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天子西巡

隋炀帝通过种种手段,收服了西突厥,打败了吐谷浑,为打通西域扫清了障碍。接下来,他还要怎么做才能恢复汉朝在西域的声威?隋炀帝还是用老办法,亲自走一趟。

大业五年(609)三月,隋炀帝向大臣抛出了一个问题:“自古天子有巡狩之礼。而江东诸帝多傅脂粉,坐深宫,不与百姓相见,此何理也?”大意是说,自古皇帝就应该到处去巡游,但是我看南朝那些皇帝都整天涂脂抹粉,坐在深宫里头,也不跟百姓见面,这是什么道理呢?

大臣回答:“此其所以不能长世。”这就是他们不能享国长久的原因所在啊。

隋炀帝一听,大为高兴,马上宣布,要巡行西部边塞。随后不久就率领后宫眷属、文武百官、和尚道士、百戏艺人,当然还有十几万护卫大军,浩浩****地出发了。

这已经不是隋炀帝第一次大规模出行了。那么,这次西巡和以往的历次出巡相比,有什么特色?一言以蔽之,这次出巡是隋炀帝所有巡游活动中最艰苦的一次,充满了血雨腥风、艰难险阻。

看路线就知道,隋炀帝此次西巡,是要从大兴城一路向西,先进入吐谷浑残余势力盘踞的地方,也就是现在的青海,然后再向北进入河西走廊,也就是今天的甘肃。这就让他面临两大困难。

第一,军事的困难。吐谷浑虽然被隋军打败了,但是,它并没有被打垮,它的王还在,残余势力还相当强大,隋炀帝要想通过乃至占据传统上属于他们的地盘,势必要面临激烈的军事冲突。

第二,自然环境的困难。即便是吐谷浑的问题解决了,要想从青海进入河西走廊,也相当不容易。因为两地中间隔着高耸入云、终年积雪的祁连山。只有几条山谷在夏天积雪融化的时候可以穿越,但也都是道路艰险、风雪难测,自然环境相当恶劣。可想而知,无论是哪个困难,对一个皇帝而言都具有相当的风险。

那么,隋炀帝是怎样面对这两个困难的?

先看第一个困难。对吐谷浑残部,隋炀帝的做法是大张声势、主动出击。大业五年(609)五月初九,隋炀帝一行来到了拔延山(今青海化隆马场山),在这里围猎,也就是组织军事演习。这次军事演习的规模相当大,围起来的猎场周长达到两百多里,投入的兵力有十几万。真是旌旗遍地,杀声震天。

隋炀帝为什么要这样做?很简单,这是制造声势,震慑敌人。不过,心理战虽然能起一定的作用,但是,敌人不可能真的被吓死。所以,制造声势之后,还得真刀真枪地打。

怎么打?主动打。就在五月二十日,隋炀帝大宴群臣,部署十几万大军对吐谷浑进行围剿。这次围剿的过程极其复杂,难以细说。但无论如何,结果还是一目了然。经过这次围剿,吐谷浑部落十万多人投降隋朝,剩下的残余势力四散逃亡,短期内无法对隋朝形成威胁了。

这样一来,原本属于吐谷浑领地的整个青海地区乃至新疆地区东部都空了出来,成了隋炀帝的囊中之物。与此同时,隋朝也付出了不小的代价,左屯卫大将军张定和以及大将军梁默都死于乱箭之下。两位三品大员陨落,可想而知,这次军事行动还是相当凶险的,但是,无论如何,隋炀帝打赢了。

再看第二个困难。打击吐谷浑、占据青海可不是隋炀帝此次西巡的全部目的。隋炀帝还有一个重要的目的,那就是把这块新征服的土地跟河西走廊连接起来,打通丝绸之路。怎样把青海跟河西走廊连在一起?隋炀帝要用自己的脚走出一条路来。

前面讲过,隋炀帝的路线安排是从青海北上河西走廊,这就必须从南向北,穿越高耸入云的祁连山,这条山脉可没有现成的康庄大道,只有几条山谷可以通过。因为地形非常艰险,自古以来,只有商人、牧羊人从这里穿行,从来没有大队人马走过,更不用说是一国之君了。

然而,隋炀帝可不是那种只走寻常路的皇帝。为了实现心中的目标,他不怕任何艰难险阻。所以,面对这样的挑战,隋炀帝只有一个字,走!

从哪里走?隋炀帝一行选择了大斗拔谷,也就是今甘肃、青海两省交界处的扁都口。这条山谷南北长八十里,路况复杂,窄的地方只能容许一个人通过,所以,为安全起见,一般要求必须白天通行。

隋炀帝能不能做到一个白天通过大斗拔谷呢?隋炀帝精力过人,体力过人,如果只是他本人连同少量卫士,应该能够做到。然而要命的是,他不是一个人走,而是率领十几万大军以及不少后宫女眷一起走,这就制造了不少人为的麻烦。这么多人排成一字长蛇阵,出发迟缓,而且步调不一致,当然会影响过山的速度。结果,一直走到夜幕降临也没能走出山谷,只好在山里过夜。

祁连山的天气变幻莫测,白天还是好端端的晴天,到了夜里,居然刮起寒风,下起小雨来了。隋炀帝一行带的帐篷不够,好多士兵乃至官员都只能露宿山中。这些人的衣服都湿透了,再加上凄风苦雨,真是冷透骨髓,好多人甚至在山上活活冻死。好不容易到了山下的张掖郡,检点一下人数,才发现“士卒冻死者太半”。士卒有一半以上都冻死了。这个“太半”的说法固然夸张,但毫无疑问,减员肯定是不少的。

光冻死士兵还不算,连隋炀帝的同胞姐姐乐平公主也未能幸免。这位公主时年四十九岁,按照当时人的预期寿命,已经算是步入老年了,再吃这么一番苦头,身体怎么受得了!连冻带饿,再加上疲劳,勉强支撑着走过了祁连山,可是一到山下的张掖,马上一病不起,溘然长逝了。虽然贵为公主,但还是为隋炀帝的宏图伟略赔上了性命。

为什么要特别提到这位公主?因为她除了是隋炀帝的姐姐之外,还有另一重身份,那就是北周天元皇帝周宣帝的皇后,末代皇帝周静帝的嫡母,隋文帝就是从她手里得到的江山。

当年,周宣帝就喜欢巡游,还强迫以杨皇后为首的五位皇后同行,谁慢了就会遭到鞭打。没想到,杨皇后杨丽华没有死在暴虐的丈夫手里,却死在了弟弟的巡行路上,真是令人感慨。

那么,隋炀帝如此艰苦的行军和穿越有什么意义?这个意义至为深远。

第一个意义,扩大领土。就在这次重创吐谷浑之后,隋炀帝在原来吐谷浑的地盘上设立了四个郡,把整个青海和新疆的东部都纳入了大隋的版图。

第一,河源郡,位置在今天青海共和县西。

第二,西海郡,位置在今天的青海湖以西。

第三,鄯善郡,位置在今天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的若羌。

第四,且末郡,位置在今天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且末的西南。

设置四郡之后,隋炀帝下令,大赦天下,把相当数量的罪犯都变为戍卒,让他们到边疆来屯垦戍边,充实边防,将功抵罪。这四个郡的设立,意味着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把青海全境纳入版图。隋炀帝不是一心想超过汉武帝吗?在疆域问题上,他已经做到了。

第二个意义,开通道路。这条道路,就是从青海进入新疆鄯善、且末的新丝绸之路。这条道路蜿蜒在河西走廊的南边,和原来的丝绸之路互为表里,并行不悖,这条道路开通之后,中原地区和西域的往来就更加畅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