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章 三危佛光1
前秦建元二年(公元366年),一一个叫乐僔的和尚云游天下,途经敦煌,见戈壁中隆起一座连绵不断的沙山,沙山悬崖峭壁下,流淌着清冽的大泉河。河谷两岸,杨柳、梧桐郁郁葱葱,一派兴旺、芨芨草芦苇更是生机勃勃,乐僔喜出望外,来到河边,惊起一.群鸟,鸟鸣谷应,悦耳可人。乐僔神怡心旷,不由得连声高呼:
“此乃极乐世界也!”
他欲俯身掬几口清凉的河水解渴,忽然见河面上映出无数的佛龛来!惊奇之余,他接近河面睁大眼睛看。河面上的佛龛愈来愈清晰,并且现出四周的轮廓和情景来:
一只美丽的九色鹿在河边安祥地吃草,各种吉样的鸟儿在它头顶飞舞着;
姿态各不相同的菩萨,或盘坐,或倚坐,或半蹲形态多样,婀娜自然;蓝天祥云飘动,楼阁宝幢耸立,飞天翱翔散花,天乐不鼓自鸣,佛和菩萨安祥地漂浮于池水之上的莲花宝座上。
乐僔看见佛,顿时体内光明,快乐无比,忘了其他五彩纷呈的景象。佛的安祥和智慧强烈地吸引着他去跪拜,他不知该向佛敬献自己的什么!
忽然,“轰隆”-声,河面景象全消。河水清澈见底,河底只有水草、细沙和石子。
乐僔抬头看,石崖横立,威势逼人。这水里的佛象从何处映出?他向四周看。其时夕阳西下,太阳的光线全部向三危山射去,使这座雄伟挺拔的山篓时显得金碧辉煌,气象非凡。突然,五光十色的光芒变成灿烂的金光,金光中浮坐着一尊巨大的、盈笑的弥勒佛,佛的上空,放射着一个五颜六色的光环,光环周围,又显现出千千万万尊菩萨像。他们在紫烟紫绕、富丽堂皇的层楼叠阁中谈笑自如,悠然自得,全然沉醉于佛国仙界的极乐之中!
倏地一闪,菩萨隐去耀眼的金光中,无数妩媚柔美婀娜多姿的仙女乘祥云、骑白鹤,冉冉而出,飘飘而下。她们怀抱瑟琶、箜途筷、古琴,手持玉箫铜笛、排笙,或演奏其它乐器,一时间,仙乐阵流阵,响彻云霄。莲花仙子拂着长长的玉带,翩翩起舞,百花仙子活泼地、欢乐地凌空而舞,向他们撒下五彩缤纷的花朵。花香袭人,随风取来。乐僔心醉神迷大彻大悟:“吾踏破铁鞋,遍求佛法,这三危山的佛光难道不就是佛祖的灵光吗?”
身心快乐的乐停静静地注视着这佛国奇景,直到太阳沉落于鸣沙山后面。
他决心不再云游四方,就在这里修行。
他募捐化缘,得来铁锤、凿子,在大泉河西岸的峭壁上开始凿第一个石窟。
叮叮哨哨的敲击声在悬崖河谷间回**着,惊得鸟兽四散,大漠风惊。待洞窟凿成,因砾岩不能雕刻成像,乐僔便用土和泥,抹到墙壁上,然后以木为架,以芨芨草、芦苇为胎,塑造佛像。最后,他从染坊里募了各种颜料,把看到的仙景佛图画到了墙壁上。休息时,见几只兔子黄羊在草丛里好奇地看他;几只鸟也在梧桐树上静悄悄地打量,他心头欢喜,便把它们的像画到了石壁......
三危山下的悬崖下、河谷间,在鸟鸣兽吼风吹鹤唳的声响中,开始有了沉稳利落的木鱼声;在狼烟四起、烽火连绵的戈壁大漠中,虔诚恭敬的香火开始袅袅浮升,悦耳的诵经声徐徐传出。
这是大泉河谷的第一声佛唱。
不知过了多少年。也是一个黄昏,一个名叫法良的和尚来到了这里。他躲避雷阵雨进了乐僔开的洞窟;待雨过天晴,走出洞外,金色的阳光普照明净的三危山,佛光再现,令法良震惊、心悦、倾服。他坚信这块沙漠中的绿洲是佛祖遗踪的圣地,便在乐僔所开的洞窟旁边,又开了第二个洞窟。
从此,香客僧侣、朝拜者络绎不绝,在这里建寺院、开洞窟,规模越来越大,到唐代时,悬崖上已有洞窟一千多处。
敦煌时处亚洲的十字路口,欧洲、西亚印度和中原的商客往来不断,其中不乏名僧人杰,他们的事迹功德见诸于史籍佛经及碑文中,这里不再赘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