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章 开堂审判

陈平笙拿起一个水晶包慢慢品尝。

三鲜虾仁馅的。

滋味鲜美,饱满多汁。

刘县丞的情商还真不是吹的。

只看这份丰盛的早餐,就能体现出花了心思。

他才不相信随便路过一间铺子,就能找到如此美味的包子。

“今天是本官正式开衙,关于王小郎一案县丞还有没有其他建议。”

拿人钱财,替人消灾。

这是最基本的为官之道。

刘青山心想这个县令别看年轻。

心眼子一点都不比那些老油条少。

嘴上依旧恭敬道:“但凭堂尊决断,下官没什么意见。”

“对了,本官还有一事不解。”

“想请教县丞。”

刘青山小心翼翼道:“不敢,不敢,堂尊但说无妨。”

“每年朝廷分拨的粮食,难道都不够用吗?”

以他的了解,县衙至少有两处粮食的收入。

一是每年樊城百姓缴纳的公粮储备。

再就是朝廷每年会调拨一部分救济粮入库。

按说有了这两种粮食保障,就算遇到灾年也不至于说无法控制物价的程度。

但他看到的是连县衙吃饭都是大问题。

这就很奇怪了。

刘青山不自觉用手摸了摸额头不存在的虚汗。

这个问题前几任县令都没询问过。

昨晚跟陈平笙接触后,他就多了一个心眼。

提前做了工作,把问题整理清楚。

省得关键时刻掉链子。

“堂尊有所不知。”

“咱们是个贫困县,以山地为主。”

“旱年是无水灌溉,涝年是洪水成灾。”

“能上缴的公粮实在有限。”

“再加上南越环境潮湿,

“不利于粮食储存,另外还有老鼠和蛀虫等问题。”

“每年剩余的公粮还不够上缴到州府。”

“至于朝廷调拨,几乎进不到咱们樊城境内。”

他听明白了。

总结起来就一句话,衙门根本无粮可用。

樊城人能不能吃上饭,还要仰仗王霸天的脸色。

“原来如此。”

陈平笙没把后面的话继续说下去。

既然无粮可用,也就意味着他的软肋要被别人拿捏。

刘青山说的大部分都是实情。

这个实情又不是南越地理环境造成的。

说到底还是典型的懒政。

地方官员的职责,本就要根据不同情况解决问题。

所谓潮湿,鼠患不是无法可治。

还是那些前任根本不想解决问题罢了。

“刘县丞,时辰不早了。”

“随本官开衙升堂吧!”

刘青山连忙起身,整理了一下官袍恭敬跟在后面。

公堂外。

早挤满了围观的百姓。

近些年樊城衙门形同虚设。

百姓也习以为常。

只要不闹出人命官司,谁也不会花银子上衙门告状。

反正历任县令也都是看钱办事。

打官司先要把自己剥层皮。

所以,今天对于百姓而言可谓是空前的盛事。

新任县令要审王家小公子。

王霸天在樊城是什么地位,围观者心里都跟明镜似的。

他们也不相信这位年轻的县令,跟前几任会有所不同。

无非走个过程,然后赔偿一些银两了事。

“肃静,肃静。”

“谁敢再扰乱公堂,小心挨板子。”

陈平笙懒洋洋趴在桌案上,一脸宿醉未醒的表情。

他就看着几个衙役肆意恫吓围观百姓。

然后再引来围观百姓一番热议评论。

樊城衙门除了十足的官威外,早失去了民心。

他从那一双双陌生的眼睛中,看到了两个字,没戏。

恐怕此时大多人心里开始咒骂樊城又来了一位昏官。

“侯三,带王小郎上堂。”

王小郎肩头挨了一刀,虽经过了简单包扎。

昨晚也疼了他一夜。

此时被两名衙役押解着来到正堂,整个人面容憔悴,蓬头垢面。

跟昨天鲜衣怒马,不可一世的王公子简直判若两人。

啪!

陈平笙重重拍下惊堂木,呵斥道:“王小郎,见到本官为何不跪。”

王小郎在人群中看到了大管家王奎,心里的委屈一股脑涌了上来。

“姓陈的,你别欺人太甚。”

“我犯了什么罪。”

“你要杀我的马,关押我一夜。”

“识趣的快把小爷放了,再备上厚礼去王家登门认错。”

“说不定小爷还能网开一面。”

“如若不然,你就等着被罢官吧!”

陈平笙抬眼看向刘青山,问道:“县丞,你说说王小郎所犯何罪。”

“这个……”

蠢货,十足的蠢货。

刘青山恨不得脱下臭袜子堵住王小郎的嘴。

想耍无赖也要分场合。

这位县令大人就是亲眼见证者。

怎么可能凭这几句蠢话抹去事实。

“王小郎,注意你的言辞。”

“公堂之上再敢威胁大人,小心板子伺候。”

“县丞高见。”

陈平笙微微一笑,接过话茬。

然后丢出一根签子,说道:“王小郎,听到了吧!”

“你敢当众威胁本官,藐视公堂。”

“刘明,侯三,给老爷重责他十大板。”

侯三和刘明都是人精。

他们可不敢像平时一样,对这位王公子客客气气。

“王公子担待些。”

“我们也是混口饭吃。”

说完刘明抡起板子重重打向王小郎的屁股。

别看王小郎平日嚣张跋扈,还会些拳脚功夫。

没挨上几板子就疼的哭爹喊娘。

“真打呀!”

“看来这位县太爷有点胆量。”

“哎!”

“先别高兴太早,十板子的事,又打不死人。”

下面的百姓又是一番热议。

在樊城王家父子做过多少坏事。

别说挨板子,就算砍十次脑袋都不够。

但谁都清楚,哪怕闹出人命。

县衙也不可能受理王家的案子。

“县丞,继续宣读王小郎的罪名。”

那通板子跟打在刘青山身上没啥区别。

人群中有不少王家的人在旁听。

此时王家父子对他早就恨之入骨。

“王小郎,你当街射杀百姓可有此事。”

从小到大王小郎那受过这种气。

他咬牙切齿道:“是又怎样。”

“那些刁民公然去王家粮铺抢粮食。”

“小爷只射杀他们一人,已算是仁慈。”

“刘青山,你少特么跟我假惺惺的。”

“有种你直接判小爷死刑。”

刘青山气得七窍生烟,又怕县令再忽然接话。

真要判王小郎一个死刑,事情便无转圜余地。

他只能耐下性子,问道:“王小郎,本官问你抢粮食的人。”

“可是樊城百姓。”

…………