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皇帝也吃惊

竹田县以北不到二十里的崎岖不平的官道上,一辆马车缓缓前行。

马车上坐着一位四十左右的中年人,饱经风霜的脸上稍稍带有一丝疲惫,眼底时不时的透出一种忧国忧民的焦虑。

正是大明开国皇帝,明太祖朱元璋。

大明帝国刚刚成立,国力孱弱,经过十余年的征战,国家已然处于摇摇欲坠的边缘。而今,恢复民生乃是立国第一根本。

可那雪花般满天飞舞来的奏折,不是说的天灾人祸,便是前朝小股残余势力暗中破坏,无一汇报恢复经济的具体措施和已经形成的大好局面。

老朱一时压力甚大,起了微服私访,亲自了解一下百姓们恢复生产为何如此艰难的心思,简单的通知了一下宫中大臣,带着自己的贴身太监,悄悄的离开了京城。

“咯噔。”

坑坑洼洼的官道上,一颗石子崩在了马车轱辘上。

老朱抓住扶手,稳住了身子,朝着车外轻声问道:“刘大富,这是到哪里了?”

刘大富弯着腰,恭恭敬敬的回答:“回皇上,要不了三五里的路程,就会进入竹田县地界。”

“来此之前,你可曾听说过竹田县?”

刘大富摇摇头,缓缓跟着马车:“奴才不曾听说竹田县。此县虽然距离前朝都城不过百余里,可地处山区,看这道路坑坑洼洼年久失修的样子,应该也是一个不起眼的小县。”

“嗯。”老朱点点头,闭起了双眼开始养神。

刘大富见状,也不再多话,匆忙跑在马车前头,将那些自己看得见的石头瓦砾,一一踢开。

两边树林里的蝉鸣,加上车轮吱吱呀呀的哀鸣,让人又是孤独又是烦躁。

半炷香的时间匆匆而过,老朱叹了一口气,缓缓睁开了眼睛。

“今个就在这竹田县休息一晚,明个换成骑马前进。就这路况,若是执意前行,马车都能给整散架了。”

刘大富急忙凑近马车,干笑了一下:“皇上,此县连前朝都没重视过,可见贫瘠的已经属于烂泥扶不上墙的那种。无人问津,道路年久失修也属于正常。等我们到了永安府,换一辆舒适的马车也行。”

“不过,这种穷乡僻壤,皇上又没带护卫。。。”刘大富沉默了一下,“皇上还是坚持一下,竹田县就不去了吧?!”

“嗯?”老朱冷哼一声:“竹田是不是大明王朝的地域?”

“是。”刘大富低着头,额头已经出现了虚汗。

“在大明王朝的地域,朕出行还需要带护卫?”

“。。。。。。”

刘大富哑口无言,抬起手,朝着自己的额头抹去。

“砰。”

马车如同撞在了巨石上一般,猛的停了下来。

老朱多亏一直手抓着扶手,才没有被甩出马车。

“怎么回事?”老朱脸拉得老长,看向马车外的刘大富。

刘大富甩掉手上的冷汗,一跃便到了车辕上,抓住车夫的领口,怒目相向:“你是不是瞎子,赶车从不看路吗?若是摔了我家老爷,你十个脑袋都不够摘的。”

车夫手中紧紧抓着马缰,哆哆嗦嗦的朝着前方努了努嘴:“老爷,您看。。。”

刘大富抬起头,半张的嘴巴一时间无法合拢。

眼前是一条笔直宽阔的大路。

灰白色的路面打磨的很是平整,如同石板铺就却看不出任何的接缝。

两边更是每隔一丈种植一棵柳树,一根根枝条向下垂着,随风缓缓起舞。加上枝头的鸟儿争相鸣叫,如同到了人间仙境一般。

刘大富揉了揉眼睛,确信自己不是幻觉。

似乎不放心,站在车辕上,越过车篷朝着身后看了看。

后方的道路破败不堪,碎石泥坑到处都是。

又低下头看向车轱辘。

原来是两条路交界处,三寸高的落差,阻挡了马车的前行。

刘大富一脸迷茫:“这是到哪了?”

车夫咧着嘴:“我也没来过,应该是竹田县吧。”

刘大富匆匆跳下车辕,快步来到了车厢处:“皇上,您快出来看看。”

老朱皱着眉头,抬脚出了车厢:“什么事情,大惊小怪的。”

话音未落,如同刘大富一样,半张着嘴巴,一脸的震惊。

那平坦宽阔的大道着实是让老朱惊呆了,而两边比人还高出许多的庄稼地,才是他震惊的根本。

宽大的叶子,腰间抱着两个沉甸甸的穗状东西,若是里面是粮食的话,那这一片地,一年得产多少粮食?

天下初定,最缺的不就是粮食么?

这玩意若真的是粮食,全国扩大范围种植,自己心中的一个大忧虑,不就解决了么。

“这,这地里种的是什么玩意?”饶是老朱走南闯北征战天下见多识广,说话也不由得结巴起来。

“奴才也是第一次见。”刘大富的目光也向着庄稼地看去。

摇着脑袋,老朱缓缓蹲下身子,脑袋几乎要塞进车轱辘一样,用手拍着那厚重结实的路面:“这玩意,也不像是石头啊,怎么和石头一样的坚固。”

“这个,奴才也不认识。就算是石头,也不会有这么大才对。您看这路面,好像是连在一起的,连个缝隙都没有。”

“刘大富,快拿出地图看看,这里到底是什么地方,我们是不是走岔路,来到异国他乡了。”站起身子,老朱朝着傻子一般的刘大富催促着。

“是,是。”刘大富一边应承,一边赶紧从怀里摸出地图。

看看地图,又看看天上的太阳,紧跟着左右比划了好几番,方才挠着脑袋,不可置信的小声说道:“皇上,没错,是竹田县地界。”

“走,我们去竹田县看看。”老朱一跃跳上了马车。

马车走在平坦的大道上,“哒哒哒”的马蹄声听起来格外的清脆悦耳。迎面吹来的凉风配上这让人心旷神怡的场景,老朱的脸上出现了久违的笑容。

“没想到,区区一个小县的道路,比京城还要宽阔平坦,竟然连一个硌脚的石子都没有。”

刘大富急忙跟着附和:“道路修的如此宏伟大气又别致,这竹田县令一定不是个俗人。”

“看见那一人多高的庄稼了么,若是全国能够推广,以后还怕百姓没有粮食吃?”

“是是是,这粮食的种子,一定要全国推广。”

又过了大半个时辰,道路上开始出现人影。有大人带着孩子赶着驴车在路上悠哉悠哉的溜达,也有三三两两的俊男靓女对着路边的美景吟诗作秀。

庄稼地也由一人高的作物,变成三尺高开着蓝花的藤蔓。

不少百姓的身影在藤蔓间耕作着。

老朱满意的点点头。

在大明王朝,居然存在着这样管理的井井有条的小县,而自己却一点都不知道。

这竹田县县令,绝对是一个不可多得的优秀人才,只是,为何大燕王朝成立五年之久,他还是如此默默无闻?

看着眼前这幅欣欣向荣的美景,不知不觉竹田县城的轮廓出现在了马车前方。

待走近后,老朱,刘大富连同车夫三人同时张大了嘴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