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累身不累心

与自己的心共处,是一门学问。禅学是心学,成事学说到底也是心学,曾国藩有一句话:“扶危救难之英雄,以心力劳苦为第一义。”你想当个扶危救难的英雄,你要劳心劳力,不是脚踏祥云就是英雄了。

现在很多人都是心出现问题,整天累心、累身,我作为一个成事的修行者,分享三点——放字诀、活字诀、简字诀。

第一,放字诀

放什么?放空。为什么要放空?因为你心里如果装了太多没用的东西,其他的东西就很难进来,心里太多的东西也很难出去。这些都是放字诀要解决的问题。

跟大家分享一个达摩的故事,这个故事对我有点启发,叫“慧可觅心”。“慧可”是达摩的徒弟,慧可说:“我心未安,乞师与安。”我心里不安定,很烦,老师,求求你让我安定一下。老师说:“将心来,与汝安。”你不是让我修你的心吗,你不是让我安你的心吗?你把心拿来,我帮你安心。慧可想了半天,说:“觅心了,不可得。”或者这么断句:“觅心,了不可得。”我找了半天,找不到。老师说:“觅得岂是汝心?与汝安心竟。”你能找来的,那是你的心吗?我已经帮你把心翻过了。之后“慧可言下大悟”。

放字诀,说心要放空,你不放空,你就安不了。那怎么放空?用曾国藩的话,就是“勤劳而且憩息,一乐也”。干完一天的活,无论是体力活,还是脑力活,然后休息,特别开心。大家想一想,你玩命跑十千米,跑了五十分钟,然后咣叽一倒,你能不睡个好觉吗?“至淡以消嫉妒之心,二乐也。”安于淡薄,安于没名没利,安于默默做事,我用淡泊明志,用宁静致远,消除这种妒忌心,消除这种名利心,消除这种功利心。别人看不开的事,你看开了,那些看不开的,整天愁眉苦脸,虽然也可怜他们,但是你劝也没用,你看到自己能看开,便默默在内心给自己点了一个赞,“二乐也”。“读书,声出金石,三乐也。”读书——高声朗读,叮当作响,像拿筷子敲酒杯,像拿金属敲块玉,“三乐也”。曾国藩的这三个“乐”,实际是三个放空心的过程。

再有一层,我多解释一下,人间有三个空间都叫“房”,其实这三个空间都能悉心养性。

第一个空间,书房,即心房。你可以在书房里边高声朗读,朗读别人的诗,朗读自己的诗,朗读别人的文章,朗读自己的文章,声若金石,把心打开,把心放空。

第二个空间,山房,能够睡觉的地方。把自己的身体累个半死,在山房一睡,一觉万事空。

第三个空间,重症病房。什么意思?我经常去病房,大家可以去病房,特别是重症病房看看,你会感到自己特别幸福,幸福到什么程度?幸福到你觉得自己能走着出去就很幸福,幸福到自己能喝水、吃饭、睡觉、呼吸空气,自己溜达,自己看本书,这些一切的一切都是极端幸福的,在那一瞬间你就放空了。

第二,活字诀

什么是“活字诀”?曾国藩说:“心常用则活,不用则窒,如泉在地,不凿汲则不得甘醴。”地下有泉水,如果你不凿,不挖掘,不用心去干,给它挖出来,你就得不到甘泉。“如玉在璞,不切磋则不成令器。”好像一块玉在石头壳里,在玉璞里边,你如果不“如切如磋”,切磋它,打磨它,把它的石壳打掉,美玉就露不出来,它就成不了一件非常美好的玉器。

心,既是心智,又是意志。心智是:思考,挖掘,掏墙,挖洞,去思考别人想不清楚的问题,去归纳别人说不明白的问题。也是意志:要坚持,要锻炼,要打磨,要长久地工作。人体里耗能最多的器官是什么?不是腰肌,不是腹肌,不是核心肌肉群,是大脑。一个人习惯了繁重的脑力劳动之后,偶尔一两天不动脑子,吃不好饭,也睡不好觉,甚至整个人都恹恹的,没活劲儿。人骨子里有很“贱”的东西,需要大家善护持,怎么护持?用活字诀来保持活力,动!

简单地说,“心常用则活”,有两个核心词:一是“长久”,二是“规律”,越规律越长久。

我为什么不愿意全职写作,或者对全职写作有恐惧感?因为我害怕没有源头活水,害怕不是每日这么劳作,我没有足够的东西去写,没有足够的活劲儿去写。这看上去是个悖论,似乎我离开全职工作,就有了足够的时间,有了更多的时间去写作;但是有可能我离开了全职工作,我就没有这种长久的、规律的运动(每周都保持八十个小时左右的工作时间),让我保持这种写作的活性。

习惯而且喜欢繁重脑力工作的人,不要渴求退休,最幸福的事,我倒觉得是活到老,干到老。有可能你就是一条“贱命”,你就是一个劳碌命,得志则行天下,修修事功,以国为怀,没准儿就真能让世界变得更美好了。不得志,咱就独善其身,读读书,喝喝酒,想写就写几笔,没准儿也就不朽了。

第三,简字诀

理不在多。大家想想心脏,就是收缩,舒张,太复杂的道理很有可能是没用的,而且很有可能是错的。一本经,一本好经,多翻,要远远强于你翻十本经。特别是,多实践,实践完了再翻翻经,再去看看书,知行合一,人剑一体。

曾国藩针对这个议题曾说:“治心治身,理不必太多,知不可太杂,切身日日用得着的,不过一两句,所谓守约也。”治心治身的理不用那么多,书不用看得太杂,只要日日用得着的一两句,你天天去做,已经比百分之八十的地球人强了。

分享一个禅宗鸟窠道林禅师与白居易的故事。鸟窠道林是一个禅宗和尚,他看到秦望山上边长着很高大的松树,枝叶繁茂,盘屈如盖,他就在这棵树上搭了一个窝,每天待在上面。周围人看到,送了他一个外号——鸟窠道林禅师。白居易到这个地方做地方官,听说了这件事,就进山去拜会鸟窠道林禅师。白居易在树下,抬头看见鸟窠道林禅师在树上随着风晃晃悠悠,他说,禅师啊,您住在这个地方有点危险。禅师说,太守啊(白居易是地方一把手),你的危险比我大多了。白居易说,我坐镇一方,作为一方大员,我有什么可险的呢?你才危险呢!禅师心里想,这真是一个没有智慧的人。禅师说,你每天应酬,每天在这些名利场上混,很多的利益、很多的欲望,像火种和燃料,一不留神就烧起来,烧起来就不知道烧到什么时候,这种东西多么危险,你控制得了吗?“心火相交,识性不停,得非险乎?”难道不险吗?白居易没回答,然后又换了一个话题,接着问:“如何是佛法大意?”佛法到底说的是啥?鸟窠道林禅师说了八个字:“诸恶莫作,众善奉行。”各个恶事别做,各个善事身体力行。白居易又乐了,说,三岁小孩也知道这个道理。鸟窠道林禅师回答:“三岁孩儿虽道得,八十老人行不得。”白居易听后,礼拜一下就离开了。

如何与心周旋。我们这里提的“心”,不同于临**说的“心脏”,但是我们在如何使用心这件事上,反而可以学学心脏如何工作。放字诀,活字诀,简字诀,放空,收缩、舒张,长久、规律活动,长期修炼,反复重复,慢慢习惯成自然,就像心脏不用我们人为干涉自己就会跳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