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7章2月6日,长城,胜金关,石空寺

从地图上看,贺兰山是宁夏平原与腾格里沙漠的天然屏障。继续往南,就是顺着山脉走向往西南延伸的长城。腾格里沙漠南缘古长城从中卫石空镇永安墩至迎水桥镇西沙嘴,长一百多里,据考证为汉长城遗迹。这段长城外层没用砖石包砌,用土版夯砸而成,墙下宽四米,上宽一点六米,总高五点三米,工程巨大。明朝时宁夏巡抚贾俊为抵御蒙古骑兵,组织修复,至今留存着一道残缺不全的斑驳沙墙。

2月6日早晨,我们驱车离开中卫,沿着201国道前往银川。出城不久,过胜金关收费站,进入镇罗地界,意外看到路边有座形似犀牛扑水的高大山头,有烽火台和长城遗址,我闪过一念:会不会是胜金关?

当即决定停车探看。山脚下立一文物保护碑,保护范围含墙体、城堡、烽火台。我断定这就是有关文献中经常提到的胜金关。意外收获!

胜金关雄踞在腾格里沙漠东南沿,位于贺兰山余脉中宁北山南麓、中卫县东30公里处,是明代长城重要关隘。贺兰山绵延250公里,重要关口有三关口(赤木关)、胜金关、打硙口(又称大硙口,今称大武口)、贺兰口、峡子沟口、哈拉乌口、水磨沟口、北寺沟口、南寺沟口、苏峪口、拜寺口等。胜金关与打硙口、三关口、镇远关合称宁夏“城防四隘”。这四个关隘也是北方蒙古游骑入侵宁夏的主要通道。《中卫县志》记载:“黑山之南支,如怒犀奔饮于河,即胜金关也。石峰横峙,隔河与南岸泉眼山相对,拱抱县城为一关键云。”《嘉靖宁夏新志》云:“在城东六十里。弘治六年(1493年)参将韩玉筑,谓其过于金徙潼关。”天色阴沉,寒风凌烈。老树衰草、枯瘦山石、断墙残体又为古关平添几分沙场肃杀气势。我们顶着强劲的冷风拾阶而上。到达依山危立的关城顶部平台。墩台残体如毡帽,紧扣在台基上,警惕守望。青色毛石围成约60米见方、残高l~4米不等的墙坞保存得相当完好,仿佛巡访长城的士兵随时会回来。只有几道曾经有过建筑物的房址浅显壕沟显示出岁月的无情流逝。围墙外侧借山势削劈成陡峭悬崖,形势险要。山嘴西坡为缓冲地带,顺着山势建筑有关城墙体,虽经风化,底座犹存。我们沿着残墙向前走了一段,伫立,向西南远眺,白雾茫茫。山坡低缓处,三四百米开外有一处约100米见方的较大城堡遗址,也是韩玉主持修筑,持续使用100多年,万历四十一年(1613年)重修。城堡、墙坞、烽火台、长城共同组成了胜金关城防御体系。驻守墙坞和烽火台的士兵负责军事监测,搜集、传送情报,而城堡应为胜金关城军事指挥中心所在地;当然,也代行管理边境商贸事务。中卫是宁夏西路军事重镇,胜金关周围堡寨、关隘是西路重要驻军据点。据《嘉靖宁夏新志》载,明代西路中卫驻参将辖步骑兵多达7641名。

墙坞残址应为重兵把守的胜金关烽火台及将士驻地。围墙内,高大雄伟的烽火台咄咄逼人,加之山头利风,猛烈如刺,对刘樱、瞿萍真是艰苦考验。我上到毡帽样墩台高处,风大,且急且冷,努力站稳,向四周观望。北面山峦起伏,沙丘纵横;南面黄河滔滔,婉蜒东流。卫银公路从关城东侧经过,包兰铁路从关城下穿行而过,据说隧道洞口石壁上镌刻有“胜金关”三个大字。这里山河阻隔,路通一线,自古为兵家扼守雄关要隘:攻下胜金关,便可长驱中卫,再无险可守。。0弘治以前,蒙古骑兵少则出动五六千,多则一二万,常窥伺入塞劫掠。嘉靖年间一次竟出动十几万人。镇关墩至胜金关近50公里地带,更是蒙古游骑袭扰的重点地区。他们甚至**到中卫城郊抢掠。青铜峡大坝至中卫城以北的卫宁北山高百米左右,沟宽岭秃,构不成天堑,不能阻止蒙古骑兵。明宪宗时期(1447年—1487年)修筑一条起于甘肃靖远、经中卫、中宁北接贺兰山的边墙防御蒙古游骑。边墙长约240公里,配以堡寨、烽火台,遇有敌情,白天举烟,夜间点火,报警。总领这一带的军事重地即是依山危立的胜金关。古诗云:“银川到此启管键,襟山带水不可越。”《中卫县志》中录有周守域诗《胜金关怀古》:“云茫茫,峰兀兀,雄关崛起势单车,北有沙漠之纵横,南有长河之滂渤,银川至此启管键,襟山带河不可越……”

根据宁夏文化厅马建军处长与许成编着的《宁夏古长城》,胜金关东南、北边皆有长城相连,如同两翼,拱护中卫。向东南沿贺兰山南坡及腾格里沙漠南缘一直到黑林,90公里;向北经中宁、青铜峡、永宁到三关口,125公里,为明成化年间巡抚都御史贾俊奏筑。

从关城遗址下来,继续驱车北上,大致与胜金关到三关口长城走向相同。杨文远已经伤风感冒,刘樱、瞿萍冻得瑟瑟发抖,但他们都对这座着名关城的风采折服,赞叹。清冽寒风中登临古关,真是惬意。我再三慨叹这意外之喜,酝酿一首诗,记录感受:

胜金关

黄河平抚宁夏川,

孤城高耸胜金关。

驼铃马嘶今何在,

骋望苍茫云海间。

尘烟消散千秋过,

天地英雄属贺兰。

猎猎朔风诉不尽,

峥嵘岁月嘘唏叹。

发了微信。易华兄像微信平台执勤的士兵,马上反馈信息,他问我:“肩水金关,胜金关,与金有关吗?”

想到兰州曾名为“金城”,取固若金汤之意,便如此回复。

大家还沉浸在刻骨寒意与漫灌萧瑟中,忽然,路牌显示石空大佛寺就在不远处。向路人打听,得知石空寺石窟俗称大佛寺,位于中宁县余丁乡集镇区东北角2公里处的双龙山南麓和金沙村界内。尽管冷风嗖嗖,尽管时间紧迫,还是决定去拜诣。汽车向左穿过包兰铁路的一个涵洞,前行不久,即到石空大佛寺。广场开阔,古寺寂静。维修加固工程处于暂停状态。**的山崖下,可见昔时凿窟造像痕迹,坍塌得面目全非。石空寺石窟被称为“丝绸之路上的小敦煌”,洞窟、造像、壁画残体与敦煌多有相似之处。

碑文显示石空寺石窟开凿于唐代,《陇右金石录》、《甘肃新通志》记载:“石空寺以山得名,寺创于唐时,就山形凿石窟,窟内造像皆唐制。”明《嘉靖宁夏新志》称“元故寺”,说明石窟在元时依然兴盛。明代任西安左卫千户杨郁有一首《咏石空寺》:

劳生不了漫匆匆,匹马冲寒过石空。

古洞仰观山拥北,洪涛俯瞰水流东。

一方有赖藩篱固,千里无虞道路通。

倚遍危栏情来已,淡烟衰草夕阳中。

另有明代佚名诗人诗歌咏颂石空寺:

叠嶂玲珑竦石空,谁开兰若碧云中。

僧闲夜夜燃灯坐,遥看青山一点红。

前者强调军事要隘的重要作用,后者则描绘了当年佛事盛况,并且一直延续到清代,如清人罗元琦诗:“洞壑嵌空最上乘,翠微台殿控金绳。半空错落悬星斗,知是花龛礼佛灯。”

石空寺石窟与近在咫尺的胜金关相映成辉,融雄强与慈悲为一体,体现出浓烈的边关文化特色。地处战乱纷繁之边地,佛教兴盛绵延如此之久,当与回鹘道、灵州道及富庶的黄河平原密切相关。史料载,石窟寺曾有大佛洞、万佛寺、百子观音洞、灵光洞等,在石窟前的石壁下曾建有寺院,几经兴衰,明代进行过维修扩建。如今,除万佛寺外,各窟均被流沙埋没。近年来,新修建筑不少。空寂院落和肃穆佛殿让新旧交替的痕迹无缝对接。经过几座佛殿,走到悬崖中腰间,对着几处**的残窟、壁画残迹感慨许久。其中较大窟体中三尊坐佛背墙塑像痕迹非常清晰,似有北魏时代的粗犷风格——石空寺初建唐代,或得益于唐太宗时代“参天至尊道”、“天可汗道”开通,在灵州成为全国政治中心后走向繁盛。雄踞漠北、助唐平叛的回鹘人曾经在信仰佛教与摩尼教之间犹豫不决,因此,该寺创建者是不是回鹘人?他们最初开创时会不会早于唐代?待考。

据介绍,石空寺馆藏文物均为上世纪八十年代初考古发掘时从各洞窟内出土,藏品包括木雕、石刻、铜佛、铜镜、经书、彩塑像等200多件,无比精美。2003年,宁夏文物部门维修时从19尊罗汉像肚中发现雕版印刷、活字印刷、毛笔手抄的汉文、藏文、蒙文、满文、梵文经书,分册页装、卷轴装、经折装、蝴蝶装。大佛寺馆藏的元明时代85尊彩塑像更是文物艺术珍品,有黑色、棕色和黄色人种,神态各异,栩栩如生。这些造像分别为汉族、藏族、蒙族、满族、以及波斯人和阿拉伯人。这些造像的人种、族别再次印证了回鹘道、灵州道的繁盛,难怪石空寺有“小敦煌”之称。

凿于半山腰的万佛洞和焰光洞规模很大,外面建有靠山楼三层,高耸巍峨,气势雄宏。我们被一架笔直的几乎悬空的木梯接引到楼上,抚栏喘息。库外建筑与洞窟浑然一体,建筑手法、外观与敦煌莫高窟一脉相承。石空寺和敦煌莫高窟,作为回鹘道、灵州道东头和西头的两个重要节点,从壁画彩绘、造像、建筑、文字等多方面都可印证出来。

凭高远眺,是恬静田畴和农舍,更远处就是飘然而过的黄河。石空寺背山背沙,面对平原,风景融秀美与雄奇与一体。乾隆《中卫县志》如此描述:

寺在半山,为两院。东院山门内,重楼依山,楼下启洞而入,中若着邃屋。……两院梯上阶而上,有真武阁、亦因山窟而室。转西则新建佛殿巍然,内外各六楹。其前因山筑台,凭栏远眺,河流环抱,村堡错落。

清乾隆时中卫知县黄恩锡有一首《登石空寺》:

健足临高阁,披云上佛台。

河流环地曲,梵刹倚山开。

树隐烟光合,风鸣雨势来。

僧闲留客久,茶热劝添杯。

同期稍晚的宁夏知府顾光旭也有一首《石空寺》:

策马石空寺,登临畏及冬。

佛灯明古窦,僧语咽残钟。

白日有寒色,青山无碜容。

了然绝尘想,不必问降龙。

这些诗文表明石空寺建筑群确实是一处影响深远的佛教文化重地。因处在风沙猛烈的格里腾大沙漠南缘,加之晚清时期社会动乱, 石窟逐渐荒弃。到20世纪40年代末,仅存当地群众称为“九间没梁洞”的明代石窟和一座洞前寺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