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服教育孩子,要讲究方法

教育孩子的时候,你要以理服人,而不是以势压人。态度温和,以平等的身份和孩子交谈,孩子会觉得你既是严师,又是挚友。这样的教育,孩子才能更轻松地接受。

以理服人,不是以势压人

有时候,你可能有这样的感觉,你再怎么教育,孩子还是听不进去。如果你说得不合适,他还能揪着你的错误反驳你。

其实,并不是孩子不听你的说教,而是不喜欢你的说服方式。你总是以高高在上的姿态教育孩子,孩子自然听不进去。

一次回家的路上,我远远地就听见一个男高音在训斥一个男孩:“我平时怎么教育你的?不是和你说,不能在马路上踢足球吗?你怎么就是不听呢。你把我放在眼里了吗?”

那个孩子很不在乎的样子,耷拉着脑袋,还时不时地用眼睛的余光瞟他爸爸一眼。显然,并没有把爸爸的说教当回事。

那个爸爸也发现孩子没好好听他的话,于是更加生气地用手指指着孩子的脑袋,说:“我还管不了你了,是吧?从今天开始,我的话你必须听,足球我没收了,以后不许你再踢球了!”说完,拿着足球就走开了。

那个孩子傻傻地站在那里,从他身边走过的时候,我听见了一句:“有那么严重吗?”是啊,我想对那个爸爸说:“孩子的问题没有那么严重,你心平气和地对他讲在马路上踢球的危险,比训斥他更有效。”

教育孩子的时候,你要以理服人,而不是以势压人。态度温和,以平等的身份和孩子交谈,孩子会觉得你既是严师,又是挚友。这样的教育,孩子才能更轻松地接受。

点到为止,不说“废话”

孩子有了错误,不能听之任之,而是要找到合适的帮助孩子改正缺点和错误的方式。而一直在孩子的耳边对孩子进行说教,每次都是陈词滥调,时间长了,孩子就会听不进去,那么你做的就是无用功了。那不妨点到为止,不对孩子说废话。

小语刚进幼儿园的时候,早上起床就成了令我头痛的问题。

“小语,起床了。”我起床的时候就开始冲她的房间喊。

可是直到我做完早饭,她房间里还是没动静:“小语,再不起床,就迟到了。”

她还是没有起床,我气冲冲地一边把她从**拉起来,一边说:“你真是磨蹭,这马上都要迟到了。”小语睁开睡眼惺忪的双眼,被我带到卫生间洗漱,然后坐在餐桌上吃饭。

小语吃饭的时候,我教育她说:“以后如果你不起床,就不给你吃饭。”她噘着小嘴看了我一眼。我更生气,继续教育她。

出门前,我还是像往常一样,检查小语的书包。她是个马大哈,经常丢三落四,这次,她竟然没把文具盒装进去。

“每次和你说话,你都是左耳朵进,右耳朵出。你看,昨天我提醒你要把文具收拾好,现在还不是一样没装进去?”

“妈妈,你别再说那么多废话了,好吗?你就休息一会儿吧。”

小语的话让我很尴尬,自己批评她懒散、丢三落四,可是她却觉得烦,那我苦口婆心的教育也没起多少作用啊。对孩子不断叮嘱、不断抱怨,将嘴巴牢牢“盯”在孩子身上,反而对孩子的教育更不好实施。

那就放下对孩子的不满,用简单的提示帮助孩子意识到自己的错误,并自觉改正。

渗入情感,代替空洞说教

现在孩子的理解水平有很大提高,对你平时那种空洞的说教根本就不感兴趣。如果你在教育孩子的时候充满感情,孩子就会和你产生情感上的共鸣,内心接受你的教育,这样才能达到较好的教育效果。

我所在的班级,一次家长会之后,我把学习成绩排在后十名的孩子和他们的家长留下了。

“这是孩子们的成绩单,你们看一下吧。”我把孩子的成绩都写在纸条上面,想让父母对孩子多一些督促。可没想到,这种方式让我看到了不同的父母在教育孩子时不一样的表现。

“你怎么考这么少?平时是不是没好好学习?!”

“每天都送你去辅导班,现在看是白花我那么多钱了!”

有的父母干脆直接开始打孩子。看见父母的脸色由白变红,由红变紫,我禁不住暗自摇头。

正当我很失望的时候,看到了让自己感动的一幕:

那是一位衣着普通的妈妈。她弯下腰,直视着孩子的眼睛,说:“孩子,你最近的努力妈妈一直看在眼里,是不是考试前没休息好啊?妈妈见你房间里的灯亮到很晚。妈妈不是告诉你了吗,只要你尽力了,无论分数多低,妈妈都不会责备你。”

那个孩子抬起一直低着的头,问:“是吗,妈妈?”

妈妈微笑地点了点头,说:“回家后妈妈帮你看看试卷,把错误的题目整理到错题集上。”

孩子凝重的表情舒缓了很多,动容地对妈妈说:“妈妈,我还以为你会像别的家长一样打骂我。我知道以后该怎么做了,不会让你失望的。”

显然,这位妈妈的教育方式更能唤起孩子内心对自己潜能的调动,也可以使孩子更清楚地知道自己的错误所在。这样的正面教育,比打骂更奏效。

充满趣味性,孩子更受益

小语3岁的时候就表现出了对画画的兴趣,对于身边的简单物件都能画得像模像样。进入培训班之后,老师先让她画简单的几何图形,在学校里,她碍于老师的权威,乖乖画了。

但是回家之后,她便开始使小性子。那天,回家后,小语就说:“妈妈,我不想去培训班了,老师教的东西太简单了。”

不可否认,培训班上的课程是枯燥的,可是老师也是有道理的,他是想让孩子的基本功更扎实。

看着没有耐心的小语,我很担心她会因为枯燥而失去对绘画的兴趣,突然间,我想到了一个好办法:把有趣的游戏加入画画中。这样,就会改变单调和枯燥了。

“小语,你看妈妈给你拿来了什么?”我手里拿着一个双层汽车给她看。

“这不就是一辆汽车吗?”小语语气平淡地说。

给汽车装上电池,它就在地上跑起来了,我接着把小语的“小熊”“小白兔”玩具拿出来,跟在小汽车后面,说:“等等我,我要上车。”这样一来,小语兴奋地加入了我的行列中来。

“你也要上车呀,小语。”

“我要坐车去给小兔子买胡萝卜。”

“那你要快点跑,赶上那辆车。”

玩了好一会儿,我对小语说:“孩子,你今天晚上就画汽车吧,把我、你、小兔子、小熊,全都画进去。

“小语,妈妈也画一幅,咱们比赛,看谁画得好。”

小语兴致勃勃地画起了画。这次,她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有耐心,在趣味性中,增强了小语的耐心。

这时,我才发现加入趣味性,效果会和形式相辅相成。

给孩子说明错误行为的危害

一次,小语去她舅妈家玩,她和表妹乐闻玩得很开心。她看上了乐闻的一件玩具,从她进门到离开,一直在玩那个玩具。舅妈说送给她,可我没让小语拿,因为乐闻也很喜欢那个玩具,小语拿走了,乐闻就没法玩了。随便接受别人的礼物,这对孩子来说,也不是个好习惯。

回家后,我竟然在小语房间发现了那件玩具。乐闻现在肯定还不知道小语把她的玩具带回家了。

我不想小语这么小就做这种事情,当时很气愤,也能看出小语的紧张,显然,她也知道自己做得不对了。我还是忍住了,没有直接批评小语,而是对她说:“如果乐闻在咱家玩,把你的玩具带走了,也没有和你说,你会不会在家着急啊?”小语轻轻地点了点头。

“宝贝儿,乐闻现在肯定在找玩具,你给她打个电话吧,就说玩具在你这里,你玩几天,就给她送回去,好吗?”小语似乎很懂事地问我:“妈妈,你说乐闻会不会恨我啊?”

“不会的,宝贝儿。乐闻是你的表妹,你只是借她的玩具玩,她怎么会恨你呢?”

这样,小语才开心地给乐闻打电话,说“好”,下个周末就把玩具给乐闻,还要送乐闻一件她的新玩具。

小语毕竟是个孩子,那个时候,她的道德观还没有形成,我就不能将她的行为和“顺手牵羊”这个词联系在一起。

如果我一板一眼地批评小语,可能会有两种情况:一是小语觉得我拿别人的东西了,你也批评我了,也就没有愧疚了,明知道是错的,还会做;二是小语当时可能听话、服从了,但是她的心里可能会留下阴影,对自己产生怀疑——“我是个坏孩子吗?”

如果真的出现那样的情况,我后悔也来不及。我用换位思考的方式,通过讲道理,使小语认识到——要做一个诚实的孩子。

亲子感悟

说服孩子是门艺术,你对孩子说话的态度和方式,会奠定孩子一生的思维和行为模式基础,因此,你要掌握说服技巧,才能成为高EQ的父母。说服孩子听话时,要有耐心,不用唠叨、羞辱、指责的方式,其说服的效应就会持续孩子一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