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六章逐一审问,再笼人心

过不多时,张绍带杨戏来到金银殿。

杨戏同样被两名飞骑卫夹在中间,只是杨戏不似王离那般面露惶恐、踉跄而行。

李世民见杨戏面色冷漠,淡然前行,不禁寻思道:

“此人确实不似王离那般精细,被朕连夜传召,还不以为然,如此淡漠。看来此人极有可能只是个一时大意,被王离牵连之人。”

杨戏直至金银殿内,见殿内跪了一地的人,而且陛下面色不善,正眯眼打量自己。

此时杨戏才反应过来,陛下传召自己应该与先前假传公文有关。

自知今日恐怕免不了被陛下一番责问,杨戏索性摆出一副“无所畏惧”的样子,并未下跪,只是就殿前站定,稽首而拜道:

“臣杨戏,参见陛下!”

李世民结合史料记载,加上自己的观察,已然了解杨戏脾性。

知道此人性格豁达,做事不够周密,并且少言、高傲。于是便决定尽量直白简单地试探其心意。

拿定主意后,李世民也不去扶杨戏,只是略微点头,严肃道:

“杨文然!前几日汝假传尚书台公文,伙同王离坑骗杨仪,致使其惨死狱中,如今人证物证俱全,你可知罪?”

杨戏见陛下不做铺垫,上来便直接让自己承认坑骗杨仪之罪,心中叫苦,自己并未打算去害杨仪,陛下这是误会自己了啊!

杨戏一顿,赶忙去想辩解之言。

李世民见杨戏停顿,知道杨戏被自己问了个措手不及,不等杨戏答话,便继续道:

“不说话?是心里有鬼,还是自知无可辩驳,默认了?”

杨戏刚想出上一个问题的应对之言,陛下第二个问题又问了出来。

杨戏一愣,觉得自己再不说话,就连为自己辩解的机会都没了。

于是杨戏赶忙接过陛下话头道:

“臣……”

李世民不等杨戏话出,接着说道:

“假传公文、意图诬陷吕乂等朝中大臣,其罪当诛!汝是受了谁的指使?除去王离之外还有无其他同党?”

杨戏刚被陛下打断,又见陛下已经跳过自己认罪环节,直接把自己当作罪犯,问自己同党是谁。不由双目圆睁,不可思议的看着陛下。

“这……”

李世民不给杨戏任何思考上一个问题的机会,直接再次说道:

“汝食君之禄,受诸葛丞相厚待,委以重任,怎还知法犯法,企图与朕、与丞相所领之荆州诸公为敌?”

杨戏被陛下这一连串问题,彻底问懵了。

心想自当时也没想着害谁,只不过顺手给王离行了方便,冒用了尚书台公文印信。怎的陛下还扯出来丞相以及荆州诸公了?

“陛下,臣没有,臣不知啊!”

自来到金银殿,杨戏终于是能说出一句完整的话了。

李世民见杨戏已经彻底混乱,感觉差不多了,于是面上带笑,和声道:

“汝也不必惊慌,朕也不是什么嗜杀暴君,你想清楚事情始末,慢慢于朕道来。朕了解其中关键之后,或许还能对汝之罪责酌情处理。”

杨戏闻言,先是叹口气,而后委屈道:

“陛下明鉴!杨仪之事臣并未参与谋划,只是疏于算计,未想后果,顺手给王离行了方便。”

李世民观杨戏言行,确认此人心中多是不解和懊悔,并未有太多隐瞒、狡辩之意,满意地点点头。

朕抓住其做事粗略,少言的弱点,连续逼问,令其自乱。在此情况之下,杨戏出口之话,几乎就是内心所想。

看来这杨戏确实未曾主动参与杨仪之事,算是受了牵连。

既然如此,那这杨戏应该属于是益州士族之中心想朝廷,或者中立之人。

推测出杨戏立场之后,李世民心中欢喜,最少这杨戏比王离要好拉拢多了。

想到此处,李世民试探杨戏道:

“既然没想害谁,那为何前些日要在朝堂之上附和王离等人污蔑吕乂?”

杨戏闻言又是一阵迷茫……

“陛下,这从何说起啊?”

李世民见状,看向身后的蒋琬,露出疑问之色。

蒋琬会意,赶忙上前稽首道:

“启禀陛下,此事臣等可以作证,杨戏确实未在朝堂之上趋炎附势。”

杨戏闻言,委屈道:

“陛下您看,臣确实未做出格之事……”

见杨戏如此,李世民下意识看一眼蒋琬,发现蒋琬正看着自己微笑点头。

李世民会意,知道蒋琬是想提示自己,杨戏与王离等不同,可以直接拉拢。

李世民结合蒋琬提示,加上自己方才对杨戏的试探。也认为杨戏可以直接拉拢。

于是便欲借假传公文一事,彻底绑住杨戏,让杨戏今后为自己所用。

思虑一番后,李世民令黄皓拿来笔墨,向杨戏厉声道:

“汝所言之事,朕未能全信。不过既然有蒋公琰为你证明,那朕也不想再过多追究。

只是,假传公文一事,不论汝是否参与谋划,汝却是实实在在做了。

这样吧,朕问汝一事,汝一定先想清楚,然后在认真回答朕。”

杨戏见陛下有放自己一马的意思,不禁长舒一口气。

“陛下请问!”

李世民行至杨戏身侧,一手搭在杨戏肩上,沉声道:

“汝等益州士族,大多对朕颇有微词,更有甚者不惜派出刺客、散播谣言、破坏平叛,只为让朕妥协,放弃北伐继而一统天下之志。

这诸多事情,汝即使未曾直接参与,也跑不了一个间接参与或者知情不报。

无论如何,朕都可以既往不咎。今日朕需要汝表明态度,是就此投靠朝廷,为北伐出力,还是继续行诸如‘参与伪造公文’等于朕为敌之事。

倘若汝愿意如王平等人一般,从此真心为国家出力,效忠朝廷,那今日之事朕全当未曾发生。

倘若汝执迷不悟,那朕大可以拿‘伪造公文’一事大做文章,清除汝这个隐患。

汝可要想清楚,朕给汝十息的考虑时间,时间一到朕就要答案!”

说罢,李世民喊道:

“一息……”

杨戏闻言,心中大乱。虽说自己本身对于陛下北伐之事并不反对,只是益州诸公大多持反对态度,自己也是身不由己,无奈只能随波逐流。

如今只有十息时间,确实不够自己多想,只能遵从本心。

正思量间,陛下口中喊道:

“十……”

杨戏,猛地摇摇头,试图让自己清醒,而后双眼一闭,艰难道:

“臣,愿投奔朝廷,从此任陛下驱使!”

李世民闻言,龙颜大悦。

但见杨戏似乎心中还有顾虑,李世民笑道:

“文然,汝既然投奔朝廷,那朕自当为汝解心中之忧。

朕知汝念旧,对朋友诚恳、忠实。如今汝投奔朕,自然要与昔日益州派内三五好友站在对立面。

朕早就为汝考虑到了,平日里汝还如往常一般,并不需要明着站在朕这一边,

只是在朕有需要之时,汝不要忘了今日所言即可。”

杨戏见陛下不但没有借机以伪造公文之事打压自己,反而处处为自己着想,大受感动。

不禁跪地叩首道:

“陛下处事公正仁义,思虑周全,臣深感陛下厚德。至此拜谢陛下对臣之礼遇,日后臣定追随陛下,甘愿效犬马之劳!”

李世民见杨戏一次说了这么多话,知道杨戏是诚心归顺,于是赶忙扶起杨戏。

“今日之事,汝切勿向人提起。明日朝堂之上,朕欲大事化小,平息益州、荆州诸公争端。汝只在一旁冷眼旁观即可。”

见杨戏答应之后,李世民改变想法,并未让杨戏如王离那般亲自写下“认罪书”,而是直接屏退了杨戏。

在李世民看来,杨戏这样的性情,胁迫与他反而适得其反,只需一番礼遇便足以令其死心塌地。

之后,李世民又分别见了柳伸、何祗、李福。

除李福外,柳伸、何祗均如王离、杨戏那般被李世民针对性格特点,恩威并施最终归心。

李福此人,嗅觉太过灵敏,并且思想极其顽固。李世民再三试探,并未得到令自己放心的答案。

于是干脆不做拉拢,只做了一次利益交换。扯皮半天,最终李福答应交出家中一块土地以及部分雇农,来免除自己“伪造公文、欺君罔上”的罪名。

一切处理妥当,李世民也令那几名狱吏、狱卒就在金银殿中休息,等待清晨朝会,上殿认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