈的宗王撒里蛮(蒙哥孙),退据到额尔齐斯河上;然后对乞儿吉思五部大肆掠夺,还杀死了谦州屯守万户怕八儿。处处得手,胆儿越来越大,昔里吉开始东犯和林,掠走成吉思汗大帐。一时之间,应昌弘吉刺部只儿斡带、六盘山霍虎等对忽必烈不满的诸王纷纷起兵响应。一时间,漠南大震,居庸关以北纷纷向忽必烈告警。
忽必烈命南征主帅伯颜率大军北征,抽调刚攻下临安的南征军主力,汉军都元帅阔阔带、李庭北等撒回随行,再加上多名蒙古大将阿尤等的加入,在鄂尔浑河上大破昔里吉军,把昔里吉一直赶过阿尔泰山 ,赶回到也儿的石河畔。
忽必烈虽然收复了和林,一鼓作气把昔里吉赶得很远很远,但与海都的交战却不尽如人意。与昔里吉相比,海都更具有领导者的气魄和军事方面的天才。因为势力有限,对忽必烈的大军征讨他采用一种游动方式,每次都能不伤元气甚至毫发无损地撤退。作为叶密克、伊犁河流域、喀什噶尔的主人和察合台诸王的宗主,海都与忽必烈一样是中亚的真正可汗。他一直积极活动,联络一切可以联络的力量,壮大自己。
到1287年时,海都又组成了新的反反忽必烈同盟,参加同盟的,有蒙古帝国系各支的首领,其中包括:成吉思汗弟弟们的后代,宗王中的乃颜、势都儿和哈丹等等,他们在东蒙古和满洲地区都占有大片的封地。如果,海都从中亚和西蒙古带来的部队与乃颜、势都儿和哈丹在满洲集合的部队会合的话,那么,对忽必烈来说,就是一个至命的威胁,甚至可以说忽必烈只有死路一条。
海都正在加紧行动,由于他的杰出才能,危险正向忽必烈这个草原枭雄一步步逼进。1289年,当海都与乃颜、势都儿和哈丹等部汇合之后,他们就迫不及待地一起去进攻和林。
这一次,海都一定是等不及了,11年前昔里吉拉他入伙进军哈拉和林,他当时是很明智地拒绝了。尽管这次进攻和林有些过急,主要是准备不那么充分,而且对外宣传动员很不够,但对忽必烈来说,可是一件十分严峻的事情。如果连蒙古帝国的首都都给海都抢去了,忽必烈还有何颜面来统治他庞大的元帝国!
在震怒与惊恐之下,忽必烈迅速行动起来,他命伯颜代替他驻守哈拉和林,阻止海都;他本人则亲自率领另一支蒙军,前往满洲,随之而行的,还有成吉思汗最信任的伙伴博儿术的孙子——玉昔帖木儿将军。帝国舰队从长江下游的中国港口出发,带着这次战争所需的大批物资在辽河口登陆,这一仗将决定蒙古帝国的命运。
这时候,1215年9月23日出生的忽必烈已经是74岁了,他终于失去了年轻时甚至是刚步入老年时的那种结实精壮、给人以山一样震撼的身体,他脸上的皮肉己经松弛,下腹也特别不争气地凸起,让人看着感到臃肿,这样的身体,战马坐起来已经很费力了。好在忽必烈攻占的地盘己非常广阔,什么样的东西都有,于是便弄来四只象驼着一座高大的木塔,他就坐在上面指挥作战。
海都并不那么简单,他之所敢进攻和林,是因为已经拥有了很强的军势实力。结果战斗确实打得很激烈,在开始的一段时期内,忽必烈根本没有占到一点便宜,两军胜负难分。可是,为了打赢这一仗,忽必烈己经集中了全部可以集中的力量,把自己所能指挥的所有军队,无论是蒙古军队、汉人军队,还是色目人军队,都有效地联合起来,在人数上占了绝对优势。
胜利,无疑属于了忽必烈。结果乃颜被俘,作为成吉思汗的侄孙子,忽必烈赐他不流血的死,将他包在毡毯里活活闷死。对那些站在乃颜一边的聂思托里安教教徒们,忽必烈则采取了宽恕,因为忽必烈认为基督教对这次反叛不负有责任。
狡猾的海都又一次成功游走,他试图消灭“叛徒”忽必烈的战争虽然失败了,但他还是杭爱山以西的西蒙古和突厥斯坦的君主,仍然有较强的势力在与忽必烈作对并随时给以力所能及的打击。
就在海都进攻和林失败之后,又打败了忽必烈的一个孙子甘麻刺王子。当时甘麻刺王子负责守卫杭爱山边境,却被海都的进攻把他赶走,并将他围困在色楞格河附近。甘麻刺王子费尽了努力,最后还是狼狈逃脱了。
忽必烈听了这消息,不顾自己年事已高,再次坐在四只象驼着的木塔上面去“扭转形势”。狡猾的海都,却按敌进我退的游击方式再一次悠然地远遁而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