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百世可知也:孔子对于中国文化发展的预测

子张问:“十世可知也?”子曰:“殷因于夏礼,所损益可知也。周因于殷礼,所损益可知也。其或继周者,虽百世可知也。”

这段话有争议,有人认为这话是后人添加的,孔子应该不会说这样的话。但我觉得未必,孔子当然也会有他的局限性。

子张问孔子,如果我们从今天往后再过十世,一世三十年,我们能不能够知道十世以后的状况?

子张没说礼乐,但是孔子答的是礼乐,我猜他们对话前后,可能是在谈论关于礼乐的事情。

孔子说,商朝的礼仪都是沿袭夏朝的,有些礼仪增加了,有些礼仪减少了,我们能够看出其中的变化。周朝的礼仪又是继承自商朝,礼仪的内容也是有增有减,我们也可以看出来。同样,如果在周朝之后还有朝代,哪怕过去一百世,也始终都有传承和联结,发展得再远,我们都能够预测到未来会变成什么样。

孔子当时不可能知道周朝之后,是秦、汉、三国、两晋、南北朝、五胡乱华,隋唐一直到宋、元、明、清……未来,会有这么多的朝代更迭。

那他为什么如此笃定地说“虽百世可知也”呢?这是一种充分的文化自信。孔子认为,只要掌握了历史的变化规律,就能看到长远的未来。

孔子如果了解古巴比伦文化、古埃及文化、古印度文化,就知道这些文化全断了,根本没有传承和延续就消失了。但是孔子在当年说出这句话,是很有气魄的,他知道华夏文化断不了,他知道华夏文化就是一脉相承的,就是一点点地变化、一个个朝代修订过来的。

这种文化自信,可能是来自孔子当时的地位,他带了那么多学生,已经感受到了各个国家对他的认同。

孔子周游列国,去过卫国、宋国、齐国、郑国,虽然他没有在这些国家当官,但所有人都很尊敬他。孔子觉得,文化是有力量的,文化的力量是被人们认可的,所以他觉得,文化一定能够传承下去。

这句话显出了孔子文化气魄的一面,但是在当今的人看来,这句话是非常立不住的。孔子真的能够预测今天的状况吗?

我们今天的文化、沟通方式、社会规则、工作方式……几乎一切都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可以说是指数型的变化。

这个指数型结构的拐点在哪里呢?拐点在牛顿。牛顿的伟大,在于他突然参破天机。

我们都很崇拜爱因斯坦,但爱因斯坦所研究的东西,我们都能理解,我们能够知道他是如何突破的,他有一个发展的过程,他是“所损益可知也”的。

但牛顿的爆发是突然性的,仿佛是有人在他的脑子里植入了一个神,他一下子就明白了很多古人耗费了无数年都无法明白的事。发明微积分,研究地心引力,研究天上的星星是怎么转的……这些事情是古人做梦都想不到的。

牛顿的研究,为世界带来巨大的科学变革。之后,出现了工业革命,工业革命之后是信息革命,直到今天的移动互联网,这个世界变得越来越突破人们的想象。而我们追根溯源,发现人类的大拐弯是从牛顿那里开始的。

我们当然不必笑话孔子,这段对话中的“十世可知”,有其合理性。如果孔子穿越到宋朝或者清朝,他应该也能接受新的生活,因为那时的社会与周朝的变化不大,在礼仪制度上还是有所联结的。在那个阶段,人类社会还没有拐弯,还在一个起跑线上缓缓地移动着。

但是一旦过了工业革命,整个人类社会发生了空前的巨变,孔子说“百世可知”,的确说得有点早了。

孔子的这句话虽然不那么正确,但我们还是能学到一些东西。我们能够从中理解到中国文化能够一脉相承传下来的根本原因。孔子的自信心是值得我们敬佩的。

在所有的古文明中,只有中国文化传承下来了,这也是我们作为中国人引以为豪的地方。当然这跟中国的文字也是有关系的。

西方的文字大都是以发音为基础的,所以西方会分裂,隔着一座山头,可能就变成另一个国家了。因为大家说话不一样,以发音为基础的字就不一样,也就没法通文书,只能各自独立。

中国的字是表意文字,虽然各个地方都有方言,发音不一样,但字是一样的。即使你发音不标准,我也可以与你进行书面交流。

传承千年的文化,统一的文字,让我们具备了文化自信,也让中国得以成为一个伟大的国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