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八章:商业

“爱吃不吃!”

“我忙了半天,你可倒好,净说些没良心的话,太不够意思了!”

燕今朝气呼呼地坐下,嘴里塞了块鸡胸肉,含糊不清的说道。

看他这副模样,赵乾哭笑不得,赶忙以好言安抚。

“燕老弟,开句玩笑而已,别生气啊!”

“你个男子汉大丈夫,怎么小肚鸡肠的?”

“没听说过忠言逆耳利于行吗?”

燕今朝板着脸,立马出声反驳道:“逆耳是真的,可忠言却没听出来。”

“说你是饭桶转世,你愿意啊?”

赵乾自知失语,也不再多言,专心啃起了鸡骨头,等燕今朝气消了再说。

他确实饿急了,没空去管吃相,一通狼吞虎咽的,还差点被噎到,赶紧喝口水顺顺。

别说,这叫花鸡的味道不错,非但名字取的新颖,并且混合了多种味道在里边,格外好吃。

有那么一瞬间,赵乾都想让燕今朝做皇宫的御膳房总管了,每天负责研究新菜。

但也只是想想,如此良才,胸怀经纬,满腹韬略,怎么能让他把时间浪费在灶台上呢?

至此,赵乾便斩断念头,话锋一转,重新回到了之前的问题。

“燕老弟,你方才说要使国家富强,就要源源不断的创造财富。”

“道理摆在这,可该如何去做呢?”

“天底下,还有比耕田种地更稳当的营生吗?”

这个时候,燕今朝已消灭了两只鸡腿,感觉有点撑得慌,便站起身走了两步。

在赵乾殷切的注视中,过了好一会儿,他终于舍得开口了。

“就促进生产力而言,大致可以分为三个层面。”

“以你重视的农业来说,想要提高产量,有两条路可走。”

“一是在现有的基础上,提高水稻、小麦的种植技术,或许可行。”

“二是找到全新的高产作物,引入内地,向民间推广种植,代替或补充主粮的产能不足。”

话虽如此,但燕今朝基本断定,上述两条的可能性并不大。

科技落后的时代,去哪弄化肥、农药之类的东西,来提高单亩产量?

田间地头,除了浇水灌溉,老百姓最多用点自产自销的农家肥。

而这里虽与华夏古代高度相似,但毕竟不能一模一样,即使乘船出海,飘过万里汪洋,未必能碰巧找到玉米、土豆等高产作物带回来。

属于两头为难呐!

赵乾也叹了口气,眼神中透着几分无奈,似乎放弃了这条路。

如果真的存在某种高产量作物,他不惜一切代价都要找到,让大周的百姓吃饱肚子,不必忍饥挨饿。

但现实是,天不遂人愿。

“燕老弟,可还有其他办法吗?”

这一问,燕今朝又坐回到椅子上,闭着眼睛想了想说:“第二条路,就是我之前和你提到过的,重视商业,或进行远洋贸易。”

“有货物就有买主,只要能将大周的特产远销海外,赚回足够多的利润,同样能提高生产力。”

“如此一来,从交易中不仅赚到了钱,随着商品的需求过大,也能够带动手工业方面的发展。”

“只要找到稳定的贸易路线,以商业与工业的互相配合,用心经营一段时间,绝对会有很大的变化。”

“等百姓尝到甜头,就会有人情愿离开土地,分流到这两个行业中,不必再守着土地看天吃饭。”

“这样,一来可以通过搭建出的市场环境创收,利国利民,还能节省出大量的空闲土地。”

赵乾面沉似水,没当即表示赞同,但也没反对。

“燕老弟,你说得的确在里。可千百年来,每个朝代都选择重农抑商,轻易很难扭转。”

“士农工商,农民排第二,商人却是最末一等。”

若有一线希望,他倒宁愿在土地上想想办法,尝试提高单亩产量。

对商业的打压,几乎是历来的传统,不是谁一句话就能改变的。

某次,他在朝会上试着提出发展商业,立马就遭到了群臣的反对。

说什么,自古商人多是见利忘义、奸猾狡诈之徒,本身不事生产,却于买卖交易中赚取差价,获得利润。

久而久之,当百姓看到了好处,就会纷纷抛弃土地,转行去做生意。

届时,土地抛荒,无人耕种,谁来为朝廷和军队提供粮食呢?

这个口子决不能开,否则家国社稷将会陷入万劫不复之地,坏了陛下的大好河山!

臣子们几乎众口一词,说得冠冕堂皇,慷慨激昂,赵乾只得收回成命,不再勉强。

但眼下,燕今朝旧事重提,对他产生了莫大的吸引力。

因为商业做好了,同样能成为国之助臂,让百姓的日子过得好些。

注意到他的神情,燕今朝面露苦笑,又举了个例子证明自己的观点。

“商业与农业,就像是人的两条腿,对国家而言,缺一不可。”

“而目前来看,我朝农耕这条腿明显长得过分,但商业这条腿却短得可怜,根本没能发挥应有的作用。”

“人的腿若一长一短,立马就能看出有问题,更何况家国天下呢?”

“至于所谓的“士农工商”,人为的将行业分为四等,真是可笑至极。”

“一个行业,只要能做出贡献,就值得被公平对待,岂能厚此薄彼?”

“按照他们的说法,将种地的百姓列在第二等,有资格穿绫罗绸缎,但普通自耕农基本买不起。”

“商人在第四等,身家豪富,能买得起绫罗绸缎,却碍于身份低微,没资格穿。”

“这种离谱又拧巴的规矩,只能用一句话形容,呸!真特么操淡!”

说到此处,燕今朝只觉得嗓子干哑,狠狠灌了口水,才舒服些。

“另外,我并没有轻视农业的意思,可即使再勤劳,农田里的产出毕竟有限,翻出花来也达不到一千斤吧?”

“要想国运长久不衰,黎民安居,必须另辟蹊径,哪能在一棵树上吊死。”

“而且,等到商业扩大到一定规模,机缘巧合下,就有可能实现倒逼科技进步。”

听罢,赵乾目瞪口呆,仿佛再次触及到了知识盲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