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章 会宁玉璋出土地考察

2015年6月8日随团考察,经过会宁,从博物馆库房看到长达54公分玉璋,叶舒宪先生撰文称为“玉璋王”。其出土地在家堡镇牛门洞村,距县城70多公里。考察团行程已定,不可能赶往现场寻根问祖。考察结束,返回兰州,偶然与西北师范大学机关党委书记柴繁隆兄谈起牛门洞,他是会宁柴家湾人,家乡距猛犸象出土地泉坪不远;他中学就读头寨镇,距马牛门洞村大约10公里。这是最理想的向导了。于是,协调时间,6月26日前往牛门洞。

出兰州城,沿黄河边309国道老路(宜君—兰州),经过来紫堡,到金崖镇。金崖以生产水烟闻名于世,路易艾黎曾在这里设置过服装厂。忽然想起这是老作家金吉泰先生家乡,便打电话联系,登门拜访。2000年前,我曾到过这里;后来又来过一次。这是第三次。老屋依旧,枣树却长大许多。先生已83岁高龄,眼有疾,身体尚可。我们在堂屋叙旧——得知原市委宣传部部长、《兰州晚报》创刊人黄应寿先生于去年辞世!叹息不已。分别前,在枣树下合影留念。

离开金崖,进入北山八十沟,在石山峡谷中攀升,穿行。榆中北山以干旱少雨着称。沿途所见,多石山,少草木,果然异常干燥。车辆稀少,空谷寂静。几十公里以后,终于见到石山上的羊群和首个村子:打涝池。西部干旱地区,很多地方都有积蓄雨水、泉水的涝池,供人畜饮用。这个村子直接以“涝池”命名,可想而知对水的尊重程度。

吕家岘是一个镇子,在山顶。此处有道路通榆中。之后有两个村子:贡马村和高窑沟村。贡马村的植被明显好转,绿意渐浓,呈现高山草甸特色。我望文生义,从村名推测其地大概与给朝廷养贡马有关,说不准村名就是当年牧马人的后裔。柴繁隆兄说其家乡将这一带称为“草山”,遇到荒年,赶羊来放牧。

吕家岘在北山顶部。过了这个镇子,汽车在山岭间盘绕前行一阵,开始下山。

半道上遇到一尊佛塔式土建筑,会宁人称“闷葫芦”,储存粮食,老鼠难以进入;即便进去,也无出路,会被闷死。发到微信中,让朋友猜。有人竟然说是烽火台!显然根据我以往考察经历推测。3 闷葫芦还有一树熟透发黄的杏子,柴书记大喊一声:“吃!”

于是,就着芳香的气息,慢慢品尝一阵。

山底是关川河谷中的马家堡镇。关川河是祖厉河主流。我们顺河而下,到头寨镇用午餐。从柴繁隆兄处了解到,河谷两边台地上出土过大量彩陶和玉器饰品。

牛门洞村应该与关川河相关,那里的地形是什么样子?

午后,烈日炎炎,我们返回马家堡,沿327国道走一段,便向左拐进大山,沿水泥硬化道路寻访牛门洞村。山根、山间、山梁、山峁、山洼、山沟等地,都是绿色。间有蓝色的胡麻花和紫色的苜蓿花。这两种植物都来自西域,它们的传播路线、初期种植给先民带来的喜悦感,似乎还洋溢在沟沟岔岔里。头顶骄阳,面对漫山绿意,倒也不觉燥热。到山地顶部,地势趋于平坦。实际上是多条山沟集结成的一座巨大平台,其中心,就是牛门洞村。地形与广河、临洮乃至石峁遗址都相类似。石峁遗址三面环沟,在陕西省榆林市神木县高家堡镇秃尾河支流洞川沟内石峁村两侧山梁上;广河县邻近广通河,齐家坪邻近洮河。牛门洞台地邻近关川河。打电话给会宁博物馆馆长马可房,落实,确定无误。登临村子背靠的、长满苜蓿的开阔台地,心旷神怡。我进入苜蓿地,游**。柴兄担心被蛇伤了下身,用木棍开道。苜蓿地中留有一方两三米高的土台,似有灰层。我从旁边“马道”似的窄坡上去,放眼四周,宏伟壮观,气魄极大,与想想中的牛门洞大相径庭。整齐的层层梯田中,庄稼茂盛生长,寂寞而优雅。有大小田畦构成的丰美景象连绵延伸,顺着坡地、沟底向四处延伸。我们所在台地是辐辏中心。天然王都!

根据玉璋推测,这里应该是齐家时期重要王国,中心就在牛门洞,关川河流域及其两岸台地,或许在其势力范围之类。

牛门洞新石器时代遗址是会宁县文化遗存分布较为密集的新石器时代特大型遗址,位于会宁县城西北头寨子镇牛门洞村周围牛门洞、大地梁、东山梁、灰条梁、清明湾、中湾顶、铁木山顶、圈儿、阴山一带,东接汉岔乡阴山村,南、西面接定西县石峡湾乡,北临宜兰公路(309国道),接铁木山,总面积约40平方公里。文化层厚1—2米,遗址显示有墓葬、地穴、灰坑、烧土、炭屑、白灰面、骨类、陶器、石器、玉器等。

1920年当地秦安移民垦荒时首次出土彩陶罐。按照国际惯例先发现先命名的命名法则,本应将这一时期新石器文化命名为牛门洞文化;因交通、信息闭塞,五年后,1924年安特生及其助手在临洮马家窑发现新石器时代彩陶,从而获得命名权。

1975年,大搞农田基本建设,相继出土彩陶壶、瓮、罐、钵、盆、细颈侈口蓝纹红陶罐、高颈蓝纹双耳罐、高颈蓝纹瓶、灰陶盆、红陶鬲及及骨球、石器、刮削器、纺轮等随葬品,并在生活区出土大量陶器,制罐工具、生活用具、石祖、石、权杖头等。

其中一部分为甘肃仰韶文化马家窑类型、半山类型和齐家文化类型;另外,还有数量较多多、制作精美的灰陶缸、陶罐、陶灶、陶井、瓷碗等汉、宋、明、清代文物。

牛门洞新石器时代遗址是甘肃彩陶出现最早、发展时间最长、类型最丰富的地区之一。1982年,牛门洞新石器时代遗址被甘肃省政府列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1998年列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2006年3月29日,国务院审议通过,列为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此前,外界对会宁的印象只是环境艰苦,近些年又提红色旅游,而这种壮观大气的雄浑景观被遮蔽了。诗人、画家、作家到此采风,定能激发灵感。

我们感叹许久,谛听许久,感受许久,驱车经过铁木山主峰背后,绕到309国道,经过铁木山正门,下山,到马家堡关川河桥头,正好绕行铁木山一圈。铁木山又名香林山、石虎寺,宋代时称铁毛山,后讹称为铁木山。位于会宁县城西北70公里头寨子镇香林村与汉家岔乡交界处,海拔2404米,是会宁最高山峰,有“旱塬秀峰”美誉。称“香林”者,古人以为“山多香木”,因“漫山草木药材溢香”;称“铁木”者,传说600多年前蒙元将领铁木耳率军转战安定郡(定西)一带,队伍被冲散,铁木耳穿峡越山,边战边走,最后被围困在此山,自刎身亡。明廷表彰其诚,定山名为铁木山;又说“山中林木荫翳,色墨如铁”,故名。牛门洞新石器文化遗址在铁木山北麓,若以铁木山命名,可充分发挥大文化符号作用。

马家堡桥头路牌显示到金崖80公里。我们不想走回头路,便溯关川河谷(又称马家堡峡)南行。这里是古代定西通会宁的要道,327省道也沿用旧路。传说中的蒙元将军铁木耳从安定郡(定西)战败,撤退时,也应该走这条道路。近些年,多处采石场进驻,大车摇摇晃晃运送石料,反复碾压,尘土飞扬,遮天蔽日,道路也被坑坑洼洼,通行极为困难。六十多公里的路,走了两个多小时,很幸苦。环境破坏如此惨烈,令人揪心!遥想牛门洞齐家先民,他们赶着牛羊穿越这道峡谷时,一定是青山绿水,蓝天白云,空中飘扬的,是他们发自内心、表达快乐的歌声!

从巉口上高速,回到兰州,晚上八点。全程300公里。

回想国道309故道,从兰州到延安宜君,途经西吉、固原。宁夏文化厅文物保护中心主任马建军研究员编着的《二十世纪固原文物考古:发现与研究》一书中指出:“菜园文化是一支农牧并重、崇尚简朴、兴盛蓝纹素陶的土着文化,以清水河、泾河上游为分中心,是从当地远古文化中发展成熟,又从中孕育出齐家文化的主体,应当是齐家文化的直系前身。”(14页)。如果将来的考古、研究能够支持是说,那么,齐家文化在西海固发育后,主要向东、西、南三个方向延伸;向东到石峁文化,向翻越六盘山到彭阳、隆德、庄浪等地;向西发展的重要一站就在铁木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