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 欧罗巴的深渊

一个科普创作者必须把一样东西看作**,这样东西就是信源。对于科普创作而言,信源有广义和狭义两个概念。广义的信源就是信息的来源,我们在日常口语交流中一般都是指这个含义。而狭义的信源,也就是准确的概念,是指:数据、观点、事实的最初来源。注意,“最初”两个字很重要。如果较真的话,只要不是最初来源,都不能称为“信源”。当然,需要较真的场合并不是很多。

亲爱的读者,你们在听科普节目、观看科普视频、阅读科普文章的时候,最需要注意的也是信源。你首先要关注的是内容中有没有提到信源,假如没有提到信源,只告诉你故事和结论,那么就要存疑,不是说肯定有问题,而是不能无条件地相信。假如内容中提到了信源,那么你就要看这个信源是一手的还是二手的,然后再看这个信源的公信力及可靠度如何。

比如,这本书我们讲的都是与天文和太空探索有关的事情,那么,在这个领域,NASA就是最好的一手信源。当然,除了美国,各个国家的官方科研机构也都是很好的一手信源。只有来自这些机构的官方消息,或者这些科研机构发表在有影响力的国际顶级学术期刊上的论文,才最值得我们相信。一个不注重信源的科普人肯定是走不远的,我深知这一点,因此在这方面我从未放松对自己的要求。而我要努力做到的是,我讲述的故事素材都有可靠的信源。所以,我常常把我的文献助理牛牛小编往死里逼,逼她找到最可靠的一手信源。

好,开始这一章的科学故事。

太阳系中有一颗神奇的星球——欧罗巴(Europa),这颗星球最初叫木卫二。为了充分了解2016年9月26日NASA宣布的重大发现的意义,让我先带你简要回顾一下人们对这颗迷人星球的探索简史。

400多年前,伽利略把他自制的望远镜对准了木星,他发现有四颗明亮的小星星围绕着木星转。这四颗小星星是人类历史上首次在地球以外发现的行星卫星,木星的这四颗卫星就被后人称为伽利略卫星。根据它们绕行轨道距离木星的远近,被依次编号为一、二、三、四。不过后来天文学家发现木星的卫星远不止四颗,还有很多卫星夹在这四颗大卫星轨道的中间,但名字早就约定俗成了,所以也没法重新编号,一直沿用下来了。这四颗卫星每一颗都还有一个别名,其中第二颗被命名为Europa,欧罗巴,希腊神话中的腓尼基公主。

1977年,美国人发射了著名的旅行者1号和2号探测器。这两个探测器在1979年成功地近距离飞掠过木星,而且都成功地拍下了木星四颗卫星的快照。这是人类第一次看到欧罗巴的表面特征,尽管当时的旅行者号探测器携带的相机质量和今天的相差甚远,每两千米才能成一个像素。即便是这样,当天文学家们看到欧罗巴照片的时候还是震惊不已,因为他们此前从未看过外表是这样的星球,甚至连想象都没有想象过。欧罗巴的总体颜色竟然是迷人的白色!这个颜色本身就大大地出人意料,更有意思的是,白色的表面还布满了条纹,总体样子就像一个布满了裂缝的鸡蛋。

有经验的天文学家一看到欧罗巴的照片,马上就意识到这颗星球不同寻常。首先,这个颜色说明它极有可能是一个大冰球,不是水冰就是干冰。要知道,如果我们回到六七亿年前,从太空中看地球,地球基本上就是这个样子,那时候的地球也是个大冰球,表面完全被冰雪覆盖。更耐人寻味的是欧罗巴表面的这些条纹,它们更加令天文学家们浮想联翩,做出各种各样的猜测。

但旅行者号的任务很重,要拜访的星球很多,所以它拍了一张快照就与木星永别了。为了揭开木星系统,尤其是欧罗巴的众多谜团,NASA批准了伽利略号探测计划。1995年12月,飞了6年多的伽利略号(Galileo)探测器终于抵达木星轨道。这个探测器非常长寿,对木星系统进行了长达14年的详细观测,我们今天对木星系统的大多数知识都来自伽利略号探测器。

伽利略号详细考察了欧罗巴,一连串诱人的发现使得NASA将原计划的3次飞掠欧罗巴增加到了12次。欧罗巴没有让天文学家们失望,它是太阳系中最耀眼的明星之一,值得几代人为它献出青春。原因只有一个,欧罗巴有可能孕育生命。这个惊人的推测是如何得出的呢?让我给你讲一下伽利略号对欧罗巴的描述。

欧罗巴的体积是地球体积的1.5%,质量是地球质量的8‰,表面重力大约为地球的1%。但是,这么一个小个子蕴含的水量却是地球的两倍甚至更多。因为它其实是一个超级巨大的冰水混合球。最外层是一个薄厚不均的坚硬冰壳,最薄的地方可能还不到10千米,平均厚度在15—25千米。在冰层之下则是深达一万多米的液态海洋,而且很可能跟地球一样,是含盐的咸水。这是因为伽利略号发现了欧罗巴的感应磁场,最简单的解释就是,欧罗巴的液态海洋是导电的咸水。欧罗巴表面的条纹是裂缝和峭壁,这说明欧罗巴有活跃的板块活动,它的内心很可能是温暖的。

科学家们是如何确信欧罗巴十多千米厚的冰层下面是液态海洋的呢?证据当然不止一个,但其中有一个是最直观、也最具有说服力的证据。

伽利略号在欧罗巴的表面拍到了一个陨石坑,这个陨石坑的外形很特殊,与我们在月球或者其他岩石表面上看到的陨石坑有一个明显的区别:欧罗巴上的陨石坑的中心是凸起的。在用高速摄影机拍摄的、把物体扔入水中的画面里,你会发现,当一个物体掉入水中时,水坑的中心是会向上凸起的,与欧罗巴上的陨石坑的形态极为相似。(1)

这个陨石坑的形态被认为是欧罗巴厚冰模型的最佳证据。想象一下,一颗陨石猛地撞击到欧罗巴表面厚厚的冰层上,瞬时产生的高温融化了冰,形成了一个暂时的液态湖,在湖水的剧烈波动中,严寒又冻住了湖水,形成了这种独特的撞击坑形态。

为什么科学家们推测欧罗巴很可能孕育生命?就是因为欧罗巴有液态海洋,这是我们第一次在地球之外发现海洋,是一次划时代的重大发现。虽然这个海洋被厚厚的冰层覆盖着,没有一丝光亮,但别忘了,在地球一万米深的大洋深处,依然是一个生机勃勃的地方。既然地球可以在一万米深的海底孕育生命,别的星球为什么不可以呢?这个推测让一大拨天文学家激动难眠,寻找外星生命永远是NASA的第一推动力。

不过,激动之后,还是要回归理性。一个显而易见的问题让科学家伤透了脑筋——如何才能钻透至少几千米厚的冰层,到欧罗巴的海洋中去探索呢?要知道,哪怕是在地球上,一个几十人的小组带上全世界最精良的重型装备,要在南极钻入几千米深的冰层取样,也是一项极为艰巨的任务,更何况这是在距离地球五六亿千米的欧罗巴啊!要想一窥欧罗巴的海洋,真的是比登天还难。

然而,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令人万万没想到的是,一个科研小组利用哈勃太空望远镜在2014—2016年的重大发现,让欧罗巴海洋生命之谜的答案突然变得触手可及,这就是一开篇提到的那次吊足人胃口的新闻发布会。

2016年9月25日,星期天,NASA的官方推特上写道:“星期一,我们将宣布一个来自木卫二欧罗巴的新闻。剧透警告:不是关于外星人的。”

NASA以视频电话会议的形式召开了一次新闻发布会,代表官方的是四位科学家——NASA总部的天体物理学家保罗·赫兹(Paul Hertz)、天文学家威廉·斯帕克斯(William Sparks)、地球与大气科学家布兰妮·施密特(Britney Schmidt),以及在戈达德航天中心负责哈勃望远镜的科学家詹妮弗·怀斯曼(Jennifer Wiseman)。当然,参加这场新闻发布会的还有NASA邀请的各路媒体。新闻发布会持续了一个小时左右。

这就是我之前提到的第一手信源,虽然对这场新闻发布会的二手报道很多,但不同网站的报道几乎全部出自同一篇新闻稿。也就是说,如果最初这篇新闻稿有疏漏或者错误,那么你在所有新闻网站看到的新闻都是这样报道的,你还会以为这是互相印证所以是正确的呢。因此,科普文章是否用心,在很大程度上是看它选取的信源有多少是第一手的,有多少是第二手的。一般来说,第一手信源越多,文章的可信度就会越高。

回到这次的新闻发布会。首先是来自巴尔的摩太空望远镜科学研究所的天文学家威廉·斯帕克斯发言,他是这项研究的主要领导者。他开门见山地说道:“今天我们正在提出新的来自哈勃的证据,证明水蒸气羽流(2)从欧罗巴的冰面喷出。”他接着说道:“如果欧罗巴上出现了羽状物,肯定很重要,因为这意味着我们不必钻透一个无底洞就能探索欧罗巴的海洋,进而找到欧罗巴海洋中的有机化学物质,甚至生命的迹象。”

斯帕克斯说,他们找到了非常重要的证据,说明欧罗巴的表面有巨大的喷泉,这些喷泉形成的羽毛状痕迹甚至在遥远的地球都能看见。假如这个发现属实,那么最大的好消息就是,我们不必考虑在欧罗巴上钻探就能取到冰下海洋的水样了。说不定运气好,直接就能发现欧罗巴的海洋生命,光想想就令人激动。假如欧罗巴冰层下的大洋中有鱼,那么鱼很可能会顺着喷泉口给喷出来。最差的情况,我们也可以顺着喷泉口放一个探测器下去。总之,免去了冰上钻探这个艰巨的任务,显然可以让人类提前好几代揭开欧罗巴海洋之谜。

那么,科学家们到底发现了什么样的证据呢?

其实,早在2012年,一支由洛伦茨·罗斯(Lorenz Roth)博士领导的团队,就开始利用哈勃太空望远镜观测欧罗巴周围的光谱图像,结果,他们发现了氢气和氧气的光谱。于是,罗斯团队据此推断,欧罗巴有水汽喷出,因为这些水在电离作用下,分解成了氢气和氧气。正是罗斯团队的这个发现,激发了斯帕克斯的强烈兴趣。他从2014年开始,就陆陆续续地利用哈勃望远镜的紫外线成像功能,给欧罗巴拍快照。这话说起来容易,但真实的科学研究哪有那么简单?它跟普通人理解的拍照完全不是一个概念。

斯帕克斯的团队在一种被称为时间标记的模式中进行观察,他们需要记录图像中每个光子到达的位置和时间,然后从事件表中重建图像,其中包含了大约5000万个事件。他们还要为此开发专门的软件。这项工作耗去了两年时间,最终才得到了几张照片。但这几张照片可以证明欧罗巴的表面存在水蒸气羽流喷射。

需要特别说明的是,这些照片必须在欧罗巴从木星的表面掠过时拍摄。以木星为背景,才能有光从欧罗巴的背面射过来,否则,仅仅靠反射太阳光,我们不可能拍摄到欧罗巴的水蒸气羽流喷射。

那两组照片虽然都是用哈勃望远镜拍摄的,但是它们采用的方法完全不同,因此可以看成是独立研究的成果。从照片上可以看出,重要的证据几乎出现在相同的位置,也就是南极附近,这就是非常好的交叉证据。

不过,斯帕克斯在发言的最后,还是用谨慎的口吻说:“我们并没有声称已经证明了羽流的存在,而是提供了表明这种活动可能存在的证据,谢谢。”

实际上,从另外三位科学家的发言中,我们可以听出,这次发现的已经是非常扎实的证据了。NASA不轻易召开新闻发布会,凡是正式召开发布会的,那一般不会搞错。估计大家都跟我一样,很想知道哈勃太空望远镜能不能进一步分析羽流的光谱,从而分析出更多的化学成分。

很遗憾,其他科学家的发言可以很明确地证实,哈勃太空望远镜的能力有限,只能到这一步了,无法给出更多我们想知道的东西。好消息是,取代哈勃太空望远镜的下一代太空望远镜,也就是詹姆斯·韦伯太空望远镜(James Webb space telescope, JWST),将有能力告诉我们欧罗巴表面喷出的水汽中都有些什么。但坏消息是,詹姆斯·韦伯太空望远镜的发射日期不断推迟。我几乎每年都会看到消息说有望在明年发射,但最新的说法还是“有望在明年发射”。

关于欧罗巴喷出的羽流,目前能够掌握的信息还很有限。首先,我们知道这种喷流是一种间歇泉,它喷发的地点和时间似乎是随机的,至少我们目前还没有找到规律。然后,关于它喷出的水量,我们只能说,目前观察到的喷发量是每秒钟能喷出5—7吨水,也就是说8分钟就可以把一个奥运会标准游泳池的水喷完,这个量相当惊人。但这并不意味着所有的间歇泉都有这个规模,我们隔了那么远,当然是规模越大的间歇泉越容易被我们观察到。说不定在欧罗巴上遍布着大小不一的间歇泉,也说不定就像火山一样,要么不喷,一喷就惊天动地,对此我们一无所知。

除了这些,对于欧罗巴的喷流,目前没有更多的信息了。尽管各路媒体刨根问底,问了很多问题,希望能从科学家嘴里多挖点料出来,但NASA的科学家们态度都很严谨,没有证据的事情一概不会乱说,用词都很谨慎小心。

但是,我还是在科学家回答媒体的提问中得知了一个非常好的消息。NASA正在实施一项名为“欧罗巴计划”的工程,目的是建造一个探测器,专门用于飞掠欧罗巴喷射出的羽流,采集羽流的样本,从而揭开欧罗巴冰下海洋的秘密。

到这里,欧罗巴的探索故事就讲完了,但故事还没有结局,只要人类文明还生生不息,那么所有的太空探索故事都是正在进行时。

欧罗巴的冰下海洋确实是人类发现的第一个地球以外的海洋,但不是唯一的。你可能不知道,欧罗巴的水蒸气羽流也不是NASA宣布的第一个外星球上的水蒸气羽流,欧罗巴一直在和另外一颗星球竞争“最适合外星生命发生地”的头衔,它们你追我赶,都拥有大批的支持者,截至今天,欧罗巴反而还稍逊一筹。

知道欧罗巴的对手是谁吗?下一章告诉你。

知识专题1:生命指征物质

O2氧气

氧在自然界中的分布十分广泛,占地壳质量的48.6%,是丰度最高的元素。在动物呼吸、燃烧、有机物的腐败等一切氧化过程中都有氧气参与。除了稀有气体、活性小的金属元素(如金、铂、银),大部分元素都能和氧发生反应,这种反应就是氧化反应,经反应产生的物质被称为氧化物。

氧气有三种形态:

·液态:液氧呈天蓝色

·固态:固氧是蓝色晶体

·气态:气态氧无色无味

氧气是人类生存不可缺少的物质,但是过度吸入氧气会引起中毒,严重的会引发肺炎,最终导致呼吸衰竭,窒息而死。在一个大气压的纯氧环境中,人只能存活24个小时。在两个大气压的高压纯氧环境中,人最多只能停留2个小时,否则会引起脑中毒、精神错乱、记忆丧失。

H2O水

水是太阳系中最常见的物质之一,水分子也是地球表面最多的分子,有气态、液态和固态三种形态,常说的水通常指液态水。地球总含水量达13.86亿立方千米,其中只有2.53%是淡水:

·68.69%是固体冰川,约2409万立方千米

·30.06%是地下水,约1054万立方千米

·0.3%是河流水、淡水湖泊水以及浅层地下水,约11万立方千米

·0.04%是大气水,约1.4万立方千米

·0.91%是其他淡水水体,约31.9万立方千米

在太阳系中,月球、木星、土星、天王星、火星、水星、海王星、冥王星、泰坦(土卫六)、恩克拉多斯(土卫二)和欧罗巴(木卫二)都含有固态水(冰),其中恩克拉多斯(土卫二)和欧罗巴(木卫二)已被证实含有液态水。

水是万能溶剂,尤其适合溶解生命世界中的许多物质并促使它们反应,如果没有液态水,与地球生命类似的生命体将无法进化,生命体中存在大量的水,在所有细胞中,水占70%—85%。

·水易于流动和溶解,因此可以溶解营养素、激素和代谢产物,促进人体细胞的循环

·水蒸发能带走热量,使人体降温

·水的比热容很高,不容易升温和降温,能稳定生物体的温度

CH4甲烷

甲烷,俗称瓦斯,是最简单的有机物,是地球上的天然气、沼气和矿井中坑气的主要成分。甲烷也是含碳量最小、含氢量最大的烃。

在地球上,95%以上的甲烷都是由生命产生的,比如:

·有机废物的分解产生

·天然源头(如沼泽)产生,占23%

·从化石燃料中提取,占20%

·动物(如牛)的消化过程中产生,占17%

·稻田中的细菌产生,占12%

·在缺氧条件下加热或燃烧生物物质也会产生

植物和落叶都能产生甲烷,而且其生成量会随着温度和日照条件变化,活体植物产生的甲烷是腐烂植物产生的10—100倍。虽说甲烷并不是只能靠生命参与产生,其他无机化学反应也能产生甲烷,但产生的效率远远没有微生物的效率高。

(1)如果你没有看过这种奇妙的景象,可以到“科学有故事”的微信公众号中回复关键词“高速摄影”,就可以看到在高速摄影镜头中,物体和水是如何互动的,非常好看。

(2)羽流(plume):流体力学专业用语,指一柱流体在另一种流体中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