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4

简单说来就是,如果你抵达过某种境界,再做这样的预言,你自己就容易相信。我在化学成绩上取得了年级第一,由此开始憧憬其他科目也去争取类似的成绩。这种憧憬,是扎实的。

由点到面,逐步突破

进入高三后,我将物理当成了第二个突破口。两个多月后,在高三上学期的期中考试中,我的物理成绩也取得飞跃,基本考了满分,那是我高一以来的物理最高分。同时,化学成绩仍然在年级名列前茅,证明我高三升学考试中的成绩并非昙花一现。

到了高三上学期的期末考试,最令我欣慰的是,数学成绩也有了巨大进步。其实,我最害怕的还是数学,因为高一就没打好底子。我的同桌数学成绩在班中最强,他建议我从高一数学开始扫漏洞,力求不放过一个难点和疑点。其实,我在化学和物理中都是这么做的,并且,在攻坚化学和物理时,我一直将数学当作第二重点,做好了持久战的准备。

经过半年多的努力后,扫漏洞工作终于宣告结束,在高三下学期的第一次模拟考试中,我的数理化成绩都在班中名列前茅。虽然这次考试只得了全班第19名,但因为是整个高中三年数理化成绩首次都名列前茅,还是有很大的成就感。毕竟,这证明我在这三科上下的苦功是行之有效的。

整体大于局部之和

心理学中一个著名的观点:整体大于局部之和。将这个概念引申过来,可以得到一个很好的战略观念:要将高三一年视为一个整体来对待,不要为局部的得失而过于得意或苦恼。

对我自己来讲,在高三半年多的时间里,我的最好成绩其实仍然是高三升学考试那次的全班第11名。那也是唯一的一次,我有一科考了全年级第一。如果拘泥于局部观,我应该懊恼才对,因为我的成绩一直不升反降。

但是,我几乎从未因此苦恼过,因为我将高三一年视为了一个整体,所有的努力都是为了最后的结果,至于中间的成绩,进步了,可以欣喜,证明自己提高了;倒退了,也可以欣喜,因为得到了经验和教训。进步也罢,经验教训也罢,对最后的结果都有益。我从不执着于一次成绩的得失,因为我坚信:努力,总不会错!

我相信,只要努力,就会进步,就会提高。一时的成绩升降,都有偶然,而努力必然有收获。并且,我在化学上努力,化学成绩就提高了;我在物理上努力,物理成绩也提高了;我在数学上打持久战,成绩也提高了。这也证明了我的信念——努力,总不会错!

会学习,还要会考试

数理化成绩都提高后,我将英语当成重点突破对象,向每个英语好的同学认真请教学英语的方法。有两个同学给了我很重要的建议,结果英语的感觉也越来越好。

但紧接着,我遭到了高中三年来最大的一次打击:高三下学期的第二次模拟考试中,我仍然考了全班第19名。而且,除了化学,其他各科都没有考好。

为什么会这样没道理呢?

在离高考仅三个月的时候,这个打击很重。我非常郁闷,于是一个人到学校附近的铁路旁散步。我重新估量了一下形势,最后断定:我没有发挥好。我做数理化难题的功力,全班少有人能比,所以数学和物理的成绩没有反映出我的真正水平。至于语文,我读的文学类书籍、看的文学类杂志,全班任何人都没法和我比,而且高中所有要求背的课文、诗歌,我全背过了。还有政治,我几乎整本书都背过了,考试却没及格……实在是没有道理啊!!!

但是,为什么会这样呢?为什么我的知识水平很高,却考得那么差呢?

正在思考的时候,一列火车轰隆隆地从我旁边飞速驶过。因为思考得太专心了,我一开始没听到它过来的声音,吓了一大跳。凝视它的时候,我忽然茅塞顿开:火车质量再好,也只有在火车轨道上才能跑得快,在公路上,它就跑不动;你知识掌握得再好,也只有走上考试轨道才能取得好成绩,上不了这个轨道,也拿不到好成绩。

暂停学习,钻研考试办法

这个顿悟来得太及时了。接下来,我果断地决定,除了英语,其他所有科目都停止重复学习。

我相信,除了英语,其他科目的知识我都掌握得非常好了。接下来,我首先要专心思考,怎么能在每一科上“走上考试轨道”。那时,我每天都写日记,内容几乎全是思考怎么考试,且一旦想到方法就立即自己做模拟题进行检验,一旦觉得不对就立即改变。

好像差不多用了两个星期,我就对每个科目怎么考试都有了很多体会,接下来就是按照这些体会,把每个科目的知识点梳理一遍。这种工作的效果远远出乎了我的预料。在离高考还有19天的第三次模拟考试中,我的语文、政治和生物都考了全年级第一名,总成绩列全班第一。这是我高中三年第一次进入全班前十名。

高考时,我仍考了全班第一,这证明“考试轨道论”和后来的考试方法经住了考验。

不过,作为考试上的“暴发户”,我的成绩并不能让我进入我选择的生物化学系或无线电电子系,最后,我被拨到了心理学系。这是一次命运的安排,我只读了一个月的心理学书籍,就喜欢上它,认定这正是我喜欢的专业。

挫折商

这个“考试轨道论”的顿悟固然重要,但更重要的是,这个事例表明了挫折的价值。

心理学认为,经历的多样性比经历的单一性更好。顺利会帮助一个人形成一个方向的思维,挫折会帮助一个人形成另一个方向的思维。如果总是一帆风顺,那么一个人的思维就容易陷入单向度思维,对事情的考虑容易片面;如果一个人总是遭受挫折,那么这个人的思维也容易陷入单向度思维。最好的经历就是,既顺利过也遭受过挫折,这样的经历会帮助一个人形成多向度思维。

所以,在智商、情商之后,心理学家又提出了挫折商。所谓挫折商,就是一个人在应对挫折时形成的一些良性的应对方式,一定程度的挫折可培养一个人更强的心理承受能力,也可培养一个人的多向度思维,让一个人考虑事情更全面。

在北京大学读大二的时候,一天夜里,我忽然从睡梦中惊醒,发现同宿舍的同学都挤在窗户前向外看。外面,一个全身**的男同学边跑边喊“我是北大的,我是北大的”。显然,他疯了。后来知道,这是我们楼下数学系的一个同学,上大学前一直在学校里是成绩最好的,但上了北大后,发现自己只能考中等程度的成绩。他无法接受,越来越自卑。在这种心态之下,他已经很难静下心来学习,结果在最近的一次考试中有一门数学课没及格。于是,他一下子彻底崩溃了。

因为过于一帆风顺,这个同学的挫折商太低了,这导致他无法承受新的挫折。所以,要珍惜一些学习上的挫折。要知道,一些考试挫折不仅暴露了我们学习上的弱点,让我们查漏补缺,也可以培养我们的挫折商,这是一种很重要的心理财富。

对我来讲,这次挫折直接让我形成了“考试轨道论”,让我在高考中受益。从长远来说,我后来又发明了多种“轨道论”,它们成了我认识世界的钥匙。无疑,这次挫折大大提高了我的挫折商。

站在考官的角度上看考试

“考试轨道论”的顿悟很重要,但怎样才能跑上考试轨道呢?

我当时想出了很多大大小小的考试方法,几乎每一科都找到了几个。不过,最重要的是,我有了一个全新的看待考试的角度:站在考官的角度上看考试。

这个顿悟源自对政治的思考。我是1992年的考生,那几年的考生都知道,政治的多项选择题不是考你的知识点,而是像故意难为你,就算把政治书背得滚瓜烂熟,也不知道怎么做多项选择题,错一半甚至更多的选择题是非常正常的。

怎么解决这个问题?为什么题目出得这么“变态”?考官为什么这么出题?最后,我脑子里忽然间跳出一个意识——不要站在学生的角度上看考试,要站在考官的角度上看考试。

这个意识的形成很重要。以前,我和其他同学一样,总是抱怨政治考试“变态”“没法理解”“有毛病”,等等。之所以这样抱怨,是因为自己站在学生的立场上,将考官视为敌人,视为神秘的、不可理解的、但又能决定自己命运的人。但如果换位思考,站到考官的角度上去思考“他们是怎么想的”“他们为什么这样出题”,那么,敌对的心态就会消失,考官也就不再神秘和高高在上。

如果我是出题人……

形成这个意识后,我重新站在考官的角度上梳理了一下政治课本。每到一个知识点,我都思考一下,如果我是出题人,我会怎么考这个知识点。

再就是论述题。我也产生了新想法。政治老师指导说(估计当时的政治老师都会这样教育学生),在做论述题时,要尽可能多写,多涵盖知识点。但我一站在考官角度上,就想到,哪个考官愿意读这种答案?我断定老师教的是一种低级的考试技巧,针对的是那些没有掌握好知识的学生,而更高级的考试技巧是,用清晰的逻辑结构、简练的语言把论述题的答案写成一篇篇小作文,让考官读起来舒服。

当时,我甚至都达到一种“变态”的境界,能够感受出出题人是严格还是宽松,从而决定在做选择题时标准严格些还是宽松点。

这两个考试方法的效果只能用可怕来形容。二模我政治只考了五十多分(满分100),三模考了83分,是全年级第一名,提高了近30分,高考仍考了80分,列全年级第二。

设身处地为别人着想

美国心理学家罗杰斯提出了“来访者中心疗法”。他认为,心理医生的专业知识掌握得再好,如果他不能站到来访者的角度上,设身处地地为对方考虑,感他所感,想他所想,治疗很难有好效果。

把这个概念放到高考中,就可以明白:如果学生只是站在自己的角度上看考试,就很难理解考试的规律。并且,如果不进行这种换位思考,学生就很容易和考官较劲。譬如,一个学生可能会想,虽然我的字写得乱了点,但总能看得清楚,阅卷的老师会理解我的。但如果他站在阅卷老师的角度上思考问题,立即会明白,看到一个乱糟糟的卷面,肯定不会愉快,而看到整洁的卷面,心情立即会不一样。这样一想,你就会真正明白整洁卷面的价值。

形成“要站在考官的角度上”这个意识后,我又重新反思了每一科的考试方法,当时的小顿悟相当多,也找到了许多考试方法。不过,我是1992年参加的高考,现在这么多年过去了,已记不得太多了。记住也没什么价值了,毕竟现在的考试,应该会与那个时候有很大不同,生搬硬套肯定是吃亏的。但是,换位思考和“考试轨道论”肯定依然有特殊价值。

最后,我想向毕业班的学生和家长说一句,能上北大、清华等名校固然好,上不了也没所谓。我的同班同学中,只有我一人考上北大,但很多人现在远比我成功,比我活得更好。

如果说,对高三要有一个整体看法,就是不要拘泥于一次考试的得失,那么,我们对人生也应该有一个整体观。即便在高考中遭受了什么挫折,我们都要永远努力,永远向前进。这样的话,高考中的成败得失放到整个人生中,就显得并不是那么重要。

教孩子知识,不如给孩子爱

父母与孩子的关系模式,是孩子与其他人建立关系的基础,也是孩子的人格和情商的基石,这比知识更重要。

国内知名的心理学家曾奇峰说:“一个人的现实人际关系,是他内在的客体关系向外投射的结果。”

这句话中所谓的客体关系,指我们心理中内化的“我与重要亲人的关系”。“我”是主体,而重要的亲人是客体,这个关系就被称为客体关系。

一般而言,最重要的客体就是父母,而这个客体关系,主要是指一个人内化的自己与父母的关系,它基本在一个人五岁前完成。

这个客体关系有三个部分:“内在的我”、“内在的爸爸”和“内在的妈妈”。它们之间关系的性质,决定着我们长大后与其他人交往的方式。如果童年时,我们与父母的关系模式比较健康,那么我们长大后与别人相处时也会比较健康。如果童年时,我们与父母的关系模式不正常,那么我们长大后就难以与别人健康相处。

因:父母不喜欢她

果:上司不喜欢她

广州女孩阿云每进入一个公司时,上司和同事都比较喜欢她,但是,工作没多久后,上司和同事都开始疏远她,她最后会在公司中成为孤家寡人。

这种情形,完全拷贝了她童年时的人际关系模式。她的父母忽视她,而将大部分的爱给了她的弟弟。她内在的客体关系中,“内在的我”不相信会得到“内在的父母”的爱,而且一旦要与弟弟竞争的话,她永远都是失败者。结果,在现在的现实人际关系中,她也不相信能得到上司的爱,而一旦要与其他同事竞争,她一样永远是失败者。但是,这种人际关系,其实是她“营造”的。

其实,每进一个公司的一开始,她的上司和同事多数都对漂亮的阿云颇有好感。但因为早已经形成不良的客体关系,她不相信她能赢得上司和同事的好感,接下来会有意无意地做很多事情——常见的是拖延和遗忘,最终把她在公司的关系变得和她童年时在家里的关系一模一样。

做父母的,总想着要“教育”儿女,培养儿女的素质和能力。但实际上,在儿女年龄比较小的时候,远比这一点更重要的是他们与儿女的关系。这种关系会被儿女内化到他们内心深处,不仅成为他们人格中最重要的部分,也会成为他们情商的基础。很多没有得到比较好教育的孩子,长大后却能屡屡突破各种限制,最终获得事业和家庭上的成功,其主要原因是在他们童年时,父母与他们的关系非常健康。

因:父母总是鼓励孩子

果:三兄弟皆成企业家

譬如,我的一个朋友说,他年轻做推销时,从来都不怕被别人拒绝。无论被拒绝多少次,他下次仍然能情绪高涨地敲开客户的门。他说他内心深处相信,他一定能打动对方,赢得合同,“没有我拿不下的合同”。

后来,聊到深处,我了解到,他的家庭关系非常健康,他父母从来都是鼓励孩子,而不是对他们冷嘲热讽甚至棍棒教育,无论他们遭遇到什么挫折,父母都会坚定地说,他们一定能行。结果,我这位朋友,还有他的两个哥哥,现在都是有数百万乃至千万身家的企业家。

需要强调的一点是,他们三兄弟最高学历也都不过是大专毕业,而且父母都是农民,家境一直非常贫穷。

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另一个例子。一对音乐家父母,他们希望一对儿女在二胡上有所成就,于是从小就对他们进行堪称残酷的棍棒教育。譬如,一次儿子一边拉二胡,一边偷偷地看小说,结果被妈妈发现,然后遭到了一顿暴打。

这对父母的教育是“成功”的,他们的儿女长大以后本可以拉一手出色的二胡,但是儿子拒绝拉二胡,他说他恨二胡,这辈子再也不想碰它。女儿倒是还拉二胡,但与父母基本断绝了来往,因为她无法压下内心的恨。

父母残酷地对待儿女,而儿女也学会残酷,儿子是“残酷”地对待二胡,而女儿则残酷地对待父母。

不仅如此,多数在棍棒教育下长大的孩子,他们成年后,无论多么想与这种关系模式决裂,心中仍然会涌动着强烈的、难以排遣的恨意。

在国内知名的天涯论坛上有一个题目为《曾多次毒打、侮辱子女的父母们,你们给孩子跪下!》的帖子,其中一个受过父母虐待的网友写道,她尽管很想做一个好人,但一看到柔弱的东西,譬如小孩子、小狗、小猫或其他小动物,就忍不住想折磨它们。这其实就是她内心的客体关系向外的投射,这种投射不会因为我们意识中多么想做一个好人就能终止,这必须有非凡的努力和强大的反省能力才有可能走出来,并营造自己新的、健康的客体关系。

当然,父母与子女的糟糕关系,并不仅仅因为极端的棍棒教育,还有很多很多种,最常见的是忽视。

乖女儿,你可真黏人啊!

2006年,我出差去俄罗斯,在莫斯科机场的候机厅,看到了这样

一幕:

一个四五岁的小女孩,长得像天使一样漂亮,穿着也非常精致,她的又帅又有气质的老爸,在长椅上静静地读书。

和我们一样,他们也去叶卡捷林堡——俄罗斯第三大城市,在近一个小时的等待时间里,小女孩不断地纠缠她的爸爸。她很轻很轻地走到爸爸旁边,仿佛生怕打搅他,然后很轻很轻地拉一下爸爸的胳膊,对他说点什么。

但爸爸没一点反应,不说一句话,不吭一声,胳膊仿佛钢铁般一动不动,也不看女儿一眼,仿佛女儿所做的一切完全没有发生,仍然全神贯注地读他的书。

女孩觉得有点无聊,于是离开爸爸,自己去玩。过了几分钟后,她忍不住又来纠缠爸爸,仍然是很轻很轻地拉一下爸爸的胳膊,说点什么,但爸爸仍然完全没有一点反应,继续全神贯注地读他的书。女孩无聊地离开,过了几分钟后又来碰一下爸爸。

…………

这样过了约半个小时,女孩彻底打消了要赢取爸爸关注的努力,开始自己玩,她一会儿跳下舞,一会儿唱下歌,但动作很轻,声音也很轻,仿佛生怕打搅周围的人。

再过了半个小时后,登机时间到了,这位老爸合上书并放进行李包,把女儿喊过来,然后非常非常轻地拍了一下女儿的头,那眼神仿佛在说:乖女儿,你可真黏人啊!

小女孩则羞涩地笑了一下,那种微笑中,有一点自责的成分,仿佛在说:“爸爸,我知道自己错了,可我真是有点寂寞啊。”

这是长达一个小时的时间里,这位老爸对女儿的第一次关注。我想,十几年后,这个天使般的小女孩或许会出落成一个非常非常安静的美女,任何场合,她都会轻轻地说话、轻轻地走路,生怕打搅其他人。

自我评价=内在父母的评价

上个星期去福建出差,接待我们的朋友情商非常高,她能轻松地化解各种大大小小的矛盾。譬如,去餐馆吃饭,如果菜上得慢了,她就会叫来服务员,对她说:“小妹,你这么可爱,能不能帮我催一下菜?”

一般情况下,“小妹”会很开心地去催,问题顺利解决。但少数情况下,“小妹”会解释说,因为什么原因,我们不得不等。这时候,她会继续说:“小妹,你很能干的,你一定会有办法的,我对你很有信心。”

到了这一地步,没有哪个“小妹”会再固执己见,而会开心地帮我们去催,于是问题也很快解决。

我们可以说,这是她掌握了谈话的艺术。但在我看来,更重要的是她说话时的语气和姿态。她绝不会盛气凌人,也绝不会不耐烦,总是很开心而且很平和。这些听不到的东西才是最重要的。

聊到她的家庭,才知道这到底是为什么。原来,她的父母非常民主,家中的很多事情,都要投票决定,而且大人孩子每人一票,完全平等。

可以料定,她从小形成了民主、相互信任的客体关系。现在,她把这个关系投射到了餐馆中,那些“小妹”也感受到了这种信任,于是很乐意地帮我们解决问题去了。

但是,她的投射也遭遇过挫折。在厦门的鼓浪屿,给我们做导游的女孩,无论这个朋友怎么夸她都无济于事,导游都仿佛是在按照一个僵硬的模式来对付我们。

离开鼓浪屿后,我对这个朋友开玩笑说,她夸导游可爱,无效,因为这个导游自认为不可爱,所以会认为她是在撒谎。同样,她夸导游漂亮,也无效,因为导游自认为不漂亮,所以仍然认为她是在撒谎。

可以说,我们的人际关系就是我们的客体关系模式相互投射的结果。一般餐馆的服务员自我评价尽管可能普遍比较低,但也有高的地方。所以,我的这个朋友向她们投射她的夸奖时,她们会接受。但鼓浪屿的这个导游,她的自我评价实在太低了,而这个朋友又没有找对地方,所以怎么投射她的夸奖,都没有用。

自我评价是什么?就是心中的客体关系中,“内在的父母”对“内在的我”的评价。其基础就是,我们童年时父母对我们的评价。

曾奇峰说,父母分三种:第一种父母,是无论你做什么,他们都批评你;第二种父母,是无论你做什么,他们都忽视你;第三种父母,是无论你做什么,他们都鼓励你。当然,最好的父母就是最后一种。

性格如何决定命运

性格决定命运,这是我们耳熟能详的一个格言。

学心理学越久,我就越相信这句话。

那么,性格如何决定一个人的命运?

性格,是通俗的说法,换成心理学专业说法,即人格。所谓人格,作为后精神分析学派的客体关系理论认为,即一个人内在的客体关系。形象表述出来,即一个人的“内在小孩”与“内在父母”的关系。

也就是说,性格是一种关系。

这可能会让人发晕。性格,譬如自信、自卑、倔强,等等,怎么会是一种关系呢?

先讲讲自信。自信,通俗理解,就是自己相信自己。然而,从逻辑上讲,不存在A相信A这回事,存在的,只能是A相信B或B相信A。

那么,什么叫自信?简单来说,是自己内在的一部分相信自己内在的另一部分。套用客体关系理论的话,准确地表达,即一个人的内在小孩对获得内在父母的爱充满信心。

所谓自卑,也即一个人的内在小孩对获得内在父母的爱没有信心。

所谓倔强,就是一个人的内在小孩对内在父母说,凭什么!

内在小孩与内在父母的关系模式,形成于一个人的童年,主要是六岁前。这个模式形成后,以后的人生里,我们就会不断将这个模式呈现在现实世界中。所以说,内在的客体关系模式决定了一个人的人生。简而言之,即性格决定命运。

所以说,精神分析学派有决定论的色彩,而且是童年决定论。

决定论听起来有些悲观,但它绝非说,你的客体关系模式就不可改变了,它当然可以改变,改变的办法,就是认识你自己。

教育是为了孩子,还是为了大人

一切为了孩子!

这句很流行的口号,看上去好像是我们教育的实质。

不过,我的一位在教育部门的朋友说,学校教育体系的实质,是某个官员想有政绩,而目前政绩的主要评判标准是升学率。

这个政绩的压力先传递到校长那里,再传递到各级组长那里,而后传递到班主任和各科老师那里,最后传递到学生那里。

可见,绝非一切都是为了孩子。更要命的是,你要政绩,我也要政绩,而升学率的蛋糕是固定的,

于是压力不断升级,而最后承受这些压力的,还是孩子。

并且,校长和老师们作为教育体系的重要环节,他们的业绩,也是由学生的考试成绩和升学率所决定的,他们实现业绩的梦想,也一样由学生们的努力所实现。

同样要命的是,校长和老师们对业绩的追求,也是不断升级的,于是孩子们的压力也随之不断升级。

如此说,那句著名的口号其实是,一切为了老师。

这样说,听上去有些偏执,那么,讲讲故事吧,故事能说明一切。我一个朋友,在某省会城市,儿子该读小学了,神通广大的他细致地调查了该省会城市的所有著名小学,结果有个雷人的发现:在这些著名的小学,老师鼓励孩子在考试中抄袭竟是一个普遍现象。

让孩子从小学一年级开始就学习抄袭,而且让他们意识到,这是一种主流做法,无论如何,这不能说是为了孩子吧。

这是为了追求考试成绩的大跃进,而能从考试成绩中获益的,自然是各个级别的老师们。

现在几乎所有中小学学校,学生们已没有了真正的自习课,因为自习课已经被各科老师霸占,无比焦虑的老师们像打仗一样抢夺自习课的控制权。这可以理解,毕竟自己的业绩是和成绩紧密挂钩的。

前不久,和几个朋友吃饭,其中三个朋友的孩子都是刚读小学一年级,他们的一个共同感受是,孩子上学这件事让整个家庭濒临崩溃,所有人的情绪都因为要跟孩子“一起上学”而不同程度地陷入了歇斯底里的状态。除非家长能从其中醒悟,否则后果不堪设想。这三个朋友中有两个有一天突然明白,这样下去不行,于是才多少从这个状态中脱离了出来。

譬如,他们三个都有如下遭遇。他们每天都收到各个老师的短信,不仅告知你的孩子表现如何,也告知班里其他孩子表现如何。读到这样的短信,他们的心立即揪了起来。

一个朋友说,一次收到短信,看到女儿一科考了92分,她想,嗯,还不错啊,但随即看到,全班的平均分是98.5分,她一下子觉得被打击了,回到家后好好教育了一下女儿。

因为不断这样教育女儿,女儿的脾气变得越来越坏,最后孩子奶奶终于受不了了,她教育我这位朋友说,她实在看不出92分和98分有什么分别,小孩子很容易马虎,马虎一下几分就没有了,要是孩子每次都考98分、100分,这才是问题,那时你得担心孩子的天性到底到哪儿去了。她有点下通牒式地对儿媳说,以后绝不能因为这样的事教训孩子了。

婆婆的话很给力,我这位朋友也反思了一下,觉得自己也的确是敏感了,从此对女儿的教训少了很多,而女儿的坏脾气立即有了好转。虽然经常和朋友们聊到现在学校的事情,但几乎每一次聊这样的话题都会觉得崩溃,因为总能看到令我震惊的做法。

有时候,我给一些企业讲课,说到工作压力的话题,我会半开玩笑半认真地说,你们该觉得庆幸,因为你们的工作压力很难比得上现在小学一年级的孩子,你最多早起晚睡,但他们每天的学习时间要远胜于你,而且根本没有松弛与娱乐的时间。

譬如这三位朋友,他们的孩子不过是读小学一年级,但每天回到家里至少要做两个小时的作业。并且,做两个小时还是最快的,据他们了解,孩子的不少同学要做四个小时甚至更多。

监督孩子做作业,则成了家庭的噩梦。一个朋友说,孩子没上小学前,他和妻子的感情很好,极少吵架,下班回家后很能享受家庭生活。但孩子上小学后,夫妻吵架的次数越来越多,有一天他们幡然醒悟,发现吵架的原因多数都与监督孩子做作业有关,于是决定将监督孩子做作业的事情交给专业机构。

其他两个朋友也说,他们也做过这个打算。现在很流行这样的机构,有的是老师办的,有的是家长办的,也有很商业性的,就是把几个或十几个孩子弄到一起做作业,每个月交几百乃至上千元就可以。

把孩子弄到这样的机构,夫妻之间就不必因此而吵架了。并且,父母也不会因此而与孩子发生冲突了,围绕着做作业产生的矛盾,主要放到了这种专业机构里,孩子可以憎恨这个机构,而不必憎恨父母了。

这样的机构估计也可以打“一切为了孩子”的口号。然而,如上的每个环节中,到底有哪一个环节真的是为了孩子呢?这些不过是大人的游戏,而孩子不幸成为实现大人政绩、业绩或物质利益的工具,但大人从孩子身上榨取了利益并给孩子制造了难以承受的痛苦后,还强调一句说“一切为了孩子!”这是何等的卑鄙。

他们不是孩子利益的代表,孩子只是被代表了而已。

一切为了孩子!

家长们也喜欢使用这个口号,好像这也是教育的一个实质。

对此,我一个朋友有很经典的说法。她说:

怀孕时,只希望孩子正常就好了,别是怪胎就行;

生下来,只希望孩子健康就好了,别总生病;

孩子逐渐长大,看着小小的他,只希望他开心就好了,其他一切都不重要;

进入幼儿园,比较心开始升起,希望自己家孩子比别人家孩子出色;

从此以后,一发而不可收拾,希望孩子在人生每一步都比别人家孩子更出色一些。

我正在看一本美国人写朝鲜战争的书,作者讲朝鲜战争前期的美军总司令麦克阿瑟,说他是母亲的一个“杰作”,母亲那么努力地教育儿子继承父业,让他成了既杰出又超自恋的五星上将,不仅是要儿子证明自己是最强的,更要证明,她这个母亲也是世界上最出色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