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9章孔子被迫流落异国5

124、

晴朗的天空,没有一丝儿风,流云也在天上凝住了一动不动。沿途的山川河流,都默默地没有一点声息。马车在凹凸不平的驰道上颠簸着,孔子的心早已到了卫国。这一次,虽然有卫国大夫史鱼、蘧伯玉、宁武子等人的极力推荐,但能不能得到卫灵公的重用,还是个问题。因为孔子知道,卫灵公并不是一个贤明的君王。正因为如此,孔子虽然抱了极大的希望,却还是对可能要承受的失望做了充分的准备。他的心有些沉重,一路闭嘴不说话;他的几个学生,也就都象咸鱼一般,不便再多开口了。

第二天,他们终于到了黄河边上。望着满河的黄水滚滚东去,孔子感慨无限,想到自己这么快便成了老年人,不由得动情地说道:“消逝的时光,就像这河水一样,正不分昼夜地向前流去啊!”

子路听了,附合说:“是啊,时间过得太快了,我跟随老师,转眼就已经25年。不过,这次老师去卫国,一定会受到重用的,听说史鱼是个正直的人。”

“史鱼,真是正直啊!国家有道,他的言行像箭一样直;国家无道,他的言行也像箭一样直。蘧伯玉也真是一位君子啊!国家有道就出来做官,国家无道就辞退官职把自己的主张收藏在心里。这一点,我们都要向他们学习啊!”

“听说宁武子也是个很不简单的人。”子路又说。

孔子听了,点了点头,说道:“宁武子这个人,当国家有道时,他就显得聪明,当国家无道时,他就装傻。他的那种聪明别人可以做得到,他的那种装傻别人就做不到了。”?

这时候,马车已经进入卫国的镜内,只见沿途的人也多起来,孔子说道:“卫国的人口真多呀!”

驾车的冉有听了,问道:“象卫国这样,人口已经够多了,接下来还要再做什么呢?”

孔子看了看冉有,微笑着说:“有,你还真会见机提问。我来告诉你,一个国家的人口已经够多了之后,接下来就应该使他的人民尽快富起来。”

冉有再问:“富了以后又还要做些什么?”

“富了以后就对他们进行教化呀!”

“我有些明白了。”冉有若有所思地说。

“你明白什么?说出来听听!”孔子说。

“老师是在告诉我,对于老百姓要让他们先富起来,然后再对他们进行教育。”

“说得真好,说得太好了。”孔子高兴地说:“教化百姓,始终是个十分重要的大问题。”?

子路在一边听着、沉思着,这时突然问孔子说:“卫国国君要您去治理国家,您打算先从哪些事情做起呢?”

“首先必须正名分。”

“有这样做的必要吗?我以为,您想得太不合时宜了,这名怎么正呢?”

“仲由,真粗野啊。君子对于他所不知道的事情,总是采取存疑的态度。我告诉你,名分不正,说起话来就不顺当合理;说话不顺当合理,事情就办不成;事情办不成,礼乐也就不能兴盛;礼乐不能兴盛,刑罚的执行就不会得当;刑罚不得当,百姓就不知怎么办好。所以,君子在做什么事之前,一定要定下一个名分,必须能够说得明白,说出来一定能够行得通。君子对于自己的言行,是从不马马虎虎对待的。‘正名’是‘礼’的思想的组成部分,具体内容就是‘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只有‘名正’才可以做到‘言顺’;只有‘言顺’,要做的事情才可以做好!”

子路听了,低下头来,似乎是在费力地思考着。

“这个问题,你一定要想清楚,一定要想清楚啊!”孔子盯着子路说。

“会的,我会想清楚的。”子路说。

孔子听了,微微地摇了摇头,对子路身旁的颜渊说:“回啊!到了卫国,有空闲时,你一定给由讲讲正名的问题,他实在是有些头脑不清醒啊!”

“我一定会与仲由深入讨论正名的问题。”颜渊看一眼子路,恭敬地回答。

“不是讨论,是给他讲。由这种想法,能够讨论吗?”

“回,你就别谦虚了,到了卫国,我一定向你讨教。”子路接过孔子的话说。

孔子听了,不愿理子路,再把头转向江水,自言自语地说:“时如水逝,能遇明君就好啊!”

“听说这卫国的灵公有些荒诞啊!”子路突然又插嘴说。

孔子听了,以目视子路,说:“要去投靠人家,可不能又说人家的坏话。君子是不搞当面一套背后一套的。”

“可是,君子是讲究事实的啊!”子路分辨道。

孔子听了,摇了摇头,说:“由啊!你是越来越会替自己辩解了。我告诉你,要想做出些事情来,就一定要把心事花在正事上。什么时候把正名的事想清楚了,再来替自己辩解不迟。”

“正名的事,您不是要我到了卫国再向回请教吗?现在在你身边,旅途寂寞,只不过是想多问一问,也好增长些见识。”

“由啊,你真是越来越善辩了。可是,公鸡声音再高,人们还是喜欢母鸡。你知道这是为什么吗?”

“它能下蛋呗。”

“知道了还不停地高声大叫!”孔子微笑着说。

125、

孔子虽然不愿与子路讨论卫灵公,在心里却对卫灵公充满了担心。作为熟悉历史的孔子,对卫国、卫灵公自然是非常的熟悉。正因为熟悉,也才有了对这次入卫的担心。

周武王灭商后,将康邑封给他的弟弟康叔。后周公又将原来商都周围地区和殷民七族都封给康叔。过不多久,康叔就建立了卫国,定都于朝歌。康叔下传七代到卫顷侯,顷侯用重金贿赂周夷王,使卫国成为侯爵。顷侯下传两代到卫武公四十二年(前771年)时,卫国帮助周室东迁有功,升为公爵。武公时期卫国比较强盛,政治也很清明。武公在位55年去世,儿子庄公即位。卫庄公在位23年去世,儿子卫桓公继位。桓公溺爱弟弟州吁,结果却被州吁杀死。桓公另一个弟弟宣公又杀了州吁,继承王位,直到十九年后去世。

卫宣公时卫国诸公子争夺君位,导致继承宣公的卫惠公刚登基3年就被赶走。8年后惠公复国,曾结集燕国攻打周天子惠王。惠公在位31年去世,儿子卫懿公接替君位。懿公穷奢极欲,喜好仙鹤,不理朝政,在位第九年遭北狄侵犯。懿公被杀,卫国也差点亡国。后来的卫文公在齐桓公的帮助下复国并迁都楚丘。文公在位25年去世,儿子卫成公即位。成公做了35年国君之后卫穆公继位。穆公在位十一年去世,儿子卫定公即位。定公即位12年去世,儿子卫献公即位。献公在位33年去世,儿子卫襄公继位。襄公在位9年去世,儿子卫灵公即位。

这个卫灵公,确实算不上一个贤君。他曾费尽心事,娶了一个非常漂亮而又特别聪明的南子。可是不到半年,他竟然又玩起男宠来。与几个年少美貌的少年男子有染后,卫灵公开始独宠美男弥子瑕。这弥子瑕也不知具有什么过人之处,竟把个卫灵公盘算得整天只围着他团团转,真正是达到了集千般宠爱于一身的地步。既然是这样,弥子瑕自然也就非常的胆大枉为了。

一次,弥子瑕的母亲病了,弥子瑕知道后也不跟卫灵公打个招呼,就私自驾着卫灵公的马车,连夜出宫去探望母亲。这可是件了不起的大事。按照当时的法律,私用君王的马车,是要砍掉双腿的。可是,当卫灵公得知弥子瑕私用君王马车的消息后,不但不恼怒,反而赞扬弥子瑕说:“多么孝顺的人啊,为了母亲,他竟敢甘愿冒着这么大的危险!”

还又有一次,弥子瑕陪伴卫灵公游园,看见园中桃树果实累累,便不管什么君臣礼节,自己摘下一个桃子,先吃了一口,再才把吃剩下的顺手递给卫灵公。这种蔑视君王的做法,无论是换了谁,就卫灵公的亲儿子,也是要被杀头的。可是,因为当时卫灵公正宠着弥子瑕,对他的这种犯上的举动,非但不问罪,还将弥子瑕吃剩的桃子全吃了,然后告诉周围的人说:弥子瑕之所以这样做,只不过是先替他尝尝桃子是否酸涩,是为了关心君上。

卫灵公对弥子瑕的偏爱毕竟不能长久,半年过后,卫灵公又看上了更加年轻漂亮的男宠风步真,这才渐渐感到弥子瑕有些碍眼。终于等到了这一天,卫灵公突然算起了弥子瑕的旧帐。说他私驾大王的马车,把吃剩的桃子让大王吃……结果用酷刑处死了弥子瑕。

一个用情不专一的君王,对他漂亮的男宠如此,对他的臣子自然也会是这样。智慧过人的孔子,清清楚楚地看到了这一点,很是为之担心。可是,担心归担心,目前遇到鲁国是这么个情况,不离开也是不行的。而在眼前,能接纳孔子、有可能给孔子一个象样的待遇的,就只有卫国。我只能屈身前往了,说不定,我能改变卫灵公,让他接受我的主张呢?望着前面不远的朝歌城墙,孔子乐观地想道:

“果真是这样,真是天下之大幸,卫国之大幸,我孔子的福份啊!”孔子在心里唠叨着,一张本来严肃的脸,变得生动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