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段引用法:让书上的内容真正成为自己的知识

我自己的读书技能中还有一种方法,即“三段引用法”。

读书时,挑选出你喜欢的三个篇幅,无论是一行还是两行、三行都不是问题,段落选取的方式也不需要那么精准。你可以在和别人交谈时或写散文、写日记时进行引用。这一方法,可以让书中的文章完全成为你自己的知识。

它也是你读书笔记中的一部分,它的乐趣在于,不是单纯地找到关键词,而是有意识地寻找自己想要引用的内容,由此可以达到更强力地训练自己速读能力的目的。

找到喜欢的段落,你还要做一些简单的笔记,注明为什么喜欢这段文字。这一作业,意味着厘清自己与该作品的关系,即记下自己为什么喜欢这段文字,也就是完成下面所说的一连串的作业。

①选择三段想要引用的内容→②将它们进行排列→③消化三段内容,使之成为自己的东西=厘清自己与该作品的关系。

如此,才算读完一本书。

通过阅读而收获的知识,因此而完全储备在你的大脑中,当你和别人交谈时,或者写文章时,它们便会自然而然地向外输出。这种效果也可称之为“引用能力”,是扩大自身表现力的能力。遗憾的是,现代日本人俨然忘记了这种能力。

事实上,从平安时代到江户时代,缺乏引用能力意味着不读书。例如,成书于宽仁二年(1018年)前后的《和汉朗咏集》(藤原公任撰),该书中分门别类地收集了平安时代贵族们经常引用的、很适合于朗读的优秀文章和诗歌。这是日本的传统文化。据说,幸田露伴以及夏目漱石由于经常朗读,所以他们不用翻书就能极其流畅地引用汉诗。

然而,到了当下的时代,几乎没有人朗读汉诗了。现在的孩子们即便为了升学考试会背一些文章,但也不是名文、名句。这样的结果,就是丧失掉了对名文、名句的记忆能力。我认为,这些能力其实才是读书最重要的能力,因为知识修养就是引用能力本身。说得极端一些,不会引用的人,就是缺乏知识修养。

并非只有我一个人在此说这种话,这是全世界的人的普遍认知。例如,在欧洲,不会引用莎士比亚作品的人,会被人认为缺乏修养。反之,如果你能引用歌德、孔子的名句、名文,得到的评价会是:“哦,这人很有修养。”也就是说,你能够引用,会被人认为你对名作有很深的领会。

读完一本书,即便没有完全理解整本书的内容,但还是有些部分打动了你,那么,还是有了读这本书的意义。

从一篇文章中受到激励,成为你思考的契机,这才是重要的。

我在大学里授课,每周布置学生写一篇随笔,并要求他们“必须要有引用,在引用的基础上结合自己的体会写出一篇文章”。这样一来,原来从不会引用而文章写得空洞无物的学生也开始变得旁征博引起来,能够写出有价值的文章了。无疑,学会引用对谁都是有百利而无一害的。

不用说,能写出被众人拜读的书的人都是些了不起的人,人们常常被他们说的话打动也在情理之中。因此,引用名言名句也能增加吸引谈话对方的效果。哪怕他对你本身没什么兴趣,但由于你引用的内容很有冲击力,所以也能吸引他。当然,在引用时希望你能做到准确。不过,一开始哪怕停留在“差不多是这个意思……”的水准上也无关紧要。你不必介意是不是说错一个词、一个句子。只要记住了关键词,说出大致内容就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