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章 品牌的价值
简单地吃了一个早餐。
陈平笙开始着手处理粮食售卖点的事宜。
他知道这对于樊城百姓是件天大的好事。
但天上掉馅饼的事,正常人都会心存疑虑。
刘青山经过几日奔走,确定了前期要投入150个粮点。
并且按照他所画的图样,找来当地的工匠着手制作板房。
他的意思前期售卖点,只要使用统一的颜色,统一的装修风格,统一的招牌即可。
不需要建的太过于复杂。
因为随着樊城经济发展,这些售卖点还需要不断升级改造。
承担起更多的功能性。
所以,拼接式板房能够大幅度降低投入成本。
避免后期拆迁时造成浪费。
“陈大人,你画这个图案有什么含义?”
萧玉若虽贵为公主,却从未真正接触过地方政务。
对于这些琐事,她连想都没有想过。
这几天跟着刘青山在忙活粮食售卖点的工作。
对陈平笙的规划存在诸多疑惑。
“你看它像什么?”
“花?还是草?”
萧玉若怯怯说道。
她生在皇宫内院,除了比较有名的几种花卉药草外。
哪里能认识那么多植物。
陈平笙忍住想笑的冲动,轻叹一口气。
可怜的孩子。
世上还真有五谷不分的人。
“你平时的主食吃什么?”
“废话,当然是大米和面食。”
萧玉若是个聪明人,很快就想通了陈平笙为何有此一问。
“你是说这是稻谷?”
“聪明。”
“萧公子的脑子果然灵光。”
“呸!”
萧玉若轻啐一口。
陈平笙显然有取笑自己的意思。
但这种基本常识,宫廷老师又没教授过。
“我看你就是故弄玄虚。”
“直接写清楚粮食点多好。”
“非要使用这种让人摸不清头脑的图案。”
“非也!”
徐渭沉思了一会儿,看出了门道,“陈大人高明呀!”
“我敢说放眼整个大衡王朝,也只有你的脑子能有如此奇思妙想。”
马屁精!
萧玉若白了徐渭一眼,淡淡问道:“妙在何处,徐老倒是说说看。”
“也好让我涨涨见识。”
好奇的何止萧玉若,一直忙碌此事的刘青山同样不解。
只是他现在不敢多嘴询问,只能一心埋头苦干。
徐渭看陈平笙没有开口解释的意思,只得自己推测道:“公子看不懂这个图案,不代表樊城百姓也看不懂。”
“老夫敢打包票,随便找一个普通百姓都能认出来。”
“可若按照小姐的意思,用文字标注的话。”
“反倒让多数百姓困惑。”
“没错。”
刘青山醍醐灌顶,恍然道:“我们樊城读书认字的人不多。”
“倘若用文字标示,反而会变成麻烦。”
“大人确实比下官想得周到。”
“可为何非要使用黄颜色的房子?”
徐渭对这个问题同样不解,只得也看向陈平笙。
他越来越喜欢这位年轻的县令。
既有强硬的手段,还不失一颗爱民如子的心。
跟朝堂那些夸夸而谈的书呆子相比,不知要强多少倍。
任谁能想到那位曾被山贼劫走的县令,有可能改变樊城这方天地。
“陈大人就别卖关子了。”
“老夫再胡思乱想下去,非得急白了头发。”
他起初的想法也并不复杂。
就两个字“醒目。”
在大学时他学过一点广告知识。
除了醒目的标志外,颜色也是传播的主要媒介。
在未来可能会有外区域的人短暂居住。
他们需要购买生活日用品时,只要看到特殊标志和颜色的房子便能一目了然。
“诸位应该都经常在外面馆子吃饭。”
“我问你们一个问题,如果你们想去找一家专门擅长做鱼的馆子。”
“怎么才能最快找到?”
老侯抢先回道:“这还不简单,只要打听一下就知道了。”
“要不就选家熟悉的馆子。”
“可如果你是在外地,眼前是几十家馆子又当如何?”
“总不能挨家去问吧!”
这个……
老侯挠了挠头,他这脑子是想不出答案。
“其实也不难,聪明的商家只需要把外墙涂抹成水蓝色的。”
“再挂上一面鱼旗,当你路过这家店时你就会很容易被吸引。”
“即使不开口问,也清楚他们最擅长做什么。”
萧玉若听后两眼放光,脑补了一下陈平笙所描绘的画面。
确实如此。
只看这种特殊的颜色和标志。
很多事便一目了然。
这家伙的脑子里有点东西。
“陈大人的构思很妙。”
“只是这几天下来公告也贴了,却迟迟没人上门参与。”
“此等难题你准备如何解决。”
听萧玉若提出这个问题,刘青山心中万分感激。
因为筹备粮食点的公差是他分内之事。
在这个特殊时期,不说能做出多大贡献。
至于自己保证不会犯错,免得触怒陈平笙。
以后找各种理由给他穿小鞋。
“萧公子这么聪明,不如你帮刘县丞做个参谋如何。”
“两天时间,我希望这150个粮食点认领完。”
萧玉若也是个要强个性。
她可不愿意在陈平笙面前低头。
两天就两天。
如此利民政策,又做好了前期准备。
无非是宣传问题。
陈平笙能做到,她相信自己也可以做到。
“没问题。”
“陈大人就等着拨银两吧!”
提到银两,陈平笙忽然想起另一桩事。
他曾经跟萧玉若打过一个赌。
处斩王小郎一事,青州衙门必会出面干涉。
那位赵管家就是最好的人证。
如今粮食危机是暂时解决了,可樊城发展修路是首要大事。
他手里的银两如果自己使用,足够潇洒一辈子。
可要填到樊城建设中去,那无疑是杯水车薪。
“萧公子,可还记得我们之间的赌约。”
“如今王家一事尘埃落定,你总不会赖账吧!”
贪财鬼。
萧玉若嘟囔了一句。
此事她一直记挂在心上,也早给父皇送去了消息。
为樊城调拨银两一事应该很快就有回复。
“放心。”
“我从没有赖账的习惯。”
“不就是修路,你尽管去修。”
“有本事把樊城所有路都修整一遍。”
阔气!
他看得出来萧玉若不是开玩笑。
但这可不是几万两银子的事。
就算只修樊城内的道路,以及沿途官道没个十万两白银都下不来。
“姑爷,我要找我们家姑爷。”
外面忽然传来熙攘的吵闹声。
陈平笙猛然站了起来,大步朝门外走去。
他想到凤儿昨晚的话,有个妇人曾私下找过李铃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