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兵败身死
杨玄感这时候再西进关中,形势怎么样呢?这时候形势已经很不乐观了。但是,在关东与关中(今河南和陕西)之间,有一个著名的关隘,一夫当关,万夫莫开,这就是潼关。如果杨玄感能够迅速进入潼关,再严防死守,不让关东各路大军入关,未来就仍然还有希望。但是,潼关东边的弘农郡又出了一件事,把杨玄感拖住了。
弘农有一个隋炀帝修的行宫,叫弘农宫。杨玄感率领大军来到弘农宫旁边的时候,路边忽然出现了一群百姓。这些人拦住杨玄感说:“宫城空虚,又多积粟,攻之易下。”弘农宫防守特别空虚,而且里头粮食特别多,很容易拿下。
杨玄感一听不免动心,既有粮食,又有群众基础,还很容易得手,要不要打?杨玄感很难抵制住这一**。
问题是,这些百姓是哪儿来的?虽然史书里没有记载,但是我怀疑,这批人根本就是弘农太守派来的!为什么这么猜测呢?因为当时的弘农太守名叫杨智积,是隋炀帝的堂兄弟。既然是宗室,当然爱国。所以,杨玄感还没有到的时候,他已经跟手下人讲过了:“玄感闻大军将至,欲西图关中,若成其计,则难克也;当以计縻之,使不得进,不出一旬,可以成擒。”杨玄感听说朝廷大军将到,打算向西谋取关中。若是他这个计划成功了,我们再控制他就不容易了。所以我们应该设计牵制住他,让他没法向西推进。这样一来,不出十天,就可以把他抓住。
他的计谋是什么呢?我觉得,这百姓拦路邀兵,就是他的一步棋,这步棋的目的正是要**杨玄感留下来。果然,杨玄感上钩了。既然已经上钩,杨智积就要走下一步棋了。
第二步棋是激怒杨玄感。杨玄感大军放缓了行军脚步,来到弘农城下,杨智积先登上城墙,对着杨玄感破口大骂。一时间,忘恩负义、势利小人这类羞辱性语言向杨玄感滚滚袭来,这还不算,杨智积不光骂杨玄感本人,连他祖宗八代都通通问候了一遍。杨玄感是当时第一号的贵族公子,素来骄傲自负,所谓士可杀不可辱,怎么能够容忍别人这么羞辱他,当即下令大军停止前进,进攻弘农!
他这个命令一出,李密可看出了危险,立马苦谏。李密说:“公今诈众西入,军事贵速,况乃追兵将至,安可稽留!若前不得据关,退无所守,大众一散,何以自全!”杨将军,我们可是骗将士们说有人在关中迎接我们,然后才一路星夜兼程赶来的,骗人不可长久,得在整个事情被揭穿之前赶紧进关才是,所以无论如何,我们都不能逗留。另外,就算不考虑骗人的事,我们后边不是还有追兵吗?万一我们在这儿逗留下去,追兵很快就会赶上来,到时候我们进不了潼关怎么办?一旦前后夹击,大军溃散,那您也罢,我也罢,还能自全吗?
这一番话,从军心说到形势,说得再透彻不过了。可是,杨玄感已经被愤怒冲昏了头脑,哪里听得进去,给李密的回答就两个字——攻城!
攻城在古代极端艰巨,杨玄感既没有云梯,也没有冲车,只能火攻。他率领大军冲到弘农郡的城门下,放起火来,想要把城门烧开,然后率领大军冲进去。
他这边放火,杨智积那边怎么办?杨智积真是个聪明人。你在外面放火,我在里面也放火。而且添油添柴,让火烧得特别旺。他这一招,其实也是火攻,就算是你把城门烧坏了,面对城门里熊熊燃烧的火墙,也不敢往里闯,否则就成了自焚了。
就这样,眼看着弘农城门的大火烧了三天,杨玄感心头的怒火倒是逐渐熄灭了。他也知道自己中计了,赶紧放弃弘农,接着往西走。可是,到这时候再走,已经晚了。就这三天的时间,宇文述、屈突通、来护儿、卫文升“四大天王”已经追了上来。
就在皇天原(今河南灵宝西),杨玄感的大军和四路官军对峙上了。双方布阵长达五十里。眼看着乌泱泱涌上来的各路官军,杨玄感这边的气势先不行了。有道是兵以气胜,气势一衰,这仗就没法打了,一天之内,杨玄感连吃三个败仗。
且战且走,到八月初一,双方又在董杜原摆开了决战的阵势。此时杨玄感只有一路人马,官军可是分为四路,四路合围一路,怎么谋篇布局都容易。这样一来,这一仗的结果也就毫无悬念了,杨玄感惨败,只剩下十几个骑兵,跟他一起往上洛方向(今陕西商洛)跑去。
杨玄感一跑,隋朝的官军当然得追,眼看就要追上了,杨玄感回过头来,喑呜叱咤,声音有如雷鸣闪电一般,居然把追兵吓得落荒而逃,真是英雄本色!
问题是,这种喝断当阳水倒流的气势只能吓人于一时,不能吓人于一世。走到这一步,杨玄感也知道,自己不行了。眼看着队伍越走越少,最后,只剩下杨玄感和弟弟杨积善两个人了。杨玄感长叹一声,对弟弟说:“我不能受人戮辱,汝可杀我!”
杨积善和哥哥想的一样。他二话不说,手起刀落,杨玄感委地而亡。看着兄长已逝,杨积善也要自杀,但这时候官军已经追上来了。杨积善一急之下,未能一刀刺中要害,被官军活捉,连同杨玄感的尸体一起,被押送到东都洛阳。
就这样,杨玄感起兵历时两个月,终告失败。
杨玄感为什么会失败?他的起兵,又给隋炀帝的统治带来怎样的影响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