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 逃离反应

在弱肉强食的野生时代,人类始祖的生存法则是“打得赢就打,打不赢就跑”,面对强大的食肉动物,保命的最佳法则既不是等,也不是打,而是逃。

后来进入了文明社会,有文化修养的人又建立了新的处理原则——“近君子,远小人”。离有潜在威胁的人远一些,自己可以生活得更安全一些。

可见,逃离负面的刺激源,是一项经过逐代进化而积累下来的优秀本领,对生存和生活都有着巨大的帮助。也正因此,在人体的神经系统中,无论是中枢神经系统还是周围神经系统,都拥有着灵敏的逃离机制。小到手指碰到开水就会避开,大到“突然吓了一跳”后全身协同行动,甚至还有更高级的反应,比如听到观点相悖的发言而身体默默后仰,甚至愤然离场,这些都是逃离反应的经典表现。

因此,在测谎或谈话取证的过程中,如果被测试人在接受了刺激之后出现了逃离反应,则可以推导出那个刺激源对于被测试人而言是负面的。为什么要逃跑呢?其中的原因,就是我们需要抓住进行重点分析的重要线索。

我们首先将逃离反应分为两个大的类别:恐惧性逃离和厌恶性逃离。

5.1.1 恐惧性逃离

顾名思义,恐惧性逃离的刺激源让行为人产生了恐惧的感受,进而做出逃离的动作。这种逃离的心理状态是脱离危险,把自己完全预先放到了受害者的纯粹弱势地位。

1.逃跑前的准备工作

在正式讨论逃离反应的种种表现之前,首先需要关注的是正式做动作之前的热身运动和准备工作。

(1)循环和能量储备

逃跑是需要消耗大量能量的。

人逃跑的时候,全身都参与运动,尤其是双腿,腿上的肌肉群运动需要消耗很多能量。运动的能量来自体内储存的糖分和吸入的氧气进行氧化(当然,持久能量还来自脂肪和蛋白质的分解氧化),因此想要逃跑,至少要做好两个生物学意义上的准备工作:呼吸(详见第10章)和血液循环(运送能量物质)。

脸色

我们常常会听说“当时脸都吓白了”这样一种反应。恐惧怎么会让脸变白呢?

其实这就是典型的逃离准备阶段的反应。被测试人一旦接受到负面刺激,就会产生恐惧等高刺激力度的情绪,血液循环会自动将更多的血液从全身其他位置抽离出来,输送到逃跑用的下肢中。脸部的皮肤暴露在外面,是可以直接用肉眼观察到的部分。正常血液循环发生改变(血液减少),会很明显地显现为血液颜色的减退。这就是常说的“吓得脸都白了”的原理。同时,下肢中因为血液增多,会出现肌肉紧张、兴奋,有可能看起来轻微颤动的反应。

体温及其他

与此同理,血液循环的异常除了造成血液颜色减退之外,还会导致一些连锁体验,比如心跳加速(加快血液运输),体表温度降低(血液的抽离),头脑一片空白而反应迟钝(中枢神经耗氧量降低),语言中断增多(同属缺氧反应)等。

实践应用

上面所描述的种种反应,其映射的主要情绪是恐惧。当人遇到可怕的负面刺激时,神经系统会产生恐惧情绪。恐惧情绪的最大职能就是调整身体里的能量分配,包括血液和呼吸,准备带着主人逃离刺激源,越远越好。

在测试过程中,如果被测试人出现了上述某些反应指征,可以判定他/她对刺激源所持的心理状态是害怕并决定逃离。由此可以推断,刺激源对被测试人有效,可以作为继续挖掘有价值信息的线索。

(2)为逃跑调整姿态

前面讨论的逃离准备反应由于仅仅停留在准备阶段,和逃离动作的实际发生还有很大的距离,所以很容易被人忽略。相比而言,身体姿态调整是比较明显的逃离准备。

坐姿调整

跷二郎腿是比较舒适的坐姿(此处简单地使用其舒适的一面。二郎腿也有可能是防御状态的表现,但需要结合具体情境判断,见第8章“进攻与防守”),尤其是那种大剌剌地靠在椅子背上跷起二郎腿的姿态,更能证明被测试人的放松心情和掌控感。这样的姿态是很难起身逃跑的。如图5-1。

我们以这个姿态为起点举例。被测试人如果遇到有效的负面刺激,可能会随即收起二郎腿,将双脚一前一后摆好(不是并拢),同时挺直上身,看起来好像是注意到了什么东西一样。

然而,这个时候他的情绪如果是紧张、恐惧或者尴尬的话(注意,没有惊讶和愤怒),他的眼睛是不会盯着刺激源看的(惊讶和愤怒则会盯着刺激源),而是悄悄地打量整个测试环境,试图找到可能的逃跑路线。如果被测试人的城府不够深,或者刺激源的力度太大了,被测试人还可能做出双手撑住座椅扶手的动作,没有扶手的话就撑在座椅上,就像是生怕仅靠腿的力量起身逃跑不够快似的。

站姿调整

在站姿状态下,如果遇到负面刺激而准备逃离,两条腿的位置和方向有一个明显的特征——一前一后面向刺激源,而不是同时面向刺激源。用几何学的分析方式可以总结为:两条腿所确定的平面,平行于自己与刺激源所确立的平面(或者呈很小的锐角),绝不会出现两个平面垂直交叉的情况。这种姿态进可攻、退可逃,是准备逃离的信号。

2.明显的逃离

准备工作一旦做好了,接下来就是真的逃跑了。

不过在实际的测谎和讯问过程中,逃离准备反应和逃离反应很少会严格按照先后顺序陆续出现,绝大多数情况是单独出现(比如只有深吸气,没有身体移动)。

在生存的过程中,遇到危险时逃跑是常用的方法。经过长时间进化,人类积累下了很多因为焦虑(担心或害怕)而本能地出现的腿、脚动作。比如,我的儿子2岁左右的时候,就已经会在着急想要什么东西的时候跺脚大喊了,这种跺脚的本领没有人教给过他,就是纯天然的。而大喊“给我!”却是我有意识地教给他的,为了将来在幼儿园的时候可以表达自己的需求。而且,成年人在忧虑的时候,也会不自觉地来回踱步。

腿和脚距离大脑最远,正常的人类除了行走和奔跑外,连合理地使用腿部发力都做不到,需要专门练习跆拳道等踢击技巧才可能控制自如。因此,难以控制的部分所做出的动作,是对心理状态最真实的反应。

受到惊吓之后,用跳的方式向后撤离,就是我们常说的“吓了一跳”。此时人们不会垂直跳起,更不会向前跳出去,毫无疑问都是往增加距离的方向撤退。

这是因为所有的动物都明白,只有拉开和刺激源之间的距离,才可能保全性命。在受到惊吓之后往前窜的动物,早已经被捕食干净,无法留存在这个地球上。人类也保留了这种最原始但最合理的处理机制,所以做出这个反应的时候根本不需要思考。

相对淡定而隐晦的动作,是有控制地撤退。貌似淡定地向后退几步,多数情况是半步或者一步,脸上多半还带着微笑,如果大于两步,基本就属于失态了。

5.1.2 厌恶性逃离

与恐惧性逃离不同的是,厌恶性逃离映射了行为人不认同、不接受的强势心态。虽然可能在客观情境上受制于人,仍然处于弱势的地位,但是行为人内心是持厌恶态度的,也就是“自上而下的否定”评估。

因为厌恶而做出的逃离动作,多缓慢持重,且行为人敢于用视线、胸腹面和双腿的夹角正面迎接刺激源。恐惧性逃离则缺少这些直面的勇气。

较为经典的厌恶性逃离反应特征很容易被捕捉到,那就是被测试人在遇到有效负面刺激之后,头与负面刺激源之间的距离增加,而身体的支撑点不产生变化。

第一种很明显,话不投机,感觉无法再继续沟通下去的时候,身体会愤然后仰(注意,不一定是愤怒情绪主导),靠在椅背上。

很多人也搞不清楚,身体后仰到底是放松还是厌恶。

这种靠向椅背与舒适地、充满掌控感地靠向椅背有一个明显的区别,就是全身上下的放松程度。厌恶地向后靠,即使躯干不用力(与放松不同),身体的其他部分(比如腿),还有表情,都是僵硬紧张的。出现这种反应,可以判断出被测试人或者谈话对象受到了有效的负面刺激,出现了愤怒、不满、轻蔑、不屑等情绪,情绪引导着被测试人远离负面刺激源,以便减轻心里的负面感受,就像远离臭味一样。

第二种动作则没有那么完整,可以观察到的反应可能仅仅是躯干轻微后仰,但头部早已远离刺激源了,。

这种逃离反应很有意思,因为被测试人往往为了掩饰自己的真实想法——否定、厌恶,还会配合一些其他表情和台词,相当经典。比如,两个人在讨论喜欢的偶像明星,一个人说“我喜欢×××”,另外一个人就可能一边做着这种轻微逃离反应的动作,身体略微后仰,眼睛会看对方,或者不看,一边保持着脸上的微笑,同时说道:“呵呵,是吗?我也觉得他/她不错。”言语中的貌似认同与身体上的逃离反应形成矛盾,这是典型的社交谎言,如果不这样做,两个人会因为这种没有价值的事情而不欢而散的。

真正的认同,必定会像革命影片中那样,两人向前跨上几步,两只大手紧紧地握在一起并用力摇晃几下,同时真切地说道:“总算找到组织了!”没有涵养的小同学们还会把头再凑近些,激动地眨着眼睛,开始讨论这个偶像的诸多细节。

?案例分析

女车模与女主持

两名优雅女子在对话。

女车模(下面用S简称)基本上全程保持了职业姿态,面带微笑,双手放在腹前腿上,呈端庄状,上身始终没有向后靠在沙发上,基本保持挺直,双腿在坐姿的时候交叠在一起,保持二郎腿姿态。

另外一名女子正在以主持人的身份发问,问的问题比较隐私,并不客气。女人在不客气的时候,通常也能保持优雅的姿态和笑容,但这一切对方心知肚明。

S的姿态发生了三次微微的变化,体现了录制过程中三个不同阶段的心态。

一开始,大家和颜悦色,彼此心照不宣地聊聊时尚、模特、穿衣、吃饭等话题,S的坐姿尽管呈明显的职业修养状态,但通过交叠在一起的小腿呈倾斜姿态可以判断,她的精神是放松的。

随后,主持人刻意转到敏感话题上,并且提的问题越来越刻薄,让S产生了一系列反应变化:除了数次睁大双眼“瞪”对方、鼻孔轻微扩张向外喷气的经典愤怒表情,以及双臂抬起想要互相抱住(但因为要保持仪态而作罢)外,还有一个微妙的变化,就是小腿从倾斜姿态变成几近直立了。虽然仍然保持着二郎腿的交叠状态,但鉴于这是她个人的仪态习惯,这个角度的变化已经属于逃离准备反应。

到最后一个阶段,由于女主持人实在咄咄逼人,S已经无法在镜头前保持微笑仪态了。她的经纪人和现场导演争吵起来,S的愤怒情绪越来越多,因此她把身体向后靠在了沙发上。这一个动作,和前面近半个小时的保持仪态相比较,是最明显的厌恶性逃离反应。变化的原因肯定不是累,而是强烈的厌恶导致她产生了逃离欲望。果然,很快大家不欢而散。

所以,厌恶性逃离至关重要。

无论是坐姿还是站姿,厌恶性逃离都映射了行为人的厌恶心理。出现这种反应,价值非常重大,因为把行为人的反应翻译出来变成台词,就是“走开”“离我远点”“真讨厌”“我不想再交流了”,等等。这样的心态属于强势心态,表达了行为人拒绝接受,是交流难度增加到峰值的表现。

如果这个时候负面刺激不断持续甚至加强,会使行为人的厌恶感不断积累。想象一下你青春期的时候,如果有个喋喋不休的角色在你耳边不断说着你不喜欢听的话,你会作何感想?

在商业服务中,在合作谈判中,乃至于在讯问或谈话取证的过程中,出现这个反应是非常关键的时机,需要分成以下两种情况来处理。

第一种,双方正在谈的话题,与核心利益诉求关联不大。被谈话对象认同与否,对事情的推进没有什么意义,常见的是干涩无聊的说教或闲谈,那么对方一旦出现厌恶心理,最佳处理方式是“不动声色地改换话题”。因为继续使对方的厌恶感积累,很有可能造成“私人恩怨”,最后导致对方因为讨厌说话的人而拒绝合作。

第二种,双方正在谈的话题,如果正是本案的核心利益诉求,那么必须消除对方的这种反应,不要让他通过身体形态和言语来拒绝交流。因为此时一旦真的让他逃避成功,再回到同样重要的问题上时,攻克的难度会倍增。例如,在刑事侦查讯问中,可以通过增加言语力度和威慑,以及要求嫌疑人取消厌恶逃离姿态等形体约束来强行要求对方回归交流。

5.1.3 隐晦的逃离

虽然躯干轻微后仰已经不那么明显了,但是毕竟是在受到负面刺激的时候出现了头部远离,这一远离刺激源的特征还是太明显。接下来列举的一些细微反应,则是没有这么统一而清晰的判断标准了,反而非常隐晦。

1.视觉逃离

第3章中提到过视觉安慰反应,是说被测试人在感到不适的时候,将视线转移到其他地方,以减少负面刺激获取安慰的反应模式。单就视线变化而言,视觉安慰反应和视觉逃离反应很像,几乎无法分辨二者的差别。但是,其背后的心理状态和动因却完全不同。视觉安慰的目的是减少接收负面刺激,从而使神经系统压力不再持续增加,是比较被动的,可以用白话表示为“我不要再看了”。而视觉逃离则是担心过多的视觉接触引发出新的负面刺激,可以理解为“怕被人看穿了心事”,属于相对比较主动的措施。

二者最大的区别是,视觉安慰反应一定会离开负面刺激源,找寻好的视觉信息,比如自己信任的人;而视觉逃离反应则不一定会将视线从负面刺激源上移开,很多时候仅仅是被测试人不希望被关注、被看穿的自主反应。从表现来看,视觉逃离更多地表现为“视线漂移不定”,一般可以作为心虚的表现。

仅举一例如下:

一个人侥幸完成了任务,被领导赞许的时候,一般都会将视线从领导慈祥关爱的目光中移开,看起来像是谦虚谨慎、不骄不躁,其实心里咚咚直跳,暗叫一声“惭愧”。

设想一下,如果这个任务是历尽千辛万苦,甚至搭上了健康和生命(兄弟的),好不容易完成的,接受领导赞许的时候,则不太会出现视线漂移的反应,而是很有可能呈现出抬头挺胸,充满悲壮的热血义士状。

因此,视觉逃离的心理状态是惭愧或者心虚,试图通过视线的逃避来减少对方对自己的关注,进而阻止下面可能会出现的深度挖掘。

2.角度的扭转

现代社会的规则和社交礼仪一方面能够保证大家都做文明人,在文明社会中绝少出现身体受到伤害的情况;另一方面从小就教育人什么是“不礼貌”的行为。

从孩子2岁左右可以和大人正常交流开始,我和家人总是会提醒他,说“阿姨好”的时候,要看着阿姨说;跟小朋友说“对不起”的时候,要向着小朋友说。我相信,绝大多数人都是这样被培养长大的,每天都耳濡目染地学习着社会交往的规则。

因此,成年后在面对领导训话时,或者与商业客户交流时,绝大多数人也会因为自身礼仪修养,而极少出现视线逃离或者躯干后仰这类比较明显的反应。

很多逃离反应从明显的位移变化逐渐演变成了隐晦的角度变化,这样既能满足自己的需求(主要是大脑的负面情绪),也能照顾到对方的感受和社交规则。

比较典型的反应有:

(1)双人对话时的转动逃离

倾听对方谈话的时候,把头转向一边,假装在观察一件什么有趣的事,如图5-10。稍后再转回来,听一小段,而实际上是为了看一小段时间,告诉对方我还在听,然后再转开。

(2)多人对话时的转动逃离

躯干的转动比较容易出现在多人对话情境中,也有可能出现在路遇交谈中。当不喜欢对方所谈的内容或者是不喜欢对方这个人时,可能会将身体转向另外一个人(如图5-11),或者另外的行进方向,尽管可能脸上还保持着礼貌的微笑,但心里想的却是快点结束这个对话。

写到这里,我不禁有一个担心,怕大家会对号入座,甚至在日常生活中吹毛求疵。我要着重强调一下这个问题。

在这一部分,我们所讨论的隐晦逃离反应,是根据大量测试的实际案例而总结出来的。每一个测试案例都有着具体的情境,包括背景信息、被测试主题以及测试环境等。因此,并不能总结为在日常生活中如果你身边的人出现了这样的反应,就说明他很厌恶你,不希望和你进行正常的交流。我们所研究的这些反应非常细微,需要与具体的刺激源和测试情境结合起来,并根据被测试人前后行为的变化来判断其心态。读者千万别看完此节就去找人聊天,看到人家转身就认定是不喜欢你,那样的自作聪明最后伤害的只能是你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