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必然会降临的节日”——死亡

你想过自己21岁时会做什么吗?是不是漫步在大学校园里,与好友读书、谈天、旅行,蹦蹦跳跳地享受美好的生活?可是史铁生在21岁时,却遭受了巨大打击。过完21岁生日的第二天,史铁生的父亲就搀扶着他,走进了友谊医院神经内科的病房。当时他还满怀康复的希望,认为最多三个月,自己的身体就能恢复如初了。

但是三个月后,史铁生不仅没能出院,反而病得更厉害了。在散文《我21岁那年》里他写道,整个冬天他的“双腿日甚一日地麻木,肌肉无可遏制地萎缩”“拄着拐杖都走不到院子里去了”。平时爱好读书的他,这时也没有了读书的兴致。他整天躺在**一言不发,“心里先是完全的空白,随后由着一个‘死’字去填满”。双腿既然不能走路,活着还有什么意思?这场突如其来的变故就要摧毁他生存的希望了。他“曾在没人的时候双手合十,出声地向神灵许过愿:‘上帝如果你不收我回去,就把能走路的腿也给我留下!’”

史铁生三进三出友谊医院,但是依然没能康复。后来他渐渐地明白了,有些事不是靠个人努力就能改变的。想通这个道理后,史铁生对自己的苦难遭遇释然了。

世间有那么多美好的人和事让史铁生留恋,生命却以疾病的形式给了他沉重的打击,生是美好的,却也是沉重的,那种沉重让他无法忍受。他时时想到死,常常一边在地坛里漫步,一边专心致志地思考关于生与死的事。他想了好几年,最后终于想明白了:

一个人,出生了,这就不再是一个可以辩论的问题,而只是上帝交给他的一个事实;上帝在交给我们这件事实的时候,已经顺便保证了它的结果,所以死是一件不必急于求成的事,死是一个必然会降临的节日。

他看透了“死是一件无须乎着急去做的事,是一件无论怎样耽搁也不会错过的事”,从此,他放弃了死亡的念头,终于没有做出令他最爱的妈妈害怕的事情,他决定要活下去。

在瘫痪8年后,史铁生开始了文学创作,从此,他在文学的山峰上攀登得越来越高,他说:“先别去死,再试着活一活看。孤独的心必是充盈的心,充盈得要溢出来要冲涌出去,便渴望有人呼应他、收留他、理解他。”读史铁生的作品,既有深深的痛惜,又有丝丝的温暖,他让我们心静,让我们知足,让我们以超越的眼光去看待生与死,让我们看到当身体被困住时,灵魂依然可以飞翔。

史铁生在38岁时找到了自己的灵魂伴侣——陈希米,他和这位可爱的姑娘结婚了。对于生与死,他有了新的看法,他给妻子写过这样的诗句:“我一直要活到我能够坦然赴死,你能够坦然送我离开。”

史铁生对死亡、疾病的看法,有没有让你产生新的认识?他的故事也许启示我们:人生中自会有风雨,风雨中,我们也要努力去飞翔,去爱,去笑对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