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章 鄂西会战2

在日军向南进军的途中,他们遭到了中国军队的殊死抵抗,他们后来承认“在战斗一开始就十分艰苦”。由于日军的武器先进,军队训练有素,又有飞机协同作战,8日、9日安乡、南县相继陷落。此后,日军留下部分兵力驻守,并作出向澧县、常德方向进攻的一种假象,其主力悄然向西迂回到公安、松滋一线。14日公安被日军占领,16日松滋陷落。日本的舟舰从洞庭湖出发,一路由长江直上,他们虽然沿江也遭到了中国军队和地方武装的强力打击,由于武器落后,中国方面军没能抵挡住日军的嚣张气焰。9日日军舟舰抵达宜昌,来势汹汹。日本飞机一天两次不停地向恩施城、重庆城投掷炸弹。

此时,我军形势处于危急关头,恩施、重庆同时吃紧。恩施城内人心浮动,省政府及各部门在做向黔江迁府的准备。重庆更是人心浮躁不安,国府在做向四川安康迁都的准备,秘书处已安排了人去安康做规划工作。

恩施龙洞,既是龙洞河的源头,也是鄂西会战的总指挥部。

龙洞山绵亘数百里,山势高大雄伟,树木葱茏,山腰龙洞孔的水势喷薄而出。距洞孔平齐的西边约二十米的石壁下建了一座茅草屋,百十来个平方,有一间会客厅,两间卧室,有厨房,保卫室,地下有应急通道——被称作陈诚公馆。公馆侧面有一块十来亩大小的平地,平地后面有一个由石匠凿石壁而形成的十多个平方米的山洞,这是在修建陈诚公馆时一同开凿的一个防空洞。洞壁上面的树梢上捆绑着的电报发射天线,像蜘蛛网一样密集。洞内有十多台发报机正在“滴滴——哒哒——滴”地忙个不停。陈诚对着石壁上挂的地图在不停地比划,他的命令随时从这里发出。洞外三公里从三孔桥开始,一路上岗哨林立。

重庆蒋委员长办公室、龙洞第六战区指挥部、三斗坪前线作战指挥部,三点一线,直接指挥鄂西抗战我军的各个部队。

在日军大势进军的情况下,5月17日,陈诚收缩战线,做出新的部署,即以石牌为轴,先确保主战场不能有失。随即电令各集团军、江防军列阵在渔洋关、津洋口、石牌要塞一线,严防死守。

42

5月17日,日军意取五峰县渔洋关,然后北进经长阳县、资丘迂回从背后攻击我江防军,夺取石牌。

渔洋关是宜都进鄂西大山的第一道关口,一处大山中的冲击平地,千亩沃土,渔阳河穿镇而过,15公里注入清江。元明清时期,鹤峰蓉美土司的四周设四关四口,渔洋关的南面岩坎山上就是蓉美土司的百年关和洞口,岩坎下是渔洋关,早年朝廷就是在渔洋关屯兵对付容美土司的,所以渔洋关自古就是一处兵家必争之地。

在公安县城的保卫战中,覃蔓子所在的连队负责城外伏击,在与日军的对决中,连长不幸牺牲了。部队撤退回城后,覃蔓子在当天晚上就火线提升为连长。公安陷落,他们师迅速后退到渔洋关负责把守。覃蔓子奉命率领连队在镇外山头上负责阻击日军。

19日凌晨,日军分两路向渔洋关进犯。主力从暖水街经枫香坪向渔洋关进发;另一部从刘家场经仁和坪、全福寺向渔洋关挺近。由于沿途受到我军的阻击,进展缓慢。21日午夜,日军先头部队约2000人窜抵渔洋关东北2公里处,这正是覃蔓子连队把守的山脚下路口。站岗的士兵发现敌情后,立即给连长覃蔓子报告。初夏之际,山中余寒未消,战士们都是抱着枪躺在阵地上睡觉,一个个冻得瑟瑟发抖。有的睡着了,大部分战士都是处在欲睡未睡的梦幻之间。一听说有敌情,大家迅即一咕噜爬起来,朝山下一看,黑压压一条长龙正向渔洋关方向急行军走来。覃蔓子一边安排人给上级报告,一边给部队下命令:

“打——”

顿时机枪手榴弹齐鸣,山沟里“哇啦——哇啦——”之声一片乱叫。敌人迅疾后撤,准备向山上覃蔓子的连队阵地进攻。激烈的战斗打响,天亮之前,他们打退了日军的两次进攻。

天亮了,左面山上的枪声也咆哮了起来,那是日军的又一支部队从另一个方向在进攻渔洋关。日军的后续部队源源不断地到达,整个渔洋关周围都响起了激烈的枪炮声。晌午时分,日军突破了防线,冲到了镇内。由于寡不敌众,下午,我军撤出渔洋关退到穿心店、龙潭坪一线,渔洋关守卫战彻底失败。

要冲渔洋关失守,震惊恩施各界。恩施城内的人们听说渔洋关被日军占领,一时都像热锅上的蚂蚁,都按捺不住要离开恩施的躁动心情,人心惶惶。省府的一些单位已经开始将什物打捆装箱,做继续西迁的准备。

“齐药劲道”的门市里也没有安宁。药神巴儿想着回利川汪营,单寻梅想回到重庆老家,邓淑珍不想离开,她要等覃蔓子回来。她无时不在惦念着覃蔓子,随时都在打听着前线的战斗消息。前方战场上死的人很多,传进她耳朵里的都是中国军队被战败、后撤、逃逸的消息和中国士兵被日本人打死的噩耗。她每闻此事,总是自个儿胆战心惊,时常是在半夜里流泪。早上起来,单寻梅瞅见邓淑珍留在眼角边上的泪痕,无不心疼地关爱她道:

“珍儿,莫这么为覃蔓子着急伤心。人的一生都是命运,要强人莫与命争,多数人是人强命不强。你爸爸当年是个非常优秀的军人,我跟了他就是看他像个真正的男子汉,我当时与他在一起也风光了几年。后来他走了,我跟你赵叔叔过,他是个实实在在过日子的人,勤奋重情义,现在我感觉到比以前更踏实些。你是我闺女,虽不是我亲生但如同亲生,你已长发及腰,大了懂事了我非常高兴。我读《红楼梦》中的《好了歌》,其中包含了人生的四件事:早年的求学,青年的择偶,中年的事业,老年的子女。跛足道人把这四件事全看破了。我们是普通人,只有把这四件事做好了才是一个完美的人生。我后来感觉到只有读懂《好了歌》的人才真正读懂了《红楼梦》,也才读懂人生。你这些天心情不太好,就多休息休息,把《红楼梦》读一读,认真领会一下书中的内涵。按我的想象,蔓子儿从小在山里长大,聪明机灵,又读过书,有事业心是值得赞赏的。你选择他作为自己的终生依靠很好。你们爱得这么真诚这么深厚,我非常理解你们。吉人自有天相,他与其他那些山里的年轻人不一样,会功德圆满回到你身边的。”

娘娘单寻梅每天想着话儿劝说邓淑珍,用尽了心思。邓淑珍明白,枪子儿又没长眼睛,机灵不机灵碰上了它都得要命。然而邓淑珍对娘娘的这番心情却是非常感激。

娘娘单寻梅还专门到大十字街书铺里给邓淑珍买了一套《红楼梦》给她读。她一有闲暇就坐下来同邓淑珍谈及书中的那些姑娘们,哪个乖,哪个能干,哪个诗作得好,哪个会讨好老太太等等,二人说说笑笑,有滋有味,情同母女,又视同姊妹,这让邓淑珍自鄂西会战开战以来那沉重的心情放松了许多。

“齐药劲道”迁址的事都只是说说,一家人都是在焦急地观看着前方作战形势的发展状况。

在鄂西会战指挥部的石洞内,每个人的神经都绷得很紧,空气都是凝固的。

从三孔桥到龙洞口沿河两公里,岗哨林立,没有第六战区长官部的通行证不得进入。龙洞口周围更是警卫森严。

鄂西会战指挥部龙洞防空洞外,两台脚踏式发电机十来个身强力壮的年轻战士象骑自行车般的轮换地踩踏着,十多天来他们从未间歇过,发的电主要供电报机用。一盏煤气灯挂在洞顶,岩壁上还挂了几盏马灯,洞内的灯火长夜通明。十来台电报机收发电报随出随进,联络官火急火燎地进洞出洞,文职人员伏在桌子上不断地誊写,一片繁忙景象。指挥部内的长官们时而静思,时而相互商讨着。每个人的脸面都成紫铜色。一是因为熬夜没有认真地休息过,二是因为心急如焚,让人憔悴。

这个防空洞像个鸭棚子,就十多个平方米,陈诚将军自从一进这个岩洞后就没有出洞,尽管此洞离公馆就百米之遥,那里安排得有舒适的卧榻,他没有离开他的工作岗位,这是他的性格。他日夜守候在电报机旁边,来文来电,他随阅随签。有时他站在挂在石壁上的军用地图前,凝神静思像个木桩,经常是一个小时没有移动半步。没有必须要他看阅的电文,谁都不敢打扰他。困了他就在靠岩壁的躺椅上打个盹儿。他本来就很严肃的面相,打从一进这个洞里,他的脸就始终是阴沉着。渔洋关失守,他更是焦虑万分。他意识到渔洋关被日本人占领,恩施的门户洞开,石牌也将受到极大的威胁。他接到这个消息时,内心为之一震。便迅速开会研究,很快就决定抽调部队赶往建始、野山关一线布放,以防万一之不测。这是他主战鄂西会战中的最后一道防线,如果这道防线他都没有守住,他就只有学习当年的项羽——无颜面去见江东父老了——只有用自己的生命以谢国人,这是他做出的最坏打算。也是他自行伍从戎以来第一次下这么大的决心。以前他虽然曾多次指挥过大仗,也多次失败过,但他都没有这次鄂西会战的使命感和个人的荣誉感这么强烈。“三昌将军”的耻名他背了四年。四年啦,尽管他竭力为国家效力,呕心沥血,但除委员长对他的忠诚和能力高度信任以外,他在国人面前,无论高阶或是普通人,都有一种难以言表的委屈心理,都有点让他在世人面前抬不起头来的心理压力。他是军人,吃了败仗就是有千百个理由都是百口难辩,他也不想辩,他只能在战胜了日本军队后,用事实去洗刷过去身上的一切污垢,以堵住别人的口实。目前的会战他只能胜利,否则他下一步的出路就只有两种选择:不成功便成仁。

事欲急而心不躁,这是一个成熟的高级指挥官必须具备的心理素质。他身处工作这么紧张的岩洞内,心是很难得平静下来的。于是陈诚走出了他待了十多天这个狭窄的岩洞,沿着平直的小路朝龙洞的出水孔走去,几个侍卫人员紧随其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