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9章 临时大总统

秋天,是收获的季节。1911年的秋天,孙中山在美国科罗拉多州收获颇丰。许多在这里的爱国华侨,纷纷慷慨解囊,把自在国外打拼赚到的钱交给孙中山,希望能早一天看到中国没了皇帝。

孙中山知道,这秋日的收获,是与春时的努力分不开的。就在这1911年的春天,他经过长期准备,筹到了加拿大最后一笔款,即刻命令同盟会所有力量,支持黄兴、赵声、喻培伦、陈炯明等,在广州发动起义。

1911年4月27日下午5时30分,黄兴亲率敢死队120余人,冲入督署,击毙卫队管带。可终因敌我力量悬殊,在敌人的反扑中起义失败。86位死难烈士,被曝尸街头。

孙中山闻言后,悲从中来,肃然地说:“碧血横飞、浩气四塞,草木为之含悲,风云因而变色。”

悲痛之后,孙中山评说春天的起义:“斯役之价值,直可惊天地,泣鬼神。”

此刻的孙中山,凭着他多年的革命经验判断说:这次黄花岗起义虽败,全国的革命**即将到来。

孙中山的判断是正确的,就在他在带着科罗拉多州丰厚的收获赶赴檀香山的途中,收到黄兴从香港发来的一封密电。

“武昌新军将起义,请速汇款。”

因密码不带在身边,待孙中山将这份电文译出时,已经是第二天下午了。

“此次武昌起义,一定会迅速得到全国各省的响应,推翻清王朝统治,定是此次起义了。”

孙中山正高兴地预言,又收到黄兴的第二封密电。

“起义成功,武汉三镇已于10月10日被我革命军占领,请速回国。”

孙中山万分欣喜中有些儿意外,他很快冷静下来,支频凝目地沉思着。革命取得胜利,当务之急务必要解决外交问题。孙中山这么想着,给黄兴发了回电,立即赶赴英国。

止绝清廷一切借款,制止日本援助清廷,取消各处英属政府的放逐令。孙中山提出的这三条,因为武昌起义的胜利,很快得到英国政府的应允。

于是,孙中山赶去英国银行,谈妥了革命政府借款的有关事宜,这才取道法国,东归香港。

1911年12月21日,胡汉民、陈少白、廖仲恺等到香港迎接孙中山。

“先谈谈情况,我很想全面了解一下起义后的情况。”孙中山望着他们,开门见山地说。

“他,已被推举为广东都督。”陈少白指着胡汉民说。

孙中山对胡汉民点点头表示祝贺,然后把鼓励的目光望着他们,希望他们多介绍一些情况。

“目前,武昌已成立湖北军政府,武昌的起义得到广泛响应,全国已有很多省份相继宣布脱离清政府,拥护共和。”

“清王朝的统治,已经陷于土崩瓦解中。”

陈少白和廖忡恺,一人一句,简单地介绍了起义后的情后,胡汉民望着孙中山说:“我恳请先生留在广州,领导革命。”

孙中山微笑着,轻轻地摇了摇头,仿佛是自言自语地说:“当务之急,是应该尽快建立民主共和国。”

“还是先生高瞻远瞩。”

孙中山还是微笑着,点头谢过胡汉民的恭维,用一种欢快的声音说:“我们马上到上海去,同时要向全国各省区发出邀请,请大家都到上海去,成立我们的民主共和国,选出我们共和国的大总统。”

1911年12月25日,孙中山与胡汉民等到达上海,各省代表届时也陆续到达。29日,17省代表在上海召开会议,成立临时政府,孙中山以其不屈的革命精神和崇高的威望,被起义的各省代表推举为临时大总统。

1912年1月1日,中华民国临时政府在南京成立,被推举为临时大总统的孙中山,向世人发表了他的宣言:

“中华民国缔造之始,而文以不德,膺临时大总统之任,夙夜戒惧,虑无以副国民之望……国家之本在于人民,合汉、满、蒙、回、藏诸地为一国,即合汉、满、蒙、回、藏诸族为一人,是曰民族之统一。

“武汉首义,十数行省先后独立,所谓独立,对于清廷为脱离,对于各省为联合,蒙古、西藏意亦同此,行动既一,决无歧趋,枢机成于中央,斯经纬周于四至,是曰领土之统一。

“血钟一鸣,义旗四起,拥甲带戈之士遍于十余行省,虽编制或不一,号令或不齐,而目的所在则无不同,由共同之目的以为共同之行动,整齐划一,夫岂其难,是曰军政之统一。

“国家幅员辽阔,各省自有其风气所宜,前此,清廷强以中央集权之法行之,遂其伪立宪之术;今者各省联合互谋自治,此后行政,期于中央政府与各省之关系,调剂得宜,大纲既挈,条目自举,是曰内治之统一。

“满清时代藉立宪之名,行敛财之实,杂捐苛细,民不聊生,此后国家经费取给于民,必期合于理财学理,而尤在改良社会经济组织,使人民知有生之乐,是曰财政之统一。

“以上数者,为政务之方针,持此进行,庶无大过。

……”

紧接着,孙中山又颁布了他亲笔撰写的《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1)中华民国由中华人民组织之……主权属于国民全体……领土为二十二行省、内外蒙古、西藏、青海……以参议院、临时大总统、国务员、法院行使其统治权。

(2)中华民国人民一律平等,无种族、阶级、宗教之区别……人民享有人身、居住、财产、言论、出版、集会、结社、通信和信教的自由;人民有请愿、诉讼、考试、选举及被选举等权利。同时规定,人民有纳税、服役等义务。

(3)在政府的组织形式上实行“三权分立”的原则。全国的立法权属于临时参议院,参议院有权议决一切法律、预算、决算、税法、币制及度量衡准则,募集公债,选举产生临时大总统、副总统,弹劾大总统和国务员,对临时大总统行使的重要权力,具有同意权和最后决定权。

这个《中华民国临时约法》,分总纲、人民、参议院、临时大总统副总统、国务员、法院、附则等七章, 共五十六条,体现了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的国家制度和民主主义精神,否定了集大权于一身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此外,还规定了“人民有保有财产及营业之自由”。体现了发展资本主义经济的要求,是辛亥革命胜利的重要成果。

一个崭新的共和国虽然成立起来了,可她却面临着一个随时可能被击垮的危险。

一方面,清政府并没有彻底倒台,清朝北洋大臣袁世凯仍然手握重兵,严重威胁着新生共和国政权;另方面,当时大部分宣布起义脱离清政府的省份,主要的军事力量是各地的团练和新军,甚至有些是帮会的成员,无论在武器装备还是士兵的素质上,都无法与北洋军阀抗衡。

孙中山在大总统府里,一连三天接到无数次革命军被北洋军阀打败的消息。这种状况的出现是他早已预料到的,因此并不慌张,只是冷静地思考。

“我们应该跟袁世凯谈一谈。”孙中山说。

“我们要推翻他,他要镇压我们。这种情况,能谈吗?”陈少白有些担心。

孙中山还是那样的微笑着,摇了摇头:“我们要推翻的是清王朝,不是袁世凯。”

陈少白似乎有些明白,瞪大眼睛望着孙中山。

“如果让他当总统,他一定可以帮助我们推翻清王朝。”

“让他当总统?”胡汉民的眼睛睁大了:“我们不是白干了?”

“怎么会是白干,我们革命,就是要推翻清王朝,又不是想自己做大官,只是要为我中华做成这件大事情。”

“可是,他做了大总统,会不会又搞他那一套?”廖忡恺担心地问。

“清王朝推翻了,帝制结束了,民主会慢慢地深入人心,从长远的角度来看,谁还搞专制的帝制,一定不得民心,迟早要垮台。”

“是倒是这样,可袁世凯这个人。”

“我们可以提出条件,对他加以限制。更主要的是,目前除此一策,再无良策。”

“是啊,新军若被北洋军阀彻底打垮,将只会又是清王朝的天下。”陈少白叹口气说。

“这么看来,你们是同意我的意见了。”孙中山高兴地说:“现在,我们来商量一下与袁世凯谈判的内容。”

“大总统一定早想好了。”陈少白望着孙中山,笑着说。

“我是想好了。”

“请说出来。”

“就两句话。”孙中山也微笑着说:“只要袁世凯宣布赞成共和,迫使清帝退位,我孙中山就让出临时大总统的职位给袁世凯。”

袁世凯得到孙中山的承诺后,立即掉过头去,用他的北洋军队胁迫清廷退出政治舞台。

1912年2月2日,清廷隆裕皇太后及摄政王载沣在袁世凯的枪口和优厚条件的允诺下,被迫宣布清宣统皇帝退位。

2月13日,袁世凯致电南京政府宣布共和。

接到袁世凯的电文,孙中山肃然地说:“皇帝的统治,再也无法维持,中国二千多年的帝制,总算是彻底终结了。”

“你准备怎么办?”廖忡恺问。

“马上向临时参议院辞职,推荐袁世凯继任临时大总统。”

“就这么轻易地……”

“只能这样。”孙中山打断廖忡恺的话说:“不过,我要给袁世凯提出三个条件:第一,定都南京;第二,袁世凯必须到南京任职;第三,袁世凯必须遵守《临时约法》以及南京临时政府颁布的一切法令。”

“对,这三条提得好。这样就可以将袁世凯调离他的老巢京津,用我们制定的约法和其它民主制度对他加以限制。”

“是啊,我正是这么想的。”

“只不过,这袁世凯不知是不是会这么去做。”

“他只能这么去做,民主的意识己经入人心,他袁世凯如果不顺民应民主的潮流,只会自取灭亡。”孙中山坚定地说。

孙中山费尽心血地试图来办好这件大事,让中国走向共和,让袁世凯当好共和国的大总统,却没想到,袁世凯却有自己的想法。

当孙中山派出蔡元培、汪精卫、宋教仁、魏宸组、刘冠雄、钮永建等专使到北京迎接袁世凯南下就职时,袁世凯却不肯动窝。他一边拖着,一边指示亲信曹锟等在北京、天津、保定等地制造假“兵变”。

“出现这种事情,我怎么能离开?”袁世凯对孙中山派出的专使说。

蔡元培等无奈,只好两手空空地离开北京。

临时参议院也无奈,只好在1912年3月6日,同意袁世凯在北京就大总统职。

1912年3月10日,得意洋洋的袁世凯在北京宣誓就任临时大总统。3月13日,临时大总统袁世凯任命唐绍仪为国务总理。3月25日,国务总理唐绍仪抵南京组织新内阁,接收临时政府。

接下来的日子,孙中山只能苦心孤诣地协助袁世凯依了民主的程序选任、就职、组织内阁等一系列事情,特别是督促袁世凯向国民宣誓,这件在孙中山看来的大事。

为了向袁世凯表示自己的诚心,1912年4月1日,孙中山亲自来到参议院,庄严地宣布自己正式解除临时大总统的职位。

4月2日,临时参议院又只好同意临时政府迁往北京。

就这样,辛亥革命成果落到了手握重兵的袁世凯手中,中国开始进入了北洋军阀的统治时期。

不过,孙中山的17年奋斗,终于结束了二千多年的封建统治;建立起来的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开始使民主进入中国人心中,其功绩,是永恒而伟大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