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9章 作文的语言问题

课代表:刘老师,同学到齐了,我们开讲吧?

刘老师:好的。这一次,我想着重讲一讲写作文如何自如地运用好语言,如何把话说好,说得通顺流畅,说得让别人爱听。

在我们现行的语文教材里,每一单元都有“写作·口头交际”这样的练习,甚至民间采风等等。就是要求同学们将平时课本里学到的词语,结合生活中学到的民间语汇,积累起来,用到自己日常语言交流中去和写作中去。

看学生作文多了,发现学生语言有一个共同特点:就是学生腔,语言呆板,程式化,缺乏口头语言的流畅性。因为小学高年级和初中一二年级学生都是十来岁的孩子,刚刚从老师那儿学到了一些语法规成,说话爱带“主、谓、宾”,“定、状、补”这些语言成份,生怕把话说错了。

听听这两个同学的对话:

“你这次语数小考得了多少分?”

“哎呀!我这次没考好,语文得了80分,数学得了85分。”

听听,句子里的“主、谓、宾”都有。我们再听听市场两个卖菜农民的对话:

一个问:“哎!白菜、萝卜卖多少钱?”

一个答:“59,63。”

他们的口语干净利落,省掉了许多语言成分。这么简单地交流起来,不但他们两人之间能听懂,别人也能听懂。“59,63。”,接话人针对问话人所问的“白菜”和“萝卜”而答,他无须再加主语:“白菜”、“萝卜”和宾语:卖。

我们也常常听到街头擦皮鞋的吆喝:

“擦皮鞋嘞!”

走路人答:“多少钱?”

“5块。”

问的人要走。

擦皮鞋又说:“4块擦不擦?”

走路人问“多少钱”,连后边的“一双”两字就省了。

擦皮鞋回答:“5块。”将“一双”两字也省了。特别是最后一句:“4块擦不擦”,实际上,他是问:“4块钱一双你擦不擦?”。

在我们看来,“4块擦不擦”,句子间又没有停顿,“4块”一词,好像就是这句话主语。其实不是,在当时对话双方都能听懂的情况下,无须很规范的语法程式。这就是学生腔与群众口语的区别。

那么,学生的作文如何运用语言呢?就是要求大家在语法规范的基础上,向群众学习口语,砸碎长长的语言链条,将那些长句中的状语、补语等语言成分,分出来,独立成短句。

有这样一个句子,李姗姗你读读看,最好一口气读完。

课代表:“满载着救灾物资的三十多辆六轮绿色军用大卡车的车队浩浩****由我家门前的高速公路向在这次汶川大地震重灾区绵阳市进发。”

刘老师:这个句子读起来很吃力,是不是?它一共用了55个字,属于长句。读的人,必须吸三口气,作三次停顿,才能将这个句子读完。我们知道,阅读中,强迫读者停顿,就是阅读障碍。聪明的写作人,绝对不会给读者设置任何阅读障碍的。那么,这个句子怎样写才好读呢?一个办法,化整为零,化冗长为精灵,将句子中的“状语”、“补语”分出来做短句。这么写:“满载救灾物资的车队,从我家门前的高速公路,浩浩****地向地震灾区进发。”读起来很轻松。

这种短句,是汉语言交流的基本句式,也是口头交流语的基本音律。这些语言习惯,绝大多数来自《红楼梦》。文学巨著《红楼梦》是这种短句的巨大宝库,它以北京方言为基础,以四个字的仄平韵律为语调,好说好听,轻松自如,富有音乐感。中国的四大名著,作为中小学生,最应该首先阅读的就是《红楼梦》。“开卷不说红楼梦, 纵读诗书也枉然”。若你不能阅读浩瀚的原著,建议同学们看看《红楼梦》的学生读本,会对你的语言表达有很大帮助。

要知道,一个学生掌握多少语汇是一回事,能将词汇运用到语言里又是一回事。要将自己肚子里的那些词汇,变成与别人交流的工具,变成“砖块”来砌成高楼大厦,确实不是一朝一夕的事,只有好好阅读,好好向群众学习口语,不断丰富自己的语言内存容量,这样才能改变学生腔,使自己的语言变得流畅起来。

课代表:谢谢刘老师!我来问问现场同学们:

1、学生腔有什么特点?怎样改变?

2、你喜欢写长句吗?句子长了怎么办?

轻松时刻:趣味故事阅读

你不要开口

有一个流浪汉,走进寺庙,看到菩萨坐在莲花台上接受众人膜拜,非常羡慕。

流浪汉:“我可以和你换一下吗?”

菩萨:“只要你不开口。”

流浪汉坐上了莲花台,他的眼前整天嘈杂纷乱,要求者众多,他始终忍着不开口。

一日,来了个富翁,富翁求道:“求菩萨赐给我美德。”然后,磕头,起身,啪!他的钱包掉在了地下。流浪汉刚想开口提醒富翁,他马上想起了菩萨的话,赶快闭嘴。

富翁走后,进来的是个穷人。穷人苦苦求道:“求菩萨赐给我金钱吧!家里人病重,急需钱啊!”然后,磕头,起身,一掉头,他看到了地有一个钱包。穷人大喜:菩萨真的显灵了?他拿起钱包就走。

流浪汉想开口告诉穷人:不是显灵,那是人家丢的东西。可他想起了菩萨的话,没吱声。

这时,进来了一个渔民,渔民说:“求菩萨赐我安全,出海没有风浪。”然后,磕头,起身,他刚要走,却被又进来的富翁揪住:“还我钱包!”两人扭打起来,富翁认定是渔民拣走了他的钱包,而渔民觉得受了冤枉,无法容忍。

流浪汉再也看不下去了,他大喊一声:"住手!"于是,他把一切真相告诉了他们。

一场纠纷终于平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