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章 8月5日,焉支山,山丹大佛寺

山丹大佛寺,北魏初建,多次毁于战火,明朝重修。最后一次毁于文革。背依了高山,俯瞰山丹河,面对龙首山,遥望焉支山。为丝路蜂腰处一佛教圣地。

是日晨自武威往山丹。途经永昌。东大河谷连通夏日塔拉草原与河西走廊,我曾走过。据说皇城草原往北,有路通青海。东大河的上源区就在冷龙岭主峰岗什卡。

大佛寺之东约五公里,有发塔,曾出土石函,有头发。原塔址在医院处,现为迁建。

焉支山的路,有两条:或经陈户,或经霍城。其中霍城与霍去病囤兵养马有关。下午三点出发,约一小时,抵达。山口两边山上时见烽火台。

有一首匈奴人的古老歌谣唱道:“失我祁连山,使我六畜不蕃息;失我焉支山,使我妇女无颜色。”焉支山只是祁连山众多山脉中的一座,频繁地出现在古代诗歌和政治舞台上,因为它代表了祁连山秀丽迷人的一面。焉支山又名胭脂山,位于山丹县城东南40公里处。隋大业5年(609年),隋炀帝西行,看见焉支山林海松涛,云蒸霞蔚,是天造地设的自然宫殿,便选择此处谒见西域27国使臣。如此美丽的地方一旦失去,谁都会伤心欲绝。

实际上,使匈奴妇女痛失颜色的,仅仅是山中生长着的一种株叶淡绿、花瓣雪白的“焉支草”(又名凤仙草),是上等颜料,莫高窟壁画中就有焉支草的成份。匈奴妇女取焉支草为胭脂,浓妆艳抹,尽显风流。李白在《幽州胡马客歌》中写到:“虽居焉支山,不道朔雪寒。妇女马上笑,颜如赤玉盘。翻飞射鸟兽,花月醉雕鞍。”

也有学者说焉支非胭脂,是匈奴语,其意失考。

周多星局长说,焉支山有长城通往扁都口,为山丹最南防线。晚上与赵万钧联系,得知他从山丹军马场古代平羌口山谷下来,还有三十多公里到永昌,晚上赶不回高台,打算在山丹长城边宿营,明早再回。

平羌口,就是窟窿峡,也是通往青海的古道,其河为西大河。

我们考察了山丹大佛寺。

自古而今,若有人自东而西穿行河西走廊,都会经过祁连山与龙首山在山丹挤压形成的一段蜂腰地带,焉支山横亘中部,如同巨大的战国时期出廓式玉璜,本来气度非同一般,加之匈奴人歌撕心裂肺的传唱,就名扬天下。匈奴人被驱逐出河西走廊后,紧接着,汉王朝修筑了从永登到敦煌以西的汉长城。至今,汉长城残址仍以山丹境内最具代表性。除了焉支山、汉长城,山丹还有另外一张名片:那就是举世闻名的军马场。

这是近年来人们对山丹的大致印象。因此,大多数人提起初建于北魏(约公元425年)时期的的大佛寺,很容易与张掖西夏国寺混淆。武威天梯山石窟、张掖西夏国寺、山丹大佛寺都有巨大佛像——分别为站佛、卧佛和坐佛,民间都称“大佛寺”。三座“大佛寺”中,武威天梯山石窟开凿最早,张掖西夏国寺最迟,有关它们的史料多;唯独山丹大佛寺鲜有记载,几乎淹没在历史云烟中。玄奘东归应该不会绕过这座地处龙首山对面的寺院,或许还寺驻留诵经,但不知为何,那位高僧大德在《大唐西域记》中不着一字。

大佛寺当初前依今山丹县城西5公里处的嘹高山势而建,前几级直接削山体为台基,外修高耸飞檐的木楼。后来毁于战火,无法考证具体时间。明朝开始,对修建、重修过程记述颇为详尽。据旧志有关碑记记载,明朝初期就有寺宇和高大土佛。明朝宣德年间(1426-1435年),太监刘永诚监镇甘肃,后归朝述职,奏请明英宗朱祁镇特赐额“土佛”,寺院由此得名“土佛寺”。明正统五年(1440年),太监王贵监镇甘肃,特请高僧智莹(号秀峰)住持,并令山丹卫拨给常住田五十亩以助香火。佛教大师、僧会司(明朝主管地方佛教事务的机关)都纲(僧会司主官)沙加舍特"给经符牒",又感叹寺宇朴陋,请求山丹卫指挥杨斌、指挥佥事彭智等军政官员,倡导重修,工程始于正统六年(1441年)春,历时两载,次年底告竣,依山塑13丈坐佛,又建成五级楼阁、殿宇、山门、法堂、廊庑、厨亭等,规模空前。景泰六年(1455年),山丹卫指挥使张熊又出资装修寺院;山东滨州训导陈敏谪戍河西,应智莹大师请求写《重修土佛寺碑记》。明代河南汝南进士吴同春在甘肃任职时曾到此游览,咏《山丹土佛》:“大觉当年度众人,却于天半化金身。耳通潮汐闻空梵,目耀星辰照法轮。世界相乘魔外影,因缘流转劫中尘。本来无处能容物,丈六须知不足真。”诗前小序说:"山丹西十里堡(即清泉堡)有土佛、坐倚山,高十三丈。耳可容人,指甲阔尺余,以五级阁卫之,亦伟矣!余过此题其额曰'虚无法像',字经二尺。因为言纪其事。"史诗俱佳。万历九年(1581年),甘肃巡抚侯东莱巡视山丹,捐巨资缮葺寺院。万历二十一年至二十八年(1593-1600年),右军都督同知王允中(山丹籍人)将军捐巨资重新修。崇祯十六年(1643年)十二月,李自成部将辛恩忠攻占山丹时严重毁坏土佛寺。清朝雍、乾时期数次修缮,当地人易名大佛寺。至同治年间(1862-1874年),战事频繁,又一次毁于兵火。光绪年间,安徽泾县进士查之屏出任山丹知县,率先捐俸银两千贯,号召士民重建,工程始于光绪十三年(1887年)春天,次年底告竣。甘肃提学使秦澍春奉钦命视学河西,应查之屏之请撰《重建大佛寺碑记》。查之屏书法精湛,亲书“仰之弥高”匾额悬于大雄宝殿。1971年,千年古刹大佛寺再遭毁坏。1992年开始,住持释觉慧在香港宝莲禅寺着名佛教活动家圣一大师支持及捐助下,重建山丹大佛寺进行重建。1998年开光。

2015年8月5日,我们慕名而来,拜谒历经沧桑、重焕佛光的大佛寺。其时,寺前地势平坦,田野里金黄色的大麦小麦已经收割打捆,小茴香及其它庄稼还葳蕤生长,一派生机。村民恬然自乐,寺内游人散淡。大佛寺静静坐落在了高山下,由大青石条铺就的台阶拾级而上,到山门,但见“大佛寺”三字神韵非凡,似乎超然诉说纷繁历史中的慈悲大爱。进山门,两旁天神雕像栩栩如生,院内古树林立,肃穆庄严。天王殿弥勒菩萨、韦驮菩萨及四大天王象征风调雨顺,寓意吉祥。

大雄宝殿为琉璃瓦盖顶的七层全木质楼阁,廊檐飞悬,光彩夺目。宝殿内供奉释迦牟尼坐像高35米,是全国最大室内泥胎坐佛。全身金锱彩绘,盘坐莲花坛上,丰满端秀,神态自然,一手垂放于膝,一手抬起,手、足、胸及面部皆用纯金箔贴面,金光熠熠,威严庄重。大佛莲花座内有名曰“关煞洞”的通道,可以躬身穿过。

大雄宝殿前面两侧是五百罗汉殿,又称“罗汉堂”,分为南北二殿,共有五百尊罗汉,或坐或立,或思或笑,姿态各异。山丹有数罗汉习俗,每年农历四月初四,风和景明,游人如织,礼佛,数罗汉。

寺院北侧观音庙是以“童子拜观音”为主体的“十八罗汉、五十三参海岛”立体彩色雕塑,分为天、地、海三层。最上层“三十三天”形容枯槁、瘦骨嶙峋的佛像是释迦牟尼成佛前苦修状态,最下层为“海”,西侧为来自南海朝拜观音的十八罗汉。中间观音脚踩鳌鱼,独占鳌头。此外,还有地藏王菩萨殿和娘娘庙等。近年来,山丹县建成千佛殿、滴水观音铜像、七孔牌坊、九龙沐太子等,晨钟暮,安静祥和。

山丹大佛寺已成国家4A级旅游景区,国内外游客纷至沓来,与隋炀帝西巡时在焉支山举办国际博览盛会遥相呼应,再显丝绸之路文化交流、友好、互通、合作的永恒精神。

在向山丹文化局局长周多星等朋友了解大佛寺历史及现状时,偶然发现城中屹立于青青庄稼地边的一尊古塔,经询问,得知为隋朝敕建十九座佛舍利寺院(寺塔)之一的迁建建筑,原址在现医院,当年曾出土擦擦及石函,石函中有头发,是故称“发塔”。这既是又一个文化悬念,也印证了大佛寺的深厚文化底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