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章 再去竹田县
两日后,老朱将太子朱标叫来安排了一下,并专门叮嘱他自己出宫的事情不许声张出去,又特意将朱棣提前接了过来。
寅时过了大半,外面天色依旧黑暗。
一辆马车稳稳地停在大门外。
老朱带着朱棣先行登车,刘大富左右顾盼了一下,急忙跟上。
等到天亮的时候,几人已经离开了京城几十里路。
道路虽然宽敞,坑坑洼洼的很是颠簸,朱棣早已经趴在后排座位上沉沉睡去。
老朱瞪着眼珠子,透过小窗面无表情地看着外面。
“皇上,不知道那份奏折,太子殿下今个在朝上如何交代?”跟在马车旁边,刘大富小声问道。
昨个临近亥时,李善长突然递上来一道奏折。
说甘肃行省上报,旱灾引起的疫情短短数日扩大了好几倍,已经延伸了三个县的区域,若不及时加以控制,无需多日,整个甘肃恐怕就要沦陷。
请求朝廷紧急调派郎中,药材前往赈灾防疫。
“如何交代?赈灾不就是要银子么,户部没钱,标儿更没有银子。”
“京城,连同各郊县的郎中已经出发。咱已经吩咐标儿,从其他各行省继续调派郎中前往甘肃。”
“至于银子,户部能拿出来多少就先拨多少,咱不能眼睁睁地看着大明子民死于疟疾而无动于衷啊。”
老朱咬了咬牙,脸上现出一丝无奈。
银子这种硬货,拿不出来就是拿不出来,即便是皇上也没用。
刘大富点点头没有说话。
对于防疫,自己没有任何的经验。银子,也是没有。
此刻,说的话越多,只会让皇上越心烦。
只有快去快回,多进一些镜子回来,看看赚取的银子,能不能解了这个燃眉之急。
又走了一个多时辰,太阳也升起了一丈多高。
七月的京城,很是炎热。
马车下的刘大富满脸汗珠子,身上的褂子后背前胸彻底湿透。
马车里的老朱也好受不到哪里去。
虽然两边的小窗户都打开着,可并没有刮风。
反而是滚滚热潮从小窗户涌进来,让马车里面比外面更热。
加上颠簸,更是让人心烦意乱。
“刘大富。”
“奴才在。”
“还有多久到达竹田县?”
刘大富擦了一把额头的汗水,尴尬地笑了笑:“皇上,我们这才走了不到两个时辰,早着呢。”
瞅着对方那汗流浃背气喘吁吁的样子,老朱将脑袋探出车外,看了看天上的太阳。
“太阳这么毒,上来吧。”
“不用不用,奴才跟着马车就是。”刘大富连忙拒绝。
自己虽然掌管着暗卫,在京城属于那种实力派的人物,可必定是个太监。
连徐达,李善长这种勋贵都不能和皇上同一马车,自己何德何能,敢进马车?
“咱让你进来,你就进来。”
“皇上,这。。。”
“咋,出了京城,你就想抗旨?”老朱声音一沉。
“奴才不敢,奴才不敢。只是这。。。”
“上来。”老朱大喝一声,同时,身子往边上挪了挪。
“是,是是。”刘大富战战兢兢地爬上了马车,屁股轻轻的挨着座位,将身体靠向一边。
“舆图。”
刘大富急忙伸手拿过来,对着老朱打开。
老朱伸出手指,从京城缓缓往西移动,最后落在定西区域。
“旱灾就发生在定西,这里也是疟疾的重灾区。而现在已经传到了旁边的陇西,临洮两县。若是防治延误,西北这一大片恐怕都要被席卷了啊。”
“可不是。西北的一些区域,我大明军队还在征战。若是疟疾传到了军队。。。”
“传到军队,还没追上残元势力,我们自己就倒下了。”
老朱脸上满是焦虑。
有着那帮老将坐镇,剿灭整个元朝残兵残只是时间的问题,将根本不用担心。
只是这个疟疾,让人浑身的力气,却一点都使不上。
一旦失去控制,后果不敢想象啊。
“那就围起来,不让它传染不就行了。”
身后传来一道还有点稚嫩的声音,朱棣不知道什么时候已经醒来,伸着脖子,看着老朱手中的大明舆图。
“围起来?你以为打仗呢。疟疾,围起来有用啊。”
老朱呵呵地笑了。
孩子就是孩子,根本不懂得疟疾的厉害。
朱棣挠了挠耳朵:“怎么围儿臣不知道,不过,也只有围起来,才不会蔓延啊。”
“就算能围起来不让蔓延,治疗才是最关键的。我大明目前还没有根治疟疾的能力,能控制咱已经很是欣慰了。就是不知道这场疫情,需要耗费多久时间才能彻底控制住。”
“是啊,很多地方疟疾依旧存在。即便是当时没有了,过段日子又会有个别的情况出现。咦,皇上,臣想起来一件事。”刘大富一脸惊喜。
“什么事?”
“你还记得不,竹田县客栈里那小二说,竹田县已经彻底的没有疟疾了。”
老朱一愣,随机猛地一拍脑门:“一着急,咱怎么将这茬子给忘记了。那小二说,陈光熬的药能治疗疟疾,而且再不复发。”
“快,让车夫再快一点。”
朱棣一脸茫然。
这个坏种县令还会治病,还是个郎中?
催促了车夫之后,刘大富道:“皇上,那陈光乃是竹田县令,甘肃的疫情,我们用什么理由派他去?难道要表明身份?”
老朱摇摇头:“身份,还不能表明。要不,先试试看,能不能将他的药方拿过来。”
竹田县,琉璃作坊。
陈光正带着王虎照例巡查县里的各处产业。
作坊中间巨大的熔炼炉烧得通红,边上的工人一个个光着膀子,用大铁锹往炉子里面添加燃料。
库房里,大块大块的透明琉璃,整整齐齐地靠在一起。
修面镜和正面镜也整筐整筐地摆放了不少。
此前,这些琉璃镜子都是在竹田县内部销售了,陈光准备进一步扩大生产,估摸着那批镜子朱明销售的也差不多,该来进货了。
手上先囤一批货再说,反正琉璃这种东西也放不坏。大明虽然建国不久,这种新鲜玩意,勋贵和富商还是有能力消费的。
至于销售的快慢,就看朱明的能力与人脉如何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