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一章除夕民俗(一)
游子明摇了摇头“目前也就只能这样了。据我所知心魔是很狡猾的,如果他一次没有抢到身体的掌控权,那么他就会蛰伏起来一段时间。至少这段时间你是安全的。”
虽然游子明话是这么说的,但张乔年还是有些不放心,毕竟一旦被心魔掌控了身体,那他还会不会存在,或者是以什么样的形态存在就不一定了。
“别想这么多了,明天就是小年了,过年的时候别愁眉苦脸的,不吉利。”
张乔年听他这么一说,“噗呲”一声笑了出来。
“你一个阴阳先生还信这个?”
游子明一脸认真的说道“这虽然是民间的风俗,但老祖宗多年总结出来的经验你还真别不信。我之前就经历过这种事。”
听他这么说张乔年也来了兴趣。
“来来来,展开讲讲。”
“这件事还是发生在我很小的时候,那时候我还没上山学道呢,这家人是我邻居。我记得很清楚他家那个媳妇叫董丹,长得大个,小圆脸,还有一颗小虎牙,一笑那眼睛都眯成一条缝了,那叫一个好看。尤其是身前那两个大灯,一走道都来回颤悠~”
游子明说的时候那眼睛好像都看到这个小媳妇了,而且手还一抓一抓的,好像他已经把那两个大灯抓到手里了似的。
“等会,你就说故事就行,不用把细节刻画的这么清晰。”
游子明似乎对于张乔年这种扫兴的行为有些不满。
“你懂啥,这不是为了让你更清楚的知道她多好看吗?你到底还听不听了?”
张乔年无奈道“好好好,我的错,您继续讲。”
事情发生在四十多年前,那时候游子明家的条件还挺好,所以也养成了游子明成天游手好闲的性格。
他父母对他这种性格也是没有办法,毕竟都已经这样了,好在家里条件不错,大不了以后多花点钱给他找个媳妇,就当是给老游家留了个传宗接代的种吧。
而游子明的邻居家却情况恰恰相反。
邻居姓赵,在村里算是个大姓了,但这个大姓也只是说这个村子里姓赵的人比较多而已。
邻居家一个孤寡老太太,带着一个二十多岁的儿子。
老太太脾气很不好,谁要是惹到她,他能追着你骂你二里地,骂的那叫一个难听。
这也使得村里没人敢招惹她,或者说不愿意和这种泼老太太有瓜葛。
但是老太太的儿子赵天鹏和她却不一样,他和他母亲性格截然相反。
待人彬彬有礼,甚至老太太和人争吵的时候赵天鹏也会出面道歉。
看在赵天鹏的面子上,倒也有人帮他说亲,董丹和他就是别人帮他介绍的。
俩人虽然不能说是一见钟情,但也算相互看对眼了。
那时候的人只要相亲成功就开始准备订婚事宜了,订婚半年也就可以结婚了。
两口子结婚之后感情很好,唯一美中不足的就是老太太。这老太太可以说除了对自己儿子好点外,对所有人都一样。
不管董丹对她多好,她都不满意,总挑唆儿子和她干仗。
但赵天鹏却很会调节婆媳关系,虽然不能让老太太改变对董丹的态度,但看在自己丈夫这么为难的面子上,董丹也不和老太太计较。
时间来到了两人结婚的第一年,在东北过年的时候其实讲究还是很多的。
就比如说进了腊月不能生气,有再大的事都要等年后再说。
还有说话的时候不能说什么死,衰,丧,难之类不吉利的字眼。
但老太太平时说话都习惯了,加上平时也没人敢说她,所以她也不管什么吉利不吉利的,反正就是想说啥说啥。
至于骂人生气那是常有的事。
谁要是不给她好脸,老太太就是一句“你瞅你一天吊着个脸就跟丧门星,横死鬼似的。”
如果赵天鹏劝她还好一点,可要是董丹劝她,他也不顾及自己婆婆的身份,直接就是一句“我儿子娶你真是家门不幸,他爹啊,赶紧来把我接走吧。我真是太难了,儿媳妇现在连我都骂。我活着真是没意思啊。”
那真是连哭带嚎声泪俱下。
平时怎么说都行,可是一旦进了腊月,所有冤亲债主都会找上来。你可能是顺嘴说一句,但是听在冤亲债主耳朵里那可就是许愿了。
你说活着没意思,还想让老伴把你接走,那老伴可能就会想办法帮你完成心愿。
老太太这话是大年三十中午说的,晚上还真就差点让她老伴接走。
看到这里的南方读者可能不知道,常言道十里不同风百里不同俗,南北方差异更大。
南方有许多地区都是过年那天好酒好菜的做一桌,然后晚上吃,这叫年夜饭。吃完年夜饭这年就算过完了,甚至很少有守岁的习俗。
但是北方的好酒好菜基本都是下午一两点钟吃,吃完休息一会就准备包饺子。
过去因为家家户户晚上还要烧火取暖,包完饺子后还要趁着太阳没落山之前,把晚上要烧的煤提前放到屋里,因为煤和霉同音,东北往屋里拿东西又叫倒腾东西。这倒腾煤说的快点和倒霉听上去差不多,所以为了避开这个不吉利的词,一般都会提前把煤收进屋里。
虽然煤不能说,但是木柴在东北人眼里却有着不同的意义。
因为柴和财在平翘舌不分的东北人嘴里是没区别的,过去一般都会提前准备好一捆柴火,等晚上的时候在院子里拢一堆火,一个是寓意火烧旺运,还有一个原因就是烧火又叫炼柴,和敛财同音。
其实这就是个美好的愿望而已,但却一直流传到了现在。
等到晚上十一点多开始准备煮饺子,零点新年钟声敲响的那一刻,放上一挂鞭炮就开饭了。
有的人家还会再饺子里放上两个硬币,谁要是吃到包硬币的饺子就代表着明年会很幸运。
父母一般会把包有硬币的饺子放到孩子面前的盘子里,这也是父母对孩子一种爱的表现。
虽然说道很多,但却代表着人们对第二年生活的美好愿望。
可是赵天鹏家有没有这么温馨了,有他妈在,谁都别想消停。
大过年的总想搞点事,这天老太太从早到晚一直在发脾气,甚至没人惹她她也要莫名的发火。
下午的时候董丹见老太太心情不好,所以包饺子的时候也就没叫她。
等到晚上的时候,董丹早早的就把院子里的木材架好,升起来了火。
原本火烧的很旺,董丹看着烧的通红的火苗本来还挺高兴的。
结果老太太看到院子里的燃起的柴火骂道“你当我死了吗?你刚进门子就敢不经过我同意就点火?你爹妈就是这么教你的?”
老太太刚骂完,火苗眼瞅着就弱了下来,但谁也没有注意到。
董丹无缘无故被骂了,心里也是憋了一股火。但也没表现出来,最后还是赵天鹏听见声音出来打圆场,这事才过去的。
晚上的时候董丹因为生气,就想着老太太不是说什么事都要经过她同意吗?那煮饺子的活自己还不干了呢。你不煮我就不动弹,省得挨骂。
眼看着时间就来到了十一点半。
老太太见董丹一直没动静,骂骂咧咧的就准备下地煮饺子了。
“这什么人家教出来的姑娘,十一点半了也不知道煮饺子,也不知道爹妈咋教育的,啥事还用我这个当老婆婆的说?就不知道自己动手?啥都吃现成的~”
老太太边干活边骂,反正就是怎么都不对。
水烧开后老太太把饺子倒进锅里就把锅盖盖上了。
煮饺子有个说法,叫开盖煮皮,扣盖煮馅。尤其是东北天冷,饺子放到外边一下午已经冻实了,一直开盖煮就算是皮煮化了,馅也不一定能熟。扣盖煮个三五分钟馅基本就熟的差不多了。
然而就在老太太掀开锅盖的一刹那“妈呀!”
老太太发出了一声极为惊恐地叫声。
赵天鹏和董丹两口子闻声赶了过来。
老太太颤抖的指着锅里含糊不清的说道“人脑袋,全是人脑袋。”
二人闻声看去,锅里密密麻麻的漂浮着八九个人脑袋随着翻开的水花上下浮沉着。
这种场景惊得赵天鹏这个大老爷们都差点坐到地上。
还是董丹强压心中的恐惧,哆嗦着走到灶台前,拿起锅盖把锅盖上了。
老太太这时也没有往日的威风,颤抖着问道“这下咋整,哪来的人脑袋啊?要不报警吧。”
“是啊,这人~”
赵天鹏话还没说完,就被董丹捂住了嘴。
“哪有那些玩意,这锅里不都是元宝吗?妈,你肯定是看错了。”
过年的时候为了图吉利,也有很多地方管饺子叫元宝的。
“我这么大岁数了,怎么能看错,这锅里确实都是人~”
赵天鹏在董丹的试一下也赶紧捂住老太太的嘴。
董丹声音都有些颤抖了。
“这个锅里确实都是元宝。咱们别在这看着了,都进屋吧,在煮一会元宝就出锅了。”
说着就把赵天鹏娘俩推到了屋里了,并且董丹还特意和赵天鹏小声嘱咐道“进屋之后别让妈再说话了,明天我再和你解释。”
赵天鹏虽然心里也很纳闷,但董丹之前已经嘱咐过了,他也不敢再问了。
就连老太太想说话,也被赵天鹏拦住了。
大约过了能有五分钟左右。董丹闭着眼睛打开了锅盖。
缓缓睁开眼睛,看到锅里已经煮熟的饺子,兴奋的喊了起来“天鹏,妈,准备吃饺子了。”
听见她的声音,赵天鹏和老太太也跑了出来,看到锅里的饺子后,都兴高采烈的准备吃饭了。
可饺子还没吃完,老太太突然“哽”了一声,仰面朝天的躺倒了下去。
赵天鹏夫妇见状,连忙上前查看,但任他们怎么叫,老太太就是牙关紧闭,没有一点动静。
董丹托着老太太的脑袋,让赵天鹏去找大夫。
当时每个村里都有那种赤脚大夫,也就是没有医师证,但却能给人看病的大夫。
不一会赵天鹏就把大夫叫来了,大夫上下检查了一圈,没发现任何毛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