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章 先干着
李纲心中早已做好了计较,当即便回奏道:
“启禀皇上,老臣以为当抽调西路军中精锐,飞速驰援渭城,待解了渭城之险,再班师回防。”
赵放听了不由有些意动,不过此时他稍一思索,便觉一阵头晕眼花,下意识的便看向他的另一个宰相。
“左相的意见呢?”
赵熊当即出声答道:“老臣以为李相公所言有些不妥。”
李纲面色微微有些难看,但也没有立刻出言反驳,只听赵雄继续说道:
“西路军一直以来都有守护西陲,牵制凉国的重任,劲十年大战小战不断,而从无放松的时刻,而反观渭城虽孤悬于疆域之外,却历来城高兵精,先前几任守将也从来没有向京求援过,为何今春才换上石敬虎,方受攻击他就迫不及待的向外求援了?”
说道这里,赵雄微微转头,一语双关的说道:
“这不得不让人怀疑石将军的能力啊。”
石敬虎是李纲举荐的,李纲虽为官多年,这文官领袖其实干了也不过四年,若真是这石敬虎被人弹劾,自己也是要吃瓜落的。
于是,他立刻出言反对道:“赵相公此言有失偏颇了,石敬瑭在边关多年,大小数十仗皆有可查,怎么能说是能力不行呢?再者,那石敬虎新官上任,行事小心谨慎一些也不为过吧,若是毫无顾忌那才是军中大忌,老臣以为石将军所请,还望皇上认真考虑。”
得,皮球又踢回来了。赵放感觉自己脑袋愈发沉重了,于是便说道:
“既然商量不出来来,那就先行搁置吧,待明日早朝再拿出来商议。”
两位宰相见皇帝已经下了决断,正打算告辞离开,却被赵放叫住了。
“皇上还有何事吩咐?”
赵放让小太监把一封信笺交给二人,让他们一起看。
这封信的内容倒也简单,是金国的大王子,现今荣升金帝的完颜昌写来的。
在信中,完颜昌以非常亲和的语气向赵放请求了两件事。
第一件是家里出了逆子,也就是自己的弟弟起兵反叛,这不过是金国自家的矛盾,希望骊国不要插手,信中完颜昌列举了自己弟弟的十大罪状,以及如今狼狈逃窜的情形,总而言之就是给骊国添麻烦了。
而完颜昌语气也十分的谦和,竟然在信中口称赵放为皇叔。
这在两国历史上是从未出现的,由此可见完颜昌对待骊国是何等的真心实意。
而第二件事说的则是完颜玉儿了,听闻自己的小妹倾慕于贵国太子,他自是乐见其成,于是提出两国和亲,永结秦晋之好。
只是父亲刚刚去世,按照北朝惯例,三年不得结婚,于是先下聘礼,待三年制满两人再行成婚。
完颜昌还着重请求赵放将妹子尽快送回,毕竟金帝停灵日久,他生前最喜爱的便是他的这个妹妹,下葬之时若无妹妹在身边,不免让人遗憾。
待看完信笺,李纲的脸上已经满是震惊的神色,他实在想不到新登基的金帝竟然一改往日趾高气扬的风格。
竟然会向骊朝和亲,这实在是太不可思议了。
“两位爱卿意下如何?”
“啊,这,恭喜皇上,贺喜皇上,金国皇帝竟然以国侄自居,这,这是向我朝服软了啊。”
赵雄率先反应过来,连忙出声道。
李纲这时也醒悟过来,这似乎对自己不是一个好消息,便泼冷水道:
“又不是正式的国书,金帝是不会承认的。”
说罢,对赵放抱拳:“皇上,老臣以为金人包藏祸心,所图匪浅,不得不防啊。”
说到高兴的事上,赵放精神也好了很多,
“朕也知道这件事不能,大肆宣扬,不过还是很高兴啊。哈哈,咳咳咳....”
一旁的太监赶紧送上参茶给他顺气。
喝完参茶,赵放的脸上浮现一抹病态的潮红。
赵雄见状,眸中闪过一抹担忧。
“这件事情,你们怎么看?”
“老臣以为,应当从长计议......”
“老臣以为,这是皇上的家事,外人不该置喙。”
不等李纲把话说完,赵雄便大声说道。
“两位宰相都是公忠体国之臣,是不该事事都麻烦你们。”
赵放清咳了一声,接着道:“那女子我也见过,是个钟灵毓秀的姑娘,朕也很是满意,既然金帝有意提亲,那便准了,让礼部草拟个章程出来,不要显得我骊国太小气。”
“皇上,”李纲见二人一唱一和把这事定下,此时便出言奏道:
“既然皇上同意了这门亲事,老臣以为应当把金国公主尽快送回金国,防止金帝再启事端。”
赵放也知道李纲说的是实情,只是想到自己儿子那个臭脾气,就又是一阵头大。
于是,他便对一旁的内侍道:
“下一道中旨意给太子,让御林军把金国公主先送回去吧。”
--
皇庄别院中,赵澈又命管事张集招募了一批工人,将酿酒作坊重新开了起来。
今天上午,他也见过了皇庄的四个管事,总得来说,几个管事能力还是有的。
他们几人都是从爷爷那辈起就为皇庄服务了,几乎算是皇室的家奴。
但几人的精神状态都不太好,也难怪他们提不起兴致。
这黄庄连年亏损,累的他们这些管事也捉襟见肘,张集更是穷的连房子都置不下,只能一家人借宿在黄庄中,靠种菜补贴生计。
赵澈对他们几人勉励一番,之后分别交代了任务。
说完之后,五人面面相觑,漏出为难的表情。
“怎么了?是我哪里说的不明白吗?”
几人中年龄最大的张集道:“回殿下,殿下所言,我等都听清楚了,只是现下黄庄没有银子啊,这招募人手,开办酒楼,货运添置车马更是无从开展啊?”
赵澈脸上一阵肉疼,咬牙道:
“那一共缺多少?”
五个人叽叽喳喳商量了一通之后,才由张集吐出一个数字:
“三万两。”
“嘶,这么多。”
张集见赵澈为难,连忙补了一句:“殿下,主要是前期拖欠工人和商户的银子较多,要是重新开张,前期的话有一万五千两银子便足矣,当然,不过这也是建立在生意正常的情况下。”
言外之意,就是生意要是做不好,三万两都不一定够。
谁知赵澈像是没有听懂一样,大手一挥道:
“那就先干着,银子我来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