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章 缓和
朱翊钧看着跪倒一地的衮衮诸公,没好气地对着冯保说着,“起驾,回宫!”
...
看着朱翊钧的车架渐行渐远,顺天府尹孙一正看急忙出来缓和下气氛。
“今天下官斗胆邀请诸位一同用餐。”说完便躬身行礼,把自己的姿态放得极低。
...
宴席之上,明明是一桌子的美味佳肴,却没有一人动了筷子。
落座次序也很是奇怪:张居正端坐在主座之上,但没有一位大臣坐在他的身边...
就像是张居正被孤立了一般...
刑部尚书孙丕扬突然发问:“首辅阁下,刚才...到底是怎么回事,此事明明也有您的参与的啊?”
看着四周大臣阴恻恻的目光,张居正不慌不忙地喝了口水,
“陛下昨日收到了河南发来的密信,内容我无法告知各位;但我想说的是,现在的陛下很缺钱,非常缺钱!
但此事,我可以向诸位保证,到此为止了。”
“哦?不会在追查下去了?”
“今日回宫之后,我就会劝导陛下;但那两位,可能就出不来了。”
此段话的说明,宣告着张居正正处于大明权力的巅峰,但其实也变相地保护了年幼的朱翊钧。
在座的朝廷重臣互相对视了一眼,没一会,酒桌上就觥筹交错,张居正也被灌了不少酒,晕乎乎地上了自己的马车。
一拉上帷帐,张居正眼色瞬间清明,端着一杯醒酒茶就喝了起来。
现在张居正的变法正在推广初期,要是被士林阶层上来就全力否决的话,那么即便是再加上朱翊钧,这个变法也不能成。
历史中的宋朝王安石就是依仗皇帝后,强势变法,结果被皇帝背刺,最后王安石被罢官,变法也彻底失败。
所以,现在的张居正必须和士林阶层逢场作戏,才能保证变法的实施。
...
下午,张居正借着太傅的名义进入了皇宫。
此刻的朱翊钧正和刘守有谈论着露出来的口供。
看着手中长长的一串名单,朱翊钧也不禁对大明的官场感到了绝望;
毕竟,在这个名单上,单单是三品以上的官员,就有八人!什么概念,每天上朝的三品以上官员,才不过十五人!
恰巧此刻,张居正也到了乾清宫门口,冯保一看到张居正到了,就赶忙说道。
“张大人,快进去吧,陛下已经等您等了好久了!”
张居正刚一进宫,就看到了端坐在皇帝身边的刘守有;与此同时,刘守有也注意到了张居正。
“陛下,臣继续去审讯了,还请允许先行告退。”
“不用了,都是自己人,一起讨论一下此事如何解决才是正道。”
张居正朱翊钧和刘守有行礼之后,赶忙说道“陛下,此事万万不可再接着查下去了。”
“哦?为何?朕手中有证据都扳不倒那群蛀虫?”
“陛下,那些人虽为蛀虫,但大明没了他们,就无法运行了。”
“况且,即使是那些蛀虫,也已经是现在大明最为顶尖的政治人才了;我们不能再损失了啊,陛下!”
看着面前的无比激动的张居正,朱翊钧不由得陷入了沉默。
是啊,即使是朱翊钧这样拥有未来知识的‘天才’,对政治的理解,也远远不如那些当时的权臣。
“那牢里的两个人,依太傅看来,该如何?”
“抄家,但万万不可祸及子孙。”
朱翊钧转头看向刘守有。“刘将军,你认为此事这样处理如何?”
刘守有缓缓地叹出一口长气,“陛下,依臣看来,此事势必要追查到底;但现在士林的力量太过强大...也只好如此了。”
看着面前沉默不语的张居正与无比落寞的刘守有,朱翊钧欲言又止,最后还是说道:“那就按太傅说的办吧。”
“但是,太傅,你得跟朕保证,这笔钱不会再出任何意外了。”
“臣...领旨。”
两个大人,一个小孩,就那样知道喝完一壶茶都没有任何的对话。
喝完茶之后,朱翊钧努力地打起精神,对着刘守有问道,“刘将军,依你看来,张太傅的身体如何?”
毕竟,在朱翊钧的记忆里,现在的张居正只剩下了十年的寿命;现在已经将张居正绑上了自己的战船,朱翊钧当然希望张居正能够长命百岁。
刘守有再闭目测量了张居正的脉搏,仔细地查看了张居正的面色之后,对着张居正问道。
“首辅阁下,你是不是经常感觉头晕乏力,心脏还时不时地传出莫名其妙的阵痛?”
“确实如刘将军所言。这问题...严重吗?”
“张大人不必担忧,此事并非太过严重,张大人只需在每天日出时打三遍五禽戏即可缓解。”
“刘将军,我...实在是没有那么多的时间啊!日出之时正是最忙的时候啊!”
“这,陛下?”刘守有没了招,只好向朱翊钧寻求帮助。
“张首辅,可还知道李院判?”
“李时珍大人吗?”
“嗯,他现在就在京城,李院判将会在京城巡诊三个月,张太傅就每周去检查一遍身体吧;倘若还有空闲,就依刘将军的话,多多训练一下吧。”
“臣...领旨。”
看到张居正听进去了自己的话,朱翊钧终于久违的露出了孩童的笑容。
...
第二天早朝,李太后引于帷幕之中,朱翊钧高坐在龙椅之上。
“早朝开启。诸位大臣可有要事需奏。”冯保亮完这一嗓,便退至一旁。
“臣,有要事启奏。”刘守有横跨一步,高声宣布。
“经过臣昨日一天的审讯,两位犯人都已承认罪行;此事并无其他人员参与,皆是郭惟贤与张国彦二人策划并进行。”
看到真的如张居正昨日所言,诸位大臣对视一眼,嘴角都露出了微笑。
“哦?诸位爱卿认为该如何处理?”
张居正横跨一步走出队列,“臣认为,应严惩二位犯人,以儆效尤!”
看到张居正出面,朱翊钧说道:“二位大臣虽犯了大错,但念在他们对朝廷的贡献的份上;
抄家后就不阻拦他们后代的科举之路了。”
“陛下圣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