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七章 轨道
年轻的军使大人处事一向出人意表。自到昌化军以来,无论是雷厉风行的一锅端了旧有官绅,还是颁布的授田、募营、兴学等诸多政令,亦或是城北巨大高炉的建设,无不令人啧啧称奇。
事虽奇,却让绝大多数百姓获得了实惠——家里有田耕、孩子有书念、男人有工作、按月有俸禄,过去做梦都不敢想其一,短短数月就统统实现了。这让贾旭在昌化军获得了无与伦比的声望和绝大多数百姓的衷心支持。
当然,绝大多数终归不是全部,一样有些道德模范、理学大儒对贾旭的离经叛道多加指摘。原本每日忙于生计,无暇置喙,现在兜里有了几文钱,每日正好与三五同道沽两壶浊酒,摇头晃脑地品评一番。
旁的不说,新来岛上的那个贾旭的未过门的夫人,明明是个大家闺秀、名门之后,不在后宅中谨守妇德,却每日在昌化城中四处闲逛。学堂、巡捕营、军营、工匠营、医护营,各种新奇的地方,没有她不去的。
这般整日四处抛头露面,成何体统?
贾旭虽然对这种风言风语毫不在意,他本就想着要扭转昌化军百姓的观念,让女性更多地参与到社会运转中来,以最大限度地解决自己治下人口稀少劳动力不足的问题。之前医护营就是尝试之一,吕妙晴如今每日满大街闲逛也是他乐见之事。不过这事儿细说下来还真的跟他没啥关系。吕妙晴虽然是他未过门的夫人,可她毕竟未过门,又怎么管得了她?虽然吕妙晴最终还是入住了贾旭的府邸,但是由于双方各自的家世身份,两人也不可能提前做什么胡闹的事。贾旭给她安排了一个单独的院子,还让从鄂州时就跟着自己的安儿去服侍她,可她就是个屋里待不下的性子,贾旭也只能安排了几名亲卫,整日跟着她,确保她的安全。
而贾旭自己,也无暇顾及城中的这些闲言碎语,而且很快又用新的奇异举措,吸引了全体昌化军百姓的目光——从昌化到石碌铁矿的轨道开始铺设了。
这项工程还在计划中时,就引起了贾旭麾下诸将的非议,而且最主要的阻力来自于一向对他的各项决定不发表意见的张世杰。贾旭建高炉,炼旧铁,看着红彤彤的铁水冷凝成块块质地上优的精铁,让张世杰以为贾旭是要拿来铸造兵器甲胄。昌化军有五营员额,如今却仅有区区一营之兵,竟被区区一支黎峒蛮兵慑得不敢动弹,此时不正该营造甲械、募齐兵马,一雪前耻,却怎的好端端将这么多的精铁铺在地上?
为了打消以张世杰为首的军中诸将的疑虑,贾旭特意让金鸿超先建了一段实验轨道:原本单匹马拉的马车,大概可以拉动一千五百到两千斤的货物前行。而将特制的凹形马车车轮置于丄字型轨道之上后,单马拉车便可拉到四千斤载重,而且速度也不慢。如果是双马或者三马拉车,载重量还可以进一步的提高。而限制载重量进一步提升的,不是马力,而是木质拉货车厢的承重极限,如果采用铁制货厢,三马并行拉万斤也不费力。至于速度方面,经过测算,如果在昌化和石碌之间铺设一条双干线轨道,用特制马车在轨道上行驶,一日间便可从石碌到达昌化。
这般恐怖的运力提升,震惊了以金鸿超为首的诸工匠,对贾旭的崇拜之情更加溢于言表,“叹为观止”、“巧夺天工”、“天纵奇才”之类的马屁话,都毫不吝惜地献给了贾旭。他们还缠着贾旭求教原委,贾旭认认真真地给他们讲了一下午力学基础原理,众人却听得恍若天书,结果就是贾旭以为的科学启蒙没有开始,他个人身上的神秘色彩却愈加重了些。
你看军使大人说的这些,未载于任何典籍,他自身又年齿尚浅,必是传说中“生而知之”的神迹。
用试验轨道实实在在的展示了运力提升的效果,贾旭又给诸将算了一笔账。
其实他之前也想过将高炉建在石碌,但是综合各方面考虑,最后还是决定把矿石拉回来炼。如果是在石碌当地炼铁,也一样要将成品运到昌化来,而且还要将原料焦炭从昌化运到石碌去,这一来一回需要消耗的人力物力,也不比将铁矿石运过来要省多少。
而且若是在石碌炼铁,则后续铸造各种铁器的相关工艺步骤也势必要放在石碌进行,这样他们不仅需要维持相当数量的匠师在当地,还需要更多数量的人来保障他们的生活,给他们洗衣服做饭,派兵保卫他们不受周围黎峒袭扰。这么一波又一波地把人填进去,就相当于要在那边的荒郊野岭里再造一座城,这已经超出了此时贾旭的能力极限,也与之前的规划背道而驰。
贾旭之所以把原南宁军的三县并作如今昌化军的一县,顶着南面二县人的骂将他们迁来昌化,就是因为人口本就太少,又分散各地难以形成合力。还是要把力量都集中到一处,才能发挥更大的效用。
而且因为地势的原因,从石碌到昌化多为下坡,运矿石时更省力;从昌化到石碌则相应的多为上坡,但返程的马车只需携带少许粮食和补给品,总比运送矿石要轻得多。
所以算来算去,还是在石碌当地采矿,然后将矿石运到昌化来炼制,最为划算。
当然,最终说服张世杰的,还是贾旭的那一句话:“这点铁算得了什么,石碌那里,可是有无数的铁山等着我们把它们搬回来!”
取得了麾下诸将的支持之后,贾旭便立刻开始了轨道的铺设工程,并再次动员了全城之力。
接收了第二批流放人员的流徙营,人数已经近五千。贾旭自然不会让他们留在昌化干待着发牢骚,而是被打散在原流徙营中。再分为几部分,随各营做工。而为了安抚他们,贾旭承诺本次工程结束后,第一批流徙罪民中表现良好者,结合前期情况,可以为其脱罪,转为昌化军籍下良民。这种承诺换做别人来说,当然是没人信的。朝廷判的流放,你一个区区县军军使,有何资格说“脱罪”二字?但贾旭身为贾似道之子,自然就很有些说服力,也成了他们拜托目前生活的唯一希望。
那些已经习惯了流徙营的管理和每日做工的人,甚至自发地帮助管理起新来的流徙罪徒,生怕他们满腹牢骚、拖拖拉拉、暗地使坏,连累得自己一起受责罚,错失了此次转为良民的机会。如此一来,大大加快了新流徙罪民融入的速度和工作的效率。
新兵营在前开路,带着一部分流徙营平整地面。前次的拉练已将路线规划完毕,此番他们的任务就是逢山开路遇水搭桥,好在琼州岛西北地势相对平坦,从昌化到石碌,沿途除了有几条不大的河流外,并无什么崎岖的山脉。
主要的工作量在中间的工匠营。他们指挥流徙营在附近的密林中砍伐树木,然后将树干切割成长短粗细相近的木段,埋入土中,最后将铁制轨道钉在木段上。
这种简易的枕木,在岛上潮湿、多雨的气候下,势必会腐坏、变形。只是后世的标准枕木,多采用红松、落叶松、马尾松、云杉、冷杉等坚硬而富有弹性的树种,却非岛上所有,而且还要经过干燥、打磨等诸多复杂的处理工艺,时间上也不允许。只能是先挑岛上多见的椰子树、木棉树,然后在周围多填碎石、在轨道外侧再挖两条引水沟渠,来减缓树木腐败变形的速度,并期待于日后勤加维护了。
而余下的以妇孺为主的流徙营,则负责随工程的推进,沿途每日修建营寨,并利用已铺设的轨道往来运输粮食补给。
医护营自然是负责施工中受伤人员的急救处理。就连巡捕营都抽调了大半的人马参与了工程建设,除维持数千人的队伍的治安之外,贾旭还要他们在轨道沿线每隔二三十里就要择一地,设立一处巡捕房,留一小队人马驻守,每日来往巡查路线,防止轨道被人破坏。贾旭还专门为此设立了一个编制为二百人的机构,起名曰“铁路警察”,归巡捕营统管。
至于昌化城,贾旭再次丢给了廖莹中特意为他留下的张思宇所部琼州安抚使司兵马。自己虽然率领城中各路兵马倾巢在外,但是其实离城并未多远,如若必要,急行军下至多两日便可回到昌化,何况身后还有已经铺设好的轨道,也没什么可担心的。张思宇虽然与昌化军诸人一贯不甚熟络,总是若即若离、冷眼旁观的样子,却不至于因为看不惯贾旭等人的作为便就谋反吧!
就这样,在贾旭调动了全城之力的参与下,轨道以每天二至三里的速度向前铺设。昌化至石碌之间直线距离只有百里,前次拉练时为了尽探周边形势,来回都跑了一百四十余里。而今次轨道的铺设自然是要取最短距离,算上一些为了躲避小山包而些微的绕行,总共一百一十五里的轨道,耗时近两个月铺就完成。以当世的工程组织力来说,可谓是相当之快了。
轨道铺到石碌之日,贾旭在山上随手捡了几块散落的矿石,放在回程的马车上,搞了个隆重的“通车仪式”。此时已是景定二年(1261年)的二月初三,为了工程进度,辛酉年的春节都是在野外营地过的。诸将只知道借着庆功的机会多喝些美酒,只有贾旭知道这一时刻必在未来为后人们所铭记在史书之上。许多后世人人都能说几句的道理、比如此次轨道铺设代表的物流效率的提升带来生产力的提升,与当世之人说起来无异于天方夜谭,还是让时间将一切沉淀,然后缓缓地向人们展示这些注定会改变历史的巨变吧。
庆功宴上也有不和谐之事。德旺番茂的那名男青年,再次带着战书来访。
双方的约斗原本定在十一月,因为贾旭建高炉、铺轨道,之前已经去信德旺番茂,说己方实在有事,难以脱身,将约战时间推后数月,如今终于来此,也不算失约。德旺番茂这边也没有如上次那般,尽点族中青壮来此耀武扬威,可能是贾旭这边今次带来的七八千人的队伍看着也不像上次区区五百人那般好欺。那青年本次前来,只带了十余名随从,不过还是一样的倨傲,站在大帐中埋怨贾旭拖拖拉拉、迁延时日,还质问贾旭到底还敢不敢应战。一副不把众人放在眼里的模样。
帐中喝得正上头的张世杰、姜才等人险些当场就动了手,却被贾旭的亲卫拦下。贾旭不仅对青年的挑衅不以为忤,还拉着他坐下一同饮酒。青年初时不以为意,一杯蒸馏酒下肚便赞不绝口,忘了来意,不多时竟与众将推杯换盏起来。众将自然是群起而灌之,很快便喝得他伶仃大醉,当夜就在贾旭营中睡下,第二日中午才在随从的搀扶下深一脚浅一脚的回去,临走与贾旭约定,三日后于东面十里外、两方交界中心处的一处空地履行一战之约,还不忘要了几坛酒回去。
送走德旺番茂的使者之后,张世杰和姜才都劝贾旭,不要与黎民讲什么道义,趁对方如今放松防备,今日便趁夜杀上他们的寨子,将其屠了,以绝后患便是。贾旭却不同意他们的想法。
屠一个德旺番茂很容易。联络廖莹中,集岛上一州三军之力,合兵进讨,杀尽德旺番茂的黎民不好说,将他们赶出这片山林却是不难。只是黎母山中大峒三十六,小峒以百计,他们世居黎母山中,几百年来同气连枝,自己此番失信于德旺番茂,今后又如何取信于他人?
若是就这么得罪了黎母山中的黎民,旁的不说,自己刚刚铺就的百余里的轨道,今天被人挖一截,明天被人掀一段,就能让自己不厌其烦,牵扯大量精力在维持沿线治安上。自己如今还在事业初创之时,容不得如此分心分力。
借此次约斗,取信于岛上黎峒,进而在今后引其为助力,才是正途。退一万步讲,若是约斗不胜,德旺番茂提出什么过分要求,到那时再翻脸也不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