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章 我家就住六渡桥

六渡桥一带的居民被公认为是最正宗的武汉人,古三皇的人最自豪的也就是这一点。

“你住在哪里?”碰上有人这样问,他们都会洋洋自得地说:“我屋里就住在六渡桥”。但凡碰到初相识之人,即便别人不问,他们也会主动告知。

说三皇街,无人知晓,说六渡桥,八方皆闻。

其实,现在的六渡桥只是一个大概的地理范围,并无具体所指。有条六渡桥街,在铜人像旁边,它只是一条小巷,仅有5户门牌,可能是武汉市最短的一条街,不是通常人们口中的六渡桥。

六渡桥历史上肯定有座桥,且有“六度桥、绿豆桥、六道桥、六斗桥、陆渡桥”等多种写法,地名由来也诸说不一。

相关典籍上讲,六渡桥因附近的六度庵而得名。叶调元在一首诗的自注中提到六度庵,“自上堤自在庵至下堤六度庵、会馆约十余所”。“六度”本是佛家语,即通过“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智慧”等方面修炼,到达彼岸。清道光二年(1822年)范锴所着的《汉口丛谈》中有首《汉口竹枝词》写到:“妾似垂丝牵不断,郎如飞絮任斜飘,人都说是伤心树,怕上春风六度桥”,这是它最早的文字记载,六度桥后传为六渡桥。

关于六渡桥的来历,三皇街的老人们则另有故事,他们说这一带原来是湖淌子,臭水沟,有个遭业的太婆,儿子早年去世,剩下一个独孙淌水时,不小心失足淹死。太婆伤痛欲绝,为了告慰亡灵,她将自己家里仅存的六斗米全部拿出,发誓要募捐修桥,以绝后患,人们很同情,也很感动,纷纷出钱出力,最后桥修成了,就取名“六斗桥”,“六斗桥”后传成“六渡桥”。

古董爹爹却坚持说,应该叫“绿豆桥”,因为当年修桥的太婆拿出的不是米,而是绿豆。“绿豆”、“六渡”,今天的武汉话读音完全一样,在老辈的口中,“豆”读duò(跺),而不读dòu。光头俗呼“青皮豆”,有首汉味童谣:“青皮豆,豆青皮,青皮头上插红旗”,这两个地方的“豆”发音都是duò,说的时候,嘴巴还要略微嘟起。古董爹爹的根据似乎要充分一些,街上的人都说“lóu duò 桥”,可能说的就是“绿豆”。孰是孰非,不得而知。

六渡桥不长的历史,却见证着老汉口的辉煌与风雨。

这一带的建筑和街衢完全可以和租界比美,显示了华界民族资本的志气。南洋大楼曾是国民政府的办公地、全国的革命中心,民众乐园多年来都是武汉蜚声海内的娱乐中心,这里有红色的“长江书店”,有日寇在汉最大的“慰安所”,有日军的招待所和兵站,文革中,这一带曾是武汉派性斗争的聚焦点……最使六渡桥声名远扬的还是它的百年繁华,在很长时间里,它都是汉口的商业中心,没有到过六渡桥,就等于没有到过汉口,人们都这么说。

家住六渡桥,这似乎不止是一种精神待遇,住在这里,可以充分享受生活之便和购物之乐、享受都市文化的熏陶。

城市城市,有城就有市,或者说有市才有城。市,最原始的意思就是做买卖,搞交易。武汉是个大商埠,因商而兴,生活在这个城市里的人,仿佛天生就喜欢购物,喜欢逛街,喜欢买进卖出。有些人甚至买东西有瘾,一天不买点什么,一天不舒服,是真正的“市”民。

这里是武汉的南京路,购物太方便了。六七十年代汉口有三大商场,“六渡桥百货公司”,六渡桥占了一个,“中心百货商店”和“友好商场”离此也只有一站地,附近还有永安市场、工艺大楼等无数个各式各样的大小店铺。

六渡桥百货大楼,是一座标志性建筑。最早叫“东安旅社”,和它对门的中南旅社一样,曾是老武汉有名的大旅社,后改叫“远东饭店”,其后一度被日军汉奸霸占。解放后改为百货商店后,生意兴旺昌盛,远近闻名,文革中叫“红太阳”,街上的人却一直叫它“六门”,“六百集团”曾是上市公司,创造过辉煌。

老“远东饭店”,上世纪四十年代

用“人山人海、人头攒动”来描写六渡桥似乎永远不过时,春夏秋冬,朝暮亭午,一刻也不见减少,一刻也没有安宁。

外地人到六渡桥,大包小包,一次买个够。三皇街的一些人,特别是些年轻人,却把六渡桥当成自己的菜园子,随时随地去逛它几逛。逛的时候,细细地扫描,静静地观察,慢慢地等待,轻易不出手,只有发现那些价廉物美的、称心如意的、时髦紧俏的东西时,他们才会毫不犹豫,说买就买。

小巷里也总有一些人换着充当义务情报员,一有消息,一有发现,飞速回报,然后大家结伴而至,该出手时就出手。这样,购物不盲目,钱虽不多机会多,钱用得称心如意。人们有时间有机会选择比较,反过来也逐渐滋长了不俗的鉴赏力和评判力。

六渡桥是汉口的一个门面,**后期为了宣传“市场繁荣、物价稳定”的大好形势,有时也会投放一些计划外的物品,特别是逢年过节。有凡尼丁、的确良,氯纶毛线、锦纶丝袜、羊毛衣、胶领衫,还有上海产的出边布鞋、拉丝杯子、“克勒米伞(一种镀铬遮阳伞)”、黄石的回力球鞋、武汉的两眼皮鞋、沙市的鸳鸯床单等,都是精贵货,平时难得一见,六渡桥偶尔有卖,街上的人都会在第一时间内发现,你呼我喊,一得为快。

街坊中不少人还喜欢义务帮人购物,有种过度的豪爽和热情,甚至还有贴钱办事的,代劳的结果虽然只是一些口头感谢,但精神愉悦最容易让他们陶醉。

过去,计划经济,买东西不兴还价,要买就买,不买请走,没有讨价还价的余地,现在兴还价了,三皇街上的一些人,特别是些女人们,又个个成为讲价钱的高手。“还价”如“斗法”,“识货、见多识广、嘴巴子油、耐得烦、讲求策略”,这五大“还价秘笈”她们一应俱全。女人们即使不买东西,也会把讨价还价当成一种娱乐,很多人乐此不疲。

成功的还价,既让她们少花了银子,又平添了许多的乐趣和满足。一个成功的还价案例,或许还会当作经典,在小街久久流传……六渡桥也是汉口饮食的展览馆,有蔡林记、福庆和、老万城、德华酒楼、老会宾、郭镒泰、东来顺等一大批老号名号;六渡桥还是汉口的娱乐中心,亦有民众乐园、美成剧场、楚风剧院、新华电影院等一些久负盛名文化休闲场所。

新华电影院原名叫大华电影院,1946年修建,原址在花楼街,1953 年迁至六渡桥重建,1954年建成,是武汉市首家国立专业影院,因地处闹市,生意一直十分红火。多少年来,新华电影院门口总是堆满了,几乎成为一个堵点,过路行人不用力还挤不过去。

在文化萧条时期,如同沙漠一般,几乎就没有什么电影可供播放,看场电影实不简单。

有个顺口溜,形容当年的电影:“中国电影,新闻简报”,那时国产故事片一律不让放,只有新闻加点科教片;“朝鲜电影,又哭又笑”,有《卖花姑娘》之类的苦情片,也有《苹果熟了的时候》之类的喜剧片;“苏联电影,洋枪洋炮”,尽是些十月革命的电影,看到的都是打打杀杀;“阿尔巴尼亚电影,搂搂抱抱”,什么《海岸风雷》、《广阔的地平线》,有几个男女青年拥抱亲吻的镜头,被人们当稀奇传。

老电影海报

也是一时时的风气,来此看电影的年轻人居多,他们多半借看电影之名,找地方谈恋爱。城市里到处是房子是人,那时在大街之上,是不准男女勾肩搭背的,连手都不准挽,公园里不到天黑就把人往外面赶,难得找个花前月下,于是,电影院就成了恋人们的伊甸园,黑暗之中,楼搂腰,捏捏手,不易被人察觉。

那些有亲吻镜头的外国电影,票肯定紧俏,好长时间,新华电影院就是放“新闻简报”,也要排队,特别是晚场。门口总少不了买“飞票”的人,加价倒票的现象有,不多见。

三皇街离这里近,买票方便,街上的青年伢们喜欢起早床买票,留两张票晚上“钓鱼”。所谓钓鱼,就是瞅机会把票卖给漂亮的,没有同伴的姑娘伢,然后和她一起看,边看电影边展开攻势,厚着脸皮谈七说八,扯野棉花。奇迹当然不会发生,一无所获也无所谓,起码有人陪着看电影,这个夜晚不寂寞。

似这样乱撒乱钩,也不完全是大海捞针,也有特例,街上“何喜”的媳妇,就是从两张电影票开始,一步一步走进古三皇的。一晃三十多年了,她的孙子,现在都会“打酱油”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