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九章 见蔡邕
对于貂蝉的话,卫辰并未太当真。
毕竟她此前的表现,就能看出她的心思。
更何况,前世书中所言,吕布杀了董卓之后,貂蝉可是跟着吕布走了的,这样的女人,又怎会简单。
见卫辰没有回应,貂蝉不禁眼眶泛红,“倘若卫郎不信妾身,妾身便以死明志。”
说罢,就要去撞柱子,卫辰则一把将其拉住,低声道:“某怎会不信蝉儿,只是方才在想事情。”
貂蝉亦不敢继续纠结信任一事,在卫辰面前,她自认为算不得聪明,一些女儿家的手段,可以用一次两次,却不可用得太过频繁。
“卫郎如今还有何所虑?董贼已死,汉室朝堂定然会重回司徒与诸大臣之手。”
卫辰淡然一笑,没有答话。
朝堂权柄想要落入那些文官之手,怎么可能。
且不说那些诸侯,就是李儒等人,都不会就此善罢甘休。
董卓是死了,可董卓手下的人还没死,只不过这长安之中的掌权者会分为几个派系,卫辰还无法确定。
心中所思,卫辰没有与貂蝉相商。
眼下董卓已死,貂蝉唯一的用处,就是陪他睡觉,至于其他,先得考研一番。
毕竟他跟曹操做的,乃是想要夺权,夺整个天下的大权,自不是随便来个人都可以委以重任。
二人说话之际,王允亦从朝堂回来。
卫辰遣退貂蝉,问道:“岳丈大人,如今朝堂形势如何?”
“不乐观,贤婿若无其他打算,老夫劝你暂且回陈留去,如果你手中还有老夫未知的力量,就当老夫不曾说过这些。”
卫辰听出些许名堂,继续道:“未曾欺瞒岳丈,我手上可用之人不多。”
“现如今朝堂大体就是两个派系,一是如我这般的保皇派,二则是董贼余孽,大义之上,自是我等占据高地,奈何董贼余孽兵权在握,话语权很大。”
卫辰颔首,兵权确实是乱世最重要的,如果几张嘴就能把天下说动,那往昔也不至于在这片土地战个你死我活。
王允继续道:“只不过,现在董贼余孽似乎有所分歧,一方是想要拥戴吕布为主,一方则是想着让吕布为董卓之死给个交代。”
“这倒是正常,不知道岳丈有何打算?”
王允抬手看他一眼,问道:“贤婿无须试探老夫,你直说,想要老夫做什么?”
“因貂蝉之事,岳丈与吕布算是有了牵扯,在董贼余孽争权一事上,我希望岳丈能够助吕布。”
“只不过吕布身边的谋士不能是他人,比如李儒那厮,他该死了。”
王允明悟卫辰所想,但却面露难色,现在吕布还能在长安待着,就是李儒在统筹,想要让吕布去处理掉李儒,绝非易事。
“岳丈大人不必着急,不管如何,曹公的人想要入长安还需要一段时日,你可徐徐图之。”
“贤婿可有妙计?”王允问道。
“眼下我不急着处理他们任何一方。”卫辰如实答道。
“那贤婿为何孤身入长安刺杀董贼?如此可有些说不通!”
“此来,我只为两人,如今那二人都在我手,长安这浑水我就不继续淌,至于往后岳丈要如何搅浑这摊泥沼,就全凭岳丈意愿。”
“两人?是谁?竟得贤婿如此看重!”
“貂蝉是其一。”卫辰道,至于第二人,他没有明言王允亦不敢多问。
“那贤婿打算何时离开长安?”
卫辰思虑片刻,答道:“此来长安,乃是为了躲避家中催婚,便找了个借口,而今自然要去见见那个借口。”
“莫不是蔡邕之女?”此前蔡邕回陈留的事情他亦知晓,便有此一问。
卫辰应声称是,“是她,如今想来,亦有些许日子不曾相见了。”
“若是贤婿要见蔡邕,就正好给老夫带句话,有他相助,贤婿让老夫做的事情兴许会轻松些。”
“好,但岳丈应当知晓,那蔡邕为人固执,小婿还这不一定能说动他。”
王允犹疑,应道:“只要贤婿想,自可做到。”
“岳丈高看卫某了。”卫辰缓缓起身,“小婿尚有事情要处理,岳丈又刚从朝堂回来,先不扰您休息。”
隔日辰时,卫辰的拜帖送到蔡邕府上,不过仍旧是盯着郭奉孝之名。
蔡邕虽觉诧异,但还是接见了“郭奉孝”哪曾想,来者居然是他曾经给女儿说亲的卫辰。
卫辰并未透露自己此来的真正目的,只说曹操想要迎皇驾东迁,让他过来看看朝堂情况,奈何遇到了董卓被刺之事。
董卓是西凉军首领,更是汉室当朝丞相,他这么一死,遭受牵连的可不少,导致卫辰也无法离去。
蔡邕听他这么说,还以为卫辰是想要借他能力出城,念及卫家旧情,再者是卫辰表现的能力,他直言承诺会送卫辰离去。
然而卫辰想走,长安之中无人可拦,哪怕是那温候吕布都不行。
“那贤侄此来,所为何事?”蔡邕问起。
“如今长安不太平,文姬若是愿意,让她随我一道会陈留。”卫辰道。
蔡邕面露愕然,不明其意,“长安一直以来都不太平,可老夫还是左中郎,文姬在长安不会有危险。”
“蔡伯父莫不是忘了?你这左中郎一职是何人提拔?”
此话一出,蔡邕当即反应过来,他能坐到这个位置,几乎是董卓一言而定,董卓已死,他的靠山就倒了。
“若贤侄这么说,恐怕就不仅仅是为了文姬了!”思虑之后,蔡邕笃定道。
“伯父想要迎合哪一派系,文儒不关心亦不过问,只是希望伯父好好考虑一番文姬的安危。”
蔡邕抬眸审视起眼前的年轻人,颇为满意地点头道:“老夫确实已有盘算,既贤侄忧心文姬,就如你所言,那我此去安排,到时候贤侄就以文姬护卫的身份一同出城,有老夫作保,无人会拦你。”
“关于文姬,小侄已有准备,只是伯父可否放心?”
“贤侄办事,老夫自是相信,那贤侄说个日子,我好提前安排。”
“五月初,届时回乡的人应该有不少,我等出城不会引人注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