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章 都来了

同时,刘元德还特意派遣手下的其他机动部队,轻骑兵对于蓝玉同样进行骚扰。

没有办法,面对像个刺猬一样蜷缩起来的刘元德,蓝玉最终只能再次败下阵来。

长叹了一口气后,蓝玉无奈的说道。

“贤婿,你又赢了。”

刘元德则是笑眯眯的说道:“岳父大人承让了。”

感觉到一阵口渴的蓝玉,头也没有抬,立刻招呼自己的儿子蓝斌。

“儿子,快给我端一碗魏国公家的美酒。”

“要不是徐增寿这孩子,我还没有机会再喝到魏国公家的美酒。”

蓝玉话音刚落,还没等到自己儿子有所回答,他的背后便传来了一阵熟悉的惊呼。

“什么!?”

“我说这酒水的味道怎么这么熟悉,原来是我私藏的美酒啊!”

顿时有些绷不住了的魏国公徐达,当即抓起自己家的小兔崽子,狠狠抽起屁股来。

“徐增寿,你个小王八蛋!”

“知不知道,老子攒下这点美酒多么不容易!”

“就不能给老子留一点,怎么全搬来了!”

“老徐老徐!”一旁端着魏国公徐达家酒水的冯胜,笑着说道,“别把孩子打坏了。”

“不就是几坛子酒水嘛,别那么小家子气啊!”

“是啊是啊!”*N

心疼不已的徐达,哪能不知道自己的这些老朋友都是在说反话,当即狠狠教训起自己的儿子来。

受到自己父亲爱的教养,徐增寿却依旧嬉皮笑脸,对着一旁看热闹的叔叔伯伯们说道。

“叔叔伯伯们,这里可不仅有我家的美酒。”

“这里还有你们家,你们家,他们家的酒水。”

“这同样是你们的儿子送来的。”

“什么!!!”

刚刚还在开徐达玩笑的冯胜,突然也绷不住了,转头看向一旁打算跑路的儿子,冯定元。

而其他被徐增寿点到名的大明军方大佬们,同样也是脸色大变,摩拳擦掌,朝着各自家的小兔崽扑去。

经过一番鸡飞狗跳的追逐后,这场闹剧才完全停止了下来。

尽管,不少二代们的身上都留下了来自自己父亲爱的教养。

但他们却没有放在你心上,反倒是有种同病相怜的感觉,彼此之间的关系更近了。

另一边,父辈们出了一口心中的怨气后,肚子也有些饿了,便指使小辈们,给他们乖乖烤肉去。

徐达他们还怕不够大家伙吃的,也是纷纷慷慨解囊,从家里调来美酒以及牛羊肉。

在等待烤肉的时间里,徐达这些军方的大佬们,也是围坐在刘元德身边。

被大明的大佬包围后,即使有些天不怕地不怕的刘元德,此时也有些慌了,打算慢慢朝着外面移动。

却没想到,被眼尖的徐达,一巴掌按在了肩膀上,浑身动弹不得。

徐达笑眯眯的说道:“元德啊,你打算去哪里啊?”

“额......”急中生智的刘元德,尴尬一笑,解释道,“徐叔叔,小侄刚刚喝的有些多了。”

“一时有些尿急,不如先让小侄去解下手,回来再接受各位叔叔伯伯的教导,如何?”

“不错不错!”一边的常遇春用欣赏的目光,看着面前的刘元德,拍手赞扬道,“不愧是刘大人的孙子,这话说得很不错,这理由找的也很完美。”

“很可惜,你这借口,我们这些老家伙早就用烂了。”

“所以,你就老老实实待在这吧。”

“哈哈哈!”冯胜也是笑了起来,亲切的拍了拍刘元德的肩膀,笑道,“是啊是啊。”

“元德,你就老老实实先待在这吧。”

没有办法,见尿遁不行,刘元德也只能瑟瑟发抖的坐在了这群大佬的身边。

沉默片刻,郑国公常遇春率先打破了尴尬的气氛,当即对刘元德说道。

“元德啊,我先在这给你赔个不是。”

“我家这不肖子,因为我平时一直忙于四处征战,导致他根本没人管教。”

“加上不少人因为我的原因,也并不愿意处理他。”

“让他养成了一副嚣张跋扈的样子。”

“今日险些弄成大祸,这是我的问题,请你见谅。”

郑国公常遇春平和真诚的语气,让刘元德非常有好感,赶紧开口说道。

“常伯伯别这么说。”

“咱们两人也算得上是亲戚,只要您不怪我打伤常茂就好了。”

“没事没事。”郑国公常遇春摆了摆手,表示这都是小事,“让他多吃点教训,也该知道,不要给自己惹下祸端。”

随着郑国公常遇春的搭话,其他的军方大佬们也是纷纷向刘元德开始发话,问这问那。

当然,其中问题最多的,就是关于行军棋的事。

刘元德觉得,这行军棋一句话两句话说不清楚,便直接让众人上手。

早就看的手痒痒的冯胜,当即表示我第一个先来。

两人摆阵势后,便开始了第一盘行军棋。

因为是教学局,所以刘元德下的很慢,也会适时给围坐在一边的众人讲解什么情况,该怎么做。

尽管这相当于给冯胜降低了不少的难度,但作为一个初学者,冯胜根本不是王者段位刘元德的对手,很快就败下阵来。

接着,汤和也上了场。

结果同样如此。

等到所有军方大佬轮了一圈后,除了最后的徐达给了刘元德一点压力外,其他人完全让刘元德感觉是在虐菜。

兴趣渐浓的众人,便将其他几张棋盘和棋子都拿了过去,各自为一组,开始了菜鸡互啄的旅程。

刘元德也是松了一口气。

毕竟,他也不是机器人,下了这多盘棋,早就累了。

便和蓝玉一起,当起了场外观察员。

不过,似乎在场的军方大佬们都忘记了一件事。

......

大明大都督府内。

“人呢?”

一脸懵逼的朱元璋望着空空****的大都督府,整个人都有些傻了。

走出去一看,那明晃晃的大都督府四个大字,写在上面。

很明显,自己也没走错门啊。

但是,里面的徐达、常遇春、蓝玉这些人呢?

同样有些懵逼的,还有一旁陪同的太子朱标。

不过,太子朱标倒是反应了过来,大概猜到了徐达他们在哪里。

当即对着身边的父亲朱元璋说道:“父皇,我大概知道徐将军他们在哪里了。”

“哪里?”朱元璋好奇的问道。

“应该是在东宫。”太子朱标说道。

朱元璋有些疑惑的说道:“东宫?”

“他们去你那做什么?”

“这个.......”太子朱标也不是很清楚,摇了摇头。

既然人不在这,正好有功夫的朱元璋便带着太子朱标,前往了东宫。

只是,刚一进东宫,朱元璋就闻到了一股浓浓的烤羊肉味道。

“标儿。”朱元璋不解的问道,“你们东宫这个点吃午饭?”

太子朱标哪知道怎么回事,但他似乎猜到了罪魁祸首,立刻说道。

“大概是元德在搞什么吧?”

“刘元德?”

听到刘元德的名字,朱元璋就觉得头大。

这小子确实很有能耐,但也真的能搞事啊。

于是两人赶紧加快步伐,朝着演武场走去。

刚一进去,朱元璋就发现,往日十分活跃的的那些老朋友们,都一个个像学堂里的乖孩子一样,老老实实的坐在了地上。

而在他们的中央,居然放置着一张他看不懂的棋盘。

同样担心打扰老朋友的思考,朱元璋挥手拒绝了众人的行礼,悄悄加入到了观棋的行列中。

没过多久,刘元德也发现了朱元璋的到来,便拍了拍手,打断了众人的下棋。

朱元璋本以为自己的这些老朋友们,会有些不满。

没想到,大家反而很是兴奋。

拜托,你们都是一群五十多岁的老家伙了,怎么现在像个小伙子一样激动。

而注意到朱元璋的到来后,徐达他们也只是简单打了个招呼,便立刻投入到了刘元德最新的教学局之中去。

两个时辰下来,朱元璋这才明白为什么徐达他们这么兴奋。

无他,这游戏实在是太好玩了。

朱元璋原本是什么身份,一个郭子兴手下的将领。

后来经过南征北战,这才一步一步成为了大明王朝的建立者。

可是,帝皇的身份虽然给他带来了统治者的尊贵,但也同样让身为优秀军事将领的朱元璋,失去了带兵打仗的乐趣。

没有办法,为了大明王朝,朱元璋放下了心中的渴望,全身心的投入到这个新生帝国的建设之中。

而刘元德所发明的行军棋,却可以让朱元璋感受到久违的统兵打仗的乐趣。

朱元璋也没有靠着自己的身份,去获得对战机会,而是像徐达他们一样,默默等待自己的上场。

等到朱元璋和徐达下完棋后,朱元璋抬头一看,天色居然有些晚了。

尽管有些恋恋不舍,但朱元璋的大脑还是非常清醒的。

意识到这种游戏的战略价值后,他当即严令众人在这次北征结束前,不得外传这种游戏,以免被北方的蒙元余孽意识到大明军队的作战方式。

同时也为了让众人更快的了解全新的作战方式,打算让工部秘密再打造四份行军棋。

两份放在大都督府内,两份放在东宫,供他们使用。

而今天下午的气氛,也让朱元璋感受到久违的乐趣,他当即决定,在演武场内举办了篝火大会,和自己的老朋友们,一醉方休。

唯一有些不高兴的,就只有刘元德了。

自己辛辛苦苦打造的行军棋,没有版权不说,就连自己手里的这份,也被朱元璋以军事机密的名义夺走了。

就连偷偷藏起来的燧发手枪,也同样被老朱巧取豪夺了过去。

但值得欣慰的是,老朱没有卸磨杀驴,而是也给刘元德送了两颗夜明珠,以表慰问。

在接下来一个月的时间里,刘元德的生活非常规律。

一边帮东宫的二代们熟悉新式作战方式,一边用秘密打造的三支火枪,指导他们使用火枪。

当然,闲暇功夫,刘元德也没有忘记正事。

时不时的做了些小点心以及小玩具,自己往永昌侯跑,或者让蓝斌帮忙带去。

像铃铛这种贪吃的小丫头,很快就被刘元德收买了。

而蓝素涵的妹妹,蓝婉茹,则是像个守财奴一样,一直围在蓝素涵身变,根本不给刘元德好脸色看。

甚至在两人一起出游的时候,也会当成电灯泡,对刘元德严防死守,生怕他占自己姐姐的便宜。

对此,刘元德表示,自己是那种人吗?

而刘元德与蓝素涵的婚期,也是定了下来,九月份的一个好日子。

等到新式军器作坊建成后,刘元德放下东宫的工作,来到了这里,查看情况如何。

刘元德从来不会小瞧古人的智慧,等到工部负责检查的其他人走后,他让这里的工部主事,把这里的军匠们召集了起来。

望着面前这些衣着褴褛,白发苍苍的匠人们,刘元德感觉心里就像被扎了一根刺一样。

他这才想起,大明的工匠,似乎过的并不好。

在古代,一个强大的帝国离不开强有力的无声支持。

要维持自己国家强有力的军事实力,朝廷之中必不可少的就是工匠。

像常人办不到的机械制造、船只建造、弓弩、武器的制造与维修,这些工程都离不开工匠的帮助。

因此,每个朝代对于工匠,也都是非常重视。

大明的工匠制度,源自于元朝。

元朝,它把有技艺的工匠俘虏、征调编为匠户,子孙世袭。

而明初匠户的户籍,还是依据元朝的旧的户籍,不允许变动。

这主要是大明的统治者,朱元璋的想法,与元朝统治者的想法差不多。

他想建立一个僵化的社会制度,把重要的工匠控制手中。

这个道理就和蒙元为了避免汉人有武器造反,规定汉人、南人每十户合用一把菜刀,如有违反者将遭杀身之祸一个道理。

这样一来,即便是有人想要“造反”,也没有工匠打造箭矢等武器,有利于朱元璋的统治。

另外,明朝还规定各地工匠必须定期赴京服役,每三年需到京城服役三个月。

而为了鼓励外地工匠赴京,朝廷还特意免除了工匠家中应服的徭役。

除了外地的轮班工匠,还有一部分长期固定在京城的工匠,他们被称为“坐匠”。虽

然坐匠是长期在京城做工,但是每月工资十天就可以,剩下的时间就可以回家搞别的生产了,这样制度既满足了朝廷对于工匠的需求,又满足了社会生产需要大量劳动力的需求。

而在明朝,工匠分类非常明确,从明初工匠分为62种,到后来又细分为188种,木匠、瓦匠、铁匠、印刷匠等等,每一种人数有1人到875人不等。

这么分工细的工匠,但凡是宫廷或者军队所需的手工业制造品都可以制造出来。

在明初,朱元璋制定的工匠工作的轮班与坐班两种形式,在当时,一定程度上解放了部分劳动力,同时,他也允许工匠制成的产品在市场上出售,对于市场商品的发展起到积极作用。

但是,朱元璋的眼光毕竟只是个农民,他只是一味觉得大家各在其位,这个天下就一定不会乱。

在明朝,普通百姓被划分大致为民户、军户、匠户,民户包括儒户、医户等,军户包括校尉、力士、弓兵等,匠户包括工匠户、厨役户等。

这样划分职业目的很明显,就是为了用人方面,打仗时召集军户,修建工程召集匠户。这些职业都是继承制,世世代代不会有变化。

也许有人觉得这样的“铁饭碗”,不是挺好吗?

对统治阶层来说,“铁饭碗”确实有利于他们的统治。

而对于很多人来说,这也是难以接受的事。

就像陈胜吴广的“王侯将相宁有种乎”一样,也些人不喜欢当父辈的职业。

尽管,你可能不喜欢这个行业,可是想转行却是不可能的。

你爷爷是工匠,你父亲是工匠,你也是工匠,你儿子也是工匠。

这种社会自由严重固定化的后果,就是导致华夏民族原先领先世界的技术一落千丈,最终被西方的坚船利炮,打破了天朝上国的美梦。

想到这,刘元德无奈的叹了口气,招了招手,对着身边的工部主事说道。

“这位大人,麻烦你给这些老师傅们准备个洗澡的地方,之后再给他们换一身干净的工匠服吧。”

“其中所有的费用都报给我就好,请不要担心。”

工部主事有些诧异的看了一眼刘元德,点了点头表示自己明白了,便上前去安排这些人的洗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