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二章:原来是道送分题!
“老弟,既然你说每个王朝的兴盛衰亡,都有其必然性,无法避免。”
“那么,导致他们灭亡的原因,是否存在共通之处?”
赵乾原本是想找燕今朝排忧解难的,结果一番攀谈过后,不但情绪没有好转,反而更差了。
迄今为止,他仍不愿相信朝代更迭是不能改变的。
好哇!
既然你小子说得惹火朝天,本着打破砂锅问到底的原则,就得给咱讲个明白,历代王朝究竟为何会逐渐走向衰亡?
若能寻找到其中相同的规律,在本朝修正一些错误,推陈出新,是不是就能避免悲剧重演?
有理有据还则罢了,如果说得驴唇不对马嘴,朕只当你在信口胡诌,妖言蛊惑。
那就要按重罪论处!
自古君王最是无情,别看赵乾已经年过四旬有余,可依然身轻体健,上马征战厮杀,都不成问题。
仅凭他一个,想要擒住燕今朝,甚至当场灭口,容易的就像老鹰抓小鸡似的,手拿把攥!
没有点本事压身,敢不带护卫,独自在京城行走?
“燕老弟,你别是理屈词穷,无话可说了吧?”
房间内,保持了相当长时间的静默,赵乾大马金刀的坐着,不耐烦的催促道。
“这个......”
难道这么短的时间内,真让他悟到了什么?
不太可能吧?
念及至此,赵乾做了个请的动作,试探着问道:“燕老弟,有话尽管说。”
“不必有顾虑!”
见状,燕今朝也不再藏着掖着,堂而皇之地站起身,重复了遍刚才的问题。
“你是说,千百年来,历朝历代的灭亡原因,有什么根本上的症结,对吧?”
“现在,我就可以告诉你!”
人一旦充满了自信,不仅腰背挺拔,连嗓门都抬高了八度。
赵乾坐得岿然不动,稳如泰山,等着看他能说出何等惊世骇俗之语。
只见燕今朝展开臂膀,将桌上酒杯当成醒木,敲出清脆的声响,俨然一副说天桥底下书先生的模样。
接着,来了一段《三国演义》的经典开场白。
“话说天下大势,合久必分,分久必合......”
不出意外的,彻底给赵乾整迷糊了,内心十分怀疑,这小子别是真要说段评书来糊弄事吧?
若真如此,不如一刀杀了了账,省得浪费时间。
但燕某人接下来的话,的确令他正襟危坐,并觉得开阔了视野,耳目一新。
“据我观察,千百年来,改朝换代的原因不一而足。”
“有奸臣乱政篡权,有藩镇将领起兵造反的,有百姓实在过不下去,被迫揭竿而起的......”
这番话,听得赵乾连连点头,并出言附和。
“说得没错!”
的确如此,上述灭国的原因,前朝都曾发生过,而且不止一次。
岂料,燕今朝突然将话锋一转,“但在我看来,所谓的根本原因,无非是以下几点。”
“其一,就是最常见的土地兼并。”
“这四个字,几乎是国祚较长的王朝都能碰到的顽疾,且屡禁不止。”
“每个新王朝,长则几十年,短则十几年,各地方的豪强大户坐拥大量钱粮,竟还贪得无厌,不停聚敛土地。”
“一些家业庞大的士绅,所掌控的土地,甚至不能用多少亩来计量,而是几座山、几片座湖来估算。”
“每当碰到灾荒年份,百姓家中没有余粮度日,只能俯首认命,将自家田地贱卖给大户。”
“等到田地换来的粮食吃完了,贫民又会饿肚子,选择卖儿卖女,或者委身给豪强大户做佃农,拿到少的可怜的粮食,勉强苟活。”
“甚至,抛家舍业,踏上流亡之路。”
“落魄到如此境地,百姓自然会心生埋怨,指责朝廷处事不公,反正都活不下去了,索性拿命赌一把!”
要知道,古代的粮食生产力何其低下,不仅没有化肥农药,并全指望老天爷开眼,碰上顺风顺水的好年景。
饶是如此,每亩地能打出的粮食也就二百多斤,若是突破了三百斤,那属于祖坟冒青烟了。
平常的小自耕农,秋季收割,缴纳了朝廷的赋税,所得粮食能让全家温饱,已是不易。
遑论那些沦为佃农的,所得粮食另要交给地主老爷一份,双重压力下,日子更是举步维艰。
缓了口气,燕今朝接着道:“豪绅大户有田有粮,却故意隐瞒土地人口,不缴纳赋税。”
“搞得朝廷要维持开支,就指着薅百姓那点羊毛,官府的差役和税官巧立名目,轮番榨取。”
“久而久之,不仅国库空虚,百姓也会成为穷鬼,没油水可榨了,最后被逼的只有反抗一条路!”
言及至此,赵乾频频点头,觉得找到了关键症结。
当初,他起兵对抗前朝昏君,正是百姓饥寒交迫,生死交关的境地。
还记得那年民间流传的一首歌子:天高皇帝远,民少相公多。一日三遍打,不反待如何?
从那以后,赵乾就对士绅豪族深恶痛绝,怒其贪婪,恨其挥霍无度。
他们但凡干点人事,平民百姓的生活又怎会艰难至此。
可历朝历代,都有个别皇帝想要遏制地方豪绅,但每次都会遭到强烈反弹,落得个徒劳无功,草草收场。
毕竟,断人财路,犹如杀人父母,此仇不共戴天!
甭管有理没理,那些豪强大户都会拼死护住抢来的家业,别人休想染指分毫。
而且,豪强多会以互结姻亲的形式暗通款曲,面对铜墙铁壁般的联合,连朝廷都感到有心无力。
不是皇帝太愚蠢,而是对手过于强大了!
想到这里,赵乾也倍感无奈,旋即又问:“老弟,你放才说,朝中奸臣篡位,外部藩镇的将领起兵造反,同样是导致王朝倒塌的原因之一。”
“难道他们就不重要,不需要防备了?”
燕今朝正说到兴头上,笑着道:“那都算小概率事件,除了乱世之秋,人心思变,否则多少年都碰不上一回。”
“文官和统兵将领,有钱有权有地位,锦衣玉食,吃喝不愁,没有任何风吹草动,闲出屁了,才会去做那掉脑袋的勾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