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为不知:毁灭我们的不是无知,而是傲慢

子曰:“由,诲女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此时,出场了一个非常可爱的人物子路。“由”就是指子路,子路的名字叫仲由。

子路只比孔子小九岁,可以说与孔子年纪相仿。

子路勇猛过人,性情直率粗犷,有侠义之心。孔子曾经说子路“好勇过我,无所取材”。孔子其实也算孔武有力,看钱穆先生的《孔子传》就能知道,孔子的父亲是一个大力士,很有力量,救过很多人。孔子其实也是很勇武的,子路曾经跟孔子还发生过战斗,最后孔子胜利了,子路就成了孔子的学生。

子路性子特别耿直,说话常常不经思考。有一天,孔子把子路叫过来,说:“仲由啊,我跟你说过的话,你难道忘了吗?知道的事才能说自己知道,不知道的事你要承认自己不知道,这才是求知的方法。”

很明显,孔子对于子路的一些表现是不满意的,子路可能在外边说了大话,或者他好为人师,跟别人讲了错的东西。

让一个人承认自己无知,是非常难的一件事。有一种认知偏差现象,叫作“达克效应”,指的就是一个人无法认识自己身上的不足,当他能力欠缺时,可能还会产生一种自我优越感,根本不知道自己无知。

子路性格率真耿直,同时可能有些盲目自信。他或许觉得自己跟随孔子这么多年,是孔子身边最亲近的人之一,已经懂得很多道理了,有自己的修为。但是因为陷入“达克效应”,他并不知道自己在一些情况下是无知的。

乔布斯在演讲中说过一句话:“Stay hungry,stay foolish.”承认自己是无知的,这本身就是一种力量。

孔子在两千多年前,就替乔布斯说出了这个主题,叫“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一九〇〇年的物理学大会上,当时世界顶尖的物理学家,算是那个年代最有知识的人,他们在会上的表现,在今天看来就跟莽撞的子路是一样的。

据说当时的物理学家开尔文感叹,理论物理领域已经没有什么秘密了,剩下的工作,就是要测量得更精准一些。他还说,物理学的大厦已经建成,晴空中除了飘着一两朵小乌云之外,其他没有什么需要再解释的了。

虽然对于这两句话是不是开尔文本人所说的还有争议,但这的确反映出当时极大的一部分科学家对于物理学的理解。甚至有人提出,把物理系都解散了吧,因为物理已经被牛顿研究完了,再也没什么研究空间了。

量子力学的重要创始人普朗克后来也回忆道,他年轻时打算投身物理学,他的老师劝他,物理学已经没有研究空间了。

我们常常会在对世界并没有完全认知的情况下,觉得自己已经无所不知了,背离了stay foolish的方向。

尤其是在人类历史上,束缚我们的很多东西,我们自己却毫无觉察;对于很多错误的知识,我们也曾坚信不疑。曾经人们坚信的一些哲学事实就是如此。比如,人们曾经一直以为行星运动的轨迹是一个正圆,直到开普勒提出他的行星运动三大定律,我们才知道,原来所有的行星都是在大小不同的椭圆轨道上运行的。这是一个非常了不起的跃进。

为什么我们过去认为一定是正圆呢?因为从亚里士多德的时代开始,大家就认为天上是完美的地方,所以天上的行星轨道一定是完美的。什么是完美的形状?只有正圆是完美的。什么是完美的速度?只有匀速是完美的,如果速度忽快忽慢,就不符合人们的理想。

前人定下来的这一套窠臼,将它们当作无法辩驳的哲学事实,所有人都认同了之后,就会发现,想要跳出来实在是太难了!

《三体》里有一句话说得特别棒:“毁灭我们的不是无知,而是傲慢。”一个人承认自己无知,就有希望;承认自己不知道,就有机会;承认自己的不足,就能够谦虚、谨慎地对待一切知识,就有机会去成长。

最怕的,是你不知道自己不知道,还扬扬自得。

一个人最大的不足不是无知,而是不知道自己无知。想要理解清楚这个概念,我推荐你看一本书——《知识大迁移》,这本书里分享了关于“达克效应”的知识。我也曾在“樊登读书”讲过这本书。

我分享的每一本书,其实就是想给大家撕开一个知识的缺口。当你对某个知识完全无知的时候,就会毫无兴趣,觉得完全没有了解的欲望。我经常举例子说,大家不看英超的时候,英超的播出时间被公布了,大家却非常激动。为什么激动?因为在我们不知道的时候,自然对这事一点兴趣都没有,但如果撕开一个口子,发现英超挺有意思的,就一定会关注英超。

我们对生活中的很多知识,比如如何养育孩子,如何与伴侣相处,如何提高领导力,如何掌握销售的原则,如何与人沟通……有的人说,这些东西都是需要自己去摸索的,书里讲的都是骗人的,是纸上谈兵。实际上,只要打开书,就会惊叹:“哎哟!书中有这么多宝藏,如果早点知道就好了。”

这就是撕开知识缺口的作用。

孔子的这句话是说给子路听的,其实也是说给所有人听的,让我们能够勇于承认自己的无知。承认无知,一点都不丢脸,毁灭我们的不是无知,而是傲慢。觉得一件事没什么好学的,才是最可怕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