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一篇 孔融让梨的故事:有一种向往是自古以来
你能知道这个故事,是因为他们是孔家。
东汉时期,选拔官员的制度,叫做举孝廉。每个郡每年只能举一人,竞争的激烈角逐程度,请参考现在的公务员考试,到底有多少人参考,而实际录取的人数是多少?
因而,即使是孔家,都需要为嫡次子孔融进行“孝顺”扬名行为,而孔家的资源只够给嫡长子:孔融的哥哥。
后来,超级名士张俭因得罪宦官,被抄家通辑,逃到孔家躲起来。孔家不得不收留,因为作为知名世家,若不收留名士,那名声尽失。
张俭和孔家此时都认为:即使发现了孔家也不会有事,实在是孔家名气很大,朝庭应该不会下重手。
只不过,宦官是什么人?你孔家收留就收留,但你不应该宣传你收留要犯——对孔家而言,我收留了我不传出去,我孔家的名声怎么才能进一步呢?
因此抓捕。张俭再次出逃。宦官追究孔家责任,孔融两兄弟都争死,都说是自己收留的,想以这种行为博更大的名声,皇帝和宦官最讨厌就是这种:直接杀孔家真正接班人、孔家嫡长子、孔融的哥哥。
不杀你孔融不是因为你名气大,而是你只是个嫡次,你还不够资格。
然后禁止孔融出任。直接黄巾起义,孔融才被杨家通过何进解禁。
因为两让事件,孔融成为天下名士。
董卓入京,孔融被董卓授职为北海相。
从此,天下名士孔融到处喷人,结识大量名士,相互吹捧,至于他有没有军事能力?施政能力?你要明白,刘备因为救他而天下知名。
后孔融入许都,还是高谈还是喷。作为这样的天下名士,曹操只能忍,越忍让孔融越喷,直到曹操打赢了官渡之战。
后来,孔融全家被曹丞相送去阴间喷人去了。你要明白,我曹家也是宦官之后,有些行为,我们天生就熟悉。
这就是孔融的一生。
留下了几个故事与成语。
这样的人在东汉末年多不多?非常多。比如陆绩怀橘——你明明是偷橘子,只是因为你是陆家的嫡子,因而宣传成为:这橘子很甜,我想留给妈妈吃。
变成了一种孝顺,是一种美德。
而真正的孝顺,却进不了二十四孝史。
——曹昂让马给父亲导致自己身亡。
后来的西晋也好,东晋也好,利用这种孝心在层层加码中制造出来的天下名士,占据全国各地上上下下的重要官位,因而八王之乱、五胡乱华这些事情的发生就是必然的:已经没有做实事的人在属于他的位置上了。
什么叫空谈误国、实干兴邦?
那是司马晋战乱三百余年,他的死亡人数不计其数,留给后人鲜血淋淋的教训!
所以必须和孩子们说清楚,一定要自己学好本事。你有本领你能实干你遇到什么环境都能生存,你遇到多大的事情都能处理好——这才是对父母最大的孝顺。不要学孔融这个千古流传的反面人物,不要去在意一些形式上的事情,而是要真正的知道任何事物的内核:做一个内心坚强的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