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章 玉帛之路(绿洲丝绸之路)路网概况2
史料明确记载了张掖守捉道。着名历史学家史念海先生曾论及。西汉时, 武威郡在其下辖张掖县故城址(今武威南境祁连山麓、张义堡一带)设张掖守捉,控制凉州、鄯州之间的大道。经由此守捉,青海与河西走廊相通。737年,孙诲、赵惠琮矫诏令河西节度使崔希逸出击吐蕃。希逸发兵,自凉州南入吐蕃境两千余里,与吐蕃大战。崔希逸行军即走此道。古代凉州与青海的主要通道就是张掖守捉道。2011年7月,笔者曾拜诣天梯山,到过张义堡。那里有片盆地,水草丰美,处在山口位置,适合建县屯兵。
3、扁都口道
扁都口原名大斗拔谷、达斗拔谷、大斗谷。关于扁都口得名,海东藏语呼格桑花为“大都麻”,概文献中“大斗拔谷”即今人“扁都口”之称中“谷”、“口”表地形,“大斗拔”、“扁都”皆为海东藏语音译。扁都口为汉唐以来丝绸之路羌中道进入河西的重要干线,其走向与今国道 227 线略同。新修的兰新高铁也从附近通过。扁都口自古以来就是汉、羌、匈奴、突厥、吐蕃等民族联系河西走廊与青藏高原的大通道,南可抵湟水谷地,北出山口,东通凉州,西通甘州。霍去病第一次远征匈奴,东晋法显西行求法,张骞首次出使西域,隋炀帝西巡张掖,东还,都走这条道。唐时吐谷浑、吐蕃出入河西,多取此道,727年, 吐蕃大将悉诺逻出大斗谷进攻甘州。唐朝反攻,以及凉州与鄯州往来,也多走此道,并于该道设大斗军镇守。自扁都口东望,遥见胭脂山姿影。本次考察两度来到扁都口,并穿越祁连山到达青海,目睹定居在祁连山的现代裕固族开发祁连玉的情景。
4、三水镇道
敦煌文书(P2625)敦煌名族志中提及, 敦煌大户阴仁果次子阴元祥曾任昭武校尉、甘州三水镇将。有学者考证,三水镇应为吐蕃出入河西的又一要隘。其位于何处?
肃南隆畅河流到白泉门与白泉河汇合,至红湾寺,汇东、西柳沟河,再经鹅鸽嘴水库、梨园堡后始称梨园河,之后,出祁连山区进入河西走廊,称大沙河,再北经临泽城东最终北流注入黑河。唐代灌水,现代隆畅河、梨园河在穿行祁连山、河西走廊过程中接纳了多条支流,是不是因为这个缘故当时才称为“三水”并设置戍堡?
甘州东有大斗拔谷道,西有建康军道, 经三水镇的道路应居两道之间。今青海祁连县边麻河经肃南裕固族自治县治通张掖市的公路大致沿梨园河谷而行,位居于两古道之间,或为吐蕃等民族与河西往来的道路。
5、建康军道与合黎山口道
河西走廊以南,有数条天然道路穿越祁连山直青藏高原。王孝杰在骆驼城设置建康军,就是镇守高台南的北出山口。《资治通鉴》载:“开元十六 年( 728) 八月辛卯, 右金吾将军杜宾客破吐蕃于祁连城下。时吐蕃复入寇, 萧嵩遣宾客将强弩四千击之。战自辰至暮, 吐蕃大溃, 获其大将一人;虏散走投山,哭声四合。”祁连城即甘、肃二州间紧靠唐建康军的祁连戍城。陈良伟先生也认为扁都口以西有一条通道,至少起用于西汉中期, 东晋南北朝时期相当繁荣,唐初仍在使用, 至少可以承载 6000 人以上大部队通过。
合黎山口道与黑河密切相关。2009年7月4日,笔者和刘炘、李仁奇两文友在时任高台县广播电视局局长的盛文宏等先生陪伴下,考察正义峡。途中可见宽阔舒展的黑河河谷、黑泉乡十坝村中的胡杨树、沙丘、烽火台和古城墙等。历史上,匈奴人入侵河西,从正义峡而来。中原王朝在此设置军事堡垒,命名为“镇异峡”。后来才改为今名。2014年7月17日下午,我们选择目标从地埂坡远眺黑河、合黎山及正义峡。汽车在黑河岸边行驶一阵,便向左拐进戈壁滩。后来,因道路松软,汽车不能前进。考察团成员分乘两辆越野车,沿戈壁荒滩上的古盐道直达地埂坡,又冲过一道山沟,到距离烽火台最近的沙岗上。剩下的路只能步行。大家像骆驼一样排成行,过沙脊,攀山崖,到半边坍塌的烽火台边,远眺黑河,远眺合黎山。
顺黑河而下,穿越正义峡,可直达居延,或一直向西,可通金塔、马鬃山、新疆巴里坤等地。合黎山周边多长城,古堡,烽火台,折射出沧桑岁月中战事之频繁,竞争之激烈。
6、玉门军道
史载,隋朝在今玉门市境设玉门县。唐在今玉门市境先后设玉门县、玉门军,在玉门市赤金镇一带设立玉门军治所。有学者认为,锁阳城( 瓜州古城) 以南不远处有一山口, 今名旱峡口子,是吐蕃军队进犯的孔道。结合严耕望、陆庆夫、陈良伟等先生研究成果,可以勾勒出玉门军道大概路线:从今天青海境的疏勒河上游, 过其他河达坂隘口进入肃北蒙古自治县境, 至荒田地,途经肃北蒙古自治县旧场部、鱼儿红乡,由玉门市旱峡山区的红沟( 人马行走亦可经旱峡口) 进入河西走廊区,分为两路:向东经朝阳村通往玉门市赤金镇( 唐代玉门军驻地) , 向西北经红柳峡通往瓜州县。通过该道进入瓜、肃二州境, 继续向北,经花海、金塔、居延海道, 可通往蒙古高原或河套、宁夏平原。这是吐蕃北联突厥的一条外交通要道。727年,吐蕃侵袭瓜州、肃州,就走此道。
7、敦煌和瓜州的古道
敦煌和瓜州自古以来就是中原与西域互通的咽喉所在,有“新北道”(莫贺延碛道)、阳关道、玉门关道、大海道、当金山道、矟竿道、子亭(紫亭)道和石包城与外界相通。
“新北道”是玄奘西行最为艰难的路段,唐代称为“莫贺延碛路”,敦煌遗书中又称“第五道”。莫贺延碛北起哈密北山南麓,南至瓜州县大泉西北,绵延八百里,唐代设十个驿站,即新井驿(雷墩子)、广显驿(白墩子)、乌山驿(红柳园)、双泉驿(大泉)、第五驿(马莲井)、冷泉驿(星星峡)、胡桐驿(沙泉子)、赤崖驿(红山墩东)、格子烟墩及大泉湾。李正宇根据史料记载,多次考证、实地踏勘,确定了各驿站位置。
众所周知,阳关、玉门关同为西汉对西域交通的门户。2014年4月22日,笔者同敦煌西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孙志成考察玉门关道,沿着逶迤西去的古商道遗址,到达距离罗布泊大约100多公里的湾腰墩。那是敦煌与盐泽交界处的重要烽燧。阳关道、玉门关道是河西走廊最早的两条向西通道。后来又开辟出大海道。《魏略·西戎传》:“从敦煌玉门关入西域,前有二道,今有三道……从玉门关西出,发都护井,回三陇沙北头,经居庐仓,从沙西井转西北,过龙堆,到故楼兰,转西到龟兹,到葱岭,为中道。从玉门关西北出,经横坑,壁三陇沙及沙堆,出五船北,到车师界戊己校尉所治高昌,转西与中道合龟兹,为新道。”这里提到的新道就是大海道。敦煌与高昌之间要通过遍布砾石、碎石和流沙的噶顺戈壁(也就是莫贺延碛)。噶顺戈壁是有低矮小山的准平原,呈风蚀剥蚀形态地貌,降水量极少,地下水非常缺乏,广袤、空旷、无垠,似茫茫大海,唐代称为“大沙海”,“大海道”因此得名。岑仲勉先生认为今鲁克沁东南约70余里的“Deghar”(迪坎儿村)之“r”,是词语尾音,“Degha”就是唐代语音“大海”(即大沙海)简称。
矟竿道为唐武则天如意元年(692年),开始起用。该道从敦煌向北,经青墩峡、碱泉戍、矟竿戍抵伊州。
当金山道是指古时从敦煌穿越当金山直通青藏高原的道路。当金山位于祁连山与阿尔金山结合部位,沟谷大多呈“V”字形,层峦叠嶂,山势陡峻,昔时人迹罕至,飞鸟不驻。今敦煌通青海柴达木盆地的 215 国道经过。当年吐蕃到河西、往西域,经常走此道。8世纪,吐蕃占领河西,这条路使用频率更高。当时,敦煌冻梨深受吐蕃贵族男女喜欢。每年冬天,大量冻梨经此道运往逻娑(拉萨),这条绵长的道路曾被称为“香梨之路”。史料没有记载吐蕃人如何食用冻梨。甘肃民间至今有用炒面(炒熟小麦、青稞、莜麦、豆类等碾成的面粉)拌西瓜、冻梨食用的习惯,不清楚是否为吐蕃人所发明。考察团原计划要穿越当金山,然后沿德令哈一线东返。
子亭(紫亭)的名称始于十六国时李暠在今肃北县城东南 3 公里处党城湾筑子亭城。因城东南大山雨后夕照呈紫色,又称“紫亭”。子亭是敦煌通往南山和青海的重镇。李暠筑子亭就是防止吐蕃人入侵敦煌。唐宋归义军时期,紫亭是瓜、沙二州所辖6镇(紫亭、悬泉、雍归、新城、石城、长乐)之一,归义军曹氏政权时期,曾改紫亭镇为紫亭县,设置县令,驻有镇将。因为地理位置重要,因此其名称屡次出现在敦煌遗书及莫高窟、榆林窟题记里屡次出现。巴黎藏石室本沙州图经残卷记载着紫亭镇至山阙峰道的里数。党城因位于党河上游东岸,故称党城。党城遗址应该与子亭、子亭(紫亭)镇有关,主要任务是驻守祁连山孔道。八世纪下叶,尚乞心儿率领大军围攻瓜州、敦煌时,吐蕃赞普曾驻帐野马南山,观战,可惜没有详细记载具体地址。
石包城古称寒江关,地处榆林河上源山间石包城盆地内,修建在悬崖峭壁之上,东西长约16公里,南北宽10公里许,现为肃北县主要农牧区,地势险峻,攻守兼备。古城址依小山岗地势而建,就地取材,用片麻岩、石灰岩垒砌,甚为坚固,四角筑有方形角墩,四墙各筑马面一座。城门向南开设,门前约20米处向东筑有一道短墙,可与东南角墩相连。短墙前又有半圆形瓮城残迹。城周遗留护城壕,壕沿用石块加白剌砌成。如此复杂、重重设防的城门结构十分罕见,由此看出这座城池的重要性。石包城北有祁连山西段北麓支脉鹰嘴山与鄂博山之间的隘口——水峡口通道。向南约25公里有祁连主脉大雪山(海拔5483米)与野马山之间的龚岔口,进入岔口向南越龚岔达坂可直通青海高原。唐代,吐蕃多次入侵瓜州,就走此道。尚乞心儿攻克敦煌后,将大节度府设在瓜州,只在敦煌派驻节儿施行管理,可以想象,吐蕃将水峡口通道看成可进可退的命脉。
总之,上述两大“路结”的7条支线,如同坚实桥墩,支撑起东西文化交流的桥梁。“玉帛之路”就是构成这座桥梁的主体和脉络。确认“玉帛之路”是丝绸之路前身,其路线大致与现代所谓的丝绸之路各条主次干道基本重合。考察活动中,我们以文献资料与考察实物为基础,结合史前文化遗址,直接或间接考察、调查了构成河西走廊路网的诸多道路。从2014年开始,计划每年举行一届“玉帛之路文化考察活动”,希望能够逐渐摸清这条大通道的细部真实,探索发现那些失落的和失载的历史隐情,并通过多重证据互相印证,还原这条4000年华夏文明西部大通道的丰富性、多元性、复杂性和生动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