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血战辽东

这一次,隋军准备怎么打呢?总的说来,隋炀帝的战略部署仍然和第一次一样,分兵进发,同时出击。而且,出击的着力点也和第一次一样,仍然是两个。

第一个着力点当然是平壤,这是朝鲜半岛的核心,也是高句丽的首都。

第二个着力点则在辽东城,这是辽东半岛的核心,也是高句丽的东部核心,相当于第二首都。

对于平壤,隋炀帝的安排仍然是海陆并进。陆路的指挥者是隋炀帝最宠信的宰相宇文述,按照部署,他率领大军先一路东进,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再从鸭绿江南下,直奔平壤。而海路则由大将来护儿统领,从东莱出发,跨海作战,直趋平壤,然后和宇文述两面夹击,合围平壤。

这两个将军,其实都是上次一征高句丽的败军之将,回来之后都被隋炀帝免了职。但是,他们毕竟和高句丽人打过仗,熟悉情况,所以,这一次,隋炀帝依据用功不如用过的用人原则,给他们机会,让他们戴罪立功。这是平壤方向。

辽东方向更不得了,那是和隋朝直接接壤的部分,所以,由隋炀帝亲自督战,集合了大约四十万军队围攻。要知道,辽东城的守军只有三万人,以四十万对三万,那不是以石击卵吗?事实还真不是这样。别看皇帝亲自督战,各路将士奋力拼杀,但是,大军攻城将近一个月,硬是没有攻下来。

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局面呢?主要原因是攻城作战太不容易了。高句丽和隋朝的老对手突厥、吐谷浑等游牧民族可不一样,它是农耕民族,善于筑城,也善于守城。辽东城相当于高句丽的第二首都,修筑得特别结实。内外有两层城垣,两个门楼,都是高大坚固。在没有火药、没有大炮的情况下,要想拿下这样的城池非常困难。隋军虽然人数众多,但是一时之间,也发挥不出作用来。

怎么办?为了拿下这座城池,隋炀帝算是把那个年代能想出来的攻城手段都用了一个遍,像什么飞楼、冲车、云梯、地道,轮番上阵,可是,效果都不理想。眼看屯兵城下将近一个月,还是毫无进展,隋炀帝自然着急。就在这时候,隋朝大军之中涌现出一位英雄人物,在很大程度上扭转了局面。谁呢?

此人名叫沈光,是吴兴人,原来是陈朝的子民。他爸爸在陈朝官至吏部侍郎,本来也是官宦子弟出身,后来陈朝灭亡,沈家一下子败落下来,举家迁到了大兴城,没有工作,他爸爸和哥哥都靠给人写信谋生。

本来,亡国之民命运凄惨,一般人可能也就认了,不再挣扎。但沈光不是一般人,他不甘心这样了此一生,就非常用心地结交权贵。他最先结交的对象就是太子杨勇,在杨勇手下当了学士。

没想到,杨勇后来被废,沈光只好回家。后来,他又辗转投到汉王杨谅的手下,给杨谅当府掾,没想到,杨谅举兵造反,而且造反以失败告终,王府就此撤销,沈光只好又回到家里。真可谓挺谁谁死,眼光奇烂。

眼看正常的途径无法出人头地,沈光又改换思维方式,走起了野路子戏马。沈光和一般斯文秀气的南方文人不一样,他是个有武功的人。按照《隋书·沈光传》的说法,就是“光少骁捷,善戏马,为天下之最”。所谓戏马,和如今的马术还不完全一样,有点类似于杂技。耍杂技每个时代都有,沈光怎么就能号称天下第一呢?

因为他技术好,而且不要命。当时大兴城新建了一座寺庙叫禅定寺,寺前立起一座幡杆,高十多丈。可是,幡杆竖起来之后,绳子忽然断了。要把绳子重新挂上去,只能把幡杆砍断,这未免显得太不吉利。怎么办呢?正在和尚们一筹莫展的时候,沈光游逛到了这里,他上下打量了一下幡杆,说:把绳子给我吧,我帮你们挂上去。

如何挂呢?按照《隋书·沈光传》的记载:“光以口衔索,拍竿而上,直至龙头。系绳毕,手足皆放,透空而下,以掌拒地,倒行数十步。”沈光嘴里叼着绳子,拍打着和地面成九十度角的光溜溜的幡竿往上爬,一直爬到顶端龙头部分,把绳子重新系好。按说这已经很不容易了,但是沈光的表演还没结束呢。绳子系好之后,沈光一下把手和脚都放开了,腾空而起,直接落地。十几丈高的幡竿,那是怎样惊人的高度呀?从这样的高度飞身而下,冲击地面的作用力相当大。如何化解这个作用力呢?触地之后,沈光手脚并用,倒退了几十步,然后站起来,毫发无伤。

这不就是传说中的轻功吗?所以当时“观者骇悦,莫不嗟异”,围观的老百姓既开心,又惊叹,都在那儿啧啧称奇,管他叫“肉飞仙”。这样一来,沈光豪杰的名声就奠定了。

大兴城是关陇贵族集团的老家,这个地方的人都勇武豪横,也最崇尚豪杰。沈光身手好,为人又行侠仗义,不拘小节,所以,很快身边就聚拢了一批京师恶少,这些人有的供他喝酒,有的供他吃肉,所以别看沈光没有工作,养家糊口倒是一点儿问题都没有,每天只是呼朋唤友,斗鸡走狗,日子过得还挺滋润。

但是,英雄毕竟是英雄,仅仅把日子过滋润还不行,最重要的还是要实现理想。中国古代人有什么理想?有一句非常经典的说法:“学成文武艺,货与帝王家。”文也罢,武也罢,一定要受皇帝赏识,为国家所用,才算有最终的归宿。

问题是,沈光出身不好,不光是江南亡国之民,而且还在政治上站错了队,有过给废太子杨勇和汉王杨谅打工的前科,这样的人,要想出头可并不容易。可是,现在为了征讨高句丽,隋炀帝招募骁果,只问武艺,不问出身,这样一来,沈光总算是盼来了出头之日,当即报名参军。沈光人缘好,从大兴出发的时候,有一百多人都骑着马来给他送行。沈光目光炯炯地盯着这些朋友,把壮行酒洒到地上,发下重誓说:“是行也,若不能建立功名,当死于高(句)丽,不复与诸君相见矣。”此行一定要立功,不成功,即成仁。

现在,隋军攻打辽东城,久攻不下,正是沈光建功立业的机会。就在这种情况下,沈光隆重登场了。

当时,隋朝军队为了攻破辽东城,使用了一种叫冲车的装备。所谓冲车,一般都有四五层高,里面满载士兵,下面装着轮子,可以推着走,上面斜竖着一个长十五丈、包着铁头的木头杆子,就用这木头杆子冲击城墙。然而,辽东城修得过于结实,冲车的冲击力量不够,不管用。

怎么办?沈光一看,就悄悄地从冲车里面爬出来,顺着冲车上面的木头杆子爬上去了。他本来就擅长爬杆,转瞬之间,就上到了冲杆的顶部,然后一跃而下,直接跳上辽东城的城头,挥舞大刀,照着守城士兵的脑袋就砍了下去。守城士兵一点精神准备都没有,马上乱了阵脚,一连被杀了十几个人。

不过,尽管旗开得胜,沈光毕竟是孤军奋战,等高句丽士兵反应过来,一拥而上,沈光一个人当然抵挡不过,一下就从城墙上掉下来了。要知道,辽东城素以高峻著称,这样硬生生地摔下来,就算不死,也得骨折,隋军这边不由得发出一片惊呼。可是谁也没想到,就在沈光即将落地的一刹那,他一把抓住了冲杆上垂下来的绳子,不仅没有摔着,反而像猴子一样,直接顺着绳子爬上去,又斩杀了好几个高句丽士兵,然后滑下冲杆,毫发无伤。

这番举动,把两边的将士都看呆了。这哪里是打仗,简直就是行为艺术了。一时之间,隋军这边扬眉吐气,军心大振。

隋炀帝不是亲自督战吗?亲眼看到了这英雄的一幕。这么英勇的士兵,简直就是大隋军魂!马上把沈光树为典型,一连给了他三大荣誉。

第一,拜沈光为朝散大夫,赐予宝刀良马。这宝刀良马也就罢了,关键是朝散大夫,这是五品官,已经进入中高层。沈光一介白衣,一次战斗,官拜五品,也算是一步登天了。

第二,隋炀帝还把沈光调到自己身边,担任自己的贴身侍卫。而且,就在贴身侍卫里,沈光的待遇也比别人高。按照史书记载,隋炀帝跟他解衣推食,宠幸无比。

第三,隋炀帝还给他写了一首赞美诗。诗名叫《白马篇》:“白马金贝装,横行辽水傍。问是谁家子?宿卫羽林郎。文犀六属铠,宝剑七星光……本持身许国,况复武力彰。会令千载后,流誉满旗常。”一匹白马装饰着金刀贝壳,五彩焕然,横行在辽水之旁。骑着白马的少年郎是谁呢?那就是皇帝的宿卫羽林郎。他穿着犀牛皮做的铠甲,手里的宝剑也闪闪发光。……这个羽林郎梦想着以身许国,他的德行非常高超。而且他不光德行高超,他的武艺也非常高强。因为既有德行又有武艺,即使千年以后,他的赫赫英名还一定会在军旅之中久久传扬。

可能有读者会说,这首诗讴歌的对象,应该是群体形象,而不是个人形象吧?没错,这首诗赞美的确实是隋朝士兵,确切地说,是骁果这个英雄群体,但是,谁敢说这个骑白马、佩宝剑,威风凛凛而又风度翩翩的少年武士,不是以沈光为蓝本塑造的?有了皇帝这样的首肯,不仅沈光建功立业的理想得以实现,隋朝的士气也一下子振奋了不少。

虽然沈光骁勇,他的英雄行为也起到了鼓舞士气的作用,但是,终究还是无法改变辽东城的战局胶着状态。

怎样才能把辽东城拿下来呢?隋炀帝绞尽脑汁,终于想出了一个办法。他让人赶制了一百多万条布袋子,分发给士兵,让他们把布袋子里都装满土,然后一袋子一袋子地从营地一直往辽东城的城下堆,最后堆成一个宽三十步,最高高度和辽东城齐平的斜坡,这个斜坡的名字隋炀帝都想好了,就叫鱼梁大道。一旦这个鱼梁大道修成,隋朝的士兵迈着方步就可以攻上去了,到那时,高句丽的三万士兵就只有束手就擒的份了。所以,虽然在堆沙袋的过程中受到高句丽居高临下的打击,造成不少伤亡,但是,隋炀帝还是咬紧牙关往前推进,毕竟隋军人多,拼消耗还是拼得起的。到六月下旬,眼看这鱼梁大道就要完工了,这意味着总攻马上就要开始,隋炀帝的心里乐开了花。

有道是“好事成双”,这时候,不仅辽东战场的形势一片大好,平壤方向的推进也相当顺利,宇文述已经率领陆路大军来到鸭绿江边,准备渡江作战。而水军统帅来护儿也统帅士兵,齐集东莱,随时准备扬帆起航。在隋炀帝看来,只要再有几天的时间,顶多半个月,这场战争就可以结束了,想想都令人扬眉吐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