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八章益州诸公朝堂内讧

李世民见人已带到,令陈忠一旁待命。

“诸公,朕以为,汝等或许相互误会了。”

堂下诸公闻言皆惊讶。

“陛下这是意欲何为?按道理陛下不应该是帮着荆州诸公,反驳我益州士族吗?为何却又说是误会……”

“可不是呢,难道陛下此次远行受了什么启发,欲向吾等益州人士妥协?”

众人见陛下并未像往常一般,抓住机会打压益州人士,而是说出向众人示好之话,皆各自交头接耳,猜测陛下意图。

李世民伸手平息了堂下**,面上带笑道:

“朕又不是昏庸之君,只知任人唯亲、打压异己。此事朕在堂下几名犯人口中,得到了不一样的说法,因此朕才觉得其间似乎有些误会。”

言罢,李世民起身走下台阶,站在几名狱卒、狱吏身前,厉声道:

“把汝等朝会之前所说之话,当着满堂文武,再说一遍。其中曲直,让诸公自行体会。”

几人闻言,先是眼神交流一番,而后由一狱吏代表几人道:

“回禀陛下,吾等之前所作并非有意为之,待吾等将事情言明后,还望陛下能网开一面,留吾等一条小命!”

李世民佯装不悦道:

“汝等戴罪之身,不思戴罪立功,为朝廷大臣解除误会,却先想着如何祈求活命,是何居心?”

那狱吏见陛下虽然嘴上骂,但是眼中却是闪过赞许之色,知道自己这戏码演得到位了。

于是故作惶恐状,赶忙跪地磕头,而后略带哭腔道:

“小人不敢,陛下息怒!”

说完,那人稳住情绪,继续道:

“起初杨仪在狱中,每日只是呆坐沉思,吾等也就不曾有过什么动作。

直至半月之前,杨仪情绪开始起伏,时常在夜间大声喊冤,搅得吾等不得安宁。

时间一长,吾等皆心中怨恨,便每日在杨仪面前冷嘲热讽,甚至有时还会私自扣下杨仪饭食。

几日前,杨仪终于忍受不住,向吾等祈求笔墨欲上表朝廷,吾等拿不定主意,只好像上官禀报。

谁料层层上报至郡府之时,却被郡守吕乂叫去吾等,将吾等骂个狗血淋头,并勒令不得任何人私见杨仪,只待陛下发落。

吾等怀恨在心,当夜正好是吾等值守,于是便彻夜轮流在杨仪耳边诉说杨仪罪状。

杨仪刚烈、性傲,受不住吾等地位低微之人辱骂,于墙上写下八字遗言后,便一头撞死在墙上。

之后吾等怕上官追查,便统一口径,一口咬定杨仪死前见过吕乂,并且二人曾密谈。

此事被督军从事王离得知,王离以为吕乂私通杨仪,便将此事闹上朝堂……”

堂下益州诸公闻言,皆震惊,纷纷偷偷看向王离。

王离知道这是众人在确认,看自己是否掌握几名狱吏软肋,伪造文书之事是否会被狱吏供出。

王离本就心思细腻,见众人眼神询问,便摆出一副胸有成竹的模样,默然点头。

众人这才放下心来,不论是否能打击荆州诸公,最少不能令益州士族再受牵连。

待诸公短暂交头接耳后,李世民高声道:

“朕了解的情况就是这些,此狱吏两次所言一致。

朕以为若是此狱吏已将事情全盘托出,杨仪自戕一案,只能算作‘狱吏挑唆杨仪自戕’,尔等堂上诸公,皆并未有何不妥之处。

不知汝等对此事有何看法?是希望就此定案,还是继续审问狱吏,定要查个水落石出呢?”

陛下前边的话还都正常,但是当益州诸公听到陛下问“是否继续审问狱吏”之话后,各自心中慌乱。

他们皆知狱吏尚有诸多事情未说,只是碍于王离对其胁迫贿赂,才这般说辞。

倘若硬要继续追查,欲将吕乂见杨仪之事坐实,那益州诸公也要承担狱吏经不住审问,将王离等人假造文书之事供出的风险。

堂下益州诸公在谯周、杜琼、李福等人示意下,皆沉默不语。

此时杜琼见益州诸公皆会意,便出列道:

“启禀陛下,臣等以为,此事确是误会。

吕乂确实没必要亲自冒险前往狱中私通杨仪,继而惹人怀疑,况且二人均为荆州人士,吕乂挑唆杨仪自戕的动机也不足。

此事多半是几名狱吏、狱卒受了吕乂责骂,怀恨在心,故意为之。

既然误会解除,那臣等还请陛下将几名人犯严惩!

‘怂恿杀人、隐瞒事实、诬陷朝廷命官’等同‘欺君罔上’按律当斩首抄家,全家流放!”

堂下几名狱吏、狱卒闻言,不禁打个冷战。

心想幸亏自己早一步投奔陛下,不然以杜琼等益州士族脾性,事成之后自己极有可能被灭口。

王离、杨戏、柳伸、何祗四人见杜琼如此狠辣,皆各自庆幸自己选对了方向,归顺了陛下。支持陛下的信念更加坚定。

李世民扫过堂上诸公,见大家听过杜琼之话后,各自埋头沉思。

尤其益州诸公,更是眼神恍惚,满面惊恐。

众人心中皆对杜琼言语,颇有看法。

待众人思虑的差不多了,李世民缓步走回龙榻之前,负手道:

“除杜琼外,其余诸公还有不同意见否?”

此时何宗忽然走出班列,稽首道:

“启禀陛下,臣有不同意见。”

杜琼等益州人士,听闻何宗有不同意见,皆大惊。

本身益州诸公眼神交流过后,都已默认以杜琼为代表向陛下回话,并且按杜琼所言去做。

没成想何宗此时却出列要提出不同意见。

李福离何宗最近,见何宗欲提出不同意见,赶忙向何宗使眼色,企图令何宗闭嘴。

但何宗似乎心中早已拿定主意,对李福等人的提示视而不见。

李世民此时也感到意外,于是饶有兴趣地说道:

“哦?既然大鸿胪有高见,那朕自当洗耳恭听。”

何宗在大殿之中站定,而后手持朝笏,正身道:

“回禀陛下,臣以为,此事太常大人处理办法略有不妥。”

不等众人反应,何宗接着说道:

“自先帝起,吾蜀中皆崇尚仁德之风。虽律法甚严,但朝堂之上少有极刑。

先前马齐一案,陛下尚能听从诸臣建议,从轻发落,为何到了几位欲坦白赎罪的狱吏身上便要严惩呢?

臣以为,陛下当一视同仁,对几名狱吏酌情从轻发落。

免去身上职位,流放边塞即可,没必要大肆杀戮。

否则只能令蜀中官民人人自危,有损陛下威望、朝廷声誉。”

此言一出,包括李世民在内,堂上之人皆大感意外。

前些日子,何宗还在大城门外建议陛下处置张嫣以平民怨。

如今何宗为何又替几位不相干的小人物说起情来?

杜琼、谯周、李福等益州反对派领军人物更是个个目露凶光,对何宗做法怀恨在心。

一个益州官员,竟然反对自己派系之人,操起陛下威望的心来。这不是明着和益州诸公做对吗?

何宗也知道此言一出,定将自己推向风口浪尖,但是何宗心里有自己的计较。

于是何宗也不去和益州诸公眼神交流,只是默默退回班列。

李世民本来还想着,如何暗箱操作,依照诺言私放几名狱吏、狱卒。

现如今何宗居然给了自己一个台阶,这让李世民倍感意外。

李世民平复情绪后,正色道:

“诸公还有要说的吗?”

见堂下无人应答,李世民坐回龙榻之上,继续道:

“既然杨仪之事真相已明,荆州、益州诸公之间确实存在误会。

那此事便到此为止,堂下六名犯人,全部免去职务,流放武都郡,即日起执行。”

此令一出,几名狱吏、狱卒也长舒一口气,陛下终究还是遵守了诺言,保住自己身家性命。

王离等新归附陛下之人,也都放下心来,陛下果真言出法随,并未在朝堂之上出卖、为难自己。

此时,朝堂之上,又是几人欢喜几人愁。

欢喜的自是因为此事投奔了陛下的王离等人,还有那几名赌对了前途的狱卒、狱吏。

愁的自然就是又白忙活一场的益州士族,尤其杜琼等领袖人物,更是心中不满。

散朝之后,李世民就一头扎进寝宫之中,去补充这些日子损失的精力了。

而益州诸公,则是在鸿胪寺门外将何宗围在中间,逼问何宗在朝堂之上所言意欲何为,大有一句话说不好就把何宗生吞活剥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