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章 大隋成了架病马拉着的破车
死之于有限的生命,是一个与生俱来的恐惧。当一个人一旦做成了许多事情,特别是成功到了极至,而又因了一个极残酷的弱肉强食的定律、做到一个能够再无人约束可以欲所欲为的皇帝后,真真是会做了皇帝想成仙的。太多太美的享受,其强大的**力,自然而然地使他们比普通的人更眷恋这个馨香的人世。
隋文帝五十三岁时,终于也一改往昔勤俭之风,开始大兴土木, 在长安西面的歧州,他要修建了一座行宫,取名叫仁寿。他开始担忧生命的有限,随时挂念着自己的寿命能够更长一些地延长。据记载,隋文帝杨坚之所以会想到要大兴土木,还有一个原因是看了民部尚书给他的一个财政报告:
所有的国家仓库都已经装满,再也装不下了,有好多东西,现在就只能堆在院子里、堆在走廊中……
“是这样啊!”
生性俭朴的隋文帝杨坚有些吃惊,更多的当然还是得意和安慰。人生在世,没有比粮食更重要的东西了。一日无粮千军散,有了粮食,一切都好办了。为此,广修仓库大加储存成了文帝一世的追求,然而现在仓库都装不下了,这可是足可供朝廷五六十年粮食之用的仓库啊!
隋文帝放心了,他做梦也没有想到,最后他花了十多年光阴囤积的这些粮食,不仅为他的不孝子杨广上台以后大兴土木、大动刀兵提供了充裕的物质保证,也为后来兴兵来反对他隋王朝的各路武装力量提供了充足的物资保障,他大隋朝的官家仓库,最终成了各路反隋武装的仓库。
后来的资料证明:李密占据了文帝洛口的粮仓,王世充占据了文帝洛阳的帛库,李渊父子占据文帝关中的府库,各路的反隋武装,正是靠了他文帝给留下的这些装满物资的仓库,才保证了自己部队的军需物质供应,这实在是让人哭笑不得的事情。
知道国库如此充盈后,吃惊而又得意和感到安慰的隋文帝杨坚马上下了命令:“河北、河东今年田租,三分减一,兵减半,功调全免!”
人们总爱说人生而平等,可从古到今,天地间的万物从来就只是属于统治者的,因此在任何时候,任何地方,都只有贫困的人民而没有贫困的统治者。假若能象隋文帝这样节俭些,国家很快就积累了天多的财富,隋文帝此时能对民间的征调减的减、免的免,这样地与民同享积累的财富,实在可以称得上是有德之君了。
秦始皇掠夺了六国所有,曾经也空前富盈,单是女人就建了绵延数十公里的宫殿来安置,这时他想长寿,也想死后能继续享受,结果把自己和百姓差不多所有的精力和财力都花在求仙问道和修建坟墓上。相比而言,隋文帝要好一万倍,他想自已延年益寿,只下令修建一座仁寿宫。这对杨坚来说,可是个大工程,在群臣中挑来挑去,最后他决定把修建仁寿宫这件大事交由尚书右仆射杨素主持。
杨素知识渊博,能文能武,颇有心计,为人不是很地道,一辈子的运气也很差,。
早在北周宇文护把持朝政时,杨素就被加封大都督,后来北周武帝宇文邕诛杀宇文护,自己亲掌朝政,杨素因而遭到株连。杨素继续努力,因文章出众、屡立战功又渐渐受到重用,580年杨坚专权后,杨素主动投到杨坚门下,深得器重,被封为汴州刺史,人生大业重新起步。不久,杨素在讨伐尉迟迥立下大功,进位为柱国,待杨坚受禅登基,杨素又升上柱国,可谓事业辉煌。可就在这时候,杨素与妻子吵架时无意说:“我若作天子,卿定不堪为皇后。”
杨素的妻子可不是省油的灯,听完之后便去告发。假设自己做天子,这罪可大啦!幸好杨坚不是始皇帝那样的暴君,杨素仅被免去官职。
官场之上,杨素连遭两劫,第一次是无辜受株连,第二次可是自己的嘴不严。杨素自认倒霉,却并不气馁。这时文帝正准备灭陈国,杨素便厚着脸皮多次献上讨伐陈国的计策,杨坚感动了,爱其才,任杨素为信州总管,经略长江上游。
588年3月,文帝下诏,列举陈后主罪行罪恶20条,将诏书在江南散发30万份,以争取人心。10月,文帝在寿春设淮南行台省,以晋王杨广为行台尚书令,负责主管灭陈的事情。
杨素与杨广、还有文帝的第三子秦王杨俊,并为行军元帅,集中水陆军 51.8万,由杨广节度,自长江上游至下游分为8路攻陈。
杨素负责指挥一路水军主力,出巴东郡,顺流东下,负责消灭长江及沿岸陈国水陆军。
12月上旬,杨素按照灭陈作战的统一部署,首先率舟师自巴东郡东下三峡,在长江上游发起攻势作战。由于杨素选择进攻时机恰当,步兵与骑兵协同很好,又是速战速决取得首胜,为灭陈战争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而后又多战取胜,还军后,杨素因战功卓著进爵越国公。
公元592年12月,杨素代苏威为尚书右仆射,与尚书左仆射高颎同掌朝政。杨素虽然才艺风调,但要论治理国家,却不如高颎。这次奉隋文帝之命,在岐州之北建仁寿宫,杨素很想露一手。
接到任务后,杨素奏请当时有名的建筑专家宇文恺检校将作大匠,记室封德彝为土木监工,开始修建。工程本身就非常庞大,杨素为讨好隋文帝,一心只想把这仁寿宫建得极尽富丽堂皇又非常迅速。结果刚刚修了两年时间,到595年3月时,仁寿宫就完工建成。宫殿是建成了,却因工期太短活活累死了上万人。
去看仁寿宫之前,隋文帝先派高颎察看,高颎回来据实呈报:“颇伤绮丽,大损人丁。”
隋文帝听了,心中万分地不高兴,板着一张脸来到仁寿宫,只见杨素正在命令部下匆匆掩埋那些累死的民夫。仁寿宫又修得太过富丽堂皇了,大大地超出文帝心里想的,主要是又死了这么些人。文帝怒火冲天,指着杨素大骂:“你为了修这个宫殿,尽然累死了这么些百姓,这不是想让天下人都来咒骂我吗?”
完了拂袖而去,留下杨素惶恐地站在那里。本来是想得到一通赞扬,结果竟落得这般下场,聪明透顶的杨素一时束手无策,便向封德彝请教。
封德彝为人邪辟,多阴谋,却很为杨素器重,常跟讨要一些为人处世方面的见解。
“尚书勿需担心,此事纯是替皇上着想,只要跟皇后说说,就可以化解。富丽堂皇的宫殿,谁都喜欢。如今虽修得有点儿过分,这也只是做臣子对皇帝皇后的一片好心,一片孝心。把心迹表明了,皇后一定见谅,皇帝也就不会怪罪了。”
杨素听了封德彝的一番话,立刻去北门拜见独孤皇后,说:“帝王法有离宫别馆,今天下太平,造此一宫,何足损费。”
等到第二,隋文帝召杨素来责问时,独孤皇后在一傍为杨素辨解说:“公知吾夫妇老,无以自娱,盛饰此宫,岂非忠孝”
杨坚听皇后这么说,不好再加罪杨素,反赐杨素钱百万,锦绢三千段。杨素逢凶化吉,为谢封德彝,便鼎力推荐他为内史舍人。
隋文帝赏过杨素,与独孤皇后欢欢喜喜地住进仁寿宫,以后每年开春,都来仁寿宫住下,直到秋风吹落树叶为止。仁寿宫住着太舒服了,599年,文帝待树叶落尽也不愿回去,从二月住到第二年九月。就是在这一年,在回宫后就把太子杨勇给废除了。
在废除哥哥太子一事上,弟弟杨广一方面竭尽全力讨母亲喜欢,另方面也极尽能事地让父亲高。发觉隋文帝喜欢祥瑞之兆,杨广呈献一只象征长寿的毛龟,直乐得皇帝老子满脸弥勒似的笑;再发现文帝很自豪于自己的功业隆盛时,杨广便率百官上表请求封禅,这一举动竟让他的皇帝老爹欣喜得快要喊出声来:“好皇子!好皇子!还是这个皇子好哇!”
文帝为什么会这么高兴?因为封禅表明皇帝的功德己经圆满。这殊荣来自儿子的首肯,文帝顺手便将太子的头衔给了儿子,算是礼来尚往。有杨广这么一带头,且得到的回报又这么天高地厚,于是乎,深谙为官之道的百官们开始各显神通,寻觅拍马屁的良机。仁寿宫修在林木茂盛、溪水潺潺的山中,出现一些小动物,或有鹿群到宫门前来徘徊,应该不是稀奇的事情。
可是,却有官员上表庆贺了:“这是吉兆啊!是皇帝圣明天下,应该让天下同庆。”
一个官员上表了,立刻引来所有官员的跟随。杨坚高兴得合不上嘴,流览着一张张上表,晕呼呼地感到自己真成了神仙,于是下诏称庆:
“朕自受灵命抚临天下,遵行圣教,务存爱育,由王公等用心助朕宣扬圣法,所以山野之鹿今遂来驯。”
有了神仙感觉的文帝,开始嫌一个仁寿宫有些不够,于是又再建了座仁寿年。此后,皇帝和皇后活着的最主要目标,就是尽可能长长久久、风风光光,永无休无止地活下去;皇帝和皇后活着的最主要工作,便是向苍天祈福,拜神拜佛成了帝后工作的重中之重。为了搞好这项中心工作,隋文帝派人向全国各地派送佛骨舍利,作为活动的必要铺垫和准备。
与此同时,文帝改封新太子杨广长子河南王杨昭为晋王,任内史令、兼左卫大将军。杨广可真行,就凭一只毛龟、一封请求皇帝封禅的上表,不但自己当了太子,连自己的大儿子也被封为晋王、内史令、大将军。这充说明:在皇帝身边当差,“做人”远比做事更能赢利。
此时的文帝己经有了新的活着目标和最主要工作,在人才的使用上当然也要重新调整了,他开销了老宰相高熲,任命杨素为尚书左仆射,起用苏威复任尚书右仆射,同时大发慈悲大赦天下,专门替阵亡将士造墓祭祀并发布诏书,还再次强调开在开皇初年就强调的以孝治国的方略。
文帝这么一做,御用文人立刻知道该怎么来紧跟了,纷纷出动,借皇上六十大寿为名,开始新一轮粉饰太平神化皇帝的运动。一时间,祥瑞纷呈、颂歌盈耳,隋文帝完全晕了,认为自己真是神仙了。在他六月十三的诞辰纪念日的那一天,隋文帝隆重地举行了向全国颁送佛骨舍利的活动,号召各地建造舍利塔,来迎置皇帝赠送的佛骨舍利。
皇上有号召,各地官员争先恐后响应,全国的僧尼,做道场、设斋会,忙得不亦乐乎。就这样,隋文帝凭借手中无人制约的权力,为自己周身涂抹上一层来自上天的七彩神光。他不仅在国中颁赐了舍利,还让高丽、百济,新罗三国使者带回本国起塔供养,可说是影响了整个国际。
隋文帝仁寿元年的这次轰轰烈烈礼佛造神运动,一口气延续了好几年,全国投入的人力物力十分巨大,单是指定修建的寺塔,就达一百一十多处,有些佛塔经过多次修缮以后至今还矗立国中,如通州东关的燃灯佛塔。
人的精神一旦专注在对死的担心上,必然会变得老迈而没有一丝活力,何况花甲后的隋文帝确实老迈了。他似乎每日都看到死神在一步步逼进,于是频频下诏,让大家来崇佛礼佛、各地都来“更请大德”、“ 为武元皇帝、元明皇后(杨坚父母)”祈福,实际上,就是为自己和独孤皇后祈求长寿。
人的丰功伟绩从来都不是自吹自雷可以得到的,人的长寿也不是可以祈求来的,可事情偏偏让人费解,历代本来还算聪明的统治者们,却总是不断重复着地来做这两件极其愚蠢的事情,结果当然只能是事与愿违。隋文帝旷日持久劳民伤财的佛事活动,非但没有提高他的名望,更没有带来长寿,反而是让不堪重负的百姓怨声四起,偏远之处有人揭竿而起来反对朝廷。
从601年蜀地资州的山獠人起事之后,与之相邻的嘉州也爆发了颇具规模的少数民族反抗。隋文帝开始镇压自己的百姓,先是派出两万步骑,后来因为西南地区的动乱越来越广,隋文帝干脆派出心腹将领郭荣,领着八个州行军总管,率兵征讨。这一征讨就是一年多,就在他的征讨过程中,岭南各地,南边、西南边、正南边,很快民变四起。
年过花甲的隋文帝,晚年很是忙碌。虽然他让杨广做了太子,大权还是紧握自己手中,中年的杨广,夺嫡成功,好不容易当上太子,如今一举一动便万分地小心谨慎,不管心里有多么地渴望接班,表面上却是一副悠然安泰的样子,每日写写文章、念念佛经,可能的话真想把自己冷冻起来,度完这段难熬的日子。
倒是把持朝政的杨素,凭了皇上的宠爱,更加地为所欲为了。朝廷里面,若有人胆敢在他杨素面前说个不字,一定会被整得家破人亡。官员们见情况如此,便赶紧就去巴结杨素。
除杨素之外,隋文帝身边还有个执掌机要的柳述,因娶了隋文帝钟爱的兰陵公主,转身成了驸马爷。这爷在“暴于驭下,又怙宠骄豪,无所降屈”上,又比杨素更甚。
晚年的隋文帝最倚重的就是这样的俩大臣,都是飞扬跋扈专制揽权的俩人自然互不买帐,相互间明争暗斗、给对方难堪更成了常态。朝中最重要的大臣之间这样,当时的朝政也就不难想象。
一个健康的、颇有发展前途的国家,就因为皇上荒诞想法和行为,从中央到地方,整个大隋成了架病马拉着的破车,在崎岖不平的山路上行走着,前途令人堪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