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一章 搬运

而且,这还是理想状态,毕竟在搬运的时候还会存在着诸多问题。

刘峰略微思考了一下后说道:“娘子,你先带着堂儿和其他伙计搬过去,至于这些纺织机,我随后便找人前来搬运。”

“另外,你告诉堂儿,让他告诉所有人,工坊将会在今日后搬迁,今日就还请大家整理,之后就先回去,先不工作,但月钱依旧不减!”

不干活还有钱拿的事情,只要不是个傻子,都不会拒绝。

柳心蕊听后点点头。

她自然也是这个意思。

随即她带着柳堂和一些伙计先行离开了工坊。

半个时辰后。

刘峰来到布庄里面。

“胡掌柜,我需要一些壮丁,不知你这里有没有?”

胡庆功点点头。

“哟,这不是刘老弟吗?您要多少?”

“有多少要多少。”

胡庆功微微一愣。

他有些想不明白,刘峰要这么多壮丁是为何?

但对方是自己的合作伙伴,胡庆功自然不会拒绝。

半个时辰后。

至少二十多个壮丁站在工坊门口。

刘峰也骑着一匹快马从县城中心方向跑了回来。

他直接来到了壮丁面前。

“你们应该都是周边的农户,不知可愿意跟着我干?”

一个中年男子举手问道:“东家,不知您需要我们干什么?”

刘峰哈哈一笑。

“搬东西,我有一处宅子需要搬运一些家具和设备过去。”

“待遇绝对丰厚,每人一两银子!”

众人大吃一惊,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

在拓海,一个壮丁辛苦劳作一个月,也赚不到一两银子。

现如今搬一下东西就能够赚到这么多钱?

众人自然极为愿意。

刘峰见状又说道:“此次搬运的物品比较重,至少需要三四个人才能够勉强抬动,待到我们搬完之后,我再额外给你们一些银两。”

众人纷纷高呼刘峰一声东家。

他们都是农户,自然明白刘峰所说的是什么意思。

至少得需要四个人才能够勉强抬动,也就是说至少得需要四个人才能够将一台纺织机给抬走。

但这里足足有二十多个壮丁,若是四个人一组的话,便能够组成六组,来个两三回便能够将所有的纺织机都搬运过去。

这可是一笔极为划算的买卖。

刘峰见状也懒得废话,直接带着众人来到了工坊里面。

柳心蕊已经将所有的布匹和纺织机都整理好,随时都能够搬运。

刘峰见状点点头,随即安排壮丁搬运。

这些壮丁都是农户,身体强壮,再加上又能够赚到不少的银两,一个个都极为卖力。

四个人一组,足足六组人马,不到半天便已经将所有的纺织机搬运过去。

刘峰松了一口气。

这些纺织机可是他现如今发家致富的宝贝,若是损失一台的话,那损失可就大了。

幸好这些壮丁极为卖力,没有出任何差错。

半个时辰后。

柳心蕊带着堂儿和其他伙计也来到了新宅子里面。

经过半天的搬运和整理,已经有了工坊雏形。

柳心蕊松了一口气。

只要再花一点时间将工坊彻底弄好,便能够开始继续工作。

而且现如今有了这么一处宅子,日后若是扩大规模也方便一些。

毕竟布庄的规模有限,很多东西都不好摆放。

而在这时。

胡庆功站在刘峰身边,目光当中带着一丝惊讶之意。

“我说刘老弟,我说你这生意做的是越来越好了,而且扩这么大的院子,你是准备继续做大做强?”

刘峰笑着点头,“那是自然,对了,胡老哥,我上次给你的五十斤白糖应该已经卖完了吧,一千两一斤,你说好了的,等到这个月你还要再找我买两三百斤呢,不知道这件事情是真是假?”

胡庆功一听这话,脸色骤然变得紧张起来,连忙挥手。

“行,那我们屋里谈。”

刘峰随着对方来到了屋子里面,满脸的狐疑之色。

“胡老哥,我们这又不是做贼,你干嘛这么心虚?搞得这么慌张干什么?”

胡庆功摇了摇头,有些谨慎的开口说道。

“你可不知道,最近这南方山贼肆虐,恶霸横行就算是在咱们这拓海县城里面,也发生过好几起烧杀抢掠的事件了,这城池边边角角落落的好几个村庄都已经被抢了!”

“所以,有财不外露,你懂不懂?”

刘峰一听这话,顿时吓了一跳,没有想到对方居然这么嚣张,幸好自己这次回来多雇了两个镖师,不然的话恐怕都难以回到拓海县。

他微微眯了眯眼,已经开始在脑海里面想着该如何扩大自己的武装力量。

现如今经济发展的不错,但自己手底下没有能打的人,在这乱世当中,没有强大的打手,那是非常危险的。

拳头才是硬道理啊!

对于如今的大武朝来说,拳头,就是字面意义上面的拳头!

思索片刻之后,刘峰微微点头。

“行,那我们再来聊一聊白糖生意吧。”

“没问题,说起你那个白糖啊,大家简直就是疯抢,根本就不愁卖。”

“说起来,我还真的是非常感谢你,如果你能够再把这个日期再往后延一点点,不卖给别人的话,那等到再过半年我必然分你一成!”

“你真的不知道这个糖有多么好卖。”

胡庆功越说越激动,最后直接站了起来。

“所以呀,刘老弟,你这白糖生意我看是好生意,我也打算跟你进点货,再卖到其他地方去!”

刘峰一听这话,顿时乐开了花。

他赚的就是一手生意,至于后面的生意,他当然知道利润可能会更多,但他实在没有那么多精力把自己的想法继续往外面扑。

就好比现在他手底下,也只有自己娘子足以信任。

新加进来的那位文人,他都没来得及去认识,也不清楚对方的底细。

故此,他不想把所有的生意全部都铺开,他当初把纺织机技术卖出,并不是舍本逐利,而是有过长期且深刻的计划。

他知道哪些事能做,哪些是不能做?

特别是在这乱世当中,又没有发达的交通环境,又没有强有力的经济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