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章悠然为官的日子学琴师襄1

52、

春日的天空还是这么晴朗,曲阜的街道还是这么热闹。在这晴朗的热闹中,孔子、懿子还有南宫容,他们的心情却象蒙上了一层阴云,都不太好,俨然若三条串在一起的鱼,木木然朝季府走去。已经看到季府宏伟的大门时,南宫容首先站住了,呼唤孔子说:“夫子,请停一下。”

孔子停住了,回过头来,望着南宫容,关切地问道:“有什么事吗?”

“容认为,这样的事,夫子可以不去,由我与懿子去向宰相说一声就可以了。”

“对,既然不替他做事了,夫子用不着去听他训斥。”懿子附合南宫容说。

“对啦!我也正想说这件事。”孔子点点头说:“不过,我的看法与你们的正好相反。现在,我得去,你们俩可以不去,你们何必跟我一道去听他的训斥,马上就回去吧。”

南宫容和懿子,都不解地望着孔子。

“做事得有始有终,我得去向宰相大人辞行。而你们,则没有这个必要。”孔子平和地说。

看着南宫容与懿子走了,孔子谨慎恭敬地走进季府。他进门时将身子缩得很紧,好象那宏阔的大门容不下他似的。进了大门以后,他不走中间,靠边儿往里走去。在过门坎时,他总是高高地抬起腿来,仿佛那门坎有刺。远远地,孔子看见季平子坐在上堂,他的脸色庄重起来,加快了脚步,向他走去。到了上堂,孔子提起礼服下摆,更加地谨慎恭敬,屏住气好象不呼吸的样子。

“听说,你不愿为我操持泰山的祭祀?”季氏鹰样的双眸一直盯着孔子,也不等他行礼,就开门见山地问道。

“不是不愿意,而是实在不敢为。”孔子说。

“不敢为?是因为什么?”

“但凡君子,都有三项敬畏:一敬畏天命、二敬畏有道德的人、三敬畏圣人的话。此行听圣人说只有天子和诸侯才可以祭祀名山大川,丘因此不敢违背。”

“是啊,是这样,你不敢违背圣人。”季氏狠狠地瞪了孔子一眼,把头猛地扭向一边。

“孔丘告辞!对不起了!”孔子低声说完,行过大礼,退下堂来。他一路憋着口气,小步匆匆,一直走下台阶,到了外面,这才长长地吁了口气。适才肃然的一张脸,这才舒展开来,显出和悦的样子。就在这时候,阳虎迎面走来,看见孔子,双手一揖,讥讽道:“恭喜、恭喜,夫子离开季府,不知要到哪里去?”

孔子对他笑笑,心想:你走小道,自然可得眼前之利;我走大路,终究会达到目的。你看我实在倒霉,我看你实在可怜。不管是你笑我还是我怜你,都是因为我们不同道。这么想着,也不愿去看阳虎一眼,加快了脚步,像鸟儿展翅一样迅速地飞去。

孔子在曲阜繁华的大街上缓缓地走着、走着,突然听见从很远的地方传来阵阵乐曲的声音,禁不住停住脚步,抻耳聆听。只闻那声音沉着,似雷动鱼龙,弦弦顿挫;又如江空月出,清辉满地、飘飘入心。听着、听着,孔子感到浑身清爽,浩然之气,盈胸充沛。

天啊!天下竟有这般美妙的乐曲!孔子在心里喊着,忘了要回家去,只循了音乐传来的方向,匆匆寻去。他又回到了刚刚离开的宫门,受了孔子冷落的阳虎还在那儿沤气。见孔子突然又转身回来,还误以为是向他来道歉的,脸上立即露出冷笑,凶巴巴地等着,想好好地给孔子一个下马威。奇怪的是孔子象似根本就没有看见他。仔细地辩听了一下声音,孔子发觉音乐是从宫门的左边传来的,这才又匆忙地向左边走去。在绿树掩映的一条小道上,他一直往里走去,不知不觉来到师襄的府地。

师襄是鲁国最有名气的乐官,善击磬,也称击磬襄。原来是师襄子在弹奏,难怪这么好听啊!孔子在心里说。他此时什么也看不见,己经是如醉如痴了。他想去敲门,又担心妨碍了师襄子的弹奏,于是便恭恭敬敬地站在门边等着。

日头慢慢的滑下山去,天渐渐地黑了,音乐也不知什么时候停下来,孔子却还在门边站着。一个清秀的女童开门出来见到孔子,吃惊地问道:“你是谁,为什么站在我家门前。”

孔子清醒过来,看了看女童,说:“我是孔丘,因为喜欢音乐,想来求教,故而站在这里。”

“我的父亲从不教人,你还是回去吧。”女童认真地说。

“请你去告诉他,孔丘求见。”

“好吧!”女童说完,转身小心地关好门。没过多久,师襄出来,热情地迎了孔子进去。到了正屋,孔子倒身便拜,说:“还请师襄教我学习弹琴。”

师襄连忙上前,说:“夫子愿意学琴,是师襄子的荣幸,还请夫子快起。”

“这么说,你是答应了?”孔子似乎有些不相信地问。

“当然是答应了,而且我一定尽力。夫子这么聪明,不出半月,一定能学成。”

从此以后,孔子每日准时来到师襄家里,跟他学琴。在孔子的要求下,师襄子教了孔子听到的那首曲子。先从一个音节的练习开始,直到学会整首曲子,孔子花了不到半日的时间。接下来的一连十日,孔子每日弹奏整首曲子,日复一日,越弹越有兴趣,手法也从生疏臻至于熟练。师襄子来听了,非常高兴,愉快地对孔子说:“夫子已经谙熟这首曲子,今天我再来教你一首新的曲子!”

孔子听了,从琴桌前站起身来,恭恭敬敬地对襄子一揖,说:“我现在只能够熟悉地弹出曲谱,却根本没有掌握弹奏的技巧,让我继续练习下去好吗?”

师襄子非常高兴,点点头说:“好吧,就按夫子说的这么去做吧。”

于是,孔子还是每日准时来到师襄家里,继续练习那首曲子,越弹兴趣越是浓厚。又过了十日,孔子的手法已经很熟练了,乐曲弹奏得非常和谐悦耳。师襄子再一次来到孔子的身边,认认真真地听他弹完一首曲子,然后说:“夫子,你现在对弹奏的技巧已经轻驾就熟,我可以再教你一首新曲子了!”

孔子听了,仍然摇摇头,说:“我的弹奏技巧虽然已经轻驾就熟,可是我自己感到还没有能够领会这首曲子的思想情感,你让我继续练下去吧!”

襄子听了,对孔子说:“你是个天生的音乐奇才,我非常敬佩你。我相信,你的琴声,会比我弹得更加动听。”

孔子听了,笑着问道:“老师,能说说理由吗?”

襄子说:“道理很简单,无论学什么,只要能充满兴趣地学下去,就会一直提高。只有你的兴趣开始降低时,你的学习才会减缓速度。如今,对一首曲子你竟然能够保持这么长久的兴趣,这在别人、包括我也是没有过的。所以我说你今后的琴声,会比我弹得更加动听。”

“谢谢你的夸奖,但愿能够如此!”孔子说完,对襄子一揖,又兴趣盎然地去练习弹他的那首曲子。

53、

春意越来越浓了,一阵大雨过后,远山似一匹绿绸,水欢欢地流淌,鸟悠悠地鸣唱。孔子又练习了许多天,琴声多次留住了师襄子的脚步。师襄子终于忍不住了,来到孔子的身旁,看着他如痴入迷的样子,高兴地说:“来吧,夫子!从头到尾地弹一曲给我听!”

孔子听了,站起身来恭恭敬敬地对襄子一拜,说:“孔丘遵命!”说罢,孔子坐下,熟练地弹琴。

古曲行云流水般地从琴弦上飘出来,开始的空弦低音,庄严而宏伟。琴声让人仿佛进入古公亶父、轩辕黄帝直到文王武王盛世时期。那让人敬仰的亶父、轩辕、武王、文王,一个个多么响亮而又伟大的名字,出现在听者的眼前。这都是些值得人们崇拜和敬仰的人,是一些让人们听了名字都会热血涌**、萧然起敬的人。他们就像一座座高山,永远驻立在人们的心中。声如天籁之音的空弦,洪博厚重、色彩清悦,让人闻之平和中又有几许精彩的兴奋。

师襄被这精妙的弹奏迷住了,他闭着眼睛,头微微地朝上仰着。“美哉、壮哉,让人情动于中而痴醉于心矣!妙!妙啊!”他在心里不停地赞美着。

孔子虽然听不到师襄的赞美,却分明地从气氛中感觉到了师襄心底的声音,一丝微微的笑容,在脸上流露出来!迷啊!醉啊!多美妙的感觉!孔子继续弹琴,比原来更加地入迷。一种柔和而亲切的旋律接着原来庄严而宏伟旋律出现了,那鸟语般的奏鸣,让人直想敞开桑子随着音乐高唱起来。琴声中流露出温暖而率真的感情,让人想到了山川日月对人类无私的爱。

“真到位啊!”师襄子感慨地说:“对爱的理解,夫子啊显然比我更深。他的弹奏让我看到了一种发自内心对人世万物的挚爱,让我看到了夫子宽广博大的心怀。”想到这里,襄子不由得睁开眼来,去看孔子。

孔子仍然没有听到襄子对他的赞叹,仍然是从气氛中听到了襄子心底的声音,仍然是继续地、如痴如迷地演奏他的曲子。随着孔子手指的轻挑慢拨,旋律渐渐地变化发展,一幅幅人类生活的美好图景,展示出来。山川江河是这么的美,日月星辰是这么的无私,人性与人情美得让人陶醉……人生在世,世间万物,真美!!

襄子听着,心醉了。作为一个着名的乐师,他第一次听到这么美妙的曲子,这是他亲手教出来的学生弹奏出来的曲子。他痴醉中露出对孔子的敬佩,也露出一种自豪,一种老师的自豪。这天底下,除了父子对儿子,就是老师对学生,只有这两种人,才会最真心地希望对方超过自己,而且能够因此自豪。这时的旋律,暂时地进入了低音区,给人以一种醇和而温厚的感觉,正好让人不要完全入醉,能留一份清醒,在暂时的逗留中回顾一下刚演奏的激越高昂与雄阔,在对比中来领略乐曲的美妙。

美是一种感觉,存在于现实中,更存在于心里,而存在于心里的,比存在于现实中的似乎更加重要。心中如果有美在,在生活中更随处可以拾到美了。真正的音乐人,无论是演奏者还是欣赏者,如果心中没有美,是欣赏不了音乐的。美是种感觉,也是一种存在,而且是一种对比的存在。在美中陶醉得时间长了,更能发现现实中美的东西,于是便会提出种种的诘问。这诘问借着旋律和节奏表达出来,使乐曲变得低沉,象是阴云深处的雷鸣,一种带着沉思的抑郁,有些重,有些闷。人世间也如大自然一样,有光明和黑暗,有阳光与阴霾。跌宕的节奏,吟诵的语调,自由的旋律……襄子听着,想着,仿佛是看见了孔子仰对苍天,在思考着人生,思考着动乱的社会,思考着百姓的苦难。

“夫子是赤城的。”襄子在心里说:“他关心自己的命运,更关心天下人的命运,只要他能活着,他就会为天下人去尽力做他认为值得做的事情。”

乐曲在襄子的思考中,在孔子的弹奏下,进入了一种豁然清旷的情境,仿佛是突然天开云散,柳暗花明一般,让人看到了很远,看到了很美的东西。黑暗即将过去,曙光就在前途!人生本来就是这样,没有什么绝境,一切都有待于人的努力。天行健,大自然一直都在自强不息,从来没有突破不了的黑暗和困境。黑暗来了,太阳被迫离去,可是她并不就此罢休,而一直在努力着,不久,她终于又出现在山顶,日复一日,年年岁岁,需要多大的毅力,又需要多大的勇气。然而,她就是这么抗争着。自强不息,这才使得人类不乏光明。

乐曲越来越舒畅、柔美,音色对比更加鲜明,给人以撒脱、清新的美感,让人进入一个非常美妙,非常向往的境遇。让人看到了仙山琼阁,看到了悠闲幸福的人群,四处是祥云轻舞、仙鹤歌唱、麋鹿哺乳、青鸟相亲。

孔子笑了,一脸无比向往的笑;襄子也笑了,也是一脸无比向往的笑。他们的笑声中,蕴含着对美好社会的向往,也展示出他们改变眼前社会的决心。美好是人的追求,人之所以活在这个世上,就是要追求美好。如果你还认为自己是个君子,你就有责任去追求美好,不仅为自己,而应该是为更多的尝尝众生!

孔子与襄子都这么想着,脸上露出静穆而安祥的笑容。乐终于在他们安祥而静穆的笑容中,结束了。俩人却一动也不动,似乎都感到这美妙绝伦的音乐仍然在耳畔响着,一直响着,根本没有消失。

曲尾的泛音终结句使整个乐曲复归于静穆、安祥。这种状态让人的心灵得到升华,享受着温馨的美妙,就象是喝酒到似醉非醉、做梦到似醒非醒的时候一样。一时间,孔子与襄子都象是进入仙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