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放一个书架开始,创造坚实的精神文化

最近,学生中没有书架的人好像多起来了,听说他们读完书后不是卖了就是扔掉。很可惜啊,这种做法无法让你从书中学到什么。

和书一起生活,意味着一直能受到书的激励。让自己总是在近处直接触摸到书脊十分重要。

就拿我来说,每年都在一点点地增加书架,现在,房屋墙边的所有空间都被书架占领了,日常生活变得十分不便。于是,我家人恳求我想想办法,而我实在无计可施。虽说心里觉得挺过意不去的,可我压根儿没有将那么多书连同书架一起扔掉的想法。

要将读书变成自己生活方式中的一部分,书架是必需品。我希望大家至少从放一个书架开始,重新思考自己的生活方式。

书架的作用极大。

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书架上放着书,它会一直召唤你——“我在这里哦”。

前面我已经说过了,应该在大脑中建设一个图书馆的话题。为此,需要建立书架这一更为大型的书的丛林,以此让我们和脑中图书馆连接起来,从而建构起丰富多彩的生态系统。

书架上,除了有弗洛伊德,还有荣格、弗兰克尔、佛陀和耶稣。每当你的视线停留在那些书脊上时,从那些书中获得的知识便会鲜活地复苏……于是,你的内心就能获得平衡。

书架,打个比方,犹如长臂向四处伸展的玩偶。大脑中的和书架上的图书馆如果贫瘠的话,自己的情感有时会成为世界的中心,很容易对人生气,或者表现出绝望。

玩偶如果只有一只手臂的话就会倒下,它手臂越多则越不容易倒下。因此,书架对人而言,是重要的精神寄托。

举个例子,假设你的书架上有一本维克多·埃米尔·弗兰克尔医生写的书——《活出生命的意义》,它描写的是作者自己在集中营里的经历。当遇到一些让你心情郁闷的事时,看到了这本书的书脊,你一定会马上回忆起第一次读到这本书时自己心中所受到的强烈震撼。你想起了弗兰克尔在收容所里坚强活下来的经历,你便会产生“啊,不能轻视生命”的想法。结果,你会变得不再轻易否定自己,也不再厌世地想要一死了之。

拥有书架,你就能将那样的精神支柱化为自己的东西。

中村先生翻译的《佛典:经集》(岩波文库)(日语书名:《プッタのことば スッタニパータ》——译注)也是这样的一本书。

这本书里一遍又一遍地教导我们“人有欲望因而受苦”“必须放下执着”等。在“蛇品”中,佛陀说了下面这些话:

“追求别人不追求的独立无羁,让他像犀牛角一样独自游**。

“周游四方,毫无怨愤,事事满意,克服险阻,无所畏惧,让他像犀牛角一样独自游**。”(1)

也就是说,就像犀牛只有一只角那样,追求正确道路的人,不受他人的毁誉褒贬束缚,哪怕自己一个人,也要坚持信念,生活下去。

读到这些时,你一定会产生这样的想法:“啊,应该这样做啊!迷茫的时候,不用去管别人说三道四,一个人坚定地走下去就行了。”

再比方说,如果你的书架上有种田山头火的句集《草木塔》,你大概就会想起这句话:“蜘蛛,张网的自己肯定自己。”(日语原文:“蜘蛛は網張る私は私を肯定する”——译注)山头火一定是在看到蜘蛛网时想起了自己的人生便写出了这个句子。这句话可以从很多角度去解读,很有深意。

也许经历了千辛万苦的山头火,从眼前的蜘蛛网看到了人生正在不断走向被束缚的自己的影子。也许他目睹张网捕捉猎物的蜘蛛,想到了不牺牲他人自己就无法生存的生物界的法则,他的思绪在现实世界里驰骋,哪怕这有多么悲哀,但自己无法逃避。进而,山头火一定又想到了置身于生物连环体中的自己,他接受了这样的自己,因此“自己肯定自己”。

当情绪异常低落时,脑海里浮现出这个句子的时候,也许你就会平静下来。

概而言之,以精神文化为依靠,让人的心绪变得宁静,这也是读书的好处。

最近,当被别人问到“你的心中是否拥有坚实的精神文化”时,能直截了当地回答“我的精神文化就是书”的人似乎在减少。

读100本、200本书,它们的每一本都是精神文化,它们都能成为自己的精神支柱。正是读书,让你的精神变得如同丰富多彩的丛林。

因此,放上书架,每天能看到书脊,这样的生活十分重要。在此,有一点很重要,即你用不着只摆上一些难读的、严肃的书。应该摆上各种类型的书,甚至别人见了会吃惊——“他竟然还读这样的书”。

长此以往,书架会渐渐变得充实,我想,这才是完美的读书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