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隋炀帝对策
那么,隋炀帝是不是这样考虑的呢?非常遗憾,隋炀帝根本没有这样思考经验教训,也根本没有采取上述两种措施。恰恰相反,他对官员也罢,对百姓也罢,都采取了完全错误的做法。
先看官员。杨玄感叛乱之后,隋炀帝对待涉案官员严惩不贷。叛乱刚一结束,隋炀帝就成立了以御史大夫裴蕴和民部尚书樊子盖为首的专案组,专门审理涉案官员。
这两个人审案都有特点。裴蕴的特点在于既不看事实,也不看法律条文,只看皇帝脸色。樊子盖的特点则是冷酷无情,心狠手辣。把案子交到这两个人手里,其实也就意味着,隋炀帝要抛开法律条款,重判、重罚。举两个人的例子为证。
第一个,杨玄感本人。他已经被弟弟杨积善杀死了,运回来的时候,已然是一具尸体,但是,就算是尸体,隋炀帝也不放过。他先把杨玄感的尸体五马分尸,再把这些尸体的碎块儿陈列在街头整整三天,又把碎块剁成肉酱,最后一把火焚烧了事。要知道,隋朝的法律中最重的处罚是斩首,根本就没有五马分尸这一类酷刑。可隋炀帝不按照法律办事,又把这些老早就废除的酷刑捡了起来,这不仅仅是从重处理,更是法外施刑。
事实上,不光是首犯杨玄感被处以极刑,杨玄感的几个弟弟,无论有没有参与叛乱,也全部被杀光。可怜杨素为隋炀帝做了那么大的贡献,最后因为杨玄感叛乱,终致断子绝孙。
第二个,杨玄感的军师韦福嗣。杨玄感毕竟是首恶,让隋炀帝二征高句丽的大业泡汤,损失难以估量,隋炀帝发泄一下怒火也情有可原。问题是,隋炀帝残酷对待的,可不只是杨玄感一个。杨玄感的军师韦福嗣罪行没那么重,对他的处理仍然是挫骨扬灰。
韦福嗣当初给杨玄感当军师的时候,本来就是身在曹营心在汉,所以,一到杨玄感解除对洛阳的包围,率军西走的时候,他就脚底抹油,开溜了。主动到洛阳城投案自首,希望坦白从宽。在洛阳关了一阵子,杨玄感兵败后,又从洛阳被押往隋炀帝驻跸的高阳受审。当时,李密他们这些顽抗到底的人也已经被抓住了,韦福嗣就跟他们一块儿押送。
李密是个明白人,他知道,只要被押到高阳,一定不得好死,所以,在路上,就跟押送他的狱卒攀上了交情,把几个同案犯身上的金银全都搜罗到一起,打点狱卒,还经常请狱卒喝酒。喝来喝去,和狱卒喝出了感情,狱卒对他们的管理也就越来越不严格。
有一天,李密把狱卒都灌醉之后,居然穿墙逃跑了,而且叫韦福嗣跟他一起跑。然而韦福嗣没有跑,他说,我跟你不一样,我并非主动造反,而是被迫跟从杨玄感的,即使在杨玄感手下的时候,我也没少替朝廷考虑,从来没有认真给杨玄感出过什么主意。更重要的是,我是在杨玄感兵败之前就主动投案自首的,所以,就算到了高阳,我也不怕,皇帝顶多是骂我两句罢了,然后该怎样怎样,我何必冒险逃跑,落得个不忠不义的罪名?于是就规规矩矩地到了高阳。
到高阳之后,隋炀帝是不是像他想象的那样对他从宽处理了?才没有。隋炀帝把韦福嗣替杨玄感写的劝降书放在了他的面前。那上面清清楚楚写着“废此**昏,更立明哲”,连这样大逆不道的话都敢说,你还想活着,笑话!
隋炀帝一声令下,韦福嗣就被绑在了一个木头杆子上,又在头上套上车轮,固定住。随后隋炀帝下令文武百官一起朝他放箭,一时间箭如雨下,把韦福嗣射得浑身像刺猬一样。这还不够,射完了箭,也把他五马分尸,挫骨扬灰。
本来韦福嗣是胁从犯罪,又是主动投案,还抵制住了半路逃跑的**,其实就是希望能够得到宽大处理,现在居然落得和杨玄感一样的下场,这就不免让人感到冤枉了!
可能有人会觉得,韦福嗣毕竟是杨玄感的军师,帮杨玄感写了那么多宣传品,把隋炀帝骂得体无完肤,隋炀帝生气也难免。问题是,还有很多人并没有参加叛乱,只是因为跟杨玄感关系不错,也被砍了头。
杨玄感号称礼贤下士,好多读书人都跟他交了朋友。这些人也就是跟杨玄感喝喝酒、写写诗的交情,叛乱的时候,连杨玄感都没想起他们,也没让他们参加。现在倒好,隋炀帝把他们一一追查出来,处死的处死,戍边的戍边,这些人才真是比窦娥还冤。
隋炀帝这样做对不对呢?一言以蔽之,大错特错。要知道,杨玄感造反这件事,是关陇贵族集团内部的一次重大分裂,涉案人员比较多,影响力也比较大,本来就非常敏感。说到底,隋炀帝还是靠着统治集团对他的拥护才打败了杨玄感,所以,他的所作所为,都应该是以进一步团结这些人为目的。
隋炀帝如果明智,就应该尽量装糊涂,缩小打击面,大事化为小事,小事化为无事,这才能够彰显皇帝的胸怀,逐渐安定人心,弥合统治集团内部的裂痕。
但是,隋炀帝的所作所为恰恰相反。他该糊涂的地方不糊涂,该怀柔的地方不怀柔,无论主犯从犯,一律严惩不贷,看起来好像是威风八面,颇有震慑作用,其实,这是把好多本来可以团结的人都推到敌对方去了。
有道是“水至清则无鱼,人至察则无徒”。本来,杨玄感叛乱已经把统治集团撕开了一个口子,现在隋炀帝不仅不努力把这个口子缝起来,反而还把这口子继续往大里撕,这不是大错特错吗?
再看对老百姓。杨玄感之所以能在起兵之初取得那么大的成绩,很大程度上是因为老百姓受不了隋炀帝的兵役、劳役,所以才追随杨玄感造反的。隋炀帝如果明智,就应该吸取教训,尽量安抚百姓才是。
怎样才能安抚百姓?一方面,当然要减轻对老百姓的压迫,这是普遍性的做法;另一方面,还要尽量对参与这次叛乱的老百姓从轻发落,充分释放诚意,才能缓解矛盾。
然而,到这个时候,“怀柔”这个词早就不在隋炀帝的词典之内了。他采取的措施根本不是缓解矛盾,而是进一步激化矛盾。杨玄感叛乱之后,隋炀帝让裴蕴、樊子盖组成专案组,专案组的工作方针,隋炀帝跟裴蕴说得清清楚楚。他说:“玄感一呼而从者十万,益知天下人不欲多,多即相聚为盗耳。不尽加诛,无以惩后。”为什么杨玄感能够纠集那么多人?就是因为天下人太多了。人多就会造反,所以,还是别要那么多人好,干脆把造反的人一律杀掉,也好惩前毖后。
一个皇帝,一个在儒家话语体系里本该子育万民的大家长,居然说出这样的话来,这不是反人民吗?
裴蕴他们一看皇帝这个态度,那就大开杀戒吧。凡是跟杨玄感有牵连的,一律砍头抄家。到底什么叫跟杨玄感有牵连呢?杨玄感围攻东都的时候曾经开仓放粮,凡是从他那里领过米的,就算是跟他有牵连,一律抓起来活埋。
那么,他们一共杀了多少人?据史书记载达到三万多人,流放的还有六千多人。《老子》说:“民不畏死,奈何以死惧之。”做皇帝的如此不把老百姓的生命当一回事,老百姓造反的心只会越来越盛。
本来,自从隋炀帝准备攻打高句丽,太行山以东地区就已经出现了起义的队伍,到杨玄感叛乱之后,起义队伍的数量和规模一下子扩大了不少。东到山东,西到宁夏,北到河北,南到江淮,到处都有人造反,而且很多造反队伍都达到了十万人以上的规模,原来的星星之火,慢慢开始有了燎原之势。按照《隋书·食货志》的说法,就是“举天下之人,十分九为盗贼”。全天下的老百姓,十个中有九个是盗贼(起义军),这不是全民皆反吗?
这样一来,因为杨玄感起兵造成的影响,更因为隋炀帝接下来的处置失当,隋朝官员的离心倾向不断加剧,老百姓的造反规模也越来越大,天下大乱,已经初露端倪。
当初,隋炀帝刚刚接到杨玄感造反的消息时,非常害怕,就把老宰相苏威叫到大帐之中,问他:“此儿聪明,得无为患?”杨玄感是一个聪明人,他造反是不是一个很大的祸患?
苏威说:“夫识是非,审成败,乃谓之聪明,玄感粗疏,必无所虑。但恐因此浸成乱阶耳。”什么叫聪明?审时度势才叫聪明,杨玄感现在造反,其实就是不会审时度势,所以也谈不上聪明,成不了什么气候。我只是怕他成为祸根罢了。
现在看来,老宰相的担心非常有道理。
接下来,隋炀帝是会尽量挽回局面,还是会沿着错误的道路越走越远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